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7&A=1&rec=1&run=13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西部, 地跨北纬35°32′至37°26′,东经118°10′
至12 0°01′。南倚沂山,北濒渤海,东连海港名城青岛、烟台,西接工矿重镇
淄博、 东营。市境东西最大横距16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88公里,总面积17302
平方公里。辖潍城、坊子、寒亭3区,青州、诸城2市,安丘、昌邑、昌乐、寿光、
高密、 临朐、五莲7县,283个乡镇,13个街道办事处,10226个自然村。有39个
民族,总人口为860.3万人。
(一)
潍坊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考古发现,境内有不同时代的古文化遗址1800
多处。其中,在青州桃园村发现山东东部第一处北辛文化遗存;寿光边线王发掘
的龙山文化古城堡遗址,其规模为国内罕见;潍城区姚官庄的典型龙山文化遗址,
其出土遗物之丰富,远远超过了解放前城子崖遗址的发掘。这说明,早在7000年
前,先民们即在这里聚居生活。夏商代,境内有斟灌、斟鄩、寒、三寿等封国。
周初,武王封邦建国,封太公望于齐,都营丘(今昌乐境内)。至春秋时期,现市
辖区曾分属齐、鲁、杞、莒等国。战国时期,现境大部属齐,五莲、诸城等地属
鲁。秦代,东部属胶东郡,西部属临淄郡,东南部属琅琊郡。明代,今境属青州、
莱州二府,这一建置一直沿袭到清代和民国初年。
潍坊物华天宝,自然条件优越。地属北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
均降雨655.8毫米,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适宜。南部有山林之盛,五莲苹
果、临朐蚕桑名闻遐迩;北部富渔盐之利,原盐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卤水资
源、溴素产量居全国之冠;中部膏野沃壤,适于各种作物生长,是山东粮棉重点
产区,全国重要产烟区之一;地下矿藏资源可观,膨润土、沸石、蓝宝石等列全
省首位,黄金、花岗岩等在全省也占重要地位。
这里山川毓秀,名胜古迹颇多。有人称“东泰山”的沂山,“奇秀不减雁荡”
的五莲山,“三山联翠、障城如画”的云门山、驼山、劈山,其中驼山的隋唐摩
崖石窟造像群是山东现存最大的石窟造像群;还有代表北方园林风格特点的十笏
园、偶园、范公亭等园林,以及号称“万卷书”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和巨型山东恐
龙化石等。
潍坊作为历史古州名郡,人才荟萃,英杰辈出。博闻强记、善于辞令的齐国
政治家晏婴,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创“惜墨如金”画法的北
宋画家李成,金石学家赵明诚,明代散曲家冯惟敏,以及清末金石学家陈介祺等,
均为潍坊人。现代和当代有机智勇敢的锄奸英雄张英,无产阶级革命家陈少敏,
创作秧歌剧《兄妹开荒》、导演大型民族歌剧《白毛女》的王大化,创作长篇小
说《山雨》的著名作家王统照等。他们的高风亮节、杰出成就,更让潍坊人引以
自豪。
(二)
潍坊人民勤劳勇敢,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那“长夜难明赤县天”的日子
里,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屈辱。偶尔出现几名清官贤吏,如范仲淹、苏
东坡、周亮工等,也无力解民倒悬。乾隆盛世的潍县县令郑板桥面对遍野哀鸿,
也只能哀叹“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来日剩一身,茫茫即长路”,而难有所
作为。为了求生存,谋解放,广大劳动人民不得不拿起武器,向反动统治当局和
外国侵略者展开英勇的斗争。赤眉、黄巾起义军及捻军都曾先后纵横驰骋在这片
土地上,这些从黄土地上揭竿而起的农民,义旗举处,造成了广泛的“贵落深坑
贱出泥” 的革命变动。1128年金军入侵山东,连陷青、潍2州。当地人民奋起还
击,掀起了建炎时期义军反抗民族压迫的高潮,迫使金军“弃青、潍去”。1211
年以后,先是杨安儿、后是杨妙真和李全领导的红袄军,铁骑纵横,曾控制山东
半岛大部分地区。明代永乐年间,白莲教首领唐赛儿据益都卸石棚寨起义,击败
安远侯柳升, 射杀都指挥使刘忠,威震朝廷。183 7年潍县马刚起义,攻县署、
杀上差、释狱囚,迫使道光皇帝五日内三下“谕旨”。1860年捻军围僧格林沁于
朐山, 使清军统帅丧魂落魄。1899年孙文率高密108个村的农民执旗抬炮,拆棚
拔标,展开惊心动魄的抗德阻路斗争。斗争锋芒直指帝国主义侵略者和腐败无能
的清朝政府。
公元1905年,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日本成立,潍坊籍留日学生就有张柏庄、
王善谟、齐芾南、酆冼元等10余人参加。之后,同盟会员开展了反帝反封建的民
主革命运动。刘冠三、陈干、王墨仙等人先后创办了济南山左公学、青岛震旦公
学、高密英林公学、诸城东武公学、潍县东关公学等,作为同盟会员活动的地点。
他们在济南创办《白话报》,为山东独立运动建立舆论阵地。赵魏、李曰秋等建
组织、组军队,积极响应辛亥革命。他们奔走呼号,逐县官,克县城,历尽艰险,
在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讨伐袁世凯等斗争中,功勋卓著,不少人为此献出了
年轻的生命。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马列主义很快传到了潍县、益都、诸城一带。1921
年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王尽美与邓恩铭等人一起在济南筹建共产主义小组,
创办《济南劳动周刊》,旨在“促一般劳动者的觉悟,好向光明的路上去寻人的
生活” 。1 922年秋,山东的早期中共党员王翔千在益都省立第十中学任国文教
员时,积极向学生推荐马列主义书籍,宣传俄国十月革命。与此同时,寿光县的
张玉山、王云生,潍县的庄龙甲,高密县的傅书堂,昌邑县的王兴选、于培绪等,
也先后回到家乡进行革命活动,使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真理在这一地区迅速传播开
来。 潍坊人民的民主革命斗争进入了新阶段。从1924年9月起,中共寿广支部、
青州支部、寿光支部、潍县支部、高密支部,以及中共潍县、寿光、益都、高密
等县委和中共青州地方执行委员会相继建立,这为领导人民开展大规模反帝反封
建斗争,提供了组织条件。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潍坊党组织经历了一个空前艰难的阶
段,庄龙甲、王全斌等30多名优秀共产党员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面对敌人的
血腥镇压,广大共产党员没有被吓倒。他们从大屠杀的血泊中站起来,一次又一
次地重建党的组织,投入新的战斗。根据“八七”会议精神,潍坊地方党组织先
后发动了潍县大柳树暴动、昌邑饮马暴动、诸高边潍河暴动和益都郑母暴动以及
五莲山暴动,这些气壮山河的举动,尽管遭到了挫折和失败,但它冲击了国民党
的反动统治,显示了工农群众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播下了革命的火种,锻炼了
一大批革命干部,为后来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区人民同仇敌忾,高举抗日大旗,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
艰苦卓绝的斗争。1937年12月29日,在中共鲁东工委和寿光县委的领导下,张文
通、马保三等发动了著名的牛头镇起义,组建了第一支抗日武装国民革命军第八
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之后,季方华、李福泽、孙汉三等在昌邑、潍县北部
又树起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的旗帜。人民军队所到之处,发
动、组织群众,掀起抗日浪潮,反投降、反封锁、反蚕食、反偷袭,开辟和逐步
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八年抗战,潍坊地方党组织先后动员数万人参军,几十万人
参战,为取得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潍坊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殊
死搏斗。全境人民踊跃参军支前。三年解放战争中,有数万名优秀青年应征入伍,
数十万民工抬担架、 推小车,风尘仆仆,车轮滚滚,转战7省,行程数万里。许
多单位荣获“陈毅子弟兵团”、“英雄子弟兵团”、“陈毅担架连”等光荣称号。
同时还抽调了大批干部随军南下,支援长江以南新解放地区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建
设。 1948年4月,强大的人民解放军摧毁了国民党在潍坊地区的反动统治。历史
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潍坊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建设新家园。
(三)
潍坊是我国经济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但由于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制度,使生
产力的发展受到严重束缚,农、工、商各业发展缓慢。潍坊解放后,全区经济得
到迅速发展。在经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次大的波折后,稳步走上健
康发展的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1989年已跻身于全国国民生产总值超百亿元的
25个城市之列, 位居十七。1990年,全市社会总产值达到351.2亿元,国民生产
总值144.3亿元,国民收入119.3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16.66亿元。
1949年, 全区农业总产值仅为5.4821亿元, 粮食总产仅为994620吨,亩产
78.1公斤; 棉花总产3600吨,单产9.5公斤。潍坊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
和人民政府一面通过土地改革,砸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桎梏,号召农民组织起来,
走互助合作的道路;一面领导农民兴修农田水利,改革耕作制度,推广新的生产
技术, 因而农业发展迅速。 到1956年, 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10.7174亿元,比
1949年增长近一倍; 粮食总产达到1612705吨, 亩产达到133公斤; 棉花总产
20430吨, 单产17.5公斤。粮棉总产分别比1949年增长62%和4.67倍,亩产分别
增长70%和84%。后因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体制变更过急过快,违背了客观
规律,严重挫伤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再加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农业生产连年下
降,1962年全区农业总产值仅相当于1952年水平。通过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
条例》(草案),农业重现生机。“文化大革命”中,大搞割“资本主义尾巴”,
批判“小生产者自发势力”,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但由于广大农民始终坚持
生产,农业生产仍有所发展。1976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1 7.89亿元,比1965
年增长72%,平均每年递增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改革农村经济体制,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
主的责任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建立不同层次社会化服务体系,
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
一条龙的新的商品经济运行机制,引导广大农民走规模经营、高效农业的路子,
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近百万农村劳动力走
出“黄土地”,进入发展商品经济的新领域,“专业户”、“工商户”、“联合
体”应运而生,整个农村经济呈现勃勃生机;乡村工业蓬勃发展,成为国民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199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82.25亿元(现行价格) ,按可比
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1.16倍。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1990年与1980年
相比, 全市在粮田面积减少127万亩的情况下,总产由314.6万吨猛增到475.8万
吨,亩产由359公斤提高到635公斤。棉花、油料、烤烟、肉类、果菜、水产等产
量也都有较大增长。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林牧副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
的比重由10年前的22.8%,提高到33%。全市已由单一的农业生产结构向多层次
综合性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到1990年末,农业机械
总动力达357.53万千瓦;高产稳产田达59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63万亩,分别占
总耕地面积的52%和67%。农业科技队伍不断壮大,整个农业的现代化程度有明
显提高。
明清时期,潍坊手工业就有了一定规模。到抗日战争前夕,纺织、机械、烟
草等行业日益发达,有的产品已声名远扬。华丰机器厂生产的低速柴油机、脚踏
织布机,裕鲁化工厂生产的蓬莱阁硫化青膏,信丰染厂生产的190#士林蓝布和
昌邑的柳疃丝绸,不仅风靡齐鲁,有的还远销外省和东南亚地区。家庭手工业更
是遍及城乡,以嵌银漆器和杨家埠木版年画、风筝为代表的工艺美术品,也深受
人们的青睐。可是,从抗日战争爆发到新中国建立以前,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
掠夺,长期战争的摧残,政治的腐败,社会的动乱,潍坊经济每况愈下,刚刚展
露的一线微弱生机,很快衰落下去。
潍坊工业企业,在解放初期数量少,规模小,且以手工业为主,分散经营。
194 9年工业总产值只有4667万元。 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大多数手工工业改造为
集体工业,扩大了生产规模,改善了生产条件;一些较大型的工业企业陆续建立,
工业发展迅速。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潍坊柴油机厂试制成功的6160柴油机和
柴油机发电机组进入国际市场,成为全国生产内燃机的骨干企业之一;电力织布
机已占织布机总数的40%;化工、煤炭、电力、轻工、烟草、丝绸、建材等行业
也日益兴盛。1957年全地区工业总产值达到31219万元,比1949年增长5.69倍。
1958年以后,由于受“大跃进”和“五风”的影响,工业生产倒退,1962年
全区工业总产值仅为20794万元, 比1957年下降了33%。从1962年开始,通过贯
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工业生产又得到恢复和发展。“文化大
革命”期间,广大干部群众力排干扰,工业生产在曲折中前进。1966年到1975年
工业总产值由5.3 9亿元增长到16.07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3.9%。这一时期,电
子工业迅猛崛起,机械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潍城工业为基础,县办工业为骨
干,公社工业为尖兵的支农工业体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实行了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特别是企业经
营管理权限下放,厂长(经理)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的实行,给企业发展注入
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对企业进行改组和整顿,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为企业扩大了
生产门路,新兴企业迅速发展;通过各项政策的落实,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对北部沿海地带原盐和盐化工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大中型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到1990年,工业企业总数发展到52925个,其中大中型企业发展到138个。这些大
中型企业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骨干作用越来越突出。有的企业在全国都举足
轻重,年产60万吨纯碱的潍坊纯碱厂是亚洲最大的氨碱法纯碱生产企业;潍坊计
算机公司研制生产的华光电子排版系统,被评为1985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已在全国包括台湾在内的30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
600多家用户安装使用。 乡村工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这对安排农村剩余劳动
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起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到1990年底,全市工业总产值
已达234.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比1978年和1949年增长4.91倍和36倍。
通过改革,改变了原来的单一的经济模式,在全民所有制经济继续发展壮大
并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集体经济、个体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中外合资、股份
制企业逐步增加。已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新格局。
工农业的振兴,进一步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货畅其流,生意兴隆。特别
自1 986年以来, 全市先后建立起生产资料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
场等生产要素市场,使各类生产要素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整个经济运行开始向着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方向发展。到1990年底,全市各类商业服务
网点已达8万多处,从业人员23万多人;专业批发市场51处,城乡集贸市场963处。
全市实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9.8亿元。
潍坊市利用被列为山东半岛开发区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和文
化技术交流。现已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比较稳定的经济文化往来关系,并
同日本的日向市、德国的福来星地区、美国的普韦布洛市结成友好城市。全市累
计利用外资1 49项,合同外资额1.39亿美元,其中,已建立外商投资企业101家,
合同外资额4784万美元。在发展创汇农业方面,已建起对虾、棉花、烤烟、芦笋、
花生、肉鸡、家兔等15个出口商品基地。在加工工业方面,建起地毯、纺织、服
装、五金等40多个出口加工专业厂(矿) 。1990年,出口产品形成17大类,500多
个品种,出口商品收购总值达14.1亿元(计划价格)。同时,利用潍坊的传统技艺,
将放风筝同扩大对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结合起来。“风筝牵线,文化搭台,经济
唱戏”的做法,曾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的赞扬和肯定。
交通邮电事业也面貌一新。潍坊历来是沟通半岛与内陆的交通枢纽和鲁东地
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经过40多年的建设, 交通更加发达。公路通车里程已达
5015.6公里,初步形成了以潍城为中心,18条干线公路为骨干,以县乡公路为支
线,干支相连,纵横交错的公路运输网络。胶济铁路横贯东西。益羊铁路的建成,
沟通了辛沙环海公路,唤醒了“三北”(寿光、寒亭、昌邑北部)沉睡的宝地。水
上运输已有羊口、下营、潍坊北港3座港口,北通天津、大连、营口;东通烟台、
青岛。空中,潍坊至北京的固定客运航班也已通航。一个水陆空点线结合,沟通
全国的运输网络基本形成。 邮电通讯也联网成片,遍布城乡,联结国内外。1.3
万门市话程控工程基本完工,东、西分局和坊子、寒亭分局已正式投入运营。第
二期3.5万门程控电话扩容工程开始筹建。
旅游事业方兴未艾,旅游景点由过去的几处,发展到1990年的70余处。千里
民俗旅游线的开通, 大大方便了中外宾朋的观光游览。1981年以来,共接待109
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 华侨、港澳同胞8000多个团组,共49000多人,其中1990
年接待外宾、华侨、港澳同胞987批,计7500人次,创外汇456万元(折人民币)。
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全市经济结构趋向协调,比例关系逐渐合理。1949年
农业和工业的比例是92.2∶7.8, 1990年为26.3∶73.7; 1949年农轻重比例为
92.2∶6.6∶1.2,1990年为26.3∶45.6∶28.1;在农村社会产值中,1949年农业
占92.7%,商业占5.5%,建筑业占1.8%,1990年农业占36.8%,工业占51.5%,
建筑业占6.8%,运输业占2.8%,商业占2.1%;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的比例,
1978年为44.9∶42.5∶12.6,1990年为37.6∶43.5∶18.9。
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
收入764.42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7.05倍。职工年平均工资
2022元, 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影响,分别比1949年和1978年增长9.3倍和2.93倍。
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54.3亿元,比1978年增长33.6倍。
人民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至1990年底,市区有主要街道163
公里。 近10年城区竣工住宅面积353万平方米。农村大搞新村规划,10年全市共
新建、翻建农民住宅544.73万间,共计7477万平方米,是解放后30年建房总数的
2.72倍。市区和各县(市)城区的水、电、暖、交通、邮电、文化、体育、卫生、
商业等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发展,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日益增强。1990年全市完
成污染源治理项目161项,完成投资3699万元。市区有2.6万多户居民用上管道煤
气, 峡山水库供水工程完成投资累计达6380万元,城区日供水量增加到6万吨,
比1977年增加一倍。白浪河综合治理工程有了新的发展,小型游览景观已初步形
成。
(四)
潍坊地处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下游,古属齐鲁之邦,受儒家思想的熏陶、齐
鲁文化的影响颇深,一向崇尚教育,热爱文化艺术。潍坊解放后,党和政府顺应
人民的意愿,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上层建筑的建设。
教育事业发展很快。经费逐年增加,配套设施不断改善,大专院校从无到有,
中、 小学大量增加。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27%。到1990年底,全市已有普
通高等学校3所,成人高等学校3所,在校学生共11838人。各类中等学校900多处,
在校学生50多万人, 分别比1949年增长129倍和118倍。 小学6192处,在校学生
721454人,分别比1949年增长66%和2.62倍。特殊教育学校12处,在校学生4836
人。 参加卫星电视高、中师教育的中小学教师3.3万人,在山东全省统考中,人
数及格率、人次及格率和学科及格率均为全省第一。扫盲工作成绩显著,五莲县
在第二十届国际扫盲活动中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颁发的克鲁普斯卡娅奖。
盲聋哑和幼儿教育得到加强,在全国特教会议上受到表彰。中小学计算机教育,
在全省比赛中连续4年夺冠。
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大量增加。到1990年,全市已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艺术
馆、文化馆站301处,博物馆6处,影剧院、俱乐部248个,电影放映单位1223个。
青州市博物馆大楼设计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其规模之大,
藏品之多、之精,在全国县级博物馆中屈指可数;市图书馆新建的综合图书楼,
建筑面积达6 000平方米, 藏书量达60万册。1979年以来,全市发表或上演较好
的戏剧作品51个,其中,有32个获省级奖励;有25台创作剧目拍成电影、电视剧,
在省内和全国播放。吕剧《李二嫂后传》、大型茂腔现代戏《盼儿记》、14集电
视连续剧《郑板桥》和小说《姜守本进城》、《十八大姐下关东》等,都深受广
大观众和读者的好评。被称为我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的杨家埠年画多次晋京和到
一些省市巡回展出,并有27件作品被选为出国展品,新年画《三月三》和《自古
英雄出少年》获国家级奖。
科技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到1990年底, 全市厂办、民办科研机构已达
182家, 科研人员5890人。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7万人,其中被评聘为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2686人。1990年取得重大科技成果268项,其中4项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81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5项填补国内空白。通过工业新产品、新材
料、 新工艺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增加产值5.7亿元;4300多名科技人员参加农业
技术承包,累计增收3亿多元。
卫生事业坚持“城乡兼顾,中西医结合”的方针,各级医疗机构有很大发展,
医疗水平有很大提高。 1990年末,全市有各类医疗机构1000个,医院床位15565
张,比1949年分别增长36倍和68倍。卫生技术人员19459人,比1949年增加18911
人。 全市计划免疫四苗接种率提前三年达到部颁标准。医学科研取得新成果149
项。 先后投资54 10万元完成除氟改水工程1126处,为1600多个村的群众解除了
长期以来的氟害威胁。计划生育工作质量不断提高,1990年全市计划生育率达95
%以上。
体育事业发展迅速。几年来新建成可容纳3700名观众的体育馆一座,能容纳
3万人的体育场一处。 体育队伍不断壮大, 新建基层体育队2984个, 1980年至
1990年, 在省以上比赛中获金牌325枚,银牌187枚,铜牌481枚。破三项世界纪
录、两项亚洲纪录、一项全国纪录。回顾过去,令人振奋;展望未来,信心百倍。
当前,全市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快经济
发展步伐,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协力奋进。不用很长时间,潍坊将成
为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越、生活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科教先进、文明富
庶的现代化城市;将成为连接山东内陆与半岛的重要枢纽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城市
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