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卷 商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6&A=2&rec=87&run=13

境内商业历史悠久。清道光三十年(1850),仅烟台(今芝罘区)就有大小私营商户干余家,并有商
人组织行、帮、会。经营商品有南方的大米、糖、纸张、茶、笋干、绸缎、布纱、竹和手工业品等;
东北的粮食、木材、柞茧、蘑菇等;当地的山茧、花生米、水果、猪肉、皮革、粉丝、水产品等土特
产品。这些商品除在本地交易外,大部分汇集于烟台再转运各地或出口。
清咸丰十一年(1861),烟台辟为商埠后,英、美、法、日等国商人纷纷来烟台建立商行,鸦片、
棉布、棉纱、毛织品、金属品、石油及化妆品等"洋货"大量涌进市场,不仅毒害国人,且严重冲击国
货。商品进出口权也被外商控制。最盛时在烟台的外国商行达五六十家;市场上日用消费品90%为外
国货。1901年,烟台成立商人组织"大会",后改为烟台商务会。境内各县也先后成立商务会。商务会
在保护国人办的商业和销售国产品方面曾起过一定作用。
1905年后,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境内各城镇坐商、饭馆、浴池业、理发业等日益兴盛。烟台新
世界商场、公利市场、海防营商场、大永昌代理店等一些较大的商场(店)先后创办起来。1915年起,
烟台商界曾开展抵制洋货、建立国货陈列所,后又成立烟台维持国货团,提出"联合起来,停止购进
和销售日货",并捣毁继续销售日货的"裕丰德"商号门窗,进口商品大为减少。1936年,烟台有工商
业户4730家; 黄县有商户2212户, 其中龙口747户;荣成的石岛、俚岛、成山卫、崖头4镇共有商号
438户。
1938年日军侵占胶东后,经济衰退,商业萧条,村镇和县城的坐商几乎全部停业。城市部分坐商
改为行商或摊商,以维持生计。1940年烟台有日本商行50余家,完全垄断了烟台经济。日伪政府禁止
粮食、棉花、布匹、纸张、火柴、煤油、蜡烛、烟草、白糖、金属品、药品、电池、皮毛等数十种商
品输入解放区。1945年烟台有工商户(国人办)3212个,多数仅能勉强维持经营。
40年代,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内,各级民主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繁荣经济,支援抗日战争。小
商贩、坐商、行商大部分恢复经营,并发展一批合作商业、公营商业。以各种渠道先后与东北、冀中、
苏北、朝鲜等地建立商业往来。1944年牟海、文西、荣成、牟平、海莱、文威、蓬莱、黄招、福山、
栖东10个县共有各类商户22899个,从业人员3.4万多人。1945年,公营黎东、震东、隆太、大龙等
公司建立后,在繁荣经济、支援解放战争中做出重大贡献。
建国后,在国民经济恢复中,各级政府均建立商业管理机构。国营百货、五金、交电、化工、烟
酒糖茶等批发机构也相继建立起来,对国营商业实行高度的集中统一管理,有效地打击投机倒把,稳
定了物价,控制了市场。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对私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一部分被直接吸收到国营企业;一部分实
行公私合营;一部分组成合作商店或合作小组。1956年底,实行各种改造的私商户占总户数的92.75
%,基本上完成了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营、集体和私营商业并存,国营和集体商业占主导
地位。商品流通渠道畅通,市场活跃,商业发展较快。
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商业经营体制向单一的国营商业化过渡,商业网点减少。在经营方面,"
生产什么,收购什么;生产多少,收购多少",结果商品大量积压。1962年"三清"(清理库存、资金、
帐目)中,仅烟台百货站、五金站、交电站、化工站4个单位,削价报废商品损失就达1564.4万元。
在三年困难时期,农业减产,工业生产萎缩,市场部分商品紧缺,被迫将针纺织品、副食品、自行车
等8种商品实行高价出售,34种商品先后实行凭票、凭证、凭券供应。在三年国民经济调整中,随着
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商品增多,商业得到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商业经营被削弱,特别是日用百
货商品品种减少,数量下降。70年代,放宽外采商品限制,发展地方工业,扩大地产品收购,商品购
销逐年增加。1978年,全区商品购进总额比1965年增长472%,销售总额增长523%。
1979年7月开始改革商品流通体制,将原来的统购包销改为计划收购、合同订购和自由选购。改
革经营体制,在充分发挥国营商业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国营、集体、私营商业一齐上。流通领域扩大,
商品丰富,市场兴旺。1985年,除石油、进口彩电、冰箱、洗衣机、"永久"和"凤凰"自行车、名牌缝
纫机实行计划分配外, 其余商品均实行订购与自由选购。 到年底,全市各种经济成分的商业网点达
5481个,职工2.8万多人。全年全市商业企业购进商品总额比1978年增长57.6%,其中收购地产品总
额增长71.9%,销售总额增长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