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鱼虾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6&A=2&rec=65&run=13

对虾养殖 对虾人工养殖试验始于1956年,文登县侯家区后岛乡渔民修建虾池,连续3年试养,积
累了从筑坝建池,捕运虾苗到投饵喂养、清除敌害等养虾经验。1958~1960年间,乳山、海阳、掖县、
文登、荣成、黄县、芝罘、牟平、蓬莱和长岛等地先后兴建鱼虾港养池进行试养,大都收效甚微,试
验停滞。1963年水产部烟台海水养殖试验场在龙口利用自然港湾放养虾苗100尾,经35天试养,每尾
虾平均增重46.4克,为对虾养殖积累了资料。1965~1968年间,山东海洋学院同乳山县合作,进行
鱼虾混养和对虾单养试验,为探索鱼虾养殖的合理方式和措施提供了依据。其间,这个学院又和文登
县合作,利用有效水面30亩虾池和自然虾苗进行试养取得一定效果。1968年全区同时在文登、乳山等
县设立试验点,试养对虾个体均达到出口商品标准,最大个体长17厘米。1969~1972年,文登县泽库
公社后岛大队先后同县水产局、烟台地区海水养殖试验场、山东海洋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合
作,进行较大面积对虾精养试验,总结出"彻底清池、提前肥水、及时纳水、合理放养、精工饲养、
防洪防害、适时出池"等养虾经验,推动了全区对虾养殖业的发展。1974年这个公社辛里庄大队进行
利用对虾池兼养缢蛏试验,乳山县贝类养殖试验场利用对虾池进行泥蚶越冬试验,为一池多用积累了
经验。至1975年,全区有7个县、8个大队、8个盐场、2个试验场在7343亩水面进行对虾养殖,养殖状
况仍处在面积不稳定、单产和经济效益较低的试验生产阶段。1976年1月烟台地区对虾养殖经验交流
会议召开,推动了养殖业的发展。1978年文登县被国家水产总局选定为全国对虾养殖基地试点之一,
投资160万元,当年获得经济效益。黄海水产研究所和文登县小观公社养殖场合作进行对虾精养高产
试验,平均亩产489.5公斤,最高亩产达551公斤,创全国对虾养殖最高纪录。1979年文登、乳山两
个对虾养殖基地建成投产,其后荣成、牟平、莱阳、海阳、威海、掖县养殖基地也相继建成。1982年
烟台地区水产局承担国家水产总局下达的"对虾养殖技术研究"攻关课题,以烟台地区水产研究所为主,
在牟平县城关等地进行了500亩以下中小水面对虾精养高产试验,亩产对虾超过50公斤,全区近9万亩
虾池精养面积达五分之一以上。1984年以后,对虾收购价格提高,对虾养殖发展迅猛,养虾技术不断
突破,育苗生产稳定发展,饲料领域扩大,养殖机械设备更新,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到1985年全市养
虾单位127个,个体户278个,养殖面积12万亩,平均亩产40.25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全市对
虾养殖获得经济效益最高的一年。
鱼类养殖 境内海水鱼类人工养殖在民国初期就有过试验。1957年文登县4个区以梭鱼和对虾混养
方式进行试养。1958年荣成县海水养殖试验场在海区捕获梭鱼苗,运往池内放养,运苗死亡率仅10%
左右。1958~1960年间,全区多数县市都先后兴建鱼虾港养池进行试养,成效甚微。1962~1965年文
登、海阳两县不断进行试养,均获可喜成果。60年代中期后,对虾养殖业的发展促使海水鱼养殖得到
较快发展,鱼虾混养受到普遍重视。1965~1968年间,山东海洋学院组织教师对乳山县双峰庄和金港
沿海的鱼虾类生物进行调查研究,为全区鱼虾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其间
他们和乳山县合作,进行鱼虾混养和对虾精养试验,成果显著。1968年全区在文登县、乳山县设立鱼
虾养殖试验点,试验生产均获得较好收成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全市先后进行过人工孵化育苗,养殖
的主要鱼类品种有罗非鱼、真鲷、梭鱼、虹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