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6&A=2&rec=607&run=13

安 波
安波(1915~1965),原名刘清禄,牟平县宁海镇庙沟村人。中国现代音乐家,革命文艺事业的组织者、领导者。
1931年安波以第一名成绩考入牟平县中学。他学习刻苦,成绩优秀,每学期都得校长亲书"品学兼优"的评语。毕业后考入曲阜师范学校。1934年转入济南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曾任济南学联秘书长。193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到鲁南费县,以师范讲习所教员身份为掩护,进行秘密活动,党内任省委特派员。同年10月赴延安陕北公学学习,结业后留校任教务科长、政治课研究室主任、音乐研究室党支部书记等职。1945年到冀察热辽地区开展革命文艺工作,先后任热河军区胜利剧社社长、冀察热辽军区文工团总团长、冀察热辽联大鲁迅艺术学院院长。1949年春率冀察热辽鲁艺师生赴沈阳,开创东北和辽宁地区革命文艺事业,先后任东北文工团团长、鲁迅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和音乐部部长、东北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后任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院长、驻越南民主共和国文化专家、缅甸联邦教育部专家、中国音乐家协会辽宁分会主席、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工作部部长、全国文联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1964年,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
1938年安波开始音乐创作,此后的20余年中创作了300余首歌曲,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党的使命、人民的呼声、国家的命运、民族的愿望和时代的要求。在鲁艺期间,学校开展以采集民歌为中心的学习民间艺术活动,安波最为活跃,仅1938年就一人收集民歌200余首,获得"小调大王"的称号。最初的作品有根据陕北民歌填词创作的《怎么办》、《夜摸营》、《迎新阶段》等歌曲;以陕北民歌《打黄羊》的曲调填词创作的《拥护八路军》,采用“打花鼓”的形式表演,在边区广为流传,后来又唱遍全国。《公祭志丹同志》所选用的陕北民间音调,成为《哀乐》主题,一直沿用至今。
安波还创作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音乐作品,影响较大的有《七月里在边区》、《兄妹开荒》、《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因为有了共产党》、《运动战、歼灭战》、《人民一定能战胜》、《三绣金匾》、《就义歌》等。《七月里在边区》是1942年6月安波与他人合作,采用民歌风格创作的大型声乐作品,是继《黄河大合唱》之后又一部重要作品。安波谱曲的秧歌剧《兄妹开荒》在其毕生的音乐创作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延安首演引起轰动。延安《解放日报》用整版篇幅刊登了剧本和音乐,并发表了社论。
安波是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其音乐创作涉猎到各种音乐体裁和形式。50年代创作了大型歌剧《纪念碑》和《草原烽火》。参加评剧《小女婿》、山东琴书《大刚与小兰》的音乐改革和唱腔设计工作,获得重要成绩。1953年,创作了大型话剧《春风吹到诺敏河》,真实地反映了农业合作化曲折而复杂的历史进程,获得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创作奖,并拍成电影。1963年写出了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长诗《雷锋颂》。安波对民族音乐的悉心研究,集中地表现在他亲自收集编撰的《秦腔音乐》、《东蒙民歌》和《越南民歌选》三部著述中。1964年,安波在大型革命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任编导和音乐组长,他大胆地将诗歌、朗诵、歌曲、舞蹈、歌舞等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描绘了辉煌壮丽的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长卷。
安波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凡给他作品提过意见而被采纳的,哪怕只改过几个音符,他也坚持署上别人的名字;而自己为别人修改的作品,不论花费多少心血,都不许把自己列为合作者。他视物质利益为身外之物,坚决要求压低自己的工资级别;把好的住房让给别人;稿费大部分交了党费,献给托儿所、工会或帮助生活困难的同志。安波积劳成疾,1965年6月18日,在奋发有为之年不幸逝世,年仅50岁。
郭寿生
郭寿生(1901~1967),福建闽侯县(今福州市)人,烟台最早的共产党员和党组织创始人。1916年考入烟台海军学校。1920年和李之龙在海校秘密组织"读书会",阅读《新青年》、《资本论入门》等进步书刊。不久以通信方式参加北京大学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与该会负责人邓中夏、罗章龙等时有书信往来。1921年秋,经邓中夏、王荷波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负责烟台团组织的发展工作。1922年夏,郭寿生去南京鱼雷枪炮学校学习,其间频繁往返于沪、宁两地,与陈独秀、瞿秋白、恽代英等人经常接触,交谈海军方面情况。1923年,在南京由王荷波、恽代英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南京市团委书记。
1923年下半年,郭寿生回到烟台海校,多次用隐语和代号向党、团中央请示汇报工作。还以海校为基地,先后发展10余名同学入团,组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烟台团支部。又在烟台先志、益文、水产等校发展团员,建立团组织。他根据党中央指示,组织团员对烟台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宗教、民情等进行全面调查,于1924年2月9日向中央局递交万余字的《最近烟台情形》报告,中央认为"极有价值",于当年5月在中央机关报《向导》上以《烟台调查》为题,分期全文连载。郭寿生还与同学在海校秘密创办《新海军》月刊,宣传革命,由郭任主编。《新海军》稿件编好后,寄送党中央出版。
1924年初,郭寿生在海校建立"新海军社",发展社员,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建设新海军运动,郭任总负责人。在上海、南京、广州、福建马尾岛等地舰艇和海校建立支社和分社。“新海军社”受到党中央的重视,并派专人与其联系,其成员很快发展到全国各地,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性的海军群众组织。同年夏,郭寿生根据中央指示,参加烟台市国民党改组活动,协助国民党山东省党部负责人组建烟台市党部,郭任市党部宣传部长,并和叶守桢同被选为执委。同年下半年,郭寿生介绍曾万里、叶守桢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立党小组。此为烟台市最早建立的党组织。
1925年初,郭寿生离烟去沪,继续从事军运工作,曾策动海军参加上海工人3次武装起义。1927年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郭寿生与党失去联系。1948年秋与党重新取得联系,在渡江战役和保护江南造船厂的斗争中立功,被授予三级解放勋章。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海军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海军司令部研究委员会副主任。1967年于福州病逝。
刘长胜
刘长胜(1903~1967),曾用名王相保,中国杰出的工人运动组织者和领导者,著名的国际活动家。海阳县孙疃村人。幼年因家贫仅读3年半私塾。1921年随舅父去海参崴做皮匠、当店员和码头工人。俄国十月革命后,刘长胜组织远东地区的工人参加志愿军,投入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1924年10月加入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5月加入苏联共产党,后转为中国共产党。曾就学于海参崴党校和莫斯科列宁学院。1935年4月在莫斯科奉命携带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通电的密码回国,经年余辗转跋涉,于1936年5月到达陕北,将密码交给周恩来。同年6月任全国总工会西北局执行主任。
1939年9月,刘长胜受党中央委派,赴上海恢复和建设党的地下组织,并同刘晓组建江苏省委,先后任江苏省委组织部长和省委副书记。在白色恐怖下,他结合城市特点和实际情况,正确执行党中央在敌占区“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是时,上海很多工厂毁于敌人炮火,大批工人、贫民集中于难民收容所。刘长胜等组织部分党员住进收容所,借机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动员多批工人、贫民参加新四军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并利用基督教青年会、同乡会、租界的工部局和国民党政客控制的中华妇女会等团体,办起一批夜校,派共产党员执教,进行革命活动。有些资本家阻止工人参加夜校,刘长胜便发动工人要求资本家办夜校,进行合理合法的斗争。工人夜校成为组织、教育群众的重要阵地。他十分重视在产业工人中发展党组织,至1941年已有近千名工人入党。还发动党员在工厂里组织兄弟会、姐妹会、合作会、自治会、互助会;在店员、职员中组织联谊会、同乐会,团结、教育广大工人、职员,进行抗日救国活动。其间,他撰写的《谈谈苏联职工会》,主持创办的《朋友》、《劳动》、《生活知识》、《职工生活》等刊物,以及主持汇编的《上海产业与上海职工》一书,对工人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刘长胜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和中央上海局副书记。1946年6月23日领导上海10万工人、学生、市民游行示威,要求和平、民主、自由,反对内战、独裁,有力地揭穿了蒋介石的"和平"、"民主"假面具,提高了上海人民的政治觉悟。1947年2月中共中央《在白区对国民党的对策》的指示下达后,刘长胜领导上海工人把国民党组织的"五一"纪念会变为各行各业工人要求解冻生活费指数的大示威;5月8日,上海1万丝织工人游行;11日,3000名店员、职员游行。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刘长胜在上海秘密工作期间,先后以烟号、米庄老板等身份作掩护,进行公开活动。他常常西装革履或长衫大褂,一副经理派头。但自俸甚俭,生活颇为艰苦,爱惜党的每一分钱经费。战友张承宗劝其注意身体,他说:"我们政治上要向上,生活要向下。"而对战友的生活、群众的疾苦,却非常关怀。他谆谆嘱咐党员说:"对撤到根据地或不幸被捕同志的家属,一定要帮助解决困难。"每逢春节,他总是派交通员到青浦、浦东慰问陈云、张闻天的家属,帮助排忧饵难。在其倡导下,党内一人有难,大家尽力帮助,成为风气。
刘长胜善于团结党外人士,引导他们资助革命。他结识的上海药店老板胡丹忱,曾到过解放区参观,同情革命,多次将药品、医疗器材送往解放区,又送女儿参加新四军;他还同国民党国防部一少将过从甚密,这位将军用自己的公馆掩护共产党的负责人和机要员,并将国民党的《沿江布防图》密交共产党。刘长胜还利用秘密关系,援助张执一领导的新四军某部,开辟沪、杭一带根据地,又通过他所建立的关系,组织、策动国民党部分海、陆、空军队起义,配合开辟解放战争第二战场。
上海解放前夕,刘长胜等上海地下党负责人,发动党员,调查国民党统治区工厂、商业、机关、学校、银行、仓库等情况,写成材料,绘制地图,及时密送解放区;同时以8000名党员为骨干,组织起10万人的人民保安队,团结各阶层人士护厂、护校、护电;动员群众向国民党军队残部发动政治攻势,迫使部分敌人放下武器。中共中央对上海地下党作了高度评价,肯定了刘长胜等人的特殊贡献。
1953年10月,世界工联第三次代表会议(简称"三大")在维也纳召开,刘长胜当选为世界工联书记处书记。他根据中共中央意图,建议“三大”增加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展工人运动的专门议程,受到国际朋友的赞赏。1957年后,刘长胜当选为世界工联第四、五、六届副主席、执行委员,为世界工运作出了贡献。
刘长胜历任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中非友好协会会长。在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迫害下,于1967年1月20日含恨去世。1979年1月,党中央为其平反昭雪。
于得水
于得水(1906~1967),原名于作海,曾用名于海、高得胜、刘二伦、林得胜。文登县(今文登市)铺集乡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支队六十三团团长,胶东军区东海分区副司令员兼行署专员,东海军分区司令员兼烟台、威海警备区司令员,浙江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浙江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军区建筑委员会主任。1961年任安徽省民政厅副厅长。
于得水出身贫苦,幼年随父兄种田。18岁拜师学武,后加入武术会,刀、枪、棍、棒样样精通。1931年参加农民协会,开始革命活动。他通过武术会、农民协会等组织,在牟平、文登、海阳一带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建立党的秘密联络站,袭击军警和土豪劣绅,扩大武装力量,被传为飞檐走壁的独胆英雄。
1933年7月12日,邹青言等在于得水家召开党员会议,被本村坏人侦知密报,次日拂晓,于得水被葛家联庄会会长丛镜月带领的百余人包围。敌人冲进院子,于得水翻身从炕上爬起,打破灯窝纸,摸过挂在灯窝外面的菜刀,大吼一声:“哪个想死就过来”,并大声吆喊妻子:“快拿枪来!"吼声镇住了已进屋的敌人。于得水趁机跳上柜子,用肩顶破屋笆,飞身钻到屋顶,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化险为夷。此后,于得水改名林得胜,隐蔽在昆嵛山一带,进行游击活动。他声东击西,神出鬼没,扰得敌人坐立不安。一次在牟平城和3个便衣侦探遭遇,他凭着机智勇敢一人击毙3个敌人。1934年秋,于得水带领5名游击队员,在夹村趁赶山会的机会,砸了敌人收税机关,烧了税票,缴获长枪4支,子弹100多发。敌人对其又恨又怕,多次通缉并画影图形,悬赏捉拿。党组织让其离开胶东,暂避大连。
1935年6月,于得水返回胶东,参加"一一·四"暴动。11月28日晚,他率领50余名队员袭击石岛守敌,因敌人早有防备,遂分兵两路连夜西上,袭击人和集、鹊岛、黄山、宋村等镇公所、盐务局,缴枪80余支、刺刀50余把、土枪30多支、子弹2千多发,受到特委表扬。12月2日,特委书记张连珠率领的暴动队伍被敌军包围,于得水闻讯带队前去支援,在郭格庄一带与敌遭遇,伤亡惨重。暴动失败后,胶东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张连珠等200余名革命同志遭惨杀,250多人被捕入狱,胶东一片白色恐怖。于得水率仅存的几十人,以昆嵛山为根据地,采取分散与集中、秘密与公开相结合的斗争方式,在海阳、牟平、文登、荣成一带坚持游击战。他冒着生命危险四处寻找特委领导,联络各县党组织,慰问烈士家属,营救战友,相机打击敌人。是年冬,在老蜂窝举办党训班,学习《苏联革命经验》与《中国工农红军游击战术》等,提高党员素质,鼓舞队员斗志。
国民党界石区队作恶多端。经特委同意,于得水于1936年6月12日,带领游击队包围界石区队,他率先冲入敌部,与敌人展开搏斗,负伤后仍指挥战友俘虏了全部敌人,缴枪20余支,子弹2千余发。因缺医少药,于得水这次负伤后,腰部伤口化脓,他咬紧牙关,让战友用剃头刀割开伤口,挤出脓血和子弹,大家都夸他赛过当年刮骨疗毒的关云长。
1937年12月24日,于得水率昆嵛山游击队参加天福山起义,被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三军一大队,任大队长。他激动地说:"今天,我们的旗帜已经公开打起来了,回想苦难的年月,我林得胜如果离开群众,就象鱼离开水一样,一天也不能活。因此,我改名于得水!"
抗日战争期间,于得水转战胶东各地,打了许多胜仗,横扫东海十余股国民党投降派部队,解放了昆嵛山区,巩固了东海根据地。1945年8月解放烟台市一战,于得水率部歼敌千余名。解放战争期间我军渡江后,于得水受命南下剿匪,一年间消灭了大股土匪,建立和扩大了地方武装。在战争年代,于得水先后7次负重伤,13次受到部队嘉奖,功绩卓著。
新中国成立后,于得水在浙江军区分管基建工作。1958年7月在主管南京市板桥工业区工程建设期间,把全家搬到工地上,4口人挤在工棚的木板通铺上,雨天棚内四处漏雨,他起早带晚,亲临工地,既是指挥员,又是劳动者。因疲劳过度,住房潮湿,腰伤多次复发,但他始终不下“火线”。1961年8月,转业到安徽省,主管优抚工作。"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致死。1979年2月29日,中共安徽省委在合肥为于得水举行追悼会,追认为革命烈士。
曲月伦
曲月伦(1944~1967),川藏运输线英雄。掖县(今莱州市)东宋埠后村人。出生于贫农家庭,中学毕业后曾任生产队会计。1962年8月应征入伍。1964年12月加入共青团,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其任会计期间,热爱集体,积极劳动,坚持原则,为生产队的好会计。入伍后,刻苦学习毛泽东著作,曾被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后任汽车队班长、排长等职。他以雷锋为榜样,勤恳工作,苦练技术,多次立功受奖,被誉为"决心为人民做一辈子好事的雷锋式共产主义战士"。在一次军训中,一名新战士因过分紧张,把手榴弹扔到离人群仅五、六米的地方,情况危急,曲月伦敏捷地冲上去,拾起冒烟的手榴弹扔到远处,避免了一场伤亡事故。在险峻的达马拉山,二排一辆汽车滑到一悬崖边,前轮悬空,车身倾斜,悬崖下谷深几百米,危险至极。曲月伦赶上前去,沉着地爬进驾驶室,将车开离险境,实践了他生前在日记中所写“宁愿自己死,换来他人活”的诺言。
1967年8月,曲月伦奉命随汽车连从内地运送战备物资到西藏边防。西藏的通麦和鲁朗之间的帕龙山,经常发生山崩,飞石如雨,这带1公里多长的公路上,成为川藏线上的著名险区,严重影响车辆通行。8月26日,曲月伦所在车队赶到时,正遇严重塌方,被阻在险区东端近四昼夜。曲月伦和副教导员李显文、连长杨星春等十人,不顾个人安危,从塌方两端进入险区中心观察险情,恰在此时,特大山崩发生,一大片山石从帕龙山高处铺天盖地倒下来,曲月伦等十位同志壮烈牺牲。所在部队为他们追记一等功。后经毛泽东主席批准,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李显文等十烈士“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川藏运输线上十英雄”称号,曲月伦为十英雄之一。
郭永怀
郭永怀(1909~1968),著名力学家。荣成县(今荣成市)滕家镇西滩郭家村人。1919年在本村上小学,1926年考入青岛大学附中,1929年入天津南开大学预科班,1933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35年毕业后在该系任助教兼做研究工作。1940年公费出国留学,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进修。仅半年即完成《可压缩粘性流体在直管中的流动》的论文,获硕士学位。导师辛格教授称赞郭永怀是他一生中很少遇到的优秀青年学者。1941年末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在著名力学家冯'卡门教授指导下,从事可压缩流体力学,特别是跨声速流体力学解的不连续性问题的研究。1945年获博士学位。翌年受聘于美国康乃尔大学,任教授。1956年回国,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力学学报》主编等职。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1968年12月,赴西北核试验基地参加我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发射试验的准备工作,返京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时年59岁。
郭永怀一生主要从事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跨声速方面的研究,对发展气体动力学、爆轰学以及新兴的力学学科,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与钱学森共同发表了《可压缩流体二维无旋亚声速和超声速混合型流动和上临界马赫数》的论文,对绕物体跨声速流动的稳定性问题、高超声速可压缩粘性流体绕尖劈运动和高超声速粘性流中的离解效应等进行了成功的研究。在突破“声障”、进一步提高超声速飞行速度的研究中作出了贡献,受到国际上的普遍重视与公认。
郭永怀对我国高超声和超高速气动实验研究十分重视。在他和钱学森的倡议指导下,我国开始建立激波管实验室,风洞实验基地以及很多超高速实验设备。郭永怀提出的超高速气体动力学的名词和概念,在国内广泛应用。他关心高超声速气动力学的应用研究,对弹头外形提出建议,对烧蚀、热环境和气动特性的分析与研究非常重视,为发展我国导弹、宇航事业做出了贡献。
郭永怀在核爆震力学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为国防科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大爆破课题研究的初期,由于难度大,野外工作条件艰苦,部分同志存在畏难情绪。郭永怀一方面要求大家踏踏实实学习,一方面鼓励大家深入实践。1960年亲临南水定向爆破筑坝的施爆现场,并多次参加爆破组的学术讨论,对成昆铁路建设提出了重要意见。在他的倡议下,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全国性有关爆炸力学的规划。他曾参加了负责本体设计的人造卫星设计院的领导工作;参加我国空气动力学研究院的筹建;在二机郝九院参与了核武器研制的领导。对原子弹提出用特征线法进行爆轰波理论计算,并与理论物理学的研究结果相结合,从而实现了较为优越的引爆方式。他提出对氢弹要增加性能良好的减速装置,从而保证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顺利试验成功。
郭永怀与周培源、钱学森、钱伟长等一起规划了全国高等学校力学专业的设置;组织了全国第一届力学研究班,并担任"流体力学概论"的教学工作;兼任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亲自带研究生,以渊博的学识和孜孜不倦的教导,为祖国培养了大批力学科学研究骨干。他治学严谨,不图虚名,在学术问题上,从不以权威自居,而是认真发扬学术民主。在负责《力学学报》工作期间,他严格要求来稿的科学性和创造性,对稿件总是反复推敲,一丝不苟,使学报一直保持国际水平。
郭永怀为人正直,至诚谦让,乐于助人,注意扶持新生力量。常告诫青年人:"天才是没有的,关键在于刻苦学习。"他几十年如一日,早出晚归,埋头书案,他常说:"工作就是我最大的乐趣。"
杨 朔
杨朔(1913~1968),原名杨毓瑨,字莹叔(1937年改用现名),当代著名散文作家。蓬莱县(今蓬莱市)城里北街人。青年时代随舅父到哈尔滨,在一家英国商行当办事员,同时在英文学校里攻读英语,并受业于李仲都门下研习中国古典诗文,后当英文翻译。"九·一八"事变后,愤然离哈赴沪,集资筹办"北雁"出版社,出版抗日进步书籍。1937年赴延安,1938年辗转到广州,发表了反映陕北革命根据地人民抗日斗争的中篇小说《帕米尔高原的流脉》。还写了一些通讯,结集为《潼关之夜》。1939年参加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组织的作家战地访问团,到达华北抗日民主根据地,随八路军转战山西、河北一带,创作了一些歌颂抗日英雄、反映抗日斗争的通讯报道和短篇小说。1942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参加了延安整风运动。194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宣化龙烟铁矿蹲点,创作了反映工人生活和斗争的中篇小说《红石山》。解放战争期间转入部队,担任新华社特派记者和师政治部领导工作,转战于华北一带,参加过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和平津战役,创作了十多篇短篇小说和《北线》、《望南山》两部中篇小说。建国后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文艺部部长。1950年赴朝鲜前线,写了许多感人的文章和反映抗美援朝生活的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1954年回国后调中国作家协会,任外国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主任。1958年后,从事外事工作,曾任驻开罗亚非人民团结组织书记处中国书记,亚非作家会议中国联络委员会秘书长等职,多次参加国际作家会议和世界和平的国际会议。在繁忙的外事工作之余,创作了大量反映亚非国家风貌、人民争取独立、自由、解放的优秀散文作品,结集为《亚洲日出》、《海市》、《东风第一枝》、《生命泉》。"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残酷折磨,于1968年被迫害致死。
杨朔一生的创作成就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是散文创作。建国前,其散文大多为"实录",报告性较强。建国后,其散文创作越来越讲究整体构思,抒情性逐渐加强。1956年起创作的《香山红叶》、《荔枝蜜》、《茶花赋》、《雪浪花》,皆感情浓郁,构思精巧,语言清新、绚丽、凝炼,形成了以浓郁的诗意为主要特色的风格,成为建国后人们公认的第一流散文作家。
海 默
海默(1923~1968),原名张泽藩、张凡,笔名海默,当代电影剧作家、小说家。
海默1923年5月生于黄县(今龙口市)江格庄一个贫民家庭。11岁丧母,随父去北京,先后在五斗斋小学、北师大附属平民小学、北京育英中学等校学习,接受过抗日的爱国思想教育。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海默和同学一起上街游行示威,用石块还击镇压学生的保安队。1941年到晋察冀解放区参加抗日斗争。同年6月在华北联大学习,后去冀中火线剧团当演员,并担任过教导二旅政治宣传科干事。不久随部队去延安,转为鲁艺文工团团员。此间,他和洛丁发表处女作——《粮食》(剧本),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
1945年10月,海默调冀察热辽文工团创作室。在解放战争期间参加了武装斗争。他白天行军,夜晚挑灯写作,时常写到深夜。他和安波创作的歌剧《兵》受到部队嘉奖,立了甲等功。他自己创作了歌剧《十五的月亮》。同时又参加了《白毛女》、《粮食》、《王三保翻身》、《欢迎八路军》等歌剧、话剧的演出。1951年抗美援朝负伤后回国,调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编剧,直至去世。
海默勤奋创作,不计个人名利。建国后他几乎走遍了整个中国,丰富了创作素材。他写得快,写得多,写得及时,人们称他为“多产和快产的作家”。导演凌子风要他赶写一个电影剧本,他立即写起来,一昼夜间完成了电影剧本《深山里的菊花》。1950年至60年代初,先后创作出版了话剧《矿山的主人》、《火》,独幕剧《弃暗投明》,多幕剧《故乡》,歌剧《秋收歌舞》、《米》,中篇小说《突破临津江》,创作改编电影剧本《草原上的人们》、《母亲》、《红旗谱》、搠箫横吹》、《春城无处不飞花》、《早霞》、《深山里的菊花》、《粮食》、《春风吹到诺敏河》、《染血的哈达》等。著名评论家冯牧称海默是“具有炽烈的革命热情、旺盛的创作潜力、敏捷的艺术才思”的作家。
1967年,海默被打成"黑帮分子"、"黑编剧"。他凛然抗争。他曾拿着一本30年代出版的刊载着江青照片的画报说:"让这个人夺了党的权,会把我们党带到哪里去?反正我铁了心,就是打死我,我也不会给他们低头。"1968年6月14日,海默被"四人帮,,残害致死,时年45岁,1978年北影制片厂为他彻底平反昭雪。
沈秀芹
沈秀芹(1942~1970),女,荣成县(今荣成市)马道乡国家村人。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任荣成县成山林场副场长。1970年1月为抢救国家财产献身,时年28岁。
1962年沈秀芹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立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她热爱集体,关心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一年秋天夜晚,大雨倾盆,沈秀芹不顾自家房屋多处漏雨,却抢着去排生产队河边地里的积水,然后又去抢捞被洪水冲走的玉米。她经常将自家积攒的肥料悄悄地施到生产队的田里。夏天山里蚊子多,她买了一顶蚊帐,自己舍不得用,送给了"五保"老人胡大娘。农场有一青工腿部生疮,行动不便,沈秀芹一连几天用小推车送她到公社医院治疗、换药,直到病人痊愈。
沈秀芹身为林场副场长,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冬天,林场职工见她褥子太单薄,就给她床上铺上些稻草,她坚持把稻草送回去,并且说:"稻草是公家的,不能随便拿。"一次她生病想吃萝卜,林场萝卜很多,她却托人花钱买回脸'不肯白吃集体的萝卜。她常对大家说:"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沾公家的便宜。"夏天,万亩松林里闷热得透不过气来,她身背40多公斤的高压喷雾器喷药灭虫,一干就是一天;肩膀磨破了,就用布垫着,连续劳动50多天。林场为扩大经营,决定利用农闲改良10亩沙滩,植桑养蚕。隆冬腊月,天寒地冻,她赤着双脚站在没膝深的水里挖土,冰刮风扫,两腿裂出道道血口,并有多处冻破化脓,她不叫一声苦,和大家一起坚持干了70多天,如期完成了整地任务。
1970年1月1日,埠柳供销社的土制炸药库突然失火,炸药库附近是堆满柴油、炸药、木材的仓库,情况十分危险。沈秀芹闻讯赶到现场,毫不犹豫地和众人一起投入抢险救火,她不顾火势凶猛,毒气弥漫,一次次冲入仓库压沙。大火终于扑灭,沈秀芹却因中毒严重牺牲。《大众日报》、《人民日报》以《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优秀接班人》为题,报道了她的事迹。
王式廓
王式廓(1911~1973),字子容,我国当代革命现实主义画家和人民美术教育家。1911年6月出生于掖县(今莱州市)西由村的一个小康家庭。其父能写会画,受其影响,王式廓自幼喜爱美术。中学毕业后,1930年秋进入济南爱美中学艺师科,开始学习西画。受进步教师的影响,他开始关心革命,接近进步同学,阅读进步书籍。"九·一八"事变后,他担任爱美中学南下请愿团二大队队长,赴南京参加全国学生的联合.示威游行,要求蒋介石政府抗日。
1932年秋起,王式廓又先后在北平私立美术学院、杭州国立艺专学习西画。王式廓买不起很多素描纸,画完后擦了再画。除素描外,还兼学油画、水彩,并经常观摩国画大师李苦禅作画,学习中国传统绘画艺术。1935年秋,王式廓于上海美专毕业后,东渡日本求学,受业于日本古典大师藤岛武二。民族自尊心给他以克服困难的力量,他刻苦学习,由成绩一般的学生,很快成为佼佼者,每门成绩均在90分以上。学校收购的三、四张学生优秀作业中,就有他的作品。这期间,王式廓参加中共海外支部领导的"文化座谈会",学习政治经济学等马克思主义理论。"七·七"事变后,王式廓毅然弃学回国,参加抗日宣传工作。初在中共鲁西北特委领导下的第三集团军聊城政训处任宣传干事,创作《总动员》、《保家卫国》等宣传画。1938年在武汉"上海青年服务团内地工作团"和国共合作的政治部三厅工作,先后创作《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在敌占区的妇女》、《游击队》、《流离失所》、《台儿庄会战》等20多幅大幅宣传画,曾获美术锦旗一面。
1938年8月赴延安,在鲁艺学院美术系任教员兼研究员。194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大生产运动中获得劳动模范称号。在延安的8年中(1939~1946),王式廓主要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同时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的美术作品。其代表作有木刻《开荒》,油画《自卫军宣誓》、《平型关战斗》,漫画《希特勒的战车》,素描《安塞县女县长》,黑白版画《二流子转变》等。《二流子转变》以细腻、完美的艺术语言,歌颂了农民创造生活的力量,标志着王式廓绘画艺术的成熟。这幅画,徐悲鸿给予高度评价:“论题材,这是最重要的主题,而且新颖;论构图,这幅画最完美;论人物,最成功;论技巧,最高明。”
1947年调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任教授兼研究员。翌年调任华北大学教授、研究员。后随军进驻北平,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研究部主任、中央美院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常务理事等职。
王式廓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革命画家,始终坚持党的文艺路线,满腔热情地歌颂党和人民。建国后创作油画《参军》、《井岗山会师》、《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大型素描《血衣》等,生动刻画了胸怀伟大理想的人民形象,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巨作《血衣》为我国建国以来最优秀的艺术作品之一。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王式廓遭到残酷迫害,但他保持共产党员的原则性,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1973年4月,他接受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油画《血衣》的创作任务,到河南安阳、巩县等山地搜集素材。在二十几天中,带病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为人民留下了几十幅具有高度艺术水平的农民肖像珍品。临终时还在自己的画架旁工作。
梁前光
梁前光(1916~1973),鼓词家、胶东大鼓梁派艺术创始人,生于蓬莱县(今蓬莱市)南王乡宿驾埠村普通农民家庭。1929年去辽宁省营口市一家商店当学徒。1938年5月参加革命,同年7月入抗日军政学校学习,1939年3月入沂南县山东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7月任胶东军区独立营五连干事,1940年先后在八路军五支队前线剧团、北海区话剧团当演员。其间编写了不少唱词,常在剧团演出前为群众和战士演唱,被称为"梁大鼓"。
1942年日军对胶东"大扫荡",梁前光随剧团疏散到蓬莱、福山、栖霞接壤的山区大柳行、燕子夼、门楼一带。他利用组织蓬莱县盲人救国会的机会,认真地向盲艺人周德香学习蓬莱大鼓,又吸收福山盲艺人孙某的演唱特点,逐步形成了梁派大鼓独具特色的紧张调、愉快调、基本调、悲调四大新腔,并开始将胶东大鼓搬上舞台。
此后,梁前光不断完善其艺术表现形式,学习蓬莱龙山店盲艺人任福庭的钢板功,又吸收多种民间锣鼓和秧歌鼓点,形成了大鼓套、起声、甩腔、平板、花腔、悲调、快板、反调快板、数板、落板、散板、烧纸调等一整套唱腔鼓板结构。表演时,打破了文人绅士欣赏的"怀中抱月"式的轻柔打法,铿锵有力的钢板由慢到快、由快到急,很快将观众带进战斗气氛中,具有极大感染力。
梁前光革新鼓词为抗战服务,编写了《打大黄家炮楼》、《赵保原屠刀下的一家人》、《女担架》等30余部歌颂战斗英雄、反映战争和土改生活的曲目,在胶东各地演出,对鼓舞、教育人民起了积极作用。在抗战最艰苦的1942、1943年间,他在台上唱完后,台下即有青年报名参军。
新中国成立后,梁前光调青岛市文联文工团、青岛市四方区文化馆工作。1956年被选为青岛市政协委员、文联筹委,满腔热忱地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培养了大批群众曲艺骨干,1973年病故于青岛。
李 珍
李珍(1897~1974),原名李名山,招远县(今招远市)毕郭镇人。出身贫寒。1928年,招远灾荒严重,官府横征暴敛,民不聊生,李珍与张汝勤等人密谋起义,反抗官府。是年10月,李珍、刘殿和去滕县请来8位无极道老师,在毕郭设坛,成立无极道组织,李珍任副会长。解家、谭观、阎家之战,无极道连战皆捷,并于1929年1月26日攻占招城。队伍很快发展到2万余人,声势浩大。在战斗中,李珍身先士卒,有勇有谋,深受道友拥戴。是年8月,刘珍年心腹、招远县长吴汉,用欺骗手段,将无极道改编为民团,李珍出任县公安局巡官。是时,众道首在吴汉分化瓦解下,内部矛盾重重。李珍察觉后,于1930年1月22日投奔在岭上坚持斗争的刘殿荣。次日,李珍率众打退前来镇压的王云山。无极道起义失败后,官府到处搜捕道众,李珍被迫流亡辽宁庄河县。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东北,人民奋起反抗。1932年8月,李珍与庄河县花春胜、鞠人卿、孟兆琴等人,以无极道形式,组织抗日大刀会。他一面向会员宣讲道法,传授武功,一面劝说地方绅士支持大刀会,出钱献物,营造武器。是年10月,大刀会消灭土匪"野狼队"后,声威大震,在凤凰城、盖州、寿阳等4县发展队伍共约1万余人。李珍将队伍编为33个团,并成立大刀会总团--联庄自卫团,自任总团道长。12月中旬,日本关东军抽调万余日伪军,组成连山关讨伐师团,征伐大刀会及各抗日部队。大刀会在当地人民及邓铁梅等抗日自卫军的配合下,先后与日军浴血奋战60余次,多次重创日军。1933年4月,大刀会在日伪军的层层包围下,被迫解散。1939年,李珍回到故乡,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病故。
刘慎谔
刘慎谔(1897~1975),字士林,牟平县人,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地植物学家和森林学家,我国植物学界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刘慎谔幼读私塾,1913年在烟台上小学,后考入济南第一中学。1918年考入保定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1920年在法国郎西大学农学院及蒙彼利埃农业专科学校学习。1926年在克来孟大学理学院毕业,获硕士学位。继而又在里昂大学理学院和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在里昂参加"中国生物科学学会",被推举为学会总书记。1929年获法国理学博士学位。同年,携带在法国留学10年采集的植物标本2万多号回国,任北平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50年任哈尔滨农学院农林植物调查所所长。1954年任中国科学院林土所副所长兼植物研究室主任。还曾任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科委林业组副组长、松江省人民政府委员、辽宁省政协常委、辽宁省民盟副主任委员、沈阳市民盟主任委员、沈阳市副市长等职。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加过全国群英会,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1975年11月23日病逝于沈阳。
刘慎谔回国不久,即在北平天然博物馆建起我国第一座植物园。为了解新疆和西藏地区植物区系和植被类型,开发植物资源,他于1931年春只身由北平赴新疆,先至迪化(今乌鲁木齐),继而去南疆,曾数次入天山,后又翻越海拔5500米的昆仑山,经西藏北部抵克什米尔,再入印度,至1933年春完成全部采集考察任务。为寻找沙漠植物,他骑着骆驼,赶着羊群,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艰难跋涉,有时几天遇不到水源,不得不喝羊血、牲口尿。在喜马拉雅山,他忍受着暴风雪的袭击,严重的缺氧几乎使其窒息,还时常遭到土匪的骚扰。其中有一年多的时间与同事失掉联系,许多人以为他已不在人世。历时两年的考察,共收集标本4500余号,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科学考察资料,发表了《中国西南部植物地理》等论文,填补了我国植物学领域的空白。抗日战争时期,刘慎谔为了保护珍贵的图书资料和植物标本,曾5次搬迁于大西北。每到一地就进行野外调查,采集标本,筹建植物园。其一生先后在北京、武汉、昆明、沈阳创办了4座植物园。1948年国民党政府威逼一些有声望的科学家去台湾,刘慎谔断然拒绝,他兴致勃勃地对大家说:“把标本保管好,迎接解放。”
1950年,侵朝美军施放细菌弹,危害到我国东北部分地区,此时刘慎谔在东北筹建农林植物调查所,他以确凿的科学论据,揭露了美帝国主义进行细菌战的罪行。被授予有毛泽东主席题字的奖状和奖章。
为开发东北林区,建设草原,刘慎谔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考察。1955年考察了小兴安岭林区,对红松林区采取苏联式的"大面积皆伐"(俗称剃光头)深感忧虑,他愤慨地说:"这是吃祖宗饭,造子孙孽呀!"他顶住各种政治压力,提出了“采育择伐”的主张,利用各种学术会议和讲学机会,宣传自己的学术观点。此时他已62岁,且患严重的哮喘病,但他全然不顾,亲率科研组到乌敏河林业局进行样板试验,使"采育择伐"在长白山和小兴安岭林区得到推广,其发表的《论采育兼顾伐》、《从东北红松林的采伐更新看森林采伐更新规程》等论文,发展了我国森林生态学。为防止沙漠化面积扩大,1953年带领科学工作者亲赴辽宁省章古台建立治沙定位试验站,总结出一套草、灌、乔相结合的人工植被类型的治沙措施。1956年,刘慎谔承担包兰铁路通过腾格里大沙漠沿线的治沙任务,他率领科研队骑骆驼进入大沙漠,坐羊皮筏渡黄河,研究黄河南岸固定沙丘植被演替,调查沙区植物的分布和生态习性,提出草、灌结合加沙障的治沙方案,完成了治沙任务,保证了包兰铁路按时通车。
刘慎谔精心培养中青年科学工作者,编写出《动态地植物学》和《历史植物地理学》,主编《东北木本植物图志》、《东北草本植物志》、《东北药用植物志》、《东北植物检索表》,先后发表论文90余篇。1985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刘慎谔文集》。
陈育鸣
陈育鸣(1907~1975),现代中医专家。乳山县(今乳山市)乳山口镇南唐家村人。1930年就学于莱阳第二乡村师范。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因参加革命活动被学校勒令退学,回乡后以教学为掩护,开展党的地下工作。1937年春考入烟台国医学社,成为名中医何古英的得意弟子。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八路军,翌年被分配到胶东军区卫生部工作。此后转战胶东,历任夏楚医药研究社社长、胶东行署卫生局副科长、桂山药房经理、胶东社会卫生推进社社长等职。建国初任烟台市人民政府卫生科科长,兼市立第一医院、工人医院院长。后调华东局任中医处处长兼上海第十一人民医院院长。1956年5月调任中央卫生部中医司副司长,兼北京中医学院院长、北京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等职。1959年反右倾斗争中蒙受不白之冤,下放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1961年平反),1966年离休回烟台定居。
陈育鸣在战争年代即倡导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化,实行中西医结合。并主张改革中药剂型。其处方用药,多有革新,独成一家,在医药界有较大影响。1959年被扣上中医改良派的帽子后,终不悔其学术主张,毕生为此努力奋斗,其一生多有著述。战争年代即在《大众报》上发表多篇有关中医学的文章;1950年10月26日在上海《新中医药》杂志发表论文《我对全部中医学的深刻认识》,在医学界引起彳良大反响。进入70年代,所著《病理诊断治疗纲要》、《药物与处方》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病理诊断治疗纲要》初版后,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再版4次,共印百万余册,《药物与处方》印数达30万册。还有《伤寒论浅解》、《外科辨证施治》、《妇儿针灸》等十余部医学著作。
陈育鸣一生诲人不倦。早在抗战时期,就举办过中医中药学习班。建国初期,在繁忙的工作中,清晨四点即为本院工作人员讲授生理基础知识,晚上则另召学员讲授中医理论。1959年下放后,自治区主席杨静仁对他很尊敬,请其担任自治区卫生厅厅长,陈坚辞不就。杨静仁问:"想干什么?"陈回答:"一愿行医给更多的病人看病,解除病人的痛苦;二愿教书,培养更多的中医药人才,振兴祖国医学。"遂被安排到宁夏中医学校任校长兼教学工作,为当地培养出一大批中医药人才。晚年退休回烟台,仍免费收徒传业,教授中医内外科、针灸、妇、儿等科十余门课程。晚上还经常带领学生出诊,坚持实践与理论结合。
陈育鸣注重临床诊治,且医术精湛,在中医药上造诣很深。他主张辨证施治,以证立法,以法选药,方小而精,药味少而剂量大,5剂无效即改变治疗方案,有效不移方。其选药经验为:别人不用的我们要研究使用;别人藐视的我们要重视;别人不敢尝试的我们尝试。其自制的巴豆霜,常用的川乌、炙马钱粉、阿魏等,有的中医视为禁忌药物,在其手里却成为治病救人的良剂。用巴豆霜治疗小儿寒泻,疗效如神。为选药得当,立论正确,陈亲尝各种中药,有一次因亲尝川乌而中毒,幸得及时抢救才脱险。50年代,研制中药片剂、针剂药品100余种,主张将"两"、"钱"计量改为国际通用计量单位"克",并在《药物与处方》一书中首次改用公制"克"。
陈育鸣擅长治疗内科杂病,对针灸、推拿、妇科、儿科、外科、骨科都深有造诣。1973年秋,陈路遇一妇女怀抱幼儿在路边流泪,止步上前察看,方知孩子肘关节被打伤,已感染溃破,医院要做截肢手术,因无钱,又不忍心孩子成残废,正欲抱子回乡。陈给药5副,外加1剂熏洗外敷,半月后痊愈。
陈育鸣医德高尚。其一生收徒甚多,不但传授技术,更重医德教育。在临床实践中,常告诫学生不可妄加评议别人的处方;对教授或名医的处方要虚心学习,但不要盲目崇拜;对刚问世的医生处方,也不要瞧不起加以贬低;切不可吹、聊、推、拉,故弄玄虚,借此显示医术高明,更不可向病人勒索财物。至晚年,其医术更是远近闻名,求医者终日盈门。陈不论其职位高低,均一视同仁,热情接待,精心诊治,从不接受患者礼物。陈一生反对“医不叩门”的观点,经常送医送药到患者家中。直至临终前,虽患有严重冠心病,但仍把解除病人疾苦看成自己的天职。1975年8月18日9时许,由于劳累过度,心肌梗塞突然发作,抢救无效,溘然长逝。
马 杰
马杰(1919~1975),原名王臣畿,字辅庭,掖县(今莱州市)前洪沟头人。8岁在本村读私塾,16岁毕业于县立第一高小。1932年7月考入县立师范讲习所,因家贫半年后辍学,在家办起义务小学,专门教授穷人子弟。"七·七"事变后参加民众干部训练班。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8月,动员本乡五、六十名青年参加抗日,编为一个区中队,自任队长,经常活动于县城周围,反伪除奸,扰乱和打击敌人。
1940年11月掖南县委成立,马杰任县委军事部干事。翌年1月,马杰带领18名队员,以土炮、手榴弹,伏击日军汽车1辆,击毙日军1人、伪军2人,缴枪5支。同年5月任县大队政委。一次,马杰带领2名干部、6名战士,化装成日军,智取南关伪警察所,俘伪警长以下8人。1942年9月,县大队扩建为独立营,马杰任政委。同年11月1日,率独立营攻打海庙后日伪据点,争取50名伪军起义,击毙3名日军,俘敌8人。1943年任掖南县县长兼掖西县工委书记和独立营营长。
1945年8月,马杰调任山东军区第六师十七团政治处副主任。10月,进军东北,十七团改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第二支队。11月又改为四团,马杰任团政治处主任兼代政委。1946年1月,参加营口北滚子炮战斗。是年冬,参加四保临江战役,艰苦转战3个月,牵制了大量敌人,受到辽东
军区通令嘉奖,并给每个指战员记战功一次。
1947年9月,四团改为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三十一团,马杰任团政委。在营口战斗中,其腿部和胸部被炮弹炸伤,流血不止,仍继续指挥战斗,坚持不下火线。次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四纵奉命歼灭西进敌人,三十一团担任前卫,马杰腿部带伤,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率领全团昼夜不停地行军作战,在解放辽阳城战斗中,他带领尖刀连,猛打猛冲,突破缺口,为全团进攻扫清了道路。
1948年底,马杰改任一二二师政治部副主任。翌年1月,参加平津战役。5月,随军南下,参加衡(阳)宝(庆)战役。后在广西参加解放桂林和剿匪战斗。1950年至1952年,先后任一二二师政治部主任、政委。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1958年4月,任二十七军政治部主任。1961年5月任军副政委。1964年6月升任二十七军政委。同年晋升为少将。1972年5月调任北京军区副政委,兼河北省委书记处书记。1975年3月7日病故。
周荣鑫
周荣鑫(1917~1976),原名周文华,蓬莱县(今蓬莱市)城里西关人。少时在家乡一带读小学、初中,后就读于蓬莱乡村简师,未及毕业即奔赴延安,投身革命。1937年1月入延安抗大二期学习班学习,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晋察冀党校教务主任、行唐县委组织部长兼宣传部长、晋察冀中央局党校教务主任、晋察冀中央局副秘书长、华北局副秘书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初期,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副秘书长、建筑工程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58年调浙江大学任党委书记、校长。1964年任国务院副秘书长、秘书长。1975年任教育部部长后,全面整顿教育,对"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进行坚决抵制和斗争,遭到"四人帮"攻击、诬陷,被剥夺一切职务,1976年4月13日被迫害致死。1978年,党中央为其平反昭雪,同年8月2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追悼会,充分肯定其一生功绩。
李紫辉
李紫辉(1917~1976),女,原名李庶敏,辽宁省法库县人。父亲早年去世,自幼过着极其贫苦的生活。1931年东北沦陷后,得亲友资助去北平读书,后随母亲流亡烟台,给一户姓德的人家做童养媳。因德老先生为人尚好,始又得机会上学读书。在烟台八中读书期间,积极参加学生抗议反动警察枪杀徐明娥事件的游行示威等活动。其后在烟台党组织负责人吕志恒的领导下,担任了党的地下交通员,193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冬中共胶东特委机关遭破坏,李紫辉随特委机关到威海一带坚持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她以产后虚弱之身,抱着孩子走村串户,在农村坚持工作。1938年8月任胶东区党委妇委书记。翌年9月当选为胶东妇女抗日救国联合会会长。其间,她不顾严重心脏病的折磨,认真贯彻中央妇委、胶东特委有关妇女工作的指示,广泛动员、领导妇女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使一大批妇女走上了革命道路和领导岗位。1940年赴延安学习。此后历任山东省济南市妇联主任、沂水县委书记、共青团辽宁省委组织部长、浙江省妇联副主任、东北妇女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妇女联合会主任、中共辽宁省委委员等职。1956年当选为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1976年7月在西安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