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服 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6&A=2&rec=569&run=13

帽 发型 头型 耳饰 男子,清朝时一律剃前额发,留后发编一长辫。帽子则有瓜皮帽(俗称"瓜皮子"),常为有身份人常服,一般农民只在节庆时戴用。毡帽,又称"毡帽头"、"帽头",普通中老年最常用。风帽,老人用的棉帽。皮帽,长耳,或皮或棉,儿童冬用帽。虎头帽,儿童所用。草帽,俗称"苇笠"、"苇笠头",有圆、六角、八角等形,田野劳动用以遮阳。耳套,俗称"耳捂",毛皮制两圈,冬季用以护耳。
辛亥革命后,男子剪辫,城市人蓄发称为分头,乡间人则多剃光头,俗称"和尚头"。至50年代,男子始普遍蓄发,发式有平头、分头两种,分头又有正分、偏分、背头、一边倒种种。20~50年代流行礼帽,春、秋、冬三季戴用,夏季有纱、草仿礼帽之形的,名为"凉帽",当时解放区中,青年又流行仿军帽。老年有"老头乐"(又称"撸头帽子")。50~70年代,中青年都戴中山制服帽,俗谓之"干部服帽"。与此同时,乡间多忌带鸭舌帽,贬称为"特务帽"。
女子自清以来,通行的发型是,幼时挽双髻,俗称"抓髻"。长成,未婚时梳一长辫,扎辫除家有丧事者,一般用红头绳,俗谓之"头绠"。婚后,拆开长辫,挽一圆髻于脑后,俗名目"纂",梳头即日"挽纂",纂上加发网,名"网儿",梳毕加一簪,或银质或铜质。长2寸,形制简单,名为"小簪"。老年发稀,纂形变小,俗称之"鬏鬏"。青年妇女,无论婚否,喜留覆额发,名为"刘海",也叫"房檐儿"。40年代起青年妇女较普遍剪短发,老年人看不惯,呼为"披毛子",其时发型多朴实,多于一侧用发卡(俗名"头卡子")束发,又曾流行高崩式样,号为"飞机头"。但已婚妇女仍必须挽纂,有新婚不及蓄长发者,脑后叠短发为扁纂,人称为"鸦鹊尾巴"。其时烟台市区有身份妇女极重发式,有大户中落家妇女携梳妆之具至人家梳头,称为"串大户"。至50年代,又时兴长辫、单辫、双辫,结婚后多不再改变发型。60年代仿效电影《女篮五号》中女主角,时兴"五号头",乡间称为"白菜帮子"。60年代末青年则多"扎刷"、"羊角辫"。70年代末出现披肩发、马尾辫、烫发种种,且城乡无大差别。女帽,从前有"箍帽"(又称"勒子")、"老婆帽"、"头绠帽"。头巾有方巾、纱巾,方巾一般秋冬戴用,唯海岛妇女防风防晒,一年四季用头巾,着法特别,卷一长筒,深遮额前。蓬莱西乡已婚妇女有以毛巾包头的习俗。
50年代之前,妇女多搽粉,所用不过官粉、雪花膏数种,至50~60年代,几不用粉,70年代末以后,复用化妆品,多种多样,至称系列。小孩化妆,常在额间着一红点,俗称“饽饽点”。
50年代前,妇女普遍用耳饰,10岁左右穿耳朵眼,平时只带两小环,名为"坠子"。50年代之后,耳饰中止,至80年代初又复有耳饰之俗。
另外,掖县从前妇女用纱障,俗名"眼罩"。民国初年写的《掖县四续志》记载:"妇女纱障,见于《聊斋志异》,而行之者独有掖俗,妇女骑驴戴此。其形似帘,以两叉插鬓上,亦日眼罩,多以黑纱为之,可以看人而人不睹其貌。礼云:'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似纱障犹有古制,今则多年无用者。"
沿海渔民从前出海戴用桐油油过的布做成的帽子,用以防水,称为“油帽”。
上衣 兜肚 腰带 境内一般人服装用料有麻布、葛布、棉布、绸布数种,麻布与葛布本世纪初被淘汰。棉布从前由当地纺织,名为"土布",机织布称为"洋布",具体又有"细布"、"花旗布"、"士林布"、"斜纹布"种种。绸布以当地所产柞蚕丝绸最具特色,俗称"大茧丝绸"、"茧绸"、"山绸"。
男子上衣,清末以来有长袍、马褂。大褂(即书面之所谓"长衫"),为脑力劳动者穿着。褂子,大襟,为老年人常服。小褂,中青年夏装,对襟中开,布扣五对,前襟各缝“布袋”,俗称“对门小褂”,有的于左前胸再缝“小布袋”,装怀表、插自来水笔,曾被目为时髦。50年代以后西服衬衫流入农村,被称为"洋服小褂",与此同时流行的有大翻领半袖的"港衫"。夹袄为春秋装,一表一里,形制如小褂。大襟棉袄,老年人冬装,着装后用一宽长布带扎腰,称为"褡布"、"褡布带子",老汉们常将长管旱烟袋、烟荷包、火镰系挂腰间。对门小棉袄,俗称"撅腚小棉袄",稍长的,称为"半截棉袄"、"小大袄",往往于两侧做斜插衣袋,行立可插手其间取暖,名为"抄手布袋"。大衣多为城里人穿用,乡人呼为“大氅”。50~60年代流行小大衣,如大衣状,半身,乡间呼为"小大氅"。皮袄为富户人家穿用,常见有狐脊、狐腿、狐脑、狐腋、猞猁、羊羔、小羊皮数种,赶大车的往往备有老羊皮袄。沿海渔民旧时多有一件反复补纳厚重异常的上衣,名为"老棉袄"。背心,古称"半臂",俗谓单背心为"汗背心"、"汗溜儿"。夹背心又称为"坎肩",棉背心又称"棉坎肩",渔民用一种极厚棉背心称为"棉囤子",为小儿作厚背心,又叫"棉管倒"。防雨衣有两种,白细布涂桐油做成,名"油布衣"、"油衣";用野生植物编成的,名蓑衣。娇贵男孩,家人由百十人家各讨小布片连缀成衣,名为“百家衣”。
女子、儿童上衣有褂子,清时即有右开大襟式样,当时长可及膝,高领、大袖,襟及袖口镶边,后来的褂子身长渐短,窄袖,多不镶边,但栖霞县山区多年流行白线绣边的蓝褂子。上衣颜色、花样各地不同,大体平原尚素,山区、海岛尚红。上衣着法各地亦多有独特习俗,50年代前,招远县曾流行"三滴水"着法:一次做新单褂3件,最里1件,蓝色,最长;中间1件,大红色,次长;最外1件,又为蓝色,最短。穿起来前后襟与袖口蓝、红、蓝层次分明3道。50年代青年妇女渐次舍弃大襟褂子而追录各式制服单衣。棉袄,有大小之分,皆大襟。云肩,明代即有,一直沿袭至30年代。肚兜,作内衣用,亦作儿童夏装,俗称"兜子"、"兜兜",分兜子口、兜子面两部分,兜子口常用黑色,兜子面常用红色,口与面都要刺绣。此外,尚有套袖、抄袖、手套(俗名"手巴掌")、围巾(俗称"围脖儿")等等。
下衣 男子下衣统为裤子。50年代前流行"大裆裤子",腰用白色,裤多黑色,穿裤之后,自裤腰处竖打一折,用"裤腰带"系结。棉裤腰极厚。狗皮裤子视为上品。套裤,又称叉裤,穿时露出臀部。短裤,俗称裤衩。儿童穿开裆裤子,六七岁不再穿开裆裤子,称为“搿∩”。
女子下衣有裙、裤两种。裙有百褶裙、绣裙等样,裤与男裤相似,唯清时女裤管口有刺绣或镶边,其时又流行膝裤,直筒式,套在裤管部分,覆盖脚面,面上刺绣花样繁多精细。50年代以前,人多扎"腿带子",本为冬季御寒,用丝织黑色宽扁带子,在近踝骨处扎起来,相沿成习后,则无论冬夏,着裤必扎腿,散着裤脚即被认为衣着不整,至60~70年代许多老年妇女仍沿此习而不改。其他如战争年代许多进步青年仿战士装束打裹腿,长岛渔民上船作业穿油裤,都因时因地成一种风气。
鞋袜 建国前乡间穿鞋多自制,只少数富家往鞋铺买成品。布鞋有“圆口鞋”、“和尚头”、“朝光鞋”、“三叉子鞋”、“牛鼻子鞋”数种,棉鞋一般称为“靴子”,多年流行一种“夹眉鞭子”。冬季穿的又有毡窝(又名"大毡靴子")、蒲窝、木底的"嘎哒"、芦花编的草鞋(长岛县渔民称之为"毛鞋")猪皮"绑"、轨鞋等等。毡窝、蒲窝、"嘎哒"都是掖县所制最精。
女人缠足烟台废止较早,最后一批缠足人大约在20年代末。缠足称为"包脚",包脚之后称为“小脚”,包脚复又放脚的,称为“包米棒子脚”、“解放脚”。包脚的人,必常用长带之束紧,名为“裹脚布子”、“裹脚”。小脚穿用之鞋有用木底的,底形如弓,称为“弓鞋”,两帮皆绣花。此后大脚妇女亦多绣花。老虎鞋,又称虎头鞋,是专为儿童刺绣的鞋子,俗传可以“避邪”。
袜子,有单、夹、棉、皮之分,后来改用机缝袜子,统称为"洋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