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教 案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6&A=2&rec=558&run=13

近代,外国传教士依据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进入中国内地自由传教的权利。烟台开埠后,外
国传教士不断前来,传教过程中同地方士绅和民众常发生尖锐冲突,造成教案,有的教案酿成大案,
引起中外交涉。
梅理士教案 1863年美国北方长老会派梅理士等人到登州、烟台进行传教活动。1864年梅理士等在
登州租买黄寡妇的住房,遭到百姓和地方官绅的一致反对,百姓先后两次砸毁美国教士墓碑。梅理士
等传教士"因欲成租不遂,喷有烦言,意欲强租硬占"。此事引起中外交涉。清政府总理衙门根据《中
美望厦条约》的规定,咨三口通商大臣崇厚说:"所有准租民房,系指通商口岸而言,并有不许强租
明文。今美国教士在登郡租房,既非通商口岸,又与民情不洽,显有强租情弊,核与条约不符,碍难
核准。"(引自《总理衙门咨·强租民房照约不准文》)
清政府的拒租态度引起美国政府的强烈不满。1865年5月28日美国水师提督派副将陶将兵船开到
烟台。6月3日,美国驻烟台领事同副将陶及传教士一起带官兵百余人,到登州知府衙门示威,声称要
捉拿拦阻租房的士绅,要求赔偿被砸毁的墓碑银两,同时要挟地方政府立即办理。在帝国主义炮舰政
策的威胁下,清政府不得不答应传教士的租房要求。
栖霞县北关教案 1868年英国浸礼会传教士骆绯力在栖霞进行传教活动,受其影响,栖霞县北关东
沟外人张旭、张宾等私相立约,将同族公产水母庙地7庙"捐献"给骆啡力作为传教讲习之所。
张旭等人的行为遭到族人的强烈反对,并告到县署衙门,要求惩治。县署将两张捕捉归案,给予
笞责处分。骆啡力持异议,遂向英国驻烟台领事告状。英领事阿查理带员大闹栖霞县署,夜间又带领
外国人及多名中国教民闯入栖霞县寓所,将两张劫走。
此案引起中英两国政府重视。经清政府与英国公使反复交涉,英驻烟领事将两张交回,东海关道
应诺为传教士另觅租地,此案遂告终结。
郭显德教案 美国长老会传教士郭显德1863年7月来烟台,1866年在烟成立长老会组织。1873年长老
会传教士到即墨县传教,接着郭显德亦前往,在华阴集、玉皇庙、科埠等地进行传教活动。郭显德在
玉皇庙冬季大会上传教时,遭群众围攻,被"民人拾石殴击",称为鬼子,且衣物有失少。
此事起因简单,后酿成宗教大案。郭显德返烟后,上告美国驻烟领事施佩德。施佩德随即派员照
会东海关道和福山县、即墨县地方政府,要求查办。1874年5月东海关道会同施佩德审办此案,"肇事
者"28人被传到烟台受审,为首者和地保"按律"分别杖责惩处,其他人等释放,即墨县令麦瑞芳和一
武官以"纵民作乱"罪被革职,同时赔偿失物估价银380两。事后,东海关监督与施佩德议定条规5项,
联合出示告示,晓谕百姓。为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又将此告示刊刻印行,广为张贴,遍行晓谕。
东海关监督与施佩德议定条规5项如下。
一、嗣后所有安分外洋传教及中国习教之人,该县当一体矜恤保护,不可欺侮凌虐,凡有遵照教
规安分传习者,该处民人毋得骚扰干究。
一、嗣后中国民人见外国人即称为外国人,不准称呼"鬼子",违者地方官随时惩处。
一、即墨县华阴集、玉皇庙、科埠等处滋事一案,现已秉公办结,嗣后各处民人,当引以为戒,
不得效尤,致干重咎。
一、现结之案系秉公认真办理,并无偏听证佐之言。所有案内被告及释回各人证,均具甘结,回
家安业,不得再与案内证佐人等寻仇报复,别滋事端。倘有他项词讼,应各归各案办理,不得再藉此
案为词,以杜他弊。
一、中国习教之人,原系中国百姓,应遵奉中国律法。遇有词讼等事,仍归中国衙门究办,与外
国无涉。该教士照约不能出头护庇。本监督风闻中国习教之人有到堂不跪,欠粮不完,以及欠债不还,
包揽词讼不法等事。又闻民人有强派习教之人摊出迎神、赛会、修庙、演戏诸冗费,亦系干禁之事。
现与领事官议定:以后如有中国习教者及中国民人再有前项情事,均准赴官指告,归地方官究办。如
外国传教士出头护庇,亦准该民人来烟赴本监督衙门及领事官衙门指名控告,必为秉公审理。该民人
毋得私行殴击欺凌,自取罪戾。
威海教案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更趋高涨。威海群众饱尝甲午战争
失败的痛苦,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极为愤恨,从1896年起多次自发掀起反对外国传教士的斗争。
1896年英国传教士在威海租地传教,遭到官绅和群众的反对,土地出租者被迫追回文契,教士不
允。随后,群众乘夜拆毁传教士的房屋,将立文契业主中之一人责打并监禁8个月,另外两立文契者
逃奔他乡。事发后,传教士禀告于领事,领事转告于钦差。清政府总理衙门得知后即遣委员查办。委
员查办后通过兵备道转告传教士"地既租典,可以三年为期,期满退回,人既掐监八月,不必再究;
此大可了事。"英国传教士仍不罢休,又将此事禀报北京,同时又写出告示贴于住地门旁和城市镇店
等处,"命"中国军民人等知悉,英人在各处可随意买地居住、开立学校、建立教堂,该地方官必须保
护,违者重罚等等。英国传教士的蛮横行径激起威海群众的更大反抗。1897年威海城区约700多名群
众又将传教士的门窗及房瓦砸毁。1898年7月1日《中英议租威海卫专约》签订后,威海人民奋起反抗,
又一次攻打了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