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其它报纸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6&A=2&rec=482&run=13

20世纪30年代以前创刊的报纸有18份,它们是:《芝罘快邮》(chefooExpress)、《渤海日报》、
《东吹报》、《芝罘日报》、《钟声报》、《进化报》、《新芝罘报》(胶东新报)、《烟台健报》、
《芝罘商报》、《芝罘每日新闻》 (Chefoo Daily News) 、《爱国报》、《新报》、《小新报》、
《新黄县》、《大东报》、《明星晚报》、《午报》、《胶东日报》(胶东新闻)等。30至40年代创刊
的37份,它们是:《东海日报》、《大民报》、《威海日报》、《黄海潮报》、《胶东蜗报》、《铎
报》、《莱阳党声》、《莱阳民报》、《复兴日报》、《民星晚报》、《新生日报》、《前锋日报》、
《渤海新报》、《蓬莱日报》、《渤海日报》、《军人周报》、《抗战日报》、《前线报》、《群力
报》 、 《昆嵛报》、《南海时报》、《北海日报》、《西海导报》、《抗战报》、《新胶东报》、
《抗建日报》、《新威日报》、《西海大众》、《芝罘新闻》(chefoo News)、《大众电讯》、《参
考消息》、《鲁东日报》、《烟台新报》、《时行日报》、《威海卫新民报》、《新民周报》、《胶
东日报》等。建国后,境内创办的报纸共25份,绝大多数为中共各级党委的机关报,少数为专业、行
业及企业报纸。主要的有:《烟台劳动报》、《劳动日报》、《文登大众》、《莱阳大众》、《烟台
日报》 (烟台大众) 、《烟台工人报》、《烟台电大报》、《山东水产科普报》、《科技信息报》、
《烟台广播电视报》等。1956年起,掖县、莱阳县、海阳县、黄县、蓬莱县、长岛县、文登县、荣成
县、福山县、乳山县、栖霞县、牟平县、招远县、威海市等先后创办了自己的报纸(均为县委机关报),
50年代末相继停刊。

20世纪30~40年代烟台出版的部分报纸
渤海日报 创刊于1906年。创办人为同盟会员陈命官、齐树棠、丁训初、李凤梧等。对开4版,铅印,
日刊, 辛亥革命后停刊。 《渤海日报》鼓吹民族、民主革命。报社还是同盟会员聚会议事的处所,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烟台的同盟会员即在渤海日报社内策动起义。
芝罘日报 1908年由日本人桑名贞治郎(或称桑岛)与国人王子雍、李循芳合办。桑名贞治郎同情中国
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时支援烟台同盟会员的革命活动,与山东同盟会主盟人徐子鉴过往密切,很多同
盟会员来往于芝罘日报。1914年后,该报订户减少,王、李与桑岛拆股,另立《芝罘商报》,《芝罘
日报》仍由桑岛主办。至"五·四"运动后,《芝罘日报》经营情况日下,由海阳籍的王宗儒纠资接办,
1937年停刊。《芝罘日报》为对开2张,一、四、五、八版广告,二、三版要闻,六版本埠新闻,七
版副刊。副刊有恤养院主办的《环光周刊》,建国小学、村政委员会主办的《建国双周刊》及《电影
周刊》、《小朋友周刊》、《游艺园》、《国医特刊》等。1933年日军侵占热河时,报纸报道抗日军
队的英勇抵抗,1934年以后又及时报道日军侵略行径,频繁转载抨击日军的文章。"西安事变"后,报
纸则大骂张学良为"纨祷小儿"、"军阀余孽"等。
钟声报 创刊于1912年12月,1937年终刊。对开2张。1936年报纸一、三、六、八版为广告,二版
为要闻,四版为副刊,五版为各地新闻版,七版亦为新闻版,主要登本埠新闻,发行1200份。创办人
丁训初,原为《渤海日报》编辑,为国民党员,故1923年出版的《烟台概览》称《钟声报》"前为当
地国民党机关报"。《钟声报》还曾附设有《明星晚报》,专载社会琐闻。《钟声报》最初发表的电
讯稿电文极简,一句话即为一条新闻。20年代言论比较多,棱角分明。30年代日军侵华加剧,《钟声
报》纯客观地报道日本的"国策"多,很少报道中国人民的抗日动态。早期的副刊为《自由谈》,后期
的副刊多由社外文艺团体主办,30年代有知识性专刊《电信特刊》。
芝罘每日新闻 英商仁德商行创办的英文报纸。创办于1917年2月16日,1941年停刊。夏天出16版,
冬天出10版。每份每月大洋2元。初为铅字活印,"九·一八"事变前后进口打字铸字机,开始铸版印
刷。仁德商行经理马茂兰任报社负责人,还兼任路透社驻烟台记者。主笔曾由马茂兰的三弟担任,后
又由美国人慕雷·韦维廉担任。仁德商行设有电台,收取路透社电讯,并向路透社发稿。该报主要为
商业服务,刊登国际商情、外汇牌价等。发行不过2000份。
东海日报 为驻烟军阀刘珍年所创,发刊于1930年7月,1937年停刊,对开2张,发行2000余份。一、
四、五版为广告,其余版也有少量广告,广告占整个版面1/2强。该报报头为于右任题写。创刊周年
时,蒋介石曾为之题词"泰岱晨钟"。《东海日报》设备较好,主持人为刘珍年部队的参议刘素如。刘
珍年离烟后,从1 932年下半年起到停刊时,先后有林鸣九、冀蔚怀、安祥亭、曲声铮、张苇村、牟
又尼、许召南等人任总编辑、名誉社长、社长。《东海日报》的国际、国内时事报道,系订用上海"
申时通讯社"和天津"大北通讯社"的电讯稿,每日由邮局收讯传递,当日电讯次日可见报。一般电头
为"本社专电",少量用"本社无线专电"。有时发特约电稿。报社设收音员,收听南京中央社的新闻广
播。"九·一八"事变后,报纸宣传抗日救国,但也刊载国民党地方党部为蒋介石不抵抗主义辩护的言
论。曾辟有"各县新闻"专栏,报道福山、牟平、蓬莱、威海、龙口、潍县等地消息。7年间出刊过的
副刊近20个,文艺副刊居多,多为社外团体编辑。
胶东十报 为烟台红十会机关报,其前身为《爱国报》。创刊于1932年,1937年停刊。曹承虔(红十
会责任副会长)和褚文郁任社长,仲绍文任总编辑。该报还曾于1935年附设《铎报》,每晚一小张,
社长曹承虔、褚宗周兼,总编辑刘云楼。《胶东十报》为日刊,对开2张,每期发行800~1200份,皆
赠阅。一版和四、五版是广告,二版是"国事电讯",三版是"本埠新闻",六版有慈务、教育、国际等
栏目,七版是副刊,有"道化世界"和"星月乐园"专栏。"道化世界"内有短评、格言等栏目,用评论和
记事等形式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和"为人当知足,为人当明道,为人当信命"的宿命论思想,宣
扬诸如妇女"从一而终"的封建伦理道德。"星月乐园"专栏多登载小品文章和剧谈影话,俚语谐语。六
版的慈务、教育,多记述各地红十会的慈善活动以及振兴贫民教育方面的内容。宣传抗日爱国,也刊
登反共文章。较注重经济方面的报道,对烟台当时商业萧条景象多有披露,并对出路作过探讨。经济
报道还倡导农村组织合作会,并强调发挥银行在维持工业、搞活流通、改良生产、推销产品方面的作
用。
鲁东日报 抗日战争期间日伪创办的报纸,铅印对开,后改4开,创刊于1938年10月,终刊于1945年。
社长为日本人斋藤荣。王逸轩任总编辑。报纸日销800余份。第一版要闻,第二版市内新闻,第三版
胶东各县新闻,第四版副刊。《鲁东日报》的宣传覆盖胶东沦陷区。1940年6月还曾出过《龙黄版》
专页。报纸为日军侵华服务。初创时宣扬"和平"、日本统治下烟台的"歌舞升平"景象等。随着战争形
势的发展,鲁东日报1940年起宣传德国、意大利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宣扬"大东亚圣地"、"大东亚新
秩序"、"共荣圈"等,并配合发表反共社论。1941年日军推行强化治安政策,鲁东日报在第一版开辟"
治强运动的解说"专栏。除了在社论、消息中宣传反共的内容,还利用漫画、口号污蔑共产党。
前线报 1939年9月,八路军山东省第三军区建立后创办的军区机关报。创刊时报名为《胶东前线》,
1940年9月第三军区改为五支队兼管军区工作后,更名《前线报》。时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旅的机关
报为《军人周报》。1943年春,《军人周报》撤销,《前线报》成为胶东军区的机关报,1951年10月
停刊。《前线报》初为油印,面向干部、战士。1943年以后改为铅印,32开本,刊期半月,后为旬刊,
页码40页至60页不等,每期刊稿3万字左右。读者对象为排以上干部。1944年又由32开本改为4开4版。
一版为新闻,二、三版为工作经验介绍、通讯,四版为副刊《战士园地》。从第185期起,由旬刊改
为5日刊。第三军区政治部和胶东军区都曾设党报委员会,负责领导《前线报》的工作。1945年组成
的党报委员会由7人组成,政治部主任彭嘉庆任主任委员。1943年主编为姜浪拂,后姜又任副社长、
社长。1946年起,丛笑难先后任主编、副社长、社长直至停刊。
《前线报》及时传播中央、中央军委和各级党委、军事领导机关的文件指示精神,配合每一时期
的形势、任务和部队的思想实际,介绍工作经验,宣传英雄事迹;及时发表社论、领导同志的文章和
典型报道,加强对部队的思想指导。《前线报》重视言论工作,重要的社论,多请军区党政首长撰写。
一些重大战役和中心工作的报道都是记者深入部队和火线采访写成,现场感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
可读性。还辟有多种专栏。指导作战和政治工作的专栏有"战术研究"、"战时政治工作"、"从实践中
来"、 "经验研究"、"工作意见"、"时事解说"、"时事简报"、"名词解释"、"思想漫谈"、"了望台"、"
讨论会"等;帮助指战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专栏有"科学常识"、"地理常识"、"城市常识"、"人民城
市"、"寓言故事"、"工农干部作品"、"战士习作"、"小游戏"、"故事"、"歌曲"等;指导部队生产和
改善生活的专栏有"生产经验"、"生产广播台"、"卫生小常识"、"小医生"等。群力报 创刊于1945
年2月7日,停刊于1949年11月底,出过10日刊、5日刊、3日刊,出3日刊的时间最长。共出刊518期。
创刊时为8开4版,1948年9月起,改为4开4版,1949年11月1日起改为日刊。初创时,张修正任社长,
赵铎任总编辑,1947年又先后由蒋守全、陈晓东、于梦龙担任总编辑。《群力报》创刊时是胶东区各
界抗日救国会的机关报。1947年底成为胶东区党委机关报。1949年12月1日并入《胶东日报》。
《群力报》通俗易懂,文字口语化,读起来上口,还有的言论试用歌谣体来写。稿件求短,标题
生动,漫画多,歌曲多,传播知识,寓教于乐。自创刊到1947年下半年,以主要篇幅宣传减租减息、
土改、复查和参军保田等群众运动。第一版重点宣传群众运动,二版为群众运动和生产动态、各项工
作,三版登战讯和国际时事,四版副刊。1947年下半年国民党军进占胶东后,一版转登战讯为主,特
别是从1948年9月济南解放后到1949年,一版先后以巨大声势宣传辽沈、平津、淮海3大战役的胜利等
内容。
烟台新报 国民党官方报纸。1947年10月1日国民党进占烟台,同月13日此报创刊。4开4版,日刊。
1948年10月15日国民党军逃离烟台时停刊。发行人冯德先,为国民党中央社驻烟特派员兼烟台新报社
长,总编辑陈召伯。《烟台新报》在军事宣传上编造谎言,掩盖国民党军节节败退的真相,在政治上
攻击共产党。宣传技巧较高,就国际、国内大事与烟台当地局势,天天有社论或社评发表,天天有副
刊。所用副刊名称有"海沫"、"炉边闲话"、"芝罘"、"社会服务"等。报纸用老5号字,稿子短,编排
较整齐,版面清晰。由于广告多,每日二三版的稿件不过二、三干字。第一版为要闻,第二版为副刊,
第三版为当地新闻,第四版为国际国内新闻。
文登大众 中国共产党文登地方委员会机关报。创刊于1951年12月16日,8开4版,3日刊。1955年1月
始, 改版为4开4版。1956年文登专区、莱阳专区合并,《文登大众》于1956年3月13日停刊,共出版
505期,社址在文登县城专署院内。《文登大众》是张通俗的小报,面向农民和农村干部,围绕党的
中心工作, 对抗美援朝运动,"三反"、"五反"运动及地方各项工作作了大量宣传报道。烟台劳动报
中共烟台市委机关报。1951年12月16日创刊,4开4版,3日刊。1956年7月3日改为周3刊。1958年7
月1日更名《烟台日报》,改为周6刊,星期日无报。1958年7月中共莱阳地委迁烟台,地委出版机关
报《烟台日报》,原烟台日报同年10月15日易名《劳动日报》,继续出4开4版,周6刊。1959年9月1
日改为周3刊,同时易名《劳动报》。1961年1月3日停刊。实行社长领导下的编委负责制。坚持党报
宗旨,主要服务于全市劳动人民,服务于推动党的中心工作。

80年代以来出版的部分报纸
烟台广播电视报 创刊于1985年1月26日。 周刊,4开4版和4开8版,胶印,创刊时发行2~3万份,
1987年底增加到15万份。由烟台市广播电台和烟台市电视台联合创办。主要介绍中央、山东省、烟台
市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节目安排和主要节目内容,发布广播、电视战线新闻,提供视听信息,经营广
告业务,介绍有关广播电视的科学知识,转载一些有利于人们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知识性、趣味性
资料。辟有"要闻回顾"、"开放之窗"、"影视动态"、"文化园地"、"珍闻轶事"、"家庭门诊"、"小说
连载"、"知识宫"、"美容厅"、"广播与听众"、"电视与观众"、"编读往来"等专栏。
科技信息报 创刊于1985年1月1日,4开4版,周刊,创刊时发行量19万份,1987年底发行量12.5万
份。科技信息报设编辑部,为科级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经费自负盈亏,隶属烟台市科协领导。
报纸面向基层,宣传党在科技、经济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经济信息,介绍国内外工业生产
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报道转让和供求信息,开展技术讲座;总结和推广农、林、牧、副、渔
生产技术,农村经济管理,家庭生活知识等。辟有"信息论坛"、"渔业科技"、"良种介绍"、"畜牧饲
养知识"、"农家之友"、"科普知识"、"卫生信箱"、"妇幼保健"、"祝您健康"等专栏和"芝罘"科技副
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