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音 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6&A=2&rec=472&run=13

1906年蓬莱县人翁曾坤在吉林谋职,任吉林测绘学堂数学教习,赴外兴安岭测绘国界地图,据理
与沙俄抗争被掳囚禁。翁坚持民族气节,写《苏武牧羊》以表胸臆,后流传全国。其词为:"苏武留
胡节不犀,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
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时听塞上笳音入耳动心弦。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
红装坐空闺,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少亏,能使匈奴惊心碎,瞻恭服汉德
威。"
胶东解放区文艺工作者,在战争年代大胆改编秧歌音乐,改革京剧音乐,创作了一批较流行的声
乐曲,其中广泛流传的有《解放区的天》、《快乐的民兵》、《跟着共产党走》等。安波、吕远、王
云、陈志昂、张仲樵、肖珩、路曼等是解放区有影响的作曲家。
建国后,地区艺术馆设立音乐组和音乐科,并编有《群众音乐》、《演唱材料》、《群众文化》
等内部音乐刊物。各县、市文化馆均配备有分管音乐工作的业务干部。山东省和烟台地区经常举办调
演、 会演活动, 对业余音乐活动进行检阅比赛。1956年山东农民会演,1958年和1959年歌舞会演,
1973年、 1978年、 1982年等"民歌"、"泉城之秋"会演,对烟台的音乐创作活动均有很大推动作用。
1960~1985年,全市共举办各种音乐培训班、讲座会、作品加工学习班90余次,培训文化馆、站重点
业余作者14000余人次。在创作实践中,一批勤奋进取的文艺工作者取得较好成绩。有1人参加中国音
乐家协会,有33人参加中国音乐家协会山东分会。李祖基在筝演奏技巧方面,大胆尝试,把柳琴的轮
指移植为筝所用,收到较好效果,得到社会和专家的承认。他创作的筝曲《丰收锣鼓》在全国播放,
并收入高等艺术院校筝曲教材中。截止1985年,在省级以上报刊和音像单位发表声乐作品320余首,
发表器乐作品40余首,发表电视剧、歌剧、舞蹈、幻灯音乐30余部。其中庞惠农作词、丛培礼作曲的
歌曲《永远跟着共产党》获1960年全国歌曲评奖三等奖,张铁苏作词、郭宗亮作曲的歌曲《小鸟与绿
树》在1985年全国小百灵录像赛上获创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