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小 说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6&A=2&rec=463&run=13

清末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境内小说创作无资料可考。"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杨振声(蓬
莱人)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参加北京著名文学社团新潮社,开始小说创作,他的短篇小说《渔家》发表
于1913年3月,1925年2月又发表短篇小说《玉君》,在青年读者中颇有影响,曾受到鲁迅的关注。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问,胶东的小说创作较全面地反映了胶东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军,保卫、建
设家园的战斗生活。一大批投身革命战争中的文艺工作者,一手拿枪,一手拿笔,热情从事小说创作。
这期间烟台籍作家申均之、江风、董均伦、峻青、杨朔、包干夫、于良志等发表的较有影响的作品有:
中篇小说《棣华姑娘》、《血染潍河》、《帕米尔高原的脉流》、《红石山》、《望南山》、《锦绣
山河》、《乌龟店》、《从冒老五到互助组》,短篇小说《伟大的收获》、《牛》、《马石山上》、
《血衣》、《大旗》、《月黑夜》、《北黑线》、《移坟》、《血海深仇》、《铁锁链的故事》等。
50~60年代,上述作家不断有新作发表。突出的有杨朔的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风雨》,
长篇儿童小说《雪花飘飘》和《杨朔短篇小说集》;峻青的短篇小说集《马石山上》、《黎明的河边》、
《最后的报告》、《胶东纪事》、《海燕》,短篇小说《老水牛爷爷》、《党员登记表》等。除此外,
又涌现出一批新作家。他们大部分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在和平的年代
里,他们怀念牺牲的战友,缅怀当年艰苦卓绝的战争生活,强烈的感情驱使他们执笔创作。这期间小
说创作的一个主要特色是反映战争题材的内容多,取得的成绩突出,大部分作品感情真挚,塑造了一
大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部分作品则反映了建国后各个领域内的新生活。在战争年代负伤致残的特
等残废军人赛时礼(文登人),以顽强的毅力于1964年创作出中篇小说《三进山城》,翌年改编成电影
文学剧本,拍成电影。1973~1975年又创作出中篇小说《陆军海战队》。萧平(原名宋萧平,乳山人),
1954年发表了短篇小说《海滨的孩子》,获1980年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1956年发表
中篇小说《三月雪》,这是他的代表作。1958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三月雪》。曲波(黄县人),建国后
由部队转地方工作,先后创作出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山呼海啸》、《戎萼碑》,在全国引起强
烈反响。冯德英(乳山人),从1954年开始先后创作出反映胶东人民艰苦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苦菜花》、
《迎春花》、《山菊花》。慕湘(蓬莱人),1962年创作发表了《晋阳秋》(长篇小说《新波旧澜》第
一部),1978年又发表了《满山红》(《新波旧澜》第二部)。林雨(掖县人),主要从事短篇小说创作,
60年代多取材于部队生活, 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刀尖》 、《你喜欢谁》、《五十大关》。短篇小说
《五十大关》获得解放军总政治部颁发的奖状。1978年又发表了短篇小说《家庭悲剧》。牟崇光(栖
霞人),1951年
创作发表了短篇小说《胜利百号地瓜》,获山东文学创作奖金。1956年出版了短篇集《银色的夜晚》,
1975年出版了反映胶东人民抗日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烽火》。张岐(长岛人)60年代出版有儿童文学
集《渔场上小哨兵》。江峻风(文登人),发表了长篇小说《小武工队员》,获全国儿童文学作品二等
奖。申均之解放后主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作品有儿童中篇小说《冬天的故事》、《成绩》、《大事
情》、《红果子》等。鲁芝陆续创作了中篇小说《战士们》,儿童小说《小八路》等。于良志出版了
短篇小说集《代耕》、《衣裳》、《姐妹之间》和长篇小说《白浪河上》。王一地(莱阳人),创作出
版了长篇儿童小说《少年爆炸队》,中篇小说《泥泞的春天》。
"文化大革命"期间,广大文艺工作者受到"左"的路线的迫害,小说创作萧条冷落,间或有小说作
品发表,亦是作者在不正常的政治形势下的勉强之作。1978年后,小说创作日趋繁荣,短期内涌现出
一批有成就的青年作家,他们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个领域的新生活,尤其偏重于农
村生活题材。王润滋(文登人),1980年发表短篇小说《卖蟹》,次年发表短篇小说《内当家》,分别
获1980年和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3年又发表中篇小说《鲁班的子孙》,受到评论界的好评。
矫健(乳山人),创作的《老霜的苦闷》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人仓》获1983~1984年全
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外又有短篇小说集《第七棵柳树》、长篇小说《河魂》问世。此外,还有长篇
小说《宁海沉浮》(赛时礼、肖平著)、《海的女儿》(吴德永、车吉心著)、《血路》(吕伟、王自俊
著)、《发生在不老春药铺里》(张一明著)、《飞虎传》(隋发升著)、《洗心河》(魏邦家著)等。另
一批活跃在本地的中青年作家,卢万成、姜利国、张象吉、刘守镇、焦辰龙等,也在省内外发表许多
有影响的小说创作,取得可喜的成绩。在外地工作的烟台籍作家亦取得丰硕成果。其中张炜(栖霞人)
创作的短篇小说《声音》、《一潭清水》分获1982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拉拉
谷》获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1984年青年创作奖。中篇小说《秋天的思索》和《秋天的愤怒》,长篇
小说《古船》引起了评论界极大关注。邓刚(牟平人)创作的《阵痛》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迷人的海》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严阵 (莱阳人) 创作的长篇小说《沙漠奇踪》获
1980~1981年全国优秀少年儿童读物奖。达理(荣成人)创作的《路障》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除夕夜》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迟松年(掖县人)创作的《普通老百姓》获1981年全国优秀
短篇小说奖。梁晓声(荣成人)创作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分获1982年、1984年全国优
秀短篇小说奖,《今夜有暴风雪》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季杭育(乳山人)创作的《沙
灶遗风》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尤风伟(牟平人)著有短篇小说集《月亮知道我的心》,其中
《白莲蓬》获全国儿童文学奖。李延国(牟平人)创作的《雾》获1986年全国优秀小小说奖。峻青1978
年以后陆续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怒涛》、长篇小说《决战》、《海啸》。萧平1978年发表了短篇小说
《墓场与鲜花》,获本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曲波创作出版了《狂飙曲》、《桥隆飙》。张岐创
作出版了中篇小说《神秘的小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