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民间舞蹈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6&A=2&rec=459&run=13

海阳秧歌 境内多数县份有秧歌演出,以海阳秧歌较为纯正。这种演唱形式历史悠久,伴随劳动而产
生,与江南地区的田歌、北方各地的秧歌等血缘类同。海阳秧歌的渊源众说纷纭,见于文字的是在海
阳县发现的《赵氏谱书》。书中载,明代洪熙元年(1425),适逢其家族五世同堂,举行庆贺活动,"
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于庭,其乐融融"。海阳秧歌在逐渐演进发展。清初海阳县曾有少
林寺门徒辛璋光,将武功架式教后生,从而使花鼓舞姿更新颖。此外,受莱山武会影响,以《封神榜》
作样板,将武术、对打、布阵、走阵、攻阵等系统化、程序化,并根据故事情节,按角色、行当着装
登场,形成海阳秧歌队跑阵势的传统。海阳秧歌较常见的阵势图有龙摆尾、二龙吐须、四门斗、竹兰
开花、剪子股、扣心斗、竹兰花、八门斗、八卦阵、勾心斗、牡丹花开斗、彩云遮月斗、星王斗、拧
麻花、卷爆竹、波罗浆、五星斗等多种。
海阳秧歌大都在冬腊月里操练,新春正月搭班办耍,大村小村、穷庄富村都闻风而动,故留有"
穷唱秧歌富唱戏"的民谣。节日期间,秧歌除在本村自娱外,还走城串村,遇到祭祀处(庙、神灵等地)
必当先拜神驾。据海阳县748个自然村统计,有434个村庄有秧歌活动,占全县村庄58%。海阳秧歌队
伍较庞大,从数十人到百余人不等,主要的角色有岳大夫(秧歌头、又称掌伞的、秧歌信子等)、霸王
鞭、花鼓、彩扇、渔夫与樵夫、货郎与拉花、相公与闺秀、锢炉与王大娘、丑婆与傻小、小放牛、扑
蝴蝶、大头和尚嬉刘翠、姜老背姜婆、秧歌剧、折子戏、跑驴、旱船。由于角色繁多,全体而动,有
合有分。跑阵势时,称跑大场,在跑大场时某个人物重新组合单独表演时称跑小场,岳大夫领唱致答,
各角色合唱应对或秧歌剧开演时称演场,此外还有收场表演。串街表演时,执事一路在前,舞队边舞
边行,节奏随走阵鼓点变更,或快或慢。海阳秧歌扎根于民间,历代不乏多才多艺的民间艺人。解放
后文艺工作者对海阳秧歌进行多次挖掘整理。1959年有关部门将艺人颜明玉、王发等人的技艺加工提
炼编成新秧歌,参加山东省音乐舞蹈会演,继而参加全国职工文艺会演。全国有20多个省市艺术部门
或团体先后到海阳学习。北京舞蹈学院许淑英教授等专程来海阳拍下民间艺人表演录像;1985年春节,
海阳全县举办秧歌400余台,县城举办为期3天的全县迎春秧歌会。
莱山武会 清末,牟平县莱山镇村民王怀友去少林寺学艺,半途而废,回故乡后向乡亲传授少林功及
阵势, 适值当地莱龙寺山会, 王率其徒演练凑兴,此举深受四方赞誉。此后,王又扩大队伍,并把
《封神榜》等故事、人物与武术、走阵、布阵相结合,按角色、行当扮相化妆又加上打击乐器及其他
器乐,从而把武术、阵式、表演、娱乐、祭神等集于一体,莱山武会这一独特的演练形式由此形成。
莱山武会活动范围只局限在莱山镇周围5村(东沟、东庄、西村、南村、北村)。武会供奉"老母驾"与
十八手菩萨全身像。演练时有僧道参加。每年农历三月初六至三月十八日为武会活动期。武会演练时
分为周营(又称正营)、商营(也称妖营),两营又分有若干角色。演练程序分有请驾、围驾、跑驾、起
驾、串乡等。表演形式置身于民众之中,角色众多,故有干人会之称。串演范围远至福山城、牟平县
城及周围部分地区的山会、庙会。1946年,莱山武会在莱山骡马大会上的演练为最末一次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