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民乐 民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6&A=2&rec=458&run=13

祭祀音乐 胶东的某些祭祀活动,素有乐舞相伴的传统。祭孔祀仪中,就有乐舞场面,演奏的6个
乐章为迎神乐奏《昭平之章》、初献乐奏《宣平之章》、亚献乐奏《秋平之章》、终献乐奏《叙平之
章》、彻馔乐奏《懿平之章》。参与演奏的乐器有琴、瑟、洞箫、编钟、晋鼓、足鼓等。民间祭祀活
动伴乐,40年代尚可寻到。较有代表性的是蓬莱县城东的烧纸调,系由半职业艺人演唱,为遇灾、遇
难求神许愿者还愿。遇吉利请烧纸艺人演唱时称太平纸,许愿还愿者为还愿纸。烧纸艺人在还愿者住
地演唱,由3人组成,边唱边舞,邻居、亲友可前来观看。这种活动大都在腊月、正月进行,除在晚
间演唱、烧香焚纸外,还要摆设供桌以供奉神明。烧纸调的伴奏乐器为一蒲扇状的单皮鼓,采用驴皮
蒙在四楞铁条上,用牛筋制成短鞭敲打,烧纸调除风俗迷信内容外,尚有不少民间故事说唱,主要有
《杨二郎劈山救母》、《王登云休妻》、《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建国后,民间伴乐的祭祀活动基本
停止。
宗教音乐 全真道寓音乐于宗教之中,保留了为数不少的器乐曲和歌曲。道曲演奏时采用笙、管、笛、
云锣、小鼓、铛、铃、钗8种乐器。演奏的曲目分有上字调、乙字调、勾凡调、靠凡调4种,每种调含
数量不等的散曲。胶东道教所吟咏的唱曲叫经韵。经韵分有十方韵、崂山韵、东北韵等数种。胶东道
士所唱属崂山韵,曲中渗有民间乐曲等成份。常用的课诵韵叫功课韵,早、午、晚在殿坛时唱诵,大
体有步虚、调挂、小赞(又称六句赞)、尾等。除殿坛唱诵外,还有醮坛所唱,又称迎风韵,比如祝寿
时唱赞寿生,渡亡时唱奠茶、奠酒、四季吟等。
胶东渔号 在胶东沿海流传的渔号分为平号类、急号类、慢号类、杂号类。平号类系在拉网、划篷、
摇撸时为统一劳动节奏而唱,故叫网号、篷号、橹号;急号类系遇风浪变幻时所唱,有躲风号、闯流
号、追鱼号、抽缆号等;慢号类是渔号中音乐性较强的一类,系顺风沿流而下,鱼虾满船回归之际的
咏唱,有蜒壹巴号、爬爬号、艳阳号等;杂号类系渔民日常装运时所唱,有领有合,如打号、抬号、
推号等。

海阳大秧歌(盘石村秧歌队表演场面)
胶东秧歌调 分为伴舞时所唱和秧歌剧两大类。伴舞秧歌调有领唱秧歌、群口秧歌、对口秧歌。领唱
秧歌为领秧歌的指挥者所唱,又称大夫调,常由秧歌头一人独唱,唱词多为套子话,有时临时编凑,
开场、收场等时演唱;群口秧歌多指集体演唱的歌调,如花棍队唱《花棍调》、高跷队唱《高哓调》、
花鼓队唱《花鼓调》等等;对口秧歌在秧歌队跑小场时,伴对演员2人所唱,如《货郎调》、《旱船
调》、《姜老和姜婆》等等。秧歌剧圈地而演,初具戏剧程序,男女角色常一曲同用。常用的曲调有
《跑四川调》、《悲调》及移植而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