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京 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6&A=2&rec=450&run=13

京剧在烟台兴起较早。1851年,莱阳县照旺庄办有京戏班,在当地和邻县演出。进入20世纪,京
剧演出活动已遍及城乡,深受人们喜爱。每逢节日、庙会以及地主、官宦人家的喜庆日,均有名角演
出活动。不少农村有京剧专业、业余演出组织。清末民初,海阳、莱阳、掖县、荣成、牟平、蓬莱等
县均组织起比较有名气的子弟班、戏班,大多在本县和邻县演出,演出剧目为传统剧目。烟台、威海、
龙口三地在二三十年代是京剧名角、名票友荟萃之地。烟台的票房(京剧业余组织)较为突出,以庆泉
堂、梨园公会、业余国剧研究社为代表,其中烟台梨园公会是周信芳来烟台演出时发起建立的戏剧界
群众组织。周信芳任会长,票友们或到北京拜师学艺,或向来烟台演出的名演员学习,虚心观摩,热
情交往,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演出水平。京剧在烟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烟台被誉为京剧之乡。
抗日战争爆发后,胶东解放区12.5万个农村俱乐部中,有京剧业余组织和京剧演出活动的约占
三分之一。这些团体能演出若干优秀传统剧目,少数农村剧团能够排演大型京剧。当时的专业剧团有
国防剧团京剧队、胶东解放区抗战剧团京剧队、蓬莱扶雅园剧社、荣成县大众剧团、胶东文协评剧团
(京剧团)、胶东解放区胜利剧团、荣成京剧团、黄县新新京剧团、新威剧团(威海市京剧团)。其中国
防剧团京剧队、胶东解放区抗战剧团京剧队、胶东文协评剧团(京剧团)、胶东解放区胜利剧团等团体
将演出活动与宣传抗战救国紧密联系起来,除演出传统剧目外,还就地取材,创作演出《刘全福从军
记》、《冒雪寻夫》、《半升米》、《虎头牌》、《农公泊》、《牙山起义》、《仲秋夜》、《将相
和》等新编京剧历史剧、现代剧。为使京剧为现实斗争服务,胶东解放区进行京剧改革,从剧目、演
出、 伴奏、 化妆等各方面进行改革,涌现出不少文艺人才和优秀作品。这种改革尝试始于1940年。
1942年,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活》传播到解放区后,京剧改革活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涌现出许多有成就的剧作家,突出代表有虞棘、左平、马少波、高洁、张弓弩等。马少波先后创作的
《木兰从军》、《闯王进京》、《关羽之死》等优秀剧目,有的后来被选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
卷》。胶东解放区坚持京剧改革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山东分局的充分肯定,周扬和阿英等领导
人当时曾有专函予以肯定和鼓励。
建国后,除荣成京剧团、黄县新新京剧团、威海市京剧团继续排练演出外,又有文登专区京剧团、
烟台专区京剧团、烟台市京剧团以及县办京剧团相继成立,这些剧团大部分时间巡回演出于本县和邻
县,有时还出省演出。演出剧目除传统京戏外,还创作演出不少现代京剧和新编历史剧,涌现出一批
深受观众欢迎的名角。剧目有《曲士文》、《党员登记表》、《一副支农担》、《珑山烽火》、《毕
业归来》、《天福山火焰》等。"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左"的路线干扰破坏下,各剧团只排演"样板
戏",或者创作一些紧跟政治形势,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现代戏。70年代初,烟台地区京剧团成立,
以后改称为烟台市京剧团,是境内演出水平较高的京剧演出团体,有一批艺术功底厚实、艺术修养较
高的演员。1983年11月30日至12月31日,该团一行40余人出访缅甸、印度,演出剧目有《孙悟空大闹
天宫》、《八仙过海》、《雁荡山》、《拾玉镯》、《盗仙草》、《三岔口》等,演出获得成功,受
到印度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缅甸国家文化艺术部门领导人亦有评介文章。1983年1月,全市唯一
民间职业剧团栖霞县山城京剧团成立,团址在栖霞县城镇草庵村,至1985年,在栖霞和去蓬莱、文登、
乳山等地演出600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