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干部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6&A=2&rec=373&run=13

清末境内干部教育首推军事学堂。光绪十五年(1889)威海卫海军学堂成立,主要培养枪炮、水鱼
雷、船艺等军事干部人才。丁汝昌兼任学堂总办,延聘美国人马吉芬为教习。
光绪二十九年(1903),总理南北洋海军事务的广东水师提督萨冰镇奏请清廷获准,在烟台办水师
学堂。谢葆璋(著名女作家冰心之父)为学堂首任监督。1911年,烟台水师学堂改名为驾驶学堂,1912
年又改名为烟台海军学校。1928年,芝罘陆军军官学校成立,校址在金沟寨原烟台海军学校,创办人
为中共党员刘锡九(刘珍年胞弟)。
胶东解放区内的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胶东支校,是当时培养军政干部的学校,胶东财经学校、胶
东抗战建国研究院、胶东建国学校以及公学、联中、师范、海区中学都曾根据形势的需要,一度改办
为培养军事、党政专业干部的学校。1938年7月,中共胶东特委成立特委党校,之后,各海区也相继
举办党训班,为根据地建设和全国解放培养了大批人才。1939年7月至1940年10月,中共北海、东海、
西海地委党校相继建立,旨在分批分期地对党员和干部进行政治理论教育,为胶东前线战斗队和敌后
工作队培养出政治觉悟高、政策观念强、理论素质好的骨干分子。胶东区委党校由胶东区委直接领导,
胶东区党委书记王文兼任校长,初办时为党训班,开设课程有党的建设、民运工作、时事政策、统一
战线政策及马列主义基础等。学员主要来自各武装起义部队及地方党组织。学习时间为1个月左右。
一年中连办数期。至1941年底,受训人员达4352人。至建国前夕,党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党员干部,
从课堂走向战场,走向群众,在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各条战线上,成为带领群众的骨干与先锋。
建国后的干部教育,主要有机关学校、机关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党校等办学形式。1950年莱
阳专区地、县两级机关学校共有18处,有学员3572人,占全体机关工作人员的53%。1956年烟台市有
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47处,共451个班,有扫盲班学员7145人。另外,每年调部分青年干部离职到
高等学校学习,调部分教师到省教育干校深造。1960年至1962年,干部教育规模大大收缩。党校的机
构在建国初几经变动。1949年10月,行署所辖5个区党校同时并存。1950年5月,中共莱阳、文登地委
党校相继改为党训班。1956年3月,文登党训班并入莱阳,其时,举办编余干部训练班、整党干部训
练班、干训班、互助合作干部训练班、区乡干部训练班等18期。莱阳等县亦成立党校,举办党训班。
1958年2月,成立中共烟台地委党校,除干训班外,还增加了培训中学政治教师的任务。至"文化大革
命"前夕,共举办过7种类型的干训、师训班。
"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种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停办,党校也受到严重影响和冲击。1968年10月烟台
地革委"五.七"干校成立,取代了地委党校。1972年4月,重建烟台地委党校,至1976年10月,共举办
各种训练班20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类函授、电大、业大、职大学校陆续兴办,学习形式分为
离职学习与在职学习两种,为广大干部提高政治、文化素质创造了对口学习的有利条件。党校建设进
一步明确了方向,端正了思想路线。先后举办县、社领导干部学习班6期,1822人参加。1980年后又
举办干训班9期,达5000余人。参加人员有县直部委办局领导干部,公社党委正、副书记,地区各部
门正副科长以上干部。1982年,党校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对干部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马
列主义理论教育,举办了一系列企业管理、对外经济等内容的学习班。1983年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召开
后,市委党校于1984年被批准为大专体制,先后举办了多形式、多层次、不同学制的大专班、理论班、
函授班和中专培训班,为市直机关和各县、市、区培养了一大批年富力强、有文化、有能力、党性强、
作风好的干部。1985年,为推动改革开放,市委党校举办了为期半年的工业企业管理进修班、外经干
部短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