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学 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6&A=2&rec=353&run=13

境内中等专业教育发端于清末的实业学堂。
光绪三十四年(1908),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王锡藩,因受戊戌变法牵连返故里,于烟台渔业
公司开办烟台水产学堂。宣统二年 (1910) ,东海道官办的烟台毓材学堂改为商业中学堂。宣统三年
(1911),莱州府掖县设立莱州甲种实业学堂。至清末,官办、民办实业学堂共8处。
1911年,美国长老会牧师韦丰年发起,由山东长老会差会和烟台士绅集资,在烟台毓璜顶创办一
所英语中专学校,名实益学馆。
1913年,实业学堂改为实业学校,分甲乙两种,甲种实业学校相当于清末的中等实业学堂。1914
年6月,烟台毓璜顶医院附设护士学校成立。1919年,烟台私立甲种商业学校成立。1923年,省立烟
台水产讲习所成立,有教员13人,学生50人。1930年,山东省裁并省城外各实业学校,烟台私立甲种
商业学校和省立水产讲习所停办。
1932年秋,威海卫公立医院附设护士学校。1936年,烟台光临医院附设光临助产学校成立。是年,
益文商业专科学校降格为益文高级商业学校。以上学校多在1937、1938年停办。"七.七"事变以后,
中专教育遭到严重破坏,仅于1943年在烟台创立1处市立水产职业学校。
胶东解放区内很重视中等专业学校的发展,1941年7月公布的《胶东战时中等学校暂行规程》规
定,公学可设职业科,各县在必要和可能条件下设立师范学校或职业(中专)学校1处,受各县政府领
导。1941年9月,胶东公学招收的新生中即有职业科1个班。1942年2月,胶东联合办事处筹办的胶东
蚕丝学校招生,只招收女生,共35人。该校1945年停办。1945年8月,人民政府接管日伪时期的烟台
市水产学校,改称胶东区水产学校,设渔捞、制造两科,学生4个班,122人。1946年8月,续招新生,
分甲、乙两种,甲种招初中毕业生,乙种招青年渔民或渔区青年。1946年7月,胶东交通学校在莱阳
成立,设电讯科、摩托科。第一期电讯科收150人,摩托科100人,只限男生。1948年1月,以胶东军
区军工局工业研究室的学生队为基础,在乳山成立胶东工业学校。同年12月迁烟台市。1948年冬,胶
东建国学校内设银行队、工商队、财经队、卫生队,后设邮政队,均属中专性质。
建国初,全区中专学校仅有胶东工业学校1处。至1955年增至5处。1956年莱阳专署贯彻全国专业
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速发展中等专业教育,至t958年共创办烟台机械制造学校、烟台建筑技术学校、
烟台医士学校、烟台护士学校、烟台体育运动学校、烟台艺术学校、莱阳机械冶炼学校、文登医士学
校、莱阳护士学校、威海护士学校10所中等专业学校,共招生35个班,1590名学生。另有山东省烟台
计划经济学校改为山东省烟台轻工业学校。
1959年,烟台大学停办,改立烟台机械工业学校。9月,烟台中级卫生学校成立。年底,烟台机
械工业学校改为烟台机床附件厂技工学校。1960年2月,烟台中医学校成立。1961年烟台建筑技术学
校停办,烟台医士学校并入莱阳医士学校,定名莱阳卫生学校。烟台中医学校迁址莱阳,改名莱阳中
医药学校。1962年,烟台中级卫生学校、烟台体育运动学校、烟台机床附件厂工业学校、烟台轻工业
学校等相继停办。至1962年9月,仅存莱阳农业学校(原为莱阳农学院)、烟台卫生学校、莱阳中医药
学校,在校生共1096人。另有烟台艺术学校改名为烟台市戏曲学校,至1964年停办。
1965年5月,烟台商业职业学校创立。1966年2月,烟台市体育运动学校复学,改名为烟台半工半
读体育学校。"文化大革命"中,全部中等专业学校处于瘫痪状态。1973年10月,烟台半工半读体育学
校复校,12月更名为烟台地区重点业余体校。烟台商业职业学校恢复招生,同时升格为省属烟台商业
学校。1975年,烟台轻工业学校复校,烟台粮食学校成立。1976年增莱阳农大中专班,1977年成立山
东省烟台财政学校。
1978年后,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烟台市对中等专业学校结构和布局进行改革和调整,
增设烟台工业学校、烟台二轻工业学校、烟台交通学校、烟台潜水学校等,时中专学校发展为14处,
在校生3088人,教职工1037人,其中专任教师415人。1982年,增设烟台地区农业学校,烟台公安干
部中等专业学校。 9月, 成立烟台地区人民医院护士学校, 翌年易名为烟台毓璜顶医院护士学校。
1984年5月, 烟台地区重点业余体校易名烟台市体育运动学校。1985年,全市中专学校17处,在校生
7439人,教职工2097人,专任教师994人。当年,毕业生1911人,招生31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