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辑 肥 料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6&A=2&rec=29&run=13

境内种植农作物一向主要施用农家肥料。1925年前后,国外化肥开始输入烟台沿海少数一些地方。
新中国成立后,烟台陆续建立化肥厂生产氨水和碳酸氢铵等,农作物施肥开始以农家肥料为主,化肥
为辅,基肥和追肥相结合。
农家肥料 包括猪圈肥、厩肥、人粪尿、旧屋土和堆肥等。农作物施肥以农家肥为主,有条件的增施
部分豆饼、麻籽饼、棉籽饼和煮熟的黄豆等。多者每亩25~50公斤(饼类),少者2.5~5公斤(豆类)。
1942年以后,解放区农村开展"三大堆"运动,即一堆泥(用其垫圈、垫栏积圈肥)、一堆草(用其烧饭
和烧炕积草木灰)、一堆肥(圈肥、厩肥、人粪尿、炕土、旧屋土、垃圾土等),时农民有言:"门口没
有三大堆,种好庄稼尽是吹"。1949年以后,随着互助合作的发展,生产单位设立专职积肥员,采取
多种办法增积肥料,提高肥效。主要有坑积圈肥、设立双罐(或厕所)单积人粪尿、干土包氮方法、积
干灰、挖湾泥、造腥肥和堆肥。这些方法一直延续至今。
化学肥料 主要有硫酸铵、尿素、氨水等氮肥,过磷酸钙、磷矿粉等磷肥,硫酸钾、氯化钾等钾肥,
磷酸铵、磷钾硫铵等多元素复合肥料。1925年前后,硫酸铵开始输入境内,由沿海渐传入内地。初时
农民不知用法,多散布于麦田地面,经风吹日晒失效。化肥逐步被农民认识并在生产中逐渐普及推广,
是新中国建立以后。1949年以后,氮肥使用量逐步增加,小麦、玉米、谷子等作物广泛推广施用氮素
化肥,科研单位推广单位重视旌肥方法的研究。1960年以后,推广施用硫酸铵化肥的同时,增加施用
自产氨水(1965年以后氨水成为当家化肥)。到1965年全区共施用氮素化肥(实物折标准化肥)15.66万
吨。1970年以后,碳酸铵成为主要化肥。到1975年全区共施用氮素化肥24.94万吨。磷肥始用于1955年
前后,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为奉地主要磷肥品种。1957年黄县、海阳、莱阳、掖县、荣成、牟平
和福山等7个县共施用1.01万吨。1964年始各县全面推广施用磷肥的作物有小麦、玉米、甘薯、花生、
大豆等,每亩一般施用20~30公斤。1970年全区使用量为3.54万吨,1980年增加到53.35万吨。1975
年开始,烟台地区推广施用硫酸钾、氯化钾等钾肥。1982年全区除玉米外,小麦、甘薯、花生、大豆
等作物,均推广施用钾肥,共施用硫酸钾和氯化钾等1.78万吨。烟台从1978年开始引进氮、磷、钾等
多元素复合肥,1982年普遍推广施用,达到2.32万吨,到1985年增加到5.77万吨。除去田边草","今
年蝗虫闹成灾,来年多把薯、豆栽","倒茬换种,消灭病虫"等,采用农业方式进行预防。生物防治:
用家禽治虫或以虫治虫。药物防治:一般用矿物、植物和油类等治虫。物理防除:粮食曝晒后入仓储
藏防虫,利用飞蛾扑火原理诱杀害虫,用盐水选种等等。新中国成立后,建立植保专业机构,加强对
作物病虫害的科学研究,防治工作不断发展。1951年以人工捕打为主,重点使用药械。1955年贯彻防
重于治的方针,重点防治与普遍防治相结合,群众一般防治、生物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1957年积
极扩大防治面积,充分使用药械,结合农业措施,做到有虫必治、重点消灭。同时积极开展植物检疫,
严禁危险性病虫杂草传入保护区,封锁疫区,并迅速肃清局部发生的危险病虫。1958年以后进行全面
防治,采用土洋结合、农业技术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经常防治与突击防治相结合、专业队与大兵团作
战相结合的办法。1963年防治并举,以防为主,土洋结合,领导、群众和专家三结合,做到安全有效。
1975年以后采用以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
植物检疫 国内植物检疫始于1957年设立"胶东地区植检植保站"时,从70年代开始对进出口动植物
检疫。1956年在山东省农业厅协助下,烟台全区开展检疫普查,共查93个区565个乡973村。18个果园,
90多个仓库。1957年烟台有关部门组织莱阳农校师生再次普查,共调查568个多3010个村,先后共查
出危险性囊鲁l 3种,虫害7种,杂草1种。除普查外,还先后对小麦线虫病、甘薯根结线虫病、小麦
病害、十字花摄胂病、仓库害虫、苹果绵蚜、检疫性杂革等进行专题调查。1978年后多次从泰国进口
的绿豆中发现四纹豆象。 1982年从美国进口的小麦中发现有锈赤扁谷盗活虫和矮腥黑穗病孢子。 从
1983年开始建立无检疫对象的苹果苗圃、 小麦良种基地等, 至1985年共繁殖无检疫对象的苹果苗木
750万株,小麦良种10万公斤。从1985年起,开始对植物种子、苗木、繁殖材料及应施检疫的植物产
品在培育过程中进行全部检疫,凡出圃前检疫合格者,发给"产地检疫合格证",待启运时再到检疫部
门换取"检疫证书"。
苹果绵蚜、葡萄根疣蚜,美国白蛾和毒麦为主要检疫对象。从1958年开始,烟台与辽宁省开展"
联防",大面积防治苹果绵蚜。到1960年,全区苹果绵蚜感染株率由防治前的65.2%压低到O.5~0.8
%。葡萄根疣蚜最早由张裕葡萄酿酒公司从美国引进的葡萄苗引起。1954~1955年经过对50个乡151
村的252个果园调查,共检查14453株,受此病害者1630株,占11.2%。采取的防治措施是:严禁葡萄
苗木、接穗运出疫区;所产葡萄除园主自食外,皆由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统一收购酿酒;感染园内所用
的运输、耕作、修剪等工具,均作消毒处理;禁止到感染园内参观和采取标本。同时开展综合研究,
采取刨毁受毒植株、辟枣新园等措施。到1985年全市仅张裕酿酒公司西葡萄山有极少植株发生葡萄根
疣蚜,虫株率不足0.1%。美国白蛾是林、果、粮食作物的检疫对象,由1981年荣成县龙须岛小西庄
渔民从辽宁疫区购买的木材中传入境内。烟台成立查防美国白蛾领导小组,布置全面普查、检疫和防
治工作。l981~1985年瞢查发现,仅荣成一县发生。防治措施采取剪除幼虫网幕集中烧毁、药物喷洒、
划定疫区和保护区、通往疫区公路设立"山东省美国白蛾检疫哨卡"等,经综合防治,美国白蛾已经消
灭。毒麦是恶性杂草,1964~1984年多次传入,发现后立即将病株拔除、处理。预测预报 从1956年
开始建立病虫预测预报站,到1985年,全市各县市都建立了预测预报站(组)。共有专职测报人员24人。
各县分3~5个乡(镇)建立测报点,形成市、县、乡三级测报网。病虫测报对象根据全国和全省确定的
对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以补充。1950~1959年测报对象有粘虫、玉米螟、豆虫。1960~1969年有
粘虫、玉米螟、小麦锈病(三锈)、小地老虎。1970~1979年上述对象以外,又有二代棉铃虫、花生蚜。
1980~1985年又增加麦类白粉病、麦蚜及其天敌、三代棉铃虫、花生叶斑病。预报种类按照预测时间
分短、中、长期预报三类,短期预报即离防治适期5天以上10天以内发布,中期预报即离防治适期10
天以上至一个月以内发布,长期预报即离防治适期一个月以上发布。预报发布后,若遇特殊原因病虫
发生变化时,或发布中期预报修改原长期预报,或发布短期预报修改原中期预报。
防除病虫害 在烟台危害粮食作物的主要病虫害有34种,危害油料作物的有6种。小麦病虫害主要
有蚜虫、粘虫、白粉病、全蚀病、锈病等,常年累计发生达2000万亩次左右,防治面积1700万亩次。
小麦白粉病在1950~1969年期间主要用石硫合剂防治,其次用硫磺粉和胶俸防治,1970~1985年用硫
磺胶悬剂和粉锈宁防治。小麦全蚀病采用缘合防治措施,主要选用抗病良种,增施磷肥和氮钾肥,适
期播种,小麦起身拔节期用粉锈宁药液喷洒麦苗。生长期保证供水,改善小麦生育环境,增强抗病能
力。小麦锈病奠治。1958~1961年主要用石硫合剂、胶体硫、代森锋、多硫化钡等进行叶面保护,其
次用生尿、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等防治。1961~1969年大面积使用敌锈钠。1970~1973年大量推
广使用氟硅酸农药。1974~1985年试验推广粉锈宁,既有内吸保护、治疗作用,又兼治白粉病、全蚀
病等。小麦腥黑穗病到1963年基本消灭。防治采用田间穗选种、泥水漂种、旋用净粪、粪种隔离和赛
力散拌种等措施。后随国外麦种引进,此病复发,并迅速扩展蔓延,各地建立无病留种地,换用无病
种和药剂拌种等防治措施,到1985年基本消灭。土传小麦花叶病主要靠病土传染,推行耐病品种为中
心的农业栽培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病害发生。小麦赤霉病在小麦开花初期盛期喷洒50%的多菌灵或
苯骈咪唑44号2000倍液1~2遍,可有效控制蔓延。麦蚜直接危害小麦,并传播黄矮病,烟台从1969年
开始防治。1978年后示范推广综合防治措施。粘虫历来为境内主要害虫,1949年以前主要采取人工捕
打,或挖沟截杀。1950~1975年采用六六六、粘虫散、敌百虫粉药杀。1976年后根据预测预报和防治
指标防治。玉米病虫害主要有玉米螟、小地老虎、玉米叶斑病等,常年发生达防治指标的有500万亩
次,防治320万亩次。玉米螟的防治措施是对越冬玉米秸进行铡、压、封、烧处理,把越冬幼虫消灭
在秸秆内,减少虫源。此外使用六六六毒砂、90%敌百虫、低浓度辛硫磷颗粒剂药剂防治,亦有良好
的效果。小地老虎俗称土蚕、地蚕,一般人工捕捉、堆草诱杀、鲜菜鲜草毒饵诱杀,或用2%辛硫磷、
溴氰菊酯毒砂杀灭。玉米叶斑病防治主要是推广抗病、耐瘸良种。甘暮病虫害主要有甘薯黑斑病、甘
暮茎线虫病、甘暮根结线虫病、蛴螬等,常年发生80万亩。甘薯黑斑病采用"以培育无病种为基础、
无病壮苗为中心,安全贮一为促证。的配套措施防治。甘薯茎线虫病俗名糠心病,薯苗用50%辛硫磷
150倍液浸苗,防治效果达85~90%;土壤处理办法每亩用70%二溴乙烷2.5公斤,耕地时施入,或用
1~1.5公斤的40%甲基异硫磷,效果较好。甘薯根结线虫病采用抗病品种和施药防治两种办法,抗病
品种以67131较好;药剂以80%二溴氯丙烷施入土中,其防治效果达73.8~78%。1949年以前,花生
病虫害防治对象主要是蛴螬。1950~1970年除蛴螬外,增加花生根结线虫病,1971~1980年增加花生
蚜、花生叶斑病和花生枯萎病。1981年以后又增加棉铃虫、蓟马等。常年发生830万亩次,防治530万
亩次。花生叶斑病又分黑斑病、褐斑病、网斑和焦枯病。防治措露主要有深耕深刨,整地改土,增施
基肥和磷腕排水沟,为花生创造良好生长条件,以增强抗病能力;合理轮作换茬,避免重茬,以减轻
发病;做好抗病良种选育,保证种质;适时喷药,一般在7月中下旬,病叶率达10%以上时开始施药,
施用50%多菌灵或25%多菌灵。花生根结线虫病,俗称地黄病。防治措施主要有轮作倒茬,深耕改土,
增施肥料,创造适于花生生长的良好条件。收获时将刨出的病根曝晒,杜绝线虫传播和减少病源;药
剂处理土壤,耕地时采用铁灭克、甲基异硫磷,兑土沟施,或用20%甲基异硫磷兑水沟施。此外,施
用呋喃丹、益寿宝、克线灵、种衣剂4号、种衣剂1号等也有一定防效。花生枯萎病又称倒秧病,此病
包括花生茎庸瘸、花生青枯病、花生根腐病、花生黑霉瘸、花生白绢病、花生立枯病等6种,其防治
措施根据不同病情采用50%多菌灵浸种或拌种。也有采用水旱轮作办法。花生蛴螬有80余种,经鉴定
定名者有两个科12个属23种。骑治措麓:花生与其它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耕地时跟犁拾虫;药
物防治;生物防治。花生蚜虫寄生植物多达200余种,主要危害花生,亦危害其它豆类作物。其防治
措施重在改善花生田的生态环境,保护利用天敌,协调化防天敌的关系,严格掌摄防治指标。大豆病
虫害主要有豆天蛾、大豆遣轿虫、夫豆食心虫、豆荚螟、大豆蚜、蛴螬和大豆孢囊线虫病等。1950年
前后,主要防治对象是豆天蛾,1960年前后增添大豆造桥虫。1970~1985年主要防治对象为大豆造桥
虫、大豆食心虫、大豆蚜等。全市常年发生26万亩,防治11万亩。豆天蛾又称豆虫,其防治措施主要
采用人工捕捉成虫,冬耕和春耕时跟犁拾虫,田间挖幼虫,或在成虫发生期采用灯光诱杀,药物防治
一般在幼虫三龄前进行,用0,5%六六六粉、5%滴滴涕粉、6%可湿性六六六等喷洒。大豆造桥虫又
称为通风虫、步曲虫,除危害大豆外,还危害甘薯、白菜、芹菜等,采用喷洒5%滴滴涕或2,5%敌
百虫粉防治。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措施是在成虫盛发前,用灌入农药的高粱秸熏杀。此外,在幼虫蛀荚
前,用六六六、滴滴涕、敌百虫、乐果、杀螟松、辛硫磷等喷洒,均有显著防效。
防除害鼠 境内危害农作物的害鼠主要有黑绒姬鼠、大仓鼠、黑绒仓鼠、褐家鼠、小家鼠等。大家鼠、
大林姬鼠、东方田鼠、韵睹、鼢鼠等较少。农村住宅区以大家鼠为主,城市住宅区以小家鼠为主,山
区和沙滩的野外,以黑绒姬鼠为优势种。害鼠危害的农作物有花生、玉米、甘薯、小麦、大豆和瓜菜
等,对苹果亦有危害。1980~1985年持续干旱,冬季气温偏高,害鼠繁殖加快,鼠害猖獗。1983年以
后主要采取以下防除措施:第一,设立鼠情测报点,适时挺供鼠情。指导防除工作;第二,适时防除。
一般在10月以后,害鼠开始向近村和特殊环境转移、定居准备越冬时进行防除。一般统一布置,集中
行动,村内野外一齐进行。村外,以未耕翻的花生、大豆地勾重点,使用毒饵,灌水,挖鼠洞;村内,
设毒饵防除。
农田杂草防除 传统作法是锄除。1970年始进行化学除草试验。1980年后每年化学除草面积达20万
亩以上。境内农田杂草主要有麦蒿、荠菜、看麦娘、灰菜、兔耳朵、苦菜、狗尾巴、薇草、蛤蟆菜、
扁蓄、独行菜、筛底、狄苞斑种草、麦并、刺儿菜、鹅不食、米瓦罐、王不留行、繁缕、茅草、小旋
花、马唐、鸭舌草、牛筋草、红叶芭、蒿草、铁苋、英枣菜、三棱草、马齿菜、鬼见愁、拉倒驴、稗
麦、芦苇、画眉草、刺苋、田旋花、蒺藜、问荆、西风古等。1970年先后用2.4D一丁酯、二甲四氯、
绿麦隆、敌草隆、除草剂一号等除草剂对麦田进行除草试验,其中以2.4D一丁酯、绿麦隆和二甲四氯
除草效果较好。1985年全市使用72%2.4D一丁酯防治麦田杂草10万多亩,效果很好。1980年先后使用
除草剂对玉米田进行化学除草试验,以西玛津和阿特拉津效果较好。甘薯地化学除草,以西草净、拉
索效果较好。花生地化学除草试验,效果较好的有农思它、拉索、克草胺。
害虫天敌保护利用 境内麦田害虫天敌有两个纲、7个目、21个科、72种,其中捕食性天敌6个目、16
个科、59种,主要优势种有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多异瓢虫、赤胸步岬、中国曲胫步岬、大灰食蚜蝇、
黑带食蚜蝇、梯斑黑食蚜蝇、叶色草蛉、中华草蛉、草丛逍遥蛛、草间小黑蛛等;寄生性天敌有两个
目、5个科、13种。主要优势种有:燕蚜茧蜂、烟蚜茧蜂、麦蚜茧峰、甘兰夜蛾拟瘦姬蜂、螟蛉绒茧
蜂、夜蛾土兰专蝇等。玉米田害虫天敌有7个目、29个科、100种。其中捕食性天敌有6个目、20个科、
71种。主要优势种有中华草蛉、叶色革蛉、蠲敌、七星瓢虫、中华曲胫步岬、黑带食蚜蝇、印度食蚜
蝇、大刀蝗螂、草间小黑蛛、黄褐新园株、三突花蟹蛛、日本肖蚺、P纹豹蠓等;寄生性天敌有2个目、
9个科、29种。主要优势种有:玉米螟赤眼蜂、螟虫长雁茧蜂、螟蛉悬茧姬蜂、粘虫黑卵蜂、上海青
蜂、糖虫广肩小蜂、玉米螟厉寄蝇等。花生田害虫天敌有8个目、24个科、55种,其中捕食性天敌有6
个目、17个科、42种。主要优势种有: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小花蝽、叶色草蛉、大灰食蚜蝇、中华
螳螂、波纹花蟹蛛、沟渠豹蛛、草间小黑蛛等;寄生性天敌有两个目、7个科、13种。主要优势种有:
麦蚜茧蜂、臀勾土蜂、螟蛉绒茧蜂、螟蛉悬茧姬蜂、广大腿小蜂等。除此之外,花生田蛴螬的主要病
原微生物有:A型和 B型乳状芽孢杆菌等。上述天敌在害虫协调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
利用自然天敌治虫受到重视,并采用人工繁殖办法逐步扩大释放天敌治虫面积。1965~1972年烟台地
区植保站先后从外地引入402、放线酮、内疗素等进行甘薯黑斑病、苹果腐烂病防治试验示范,1974
年开始繁放赤眼蜂防治松毛虫和防治玉米螟,1978年烟台市植保站利用引进的白僵菌防治玉米螟,烟
台地区植保站引进繁殖庆丰霉素进行小麦白粉病试验示范,均收到较好防效。1980~1985年烟台市植
保站先后引进井岗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和小麦纹枯病,春雷霉素防治玉米叶斑病和花生叶斑病,又从
引进的多种苏云金杆菌、杀螟杆菌类中筛选出HD一1和7216,防效较好,自繁扩大7216防治菜青虫,
曩计面积5000余亩。进入80年代,全面推行以保护利用自然界天敌种类,掌握其发生规律,从生态观
点出发,运用协调措施,建立了小麦、玉米、甘暮、花生等病虫综合防治基点,逐步扩大示范,进而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