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海关机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6&A=2&rec=286&run=13

1858年6月,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天津条约》,辟登州等10处为通商口岸。1861年1月19日
英国驻华公使卜鲁士派毛里逊来登州筹办领事馆和开埠事宜,山东巡抚文煜派青州候补知府董步云陪
同前往,经勘察,认为登州滩薄水浅,不宜作为通商口岸,遂改为烟台。同年5月,清政府批准改定
烟台为通商口岸,8月22日直隶候补知府王启曾主持烟台正式对外开办仪式,同时宣布筹建东海关。
同治元年元月十六日(1862年2月14日)登莱青兵备道由莱州移驻烟台,道台崇芳兼任东海关监督。同
年3月,设监督衙门于烟台四道湾北头路南(今道恕街小学址),即东海关总关。崇芳上任后,整顿各
海口厘局,裁撤厘局委员,将山东沿海5府16州县共23个海口的厘局先后改制为××口东海关,作为
总关的分关,俗称常关。
同治元年六月十八日(1862年7月14日)烟台口常关正式开办于港湾南岸龙王庙(今北大街群众艺术
馆址) ,由监督委员负责,另有书办、海差若干人,此外又聘请数名外国人到关充当钤字手和翻译。
1865年增设羊角沟口东海关。1898年7月1日《中英议租威海卫专约》签订,威海卫沿岸10海里海域和
港内诸岛从东海关的关区内割与英国管辖。1899年7月1日胶海关成立,金家口、青岛口、塔埠头口各
常关及整个胶州湾划给胶海关管辖。根据《辛丑条约》第6条规定,自1901年11月11日烟台港及其两
侧25公里内区域的常关划归税务司署(洋关)管辖,由洋关总务课民船台具体管理。至此,烟台口征收
轮船、民船及进出口货物的关税和厘金统由税务司署储存,不再向监督衙门解交,外轮出口也不须再
向监督衙门办理出口准单,监督衙门在烟台口已无具体业务,只管理剩下各口常关厘税。1912年实行
海关监督和道尹分治,东海关监督始设专职,王潜刚为第一任专职东海关监督,监督衙门改称监督公
署,署址迁至烟台市府街76号,接受国民政府财政部关务署领导。1931年1月,财政部关务署调整海
关机构,常关一律裁撤,改为海关分卡。至此,东海关税务司署(洋关)即以东海关总关面貌出现,东
海关监督不再经管海关具体业务和税厘,只负责转达财政部下达给海关的指示和命令,出面办理海关
与各级地方政府协同处理的案件和其他事项。1937年9月30日财政部撤销东海关监督公署,只留监督1
人,由税务司发给津贴。1938年2月烟台被日军侵占后,财政部命令废除东海关监督,停发津贴,但
北平伪临时政府重又委派东海关监督接任。1945年8月24日烟台解放,抗日民主政府接管伪东海关。
1861年1月清政府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聘用英人任总税务司,授于全权管理海关税务,并招
聘外国人来华充当海关税务司和高级职员,在中国推行洋关制度。至此,中国海关大权逐步被帝国主
义操纵。1863年3月23日,英人汉南首任东海关税务司,4月正式对外办公,翌年于烟台山下(今海关
街6号)建造税务司署办公楼,当地人称作洋关或新关。税务司协助东海关监督按照协定的通商税则计
征过往船舶的吨税和进出口货物关税,对上听命于总税务司,受总税务司的任免和调遣。洋关职员分
为内外两班,内班包括秘书、总务、会计3课,外班包括监察、港务2课。内外两班高级职务全由外国
人担任。1901年11月11日东海关洋关兼并了烟台口及两侧25公里内的常关,从此,进出烟台口的船舶
吨税和货物关税统由税务司负责储存,作为赔偿外债的部分抵押。外国船出口不再向监督衙门交验税
据和领取出口准单,洋关在业务上不再和监督衙门发生联系。1915年11月1日北京国民政府辟龙口为
商埠,设立东海关(洋关)龙口分关,由东海关税务司苏古敦(英国人)兼管,1932年正式委派英人汉达
任龙口分关副税务司。1930年10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收回威海卫,10月6日设东海关(洋关)威海卫分关,
委派一级帮办英人贺博担任代理副税务司。1931年1月重新划定关区,山东省以成山角为界,沿海岸
线向西至埕子口为东海关关区。由成山角向西南至苏鲁交界地燕尾港划归胶海关关区,调整后的东海
关管辖威海分关、龙口分关、系山口分卡和芝罘岛分卡。威海分关包括金山港分卡、双岛分卡、石岛
分卡和朝阳港分卡;龙口分关包括八角口分卡、平畅河分卡、刘家旺分卡、庙岛分卡、天桥口分卡、
栾家口分卡、黄河营分卡、石虎嘴分卡、黑堆口分卡、海庙后分卡、掖口分卡、下营口分卡和羊角沟
分卡。1938年日军侵占烟台后,总税务司委派日本人初仓作助任日伪东海关代理税务司,至此东海关
被侵烟日本海军司令部和日本特务机关控制,强行解散烟台港口改良委员会,组织伪芝罘港务局,管
理港口业务。1947年10月1日国民党军队占据烟台后,国民政府总税务司任命韩肇连为东海关代理税
务司兼海坝工程会会长,12月5日正式对外办公。1948年10月国民党军队败离烟台,东海关部分属员
随之而去。
抗日战争胜利后,烟台抗日民主政府接管东海关和海坝工程会,委派贾振之为东海关关长,继续
沿用东海关名称,组织机构基本照旧,接收留用东海关旧职人员,人事管理制度按照民主政府管理办
法执行,管辖范围只限于烟台港区。1946年11月,胶东行署统一海关管理体制,东海关升格为总关,
受胶东区工商管理局领导,威海、龙口和石岛3个海关改为分关,新建乳山分关,胶东区大小口岸和
工商事务所、检查站划归各地海关管辖。1947年7月25日胶东行署成立胶东区税务局,烟台、威海、
龙口、乳山各海关统归区税务局领导。国民党军队进攻胶东时,各海关分别与当地工商局合并,撤离
城市,组成经济工作队开展对敌斗争。1948年威海、龙口、烟台先后解放,立即恢复海关工作。是年
9月1日石岛进出口管理局成立,撤销石岛和乳山工商局,领导石岛海关,下设乳山分关。1949年1月
烟台进出口管理局成立,东海关接受烟台进出口管理局领导。1949年6月2日石岛海关改为分关,划归
青岛海关领导,10月16日又划归东海关直辖。1949年11月山东省工商部决定将东海关改称烟台海关,
12月山东省政府将烟台进出口管理局改组为山东省国外贸易局烟台分局,烟台海关受烟台分局领导。
1950年2月21日东海关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烟台海关。同年3月1日,山东省工商部将烟台海关
移交海关总署领导。5月8日海关总署撤销乳山口、张家埠、俚岛、海庙后、长山岛5处分所,改石岛
分关、龙口事务所、威海事务所为烟台海关支关。1950年11月4日烟台海关及石岛、威海、龙口三支
关的港务设施分别移交给烟台、石岛、威海、龙口各港务部门。1951年1月1日烟台海关改制为中华人
民共和国烟台分关,受青岛海关领导,下设石岛、龙口、威海3个支关。1月3日龙口、威海、石岛定
为非贸易港口,6月奉命撤销上述3个支关。1953年1月烟台分关与烟台对外贸易分局合并,仍称作烟
台分关, 对外贸易统由海关负责。11月7日将签发许可证工作移交烟台市人民委员会外贸科。1962年
10月烟台分关奉命闭关。1973年11月1日烟台分关复关,接受青岛海关和烟台地区对外贸易局双重领
导。1981年7月21日烟台分关奉命受青岛海关领导,与烟台地区外贸局脱离关系,受烟台行署监督指
导。1985年2月8日根据海关总署关于《取消分关、支关的机构名称,对外统一称为海关的通知》,烟
台分关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烟台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