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农作物种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6&A=2&rec=28&run=13

地方品种 1946年以前,境内作物品种多由群众根据其种植生长特点命名,缺少统一、科学的收集、
鉴别和整理。1946年胶东行署农业处责成胶东农业实验场收集农家品种资源。1956年文登专署和莱阳
专署以县为单位对粮、棉、油、烟、菜以及小杂粮、小油料等农作物地方品种资源进行群众性的征集。
1960~1964年烟台地区农科所对征集到的主要粮食作物品种资源进行系统的田间观察和鉴定,并初步
分类。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对花生品种资源进行归并整理。截止1985年。全市推广种植的农作物(不包
括蔬菜瓜果)品种共445个,其中地方品种有146个,新选育的品种90个,由外地引进的品种209个。
选种育种 境内农作物良种选育分群选群育和专业化选育两种方式。群选群育由系统选种、引种鉴定,
逐步发展为杂交育种;由选配玉米一代杂交种,发展为选育自交系;由粮油作物育种,发展到蔬菜瓜
果育种。群众选育的品种,有的在推广品种中占重要地位,如扁穗小麦最大推广面积占小麦总播种面
积的36.7%,大粒半芒小麦占24.2%;伏花生占花生总播种面积的48.7%,海花一号占18.9%;大豆
爬蔓青最大播种面积占大豆总播种面积的37.8%,东解一号占74.9%;黄县二马牙玉米最大播种面积
占总玉米播种面积的30.5%,掖单二号1985年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21.6%;紫皮早稻最大种植面
积占稻谷总播种面积的29.9%。1960年以前,群众选育多是自发进行系统选育,在大田生产中选择优
良变异单株培育,选育的大豆品种有爬蔓青、永福青、海州豆;小麦品种有扁穗、白扁穗、大粒半芒、
丰山51、大芒麦;玉米品种有招远金皇后、黄县二马牙、白马牙、黄马牙;花生品种有伏花生;稻谷
品种有紫皮早稻、高秸水稻。60年代以后进入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的群选群育阶段,农民主要从
科研单位引进的早代杂交材料或稳定的品系中选育、鉴定新品种,后逐渐发展为杂交育种。群众选育
的大豆品种有东解一号、鲁跃一号、四化一号;小麦品种有南选25、鲁麦9号、73(2)85、858、矮选
七、掖选一号、7608、6521、科红一号;花生品种有海花一号、双纪二号、鲁花二号、招花一号、群
育161、群育160、栖选一号、群选五号、雨杂14、白沙1311 7;玉米品种有鲁玉二号、群育三2、群
育三1、单交36、文玉5号、文玉三2、文玉7号、威单lO号、荣三2号、荣单10号、招单2号、建明2号、
招三2号、文三9号、乳单2号、海凡等杂交组合;玉米自交系品种有林27、107、1806、2411、3253、
33041等;甘薯品种有海发五号、群选四号;谷子品种有掖谷1号;蔬菜有福山核桃纹大白菜、福东一
号大白菜、福东茭瓜一号、二号、奇山一号茭瓜、福东大椒二号、北京早×古巴402番茄一代杂交种、
同雄1×古巴402番茄一代杂交种、鲁西瓜一号。1975年采用群选群育和专业化育种相结合的办法,由
烟台地区农科所、种子站、农技植保站共同主持,组织全区62个单位组成玉米、小麦、甘薯、花生、
大豆等5个育种突破组,统一制定计划,共同研究措施,培育高产品种,小麦、玉米嘲妒花生取得成
果,大豆、甘薯没有达到规定标准。
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后,经试验、示范种植再行推广。1952~1954年莱阳、文登两个专区农场先后
进行小麦、玉米、大豆、谷子等作物品种种植试验、示范,从中选出小麦品种钱交、蚰子,玉米品种
坊杂二号、坊杂一号,大豆品种新黄豆、西海庄、永福青等推广。1954年以后粮食作物品种试验、示
范由山东省莱阳农业试验站主持进行,1958年后由烟台地区农科所主持进行。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主持
进行花生品种的试验、示范。1960~1970年,烟台种子部门先后由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
朝鲜、墨西哥、美国以及国内一些单位引进一批花生、大豆、玉米、高粱、谷子、稻谷、豌豆等农作
物品种,均经过群众试种和群众鉴定,而后择优推广。1970年以后,新品种引进逐年增多,试验、示
范逐步发晨成小区试验及大区示范,有关部门全面汇集综合各县试验、示范资料,作为良种推广俄曩。
1975年烟台地区种子站和地区农科所共同主持组织小麦、玉米、大豆、谷子等农作物品种联合试验。
1979年以后烟台地区种子站主持组织甘薯、花生品种联合试验。
良种繁育 1958年前良种繁育处于简单繁育体制阶段。1950年或立专区、县和村三级评选良种委员
会,每年春秋两次评选,以各级农场和有经验的老农为典范,组织劳动模范、生产能手实地参观,评
选农家良种,对当选的良种发动农民留种和互相兑换,以扩大种植面积。1954年以后,采取穗选、块
选和片选等简易选种留种形式繁育良种。历年有60%左右的农户通过这种方法选留种子。1958年以后,
逐步建立起以县良种场为核心,公社良种场为桥粱,生产队种子田为基础的三级良种繁育体制,种子
繁育工作走上系统繁育阶段。1962年烟台专署农办制定《关于良种繁育推广工作方案》。1967年烟台
地区生产指挥部下达《关于建立健全三级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通知,要求县良种场繁育少量的良种
和原种,提纯和复壮原有品种,试验、鉴定和选育新品种,生产的种子供应公社良种场(没有县良种
场的县,选择一处公社良种场代替)。公社良种场选择有代表性的3个生产大队为本公社繁育良种,提
纯鉴定原有良种,试验、示范新品种,生产的种子供应本公社各大队科学实验队作种子田用种。生产
队种子田繁育良种,经过去杂去劣,单收单打,供大田生产用种。1972年全区建立起13个县良种示范
繁殖农场,602个公社良种场(队),近8000个大队科学实验队。1973年全区又建立58个良种示范繁育
基点队。1975年三级良种繁育体制进一步完善,县良种场(包括基点队)除搞好实验、示范、提纯复壮、
繁育良种外,还进行繁育玉米自交系,配制亲本单交种,繁育高粱不育系和恢复系,进行良种良法配
套,为公社良种场(队)提供原种和栽培经验。公社良种场(队)扩大到3~5个大队作代表性试验、示范,
按作物进行分工繁育良种,或提纯复壮繁殖纯种,或进行良种丰产栽培试验,为本公社各大队农科队
提供良种。各农科队实行"四固定一不变"政策(即技术人员、土地、农具、场所固定,三级所有、队
为基础的体制不变),种好种子田、试验田、丰产田,为生产队繁育各种农作物良种。1978年地、县
良种场(国营)发展到16处,公社良种场拥有土地5,4万亩,每年提供各类作物良种各500~1000万公
斤。1975年全区普遍推广栖霞县唐家泊公社车家泊生产大队的"三统一"繁育种子经验,即生产大队对
农作物种子实行统一繁育、统一保管、统一供种,以保质保量供应良种。到1978年,全区有3847个生
产大队实行"三统一"供种。国家种子总站在栖霞县召开"大队供种经验交流会",推广车家泊经验。此
外,从1960年开始,烟台逐步建立并完善玉米杂交种制种体制,第一阶段从1960~1978年,地区负责
繁育自交系原种,县负责繁育自交系、不育系、配制亲本单交种,社队负责配制一代杂交种。"文化
大革命"期间有些县一度把玉米制种全部下放到公社,因管理不善,隔离条件差,制种质量大幅度下
降。1976年恢复原来办法。第二阶段从1979~1985年,地区负责繁育自交系原种,县负责繁育自交系
和配制杂交种。1983年以后,除黄县、乳山两县外,全市普遍实行县集中制种供种制度,即建立固定
的制种基地(隔离区),基地内以科技队或大队技术员为骨干,成立制种专业队,实行技术岗位责任制,
统一计划、统一播种、统一技术、统一检查验收、统一时间分户交售结算。隔离区制种田由大队统一
确定粮油和种子两项承包指标,分别核算,制种实行定产量、定质量、定报酬、定奖惩。至此,烟台
全市各县制种供种形成两种形式,一是县集中制种供种,莱阳、栖霞、威海、文登、招远等县(市)采
用这种形式。二是县统一安排制种计划和收购计划,县社联合制种供种,蓬莱、掖县、福山等采用这
种形式。
良种推广普及 1955~1963年主要农作物常规良种基本达到普及,1957年小麦普及播种面积占本作物
播种面积的95, 4%, 玉米占84,4%,高粱1960年占9l%,谷子占85,3%,花生占94,9%,大豆
1961年占90%,稻谷1963年占90%。1970年以后开始普及玉米、高粱一代杂交种。玉米杂交种1971年
占82, 3%,高粱杂交种1973年占81,7%。截止1985年,全市小麦良种推广面积在100万亩以上者有
11个品种,50万亩以上者有9个品种;玉米良种推广面积在100万亩以上者有4个品种(或杂交种),50
万亩以上者有8个品种(或杂交种);甘薯良种推广面积在100万亩以上者有2个品种,50万亩以上者有4
个品种;花生良种推广面积在100万亩以上者有4个品种,50万亩以上者有9个品种。小麦良种共更换6
次,玉米良种更换5次,大豆、甘薯良种更换4次,花生良种更换3次。为保证种子的繁育和供应,农
业部门制订了杂交制种政策,以提高制种单位积极性。建立检查验收制度,实行种子分级定价办法。
此外,还重视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1962年山东省农业厅拨款帮助建立良种繁育基地750亩。1964年
建立8,3万亩,全区共有45958个生产队建立了留种地。此后全区每年都建立一定数量的种子繁育基
地。1983年又改单项作物良种繁育基地为综合性专业化种子基地。
种子经营管理 1950~1962年农业部门负责种子入库前和出库时的检验,包括纯度、净度、水分和发
芽率,贮存期的定期安全检查由粮食都门和商业部门负责。1962年以后,农业种子部门开始正式经营
种子,建立种子检验制度。各县种子部门收购良种均需经过检验和检疫,先在田间检验纯度和病害,
收一时复验纯度、净度、水分、千粒重、病虫害等,复验合格方能入库。预约收购和调拨种子,由调
出单位先检验检疫。县良种公司经营的良种,需经检验合格才能对外供应。良种入库出库检验检疫均
填写登记表存档,并报上级良种公司备查。1982年烟台地区成立农作物品种评审小组,负责组织全区
农作物品种联合试验、示范,评审新品种有无推广价值,并向省推荐、审定区域试验的品种。1962年
以前,良种经营由种子部门、粮食部门和商业部门分别承担,种子部门负责审核和制定良种的收购、
调拨、供应计划,办理原种收集、贮存和调配;粮食部门负责办理良种具体收购、保管、调运和供应;
商业部门负责经济作物良种的收购、保管、调运、供应等。1962年后种子管理部门统一经营种子,经
营范围有粮、油、棉、麻、绿肥、牧草、马铃薯等种子,经营资金由地区种子站控制,盈亏情况按级
上报,经审核后该上缴者上缴,该拨付者拨付。经营良种指标由省农业厅统一分配。1967年农业种子
部门又委托粮食部门代收、代存、代销。1971年良种经营体制下放,种子部门只负责收贮计划、平衡
余缺、区外引种等,各县种子站(公司)具体负责种子经营。到1981年全区出现分区供种、县直接供种、
县社联合供种和县、社、队分级供种4种形式。1984年良种经营改为县、乡(镇)联营,实行议购议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