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城乡集市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6&A=2&rec=219&run=13

清代,城乡集贸市场多在人口较集中、交通较方便的市区、县城和较大的村镇自然形成,呈自发
性和随意性,大多利用街区、河套等露天地点作为市场场地,就地摆摊从事交易,无工程设施建设。
民国成立后,烟台市区内始有集贸市场建设,仅有几处市场是由富商或商会出面筹建,缺乏合理规划
和计划性。1916年烟台总商会筹建公利市场。1918年建成,市场占地5000多平方米,建房500余间,
建筑为一般砖木结构,长廊满天窗式平瓦房,内分3条里弄式商场。1936年失火后改建为混凝土结构,
由一场多店形式组成,以经营新鲜水产品为主,兼营禽蛋肉类,故又称鲜鱼市场。1930年刘英堂筹建
新世界商场,初建时为二层楼房,建筑面积3346平方米,后经张荆山、李东山等投资,在商场东西两
楼修建天桥,并增设电影院,商场内有商店,亦有露天摊商,形成综合市场。
50~70年代,集贸市场绝大多数仍基本沿用旧有市场,交易环境较差。1950年政府仅对烟台市新
世界商场进行整修,恢复使用,将原来露天摊商市场的摊贩全部迁入商场内经营。1956年烟台市工商
局在市区群贤街修建l处百货交易市场,总建筑面积为8724平方米,当年竣工营业。至1957年,全区
农村有集市469处,其中规模在万人以上的18处,万人以下5000人以上的43处。1978年全区农村集市
减少到380处,其中万人以上的27处,万人以下的5000人以上的51处。
1978年以后,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方针政策指引下,城乡经济迅速发展,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
视集贸市场建设,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有计划地进行扩建、增建,集贸市场建设速度加快。
市场建设依据"人民市场人民建"原则,一方面政府投资,一方面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投资兴建。1980~
1984年,全市共投资302.25万元,新建棚顶市场7处,固定售货棚34008平方米,简易布制售货棚60平
方米,固定售货台6021米,同时平整场地28376平方米,集市拓宽63处。1985年集市建设投资346.15
万元,其中农村集市建设投资295.38万元,全年新建棚顶市场5个,建成固定售货棚15497平方米,建
成售货台8037米。全市集市达463个,其中农村450个,城市13个,规模在万人以上的79个,万人以下
5000人以上的73个。最具代表性的有烟台市芝罘区海防营集贸市场、掖县沙河集和莱阳城大集等。海
防营集贸市场1984年初开始建设,地址在芝罘区北大西街,同年9月16日建成开业,为市区最大的工
贸市场。市场全长435米,宽9米,场地面积3915平方米,钢架结构、玻璃钢瓦覆盖,系长廊式棚厦综
合市场。市场内建有售货台613个,其中工业品货台302个,农副产品货台293个,其他货台18个。每
个货台还设有盛放物品的储存箱。 开业之后, 场内货台无一空位,商品陈列琳琅满目,上市商品达
1400多种,日平均上市人数达5万余人次。掖县沙河集为胶东第一大集镇,昔年集镇缺乏规划和建设,
街道狭窄,场地零乱,交通拥挤。从1983年始,专家指导,开始全面规划建设。首期工程拨款229万
元,完成3条主要街道障碍物拆除和疏通,修成3条长l公里、宽30米的大街,整修十几条主要街道和8
万多平方米的场地,集市面积由原来的2.8万多平方米扩大到13万平方米。集镇加强管理措施,成立
城镇养护队,增建卫生设施,划分专业化市场,由原来的33个增加到42个,司容纳15万人进行贸易活
动,吸引了大批本地农民和外地厂商前来进行商品交流。外地厂商给予优惠照顾,优先发给营业执照,
适当减收市场管理税,免征或减征所得税,同时代征土地,代建房屋,提供生活用品和交通运输等方
便条件。 到1985年底已有250多名客商在集镇上经办商店,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700多人, 年总收入
5931万元。沙河集已成为一个规模宏大、贸易兴隆的新型农村集市。莱阳城大集的建设始于1983年,
县政府拨专款18万元,建成2处共2300平方米的晴雨棚,同时还建起40间大窗玻璃房等服务性设施,
专供进城经商的客户使用。县工商局设立市场信息测报站(点),每天进行集市贸易物价预测;县公安
局为进城经商的农民办理临时户口;银行设立4处农民进城经商服务部,为经营者提供服务。前来经
营者有省内外80多个县(市),日上市人数达12万人,年成交额1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