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市场采购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6&A=2&rec=132&run=13

清末至民国期间,境内工业生产所需物资全靠市场调节,大多来自外省或国外进口,以钢、铁、
煤炭、木材、玻璃、水泥、纯碱等为大宗。煤炭有"抚顺煤"、"大同煤"、"北票煤"、"华盛煤"、"柳
江煤"、 "土煤"等10余种。清末民初,每年用煤不足千吨。1910年,由烟台港进煤82847吨,钢241.
55吨, 生铁4013.3吨,玻璃3642箱。此后几种物资运进最多年份分别为:1919年纯碱1993.95吨,
1920年铁6875.95吨,1922年玻璃5160箱,1927年钢17328.3吨,1933年水泥4337.3吨。30年代,"
抚顺煤"深受用户欢迎,进口数量约占总数的80%;木材主要来自东北三省和南方福州地区,以"红松"、
"白松"、"杨木"为主,"椴木"、"楸木"次之。其间,始有少量"美国松"、"柳安松"、"俄国松"进口。
1924~1941年,由烟台港运进的木材共15.9万多立方米,其中1934年最多达36768立方米。
建国后,物资资源全靠国家计划供应。60年代后,单靠国家分配的物资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开
始寻求计划外物资资源,但品种、数量有限。进入70年代后,不断扩大计划外物资资源,以满足市场
需求。1972年开始,每年从山西联系购煤5万吨,1978年与省煤炭局协作,每年购进煤4万吨,1982~
1983年共购进肥城煤16万吨。1983年后,采取多种形式,大量购进计划外煤炭,到1985年底累计购入
102万吨。
1967年起,先后与鞍山钢铁公司、包头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山东铝厂、贵阳钢厂等单位建
立协作关系。1974~1975年,从鞍钢共购进钢材500吨左右。1983年从包钢购进钢材达5000吨,从武
钢购进3000吨。 1981~1984年从山东铝厂每年购进铝100吨。 1984年与武钢联营后, 每年购进钢材
5000吨。1985年从贵阳钢厂购进炭结钢100吨。至1985年底,全市计划外共购进金属材料15.29万吨。
其中钢材8.4万吨,生铁4.2万吨,铜材O.9万吨,铝O.8万吨,铅O.5万吨,锌O.49万吨。
1981年10月与中国木材公司签署联合接运进口木材协议。当年接运中转进口木材14.61万立方米。
至1985年底,共接运进口木材105万立方米。
1966~1985年,购进机电物资总额为7924.6万元,其中统配机电物资300万元,二类机电品2403
.5万元,小型机械1592万元,仪器仪表725.6万元,工具1542万元,轴承1361.5万元。1980~1985
年,从市场购进机电物资总额为18483.1万元。其中统配机电物资8643.6万元,二类机电品5525.5
万元,小型机械1783万元,仪器仪表681.5万元,工具950.6万元,轴承898.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