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灾害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6&A=1&rec=97&run=13

1980~1985年调查,全市农作物病害有248种,其中真菌性病害187种,细菌性病害14种,病毒病
害23种,植物寄生性线虫病害12种,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2种,植物生理性病害10种。全市农作物害
虫共有390种,其中鳞翅目害虫135种;鞘翅目害虫104种;同翅目害虫63种;半翅目害虫37种;直翅
目害虫29种;双翅目害虫11种;膜翅目害虫5种;缨翅目害虫6种。
作物病虫害,随环境、条件的改变有些逐步减轻,以至于灭亡;有些病危害程度不断扩大,并成
为主要病害;一些新的病虫害不断出现,呈逐步扩大趋势。据《莱阳县志》载:咸丰五年(1855)秋,
飞蝗蔽日,伤害庄稼。光绪二十五年(1899)八月,粘虫起,庄稼尽伤。《掖县县志》载,1924年粘虫
大量出现,谷子、高粱叶被吃光。据胶东行署统计:1946年发生豆虫、粘虫等灾害,133个区、2204
个村的98.36万亩农田减产粮食1739.5万公斤。1948年东海专署虫情报告中记载,11月10日乳山、牙
前、招远、海阳、昆嵛等县,土蝗危害作物5000余亩。
建国后,境内作物病虫害屡有发生。1957年,莱阳专区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295.5万亩,其中人
工防治面积87.2万亩,成灾面积400多亩,病虫害造成减产小麦159.4万多公斤。1963年,全区各种粮
油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1640.8万亩,其中防治面积121.6万亩,受害面积448.4万亩,2.4万亩绝产,
全年粮油作物共减产56.25万公斤。1975年,全区小麦、甘薯、水稻、花生病虫害发生面积约166万亩,
防治面积47.7万亩,病虫害造成减产粮油561.2万公斤。1978~1985年,全市小麦、玉米、花生、甘
薯因病虫害共减产9.4亿多公斤。
┏━━━━━┯━━━━━━━┯━━━━━━━┯━━━━━━━┯━━━━━━━━━━━━━┓
┃ │ 发生面积 │ 防治面积 │ 减产数量 │ 备 注 ┃
┃ │ (万亩) │ (万亩) │ (万公斤) │ ┃
┠─────┼───────┼───────┼───────┼─────────────┨
┃ 合计 │ │ │ 94157.2 │每年减产数,不包括防治 ┃
┠─────┼───────┼───────┼───────┤面积挽回的损失,指全年 ┃
┃ 1978 │ 5443.3 │ 3437.4 │ 3881.6 │因病虫危害实际造成的损 ┃
┃ │ │ │ │失。 ┃
┠─────┼───────┼───────┼───────┼─────────────┨
┃ 1979 │ 3554.8 │ 2097.9 │ 5909.O │ ┃
┠─────┼───────┼───────┼───────┼─────────────┨
┃ 1980 │ 4871.4 │ 2190.7 │ 14767.1 │ ┃
┠─────┼───────┼───────┼───────┼─────────────┨
┃ 1981 │ 4150.2 │ 2612.3 │ 14038.8 │ ┃
┠─────┼───────┼───────┼───────┼─────────────┨
┃ 1982 │ 3647.8 │ 2368.6 │ 11387.9 │ ┃
┠─────┼───────┼───────┼───────┼─────────────┨
┃ 1983 │ 5474.6 │ 2815.2 │ 15008.O │ ┃
┠─────┼───────┼───────┼───────┼─────────────┨
┃ 1984 │ 3768.9 │ 2329.7 │ 10633.6 │ ┃
┠─────┼───────┼───────┼───────┼─────────────┨
┃ 1985 │ 4154.1 │ 2456.9 │ 18531.2 │ ┃
┗━━━━━┷━━━━━━━┷━━━━━━━┷━━━━━━━┷━━━━━━━━━━━━━┛

小麦病虫害主要有小麦白粉病、小麦全蚀病、小麦腥黑穗病、土传小麦花叶病、小麦赤霉病、麦
蚜、粘虫、麦蛾8种,常年累计发生2000万亩次。小麦白粉病是境内小麦主要病害,凡感病的小麦,
千粒重一般下降3~5克,重者达10克以上,亩减产5~10%。小麦全蚀病1958年发现,1970年进入流
行阶段,1971年全区仅11万亩麦田零星发生,到1979年扩大到124万亩麦田。1973~1979年,全区小
麦因患此病减产约1.25亿多公斤。其中1973年黄县诸由公社大杨家大队1800亩小麦,发病1551亩,减
产13.95万公斤;1976年蓬莱县北沟公社聂家大队1600亩小麦,发病1000亩,减产13.5万公斤;同年,
威海市田村公社戚家钦村大队400亩小麦,发病300亩,减产3万公斤。小麦腥黑穗病,1931年于文登
县发现。1948~1949年境内小麦因患此病每年减产1000万公斤。1952年,全区减产小麦2500万公斤。
60年代,小麦腥黑穗病基本得到控制。1974年引入墨西哥小麦种,当年就有4个县17处公社31个大队
小麦发病。此后,逐步扩大,到1983年有14个县14.6万亩小麦发病,年减产392.5万公斤。其中文登、
荣成、威海3县市有11.1万亩小麦发病,减产330多万公斤。1984年,全市有62个乡(镇)297个村零星
发病,小麦受灾面积降到1.2万余亩。土传小麦花叶病,1974年在荣成县开始流行,1979年前后较重,
发病面积达30余万亩, 年减产小麦450万公斤。到1985年,此病害基本得到控制。小麦赤霉病,境内
1972年发生,1977年流行。其中荣成县1977年发病小麦30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55%。发病较重地
区,病穗率为20~30%,重者达66.2%,仅俚岛公社南窝大队就减产小麦4万公斤。
1950~1952年,全区麦蚜危害小麦1500亩,减产2.25万公斤。60年代,麦蚜危害较轻。70年代,
麦蚜几乎年年发生。1980年,全区小麦遭麦蚜危害达564.5万亩,减产382.6万公斤。
境内粘虫年出现三代,一代危害小麦,二、三代危害玉米。1950~1952年,境内累计粘虫发生面
积22.3万亩,成灾面积2.6万亩,减产粮食10.84万公斤。由于"食物链"的变化,一代粘虫1959~1970
年每年发生10~15万亩,1970~1974年每年发生40万亩左右。二代粘虫在1970年以前只有局部少量发
生,1974年后,几乎连年发生,每年发生面积均在200万亩以上。三代粘虫只在局部地区发生。1982
年,全区一代粘虫发生125.6万亩,防治63.8万亩,病虫造成减产粮食49.65万公斤。麦蛾原在仓库危
害小麦,个别年份亦在田间危害。1980年,黄县平原麦田虫蚀率达10.7~25.3%,重者达34.8~39.1
%,山丘麦田虫蚀率为5%左右。全县26.8万亩小麦因虫害减产972.5万公斤。是年,福山、牟平等县
局部发生田间麦蛾危害。
玉米病虫害主要有玉米粗缩病、玉米螟等,常年发生约500万亩。境内玉米粗缩病每年只在局部
地区发生。 如黄县, 1979年玉米发病1000亩,1985年达3500亩,年减产玉米10.5万余公斤。1983~
1985年,牟平县大窑乡西里村玉米累计发病700亩,其中绝产200亩,减产玉米20余万公斤。
玉米螟为境内玉米的主要害虫, 历年皆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1956、1963、1967、1970、1973、
1978、1983年危害严重。1956年,黄县、招远县和掖县夏玉米因虫害减产3400万公斤。1978年,全区
6个县16个公社23个大。队套种玉米被害株率达73.4%,蛀茎率达68.8%,虫折率30.1%,减产玉米
约1.25亿公斤。
甘薯病虫害主要有甘薯黑斑病和甘薯茎线虫病。1956年栖霞县统计,全县每年因甘薯黑斑病损失
甘薯1000余万公斤。1962年文登县冬藏鲜甘薯因黑斑病损失4万多公斤。全县耕牛因食患黑斑病甘薯
中毒死亡204头。 1957~1963年, 全区冬储甘薯因黑斑病烂窖损失甘薯3.08亿公斤, 占储藏总量的
12.8%。1960~1964年牲畜吃病薯中毒死亡2000余头。1961年,全区甘薯因病减产3448.5万公斤,缺
苗减产4612.5万公斤,窖藏腐烂甘薯2269.5万公斤,共10330.5万公斤。1973年,全区甘薯患甘薯茎
线虫病面积达200万亩,减产 O.5亿公斤。
花生病虫害主要有花生叶斑病、花生根结线虫病、花生病毒病、花生蛴螬和花生蚜虫。境内花生
叶斑病历年普遍发生。1977年,全区花生因患叶斑病减产5000多万公斤。1950~1952年,文登专署花
生发生根结线虫病, 病田面积53万亩, 减产花生果105.5万公斤。 进入70年代花生蛴螬日趋增多。
1976年,全区花生遭蛴螬危害面积150多万亩,减产3750万公斤。其中莱阳县姜疃公社1300亩花生遭
蛴螬危害1100亩,300亩绝产。1981年,蓬莱县约10万亩花生遭蛴螬危害,其中减产50%以上达4000
~5000亩,绝产或基本绝产的、900余亩,共减产200~225万公斤。花生蚜虫,境内1967年首次发现,
连续危害5年,每年发生面积达150~200万亩,年减产花生果5000多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