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织 绸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6&A=1&rec=563&run=13

清嘉庆年间,境内已有柞丝绸生产。1858年海阳县北水头村办起"广太兴"丝绸坊,有厂房48间,
木纩20支,木机10张,70名工人。烟台辟为商埠后,丝绸业开始发展。1872年德国人在芝罘设缫丝局。
1908~1916年每年平均从东北各省调入柞茧18万担,调入柞丝1833担。1920年境内有织绸厂500多家,
木机4000余张。"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茧、丝来源中断,丝绸生产大幅度下降。日军侵占胶东后,
坚持生产的织绸厂寥寥无几。1941年胶东行署在乳山崖子台上村兴办公营奎丰丝绸厂(1944年改称经
纶丝绸厂)。1943年公营大经丝织厂在栖霞唐家泊落成。此后,各地组织起众多的丝织合作社。1949
年境内丝织品总产为12.11万米。1949~1956年国营丝绸厂有乳山的"经
纶"厂和栖霞的"益民"厂两家, 丝绸合作社500多家, 私营作坊ll处,1956年共生产丝织品65万米。
1957年生产丝织品74.1万米。1959年丝织品生产达110.6万米。60~70年代牟平等县又建起丝绸厂。
至1978年全区共生产丝织品927.94万米。1981年烟台茧、丝、绸生产实现农、工、商、贸和产、供、
销一体化。至1985年丝绸厂有烟台、栖霞、乳山、牟平、文登、威海、海阳7处县、市厂和10处乡镇
厂。年产丝织品1230.78万米,一等品率为94.85%,出口丝绸达183.87万米。
设备 丝绸织造设备分为主机、辅机和通用设备3部分。主机,古时为木制腰机。清道光末年境
内已有手丢梭木织机。1936年后铁木织机渐兴。1940年后又有铁木电力织机和铁木提花机。到1949年
境内保存有铁木织机70台。1956年有手丢梭木织机464台。1968年木织机全部淘汰。1970年烟台丝织
厂引进K251自动丝织机56台。1978年后备厂相继淘汰自制铁木织机,引进津田K76型丝织机。1985年
烟台丝织厂引进意大利C/401剑杆自动丝织机。同年,全市有各类丝织机1107台,其中提花织机189
台,多臂织机661台,自动织机164台;辅机包括烘丝灶、络、并、捻等设备。1956年前使用手摇单篱
络丝车,后改为脚踏40篱一体络丝机。1966年栖霞、牟平、海阳、文登和经纶等厂全部改用人力传动
和半机械化络丝机。1972年后备丝绸厂多采用引进的K051络丝机;1968年牟平丝绸厂自制单丝上浆机
代替人工上浆,1970年后陆续改为K144浆丝机;1971年后各厂家相继使用引进的K071并丝机;1970年
后使用K091捻丝机;1967年牟平丝绸厂自制整经机代替人工浆刷拉绺子;1969年牟平丝绸厂自制碗式
卷纬机。1970戽引进K191型卷纬机。70年代后期改为 B101型和ZKl92型卷纬机;通用设备包括水、电、
暖和维修设备。产品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多产粗而多疵的柞丝绸。道光年间出现捻线绸、单经
双纬绸、色织绸等。清末民初又产桑、柞蚕丝交织的宁海双丝白绸。1943年胶东解放区有丝棉交织绸、
桑丝薄绸和印花绸。1949年后主要产品有南山府绸、葛纬绸、宁海桑丝绸等。1956年试产疙瘩绸,定
名"芝罘绸"。60年代出现水丝绸,细丝绸。70年代主要产品有柞丝绸、柞绢绸、白厂丝柞绢交织绸、
L4785彩色疙瘩绸等。80年代出口产品主要有双纬绸、劳动绸、柞星纺、桑丝提花绉、珍宝绸等几十
个品种。内销产品主要有涤弹呢、彩旗绸、真丝被面、锦丝缎等。1981年正式投产的新品种有28个,
以后每年均有增加,至1985年新品种增加到120个。
主要名优丝绸产品。"同德成"商号经营栖霞唐家泊"三鹿头"牌山里绸,1920年国际巴拿马赛会上
获银牌奖;1959年海阳朱吴丝绸厂生产的50码柞丝绸,获纺织部质量跃进红旗奖;牟平丝绸厂生产的"
金牛"牌43178W柞丝绸,1979年获省优产品称号;烟台丝绸厂产"牧野"牌6580柞绢纺,1980年获省优
产品称号;牟平丝绸厂产"金牛"牌6329疙瘩绸,1980年获省厅优质产品称号、1982年和1985年获省优
称号;文登丝绸厂生产的"三鹿头"牌68657柞丝灯芯绒,1981年在全国出口产品评比中获第一名,被
授予部优产品称号;牟平丝绸厂生产的"金牛"牌13876色织劳动绸,1981年获部优称号;栖霞丝绸厂
生产的"云梦"牌43608芝罘绸,1985年获省优称号。此外,1983年获国家"金龙奖"的产品有:栖霞丝
绸厂产851111鲁花呢、牟平丝绸厂产色织劳动绸、海阳丝绸厂产柞丝平绒、文登丝绸厂产柞丝V、W型
灯芯绒、乳山丝针织厂产桑丝针织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