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施工技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6&A=1&rec=394&run=13

基础工程 乱石基础 清末民初,境内房屋建筑基础工程沿用传统的挖基槽至冻土层以下或硬土层,而后夯实铺砌乱石的方法。基槽深度因地质而异,一般挖50~100厘米,水位低时往往用三合土垫层。公共建筑和个别民用建筑还在地面以上砌、块石筑成高台石基础。20世纪50年代后,4层以下住宅楼、跨度较大的平房、仓库、单层厂房多在基槽底部铺地瓜石垫层灌浆,上面逐级砌筑台阶型块石基,其高度一般与屋内地面持平,厚度比主体墙身宽20~30厘米。
混凝土基础 60年代末,水位较高地区建筑的低层住宅楼、单层厂房,开始采用混凝土基础,其造形有矩形、踏步形和锥形等。
钢筋混凝土基础 进入70年代,境内城市建筑物向高层发展,在地质复杂地区为适应建筑物的承重力和抗震力,普遍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先用地瓜石垫层灌浆,再铺设钢筋混凝土,上砌乱石墙基,顶部浇筑钢筋混凝土基础梁。芝罘区幸福河住宅区住宅楼、奇山宾馆等均采用此基础。
桩基础 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多采用木桩基础,以人工打桩。1956年烟台港务局仓库是境内第一个用机械打桩的木桩工程,结束了人工打桩的历史。1958年建造渔业公司500吨冷库首次采用预制桩基础,后推广应用。1964年建造烟台市客运站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1974年建造烟台冷冻机厂,第一次采用爆破桩工艺。1981年开始采用震冲碎石桩,桩基础既省工、省料,又方便施工,也不受气候条件限制,已广泛推广应用。
其它基础 70年代末,境内建筑物根据不同用途及不同地质情况,不断采用新型建筑基础。1979年建造烟台罐头总厂3000吨冷库采用筏式基础,烟台工程机械厂生产车间采用扩庇桩基础。进入80年代,弱土地带的建筑物由深基础转向浅基础。烟台造纸厂新建厂房地处弱土地带,施工中采取大面积加固地基土质的强夯法,使弱土不用挖掘即得以加固。珠玑宾馆兴建时采用高压水加震动扩孔,灌入石子震实,使弱土加固,而后砌筑浅层基础。
主体工程 砌筑 新中国成立初期,砌石、砌砖仍沿用明清时期的砌筑方法。石墙厚37厘米左右,外侧以块石错缝咬严,内侧多用碎石填贴,每隔150厘米安放一块长石连结。砌筑粘合剂用石灰砂浆或粘土泥浆。砖墙一般外侧砌一层保护砖,内侧砌土坯,俗称"里生外熟"墙体。殷实人家一般内外均用青砖砌筑,白灰勾缝。50年代后,砖的规格基本统一(长24厘米,宽11.5厘米,厚5.3厘米),多为红色,粘合剂主要为水泥石灰混合沙浆。砖砌体施工逐步形成一套抄平、放线、立皮数杆,立门框、摆砖样,挂线、砌筑,立窗框,搭脚手架,支模、浇灌钢筋混凝土圈梁,安装楼板、阳台板,安装水、电、暖设备等施工程序。砌砖形式有"一顺一顶"、"梅花式"、"三顺一顶"、"全顺"、"全顶"等。砌砖体的操作方法包括铺灰挤砌法、铲灰挤砌法和推尺铺灰法等。境内瓦工习惯用铲灰挤砌法,又称"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的操作方法。
钢筋混凝土浇灌 50年代末,烟台市建筑公司首先承建钢筋混凝土工程,70年代初各县、市建筑公司均可承建。施工中用木模板支胎,用钢筋混凝土浇灌或使用预制地圈梁、圈梁、简支架、楼面板、挑檐、门窗过梁、楼梯踏板等构件。其施工程序为:立模板,绑扎或安装钢筋,浇灌混凝土,养护,拆模。进入80年代,多用钢模板浇灌或使用预制构件,既节约木材,又便于操作。以混合结构为主体的建筑,先砌筑围护墙和承重墙,浇灌圈梁、简支梁,然后安装楼板,墙体厚度视建筑物的负荷大小而定。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主体的建筑,先浇灌或预制主体柱、梁、楼板、屋面板,再进行吊装焊接成框架承重系统,最后填充砖墙或其它墙体材料。
屋顶工程 坡屋顶 境内传统屋顶建筑以双面坡为多,木屋架,木檩条,秫秸把子基层,麦秸草泥漫被,海草或贝草、麦秸草、山草覆面。商号铺和富户住宅多为单梁或重梁木屋架,木檩条,上加椽子、钉笆条,铺笆砖,小青瓦覆面。草屋面坡度大,瓦屋面坡度小,起架坡度在26.5~45度之间。现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一般为大出檐、高起脊、小青瓦或琉璃瓦覆面,有的还装饰飞禽走兽、花卉、云纹和福禄寿喜图案。建国初期至60年代,仍沿用传统的木屋架,民房以双坡草面为多,公共建筑以双坡和四面坡的瓦面为多。进入70年代,始用钢木和钢筋混凝土屋架,以青平瓦或红平瓦、水泥瓦覆面。檐头有砖挑檐和椽木挑檐两种,较小的檐头多为砖挑檐,由瓦工用砖砌成;椽木檐头由木工制作,出檐较长。
平屋顶 60年代前,境内建筑平屋顶极少。70年代初,楼房和农村住宅的厢房始盖平顶。顶架多为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灌或预制吊装。厢房多为预制件,吊装铺平后,上抹水泥沙浆压平即可。楼房屋面用蛭石或炉渣覆盖组成保温或隔热层,防水层用油毡或油纸加沥青胶结分层粘贴,多用加热法施工,亦有用冷法施工者。排水有内外两种,低层建筑多采用外排,屋面略成坡形,四周有檐沟汇集雨水,经水口和室外雨水管排落。多跨建筑屋面和高层建筑屋面一般采用内排水,雨水汇集于屋面天沟内,经雨水口流入室内雨水管排入下水系统。
曲面屋顶 境内大跨度建筑多为曲面屋顶,以各种薄壁结构或悬索结构为承重,常见的有简拱形、球形、双曲面等。1978年竣工的烟台市体育馆,是境内第一个大跨度钢制拱架结构的球形屋顶,其跨度为62米。
装饰工程 外墙装饰 20世纪50年代,农房外墙装饰多沿用传统的泥墙面、石灰砂浆墙面;城市多为清水墙面,少数建筑物外墙的阳角线、台口线、墙裙、立柱等部位采用水刷石墙面。进入60年代,渐推行水泥砂浆原色抹灰、拉毛灰和扒拉砂墙面。60年代末水泥砂浆和水刷石墙面广泛推行。进入70年代,外墙装饰趋向色泽鲜艳、美观耐久,渐采用水刷砂和干粘彩色砂装饰外墙。80年代,城乡公共建筑、住宅楼普遍采用水泥砂浆抹平压光后,涂刷各种颜色的涂料装饰墙面。较高级的公共建筑部分外墙用大理石板、瓷砖、马赛克贴面。烟台市劳动大厦、威海市东方宾馆较早用大理石板自然花纹组贴成各种图案装潢门厅。
内墙装饰 新中国成立初期,内墙装饰大都沿用传统的方法,先挂草泥,再用白灰罩面。60年代,内墙上部和吊棚一般先用白灰压光,再用石灰水或其它涂料刷面,下部用水泥抹墙裙和踢脚线。70年代末,高级宾馆、会议室、住宅的内墙多用混合砂浆抹面,上贴壁纸,顶棚贴塑料花纹。板;卫生间多用瓷砖、马赛克贴墙裙;礼堂、会议室、审判厅多装饰木渣墙面,有的还用胶合板贴墙裙;手术室、化验室多用油漆或环氧树脂涂刷墙面。
地面工程 明清时期,民房多为土地面,少数用于土拌石灰夯实成灰土地面,富贵之家多为砖地面,楼房铺木板地面。20世纪50年代民房多为"三合土"地面,公共建筑多为砖铺地面。60年代推行水泥地面,并开始制作水磨石地面。此外,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用途,制作各种特殊材料地面。烟台化肥厂生产车间用沥青混凝土和耐酸瓷板制作成防腐地面。进入70年代,所建的会议室、礼堂、餐厅、营业楼、宾馆等多为彩色水磨地面。80年代,公共建筑、居民楼的卫生间多为瓷砖、马赛克地面;高级宾馆的门厅、会客室、餐厅多为大理石板地面,卧室多为木板地面或塑料板地面。冬季施工 20世纪50年代前,建筑工程冬季一般停止施工。60年代以后,陆续开始冬季施工,技术措施包括工程砌筑时随时覆盖稻草袋或山草以防冻结;对上墙砂浆进行预热,上墙时温度不低于摄氏5度;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中,掺氯化钠或其它复合防冻剂;室内抹灰多采用封闭门窗口或室内加热等法;钢筋混凝土工程多采用蓄热养护法。
城市抗震防灾工程 1978年国家建委正式将烟台确定为全国38个重点抗震城市之一,其地震基本烈度按《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定为7度。1979年9月烟台市城市抗震防灾委员会成立,制定《烟台市城市抗震防灾工作纲要》,1985年12月编制出《烟台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城市建筑工程按地震设防标准设计施工。
抗震加固 1978年按7度地震设防标准对市区建筑物进行全面鉴定,市区不符合防震要求的建筑面积共250万平方米,占建筑物总面积的25%,其中应进行加固的173万平方米,无加固价值应拆除重建的77万平方米。楼房采用内外加固法,外加固采用外加钢筋混凝土(加柱)圈梁及构造柱的方法;内加固采用内加楼面圈梁为主,附以内加构造柱、柔性钢弦加固带等,构成空间框架。各种建筑物上高于O.5米的女儿墙采用墙内面加设钢筋网砂浆及水平锚拉条的方法进行加固。改造全市区平房上用粘土、砖砌的6万支民用小烟囱,由檐口处移至山墙中部,并降低其高度。到1985年底,市区共完成加固面积168.55万平方米,占应加固面积的97.4%。此外还加固了主要公路上的桥梁17座,水塔20座,烟囱250座,大坝1座,挡土墙3处以及发电、通讯系统的主要生产设备等。此次加固工程共用资金1149.66万元,钢材3184.8吨,木材2250.88立方米,水泥14424吨。市区加固计划到1990年全部完成。一些县城建筑亦进行了鉴定和加固。蓬莱县、长岛县、龙口镇按8度地震设防,牟平县、威海市等按7度地震设防。
新建工程抗震设防 根据烟台地震危险性分析,烟台市基准期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面加速度峰值为O.07~O.15g。对于主要工程,经批准可按照50年超越概率5 %为设防标准。烟台市区及7度地震以上的县、市的新建工程,绝大多数按照有关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予以设防,建筑中加深加大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普遍增加钢筋系数,增强预制构件毗接牢固性和建筑工程的整体性。

市建公司在科威特建设的大片住宅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