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建筑结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6&A=1&rec=393&run=13

清代及民国时期,境内山区农村多系草屋面房,一般为石木结构;平原区的小青瓦面房,多为砖木结构;草屋面房,多为石土木结构;沿海地区房屋,石木、砖木结构皆有。城乡公共建筑一般是小青瓦或琉璃瓦屋面,多系砖木结构或砖石结构,其中庙宇、亭、阁多为木框架结构。烟台开埠后,有水泥进口,烟台、威海等地的教堂、别墅多为砖混结构。建国后,以钢筋混凝土为骨干的各种建筑结构产生。
砖混结构 清末民初,境内的砖混结构建筑以砖砌承重墙体,加楼板、过梁、楼梯梁板等钢筋混凝土构件。建国后,砖混结构建筑仍以砖砌承重墙体,增加了基础圈梁、楼板圈梁、构造柱等钢筋混凝土构件,增强了建筑物的整体性和抗剪强度。1956年建成的烟台交通旅社、烟台旅社、第三中学、烟台市礼堂(今芝罘区礼堂)为建国后第一批砖混结构建筑。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1957年建成的烟台发电厂5000千瓦厂房,为市区最早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柱和基础,组成框架承重系统,突破了传统的砖墙承重的格局。后根据不同高度和用途,建筑物采用全框架、半框架、排框架等多种框架结构。1963年市建筑一社承建的烟台翻砂厂翻砂车间首次采用排架结构。70年代所建的楼房普遍采用框架结构,大型多层办公楼、宾馆、饭店、商场、教学楼、厂房多为全框架结构;小型办公楼、商店、住宅楼多为半框架结构;跨度大、主体较高的单层厂房、礼堂、食堂等多为排架结构。80年代,框架结构仍广泛采用。
装配式结构 1978年烟台市房屋开发公司承建芝罘区建昌南街住宅楼,首次采用装配式结构,以预制的内外墙板、楼板、屋面板等系列标准构件毗接重叠组装,焊接而成。这种结构施工进度快,节省木材,具有抗震、抗风、抗压力等特点,弱点是建筑物的灵活性受限,墙面坚硬,吸水性差,不易装饰。1980年幸福河住宅区和经伦街住宅小区部分住宅楼采用这种结构。
框剪结构 进入80年代,烟台建筑物趋向高层发展。为增强抗震、抗风和负重力,在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加剪刀墙形成框剪结构。1985年施工的烟台市邮电大楼、毓璜顶宾馆四号楼工程均采用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