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6&A=1&rec=39&run=13

长岛县位于渤海海峡黄、渤二海交汇处,地处东经120。361~120。56',北纬37。53'~38。23'。北与辽宁省的老铁山对峙,南与蓬莱县相望,为渤海"咽喉",卫京津"门户”。该县由32个岛屿组成(其中有居民岛10个),总称庙岛群岛,海岸线总长146.14公里,岛陆总面积为53.17平方公里。地形属低山丘陵,由石英岩、板岩、千枚岩、玄武岩构成。年平均气温11.9℃,年降水量566.6毫米。
唐神龙三年(707)起,一直为蓬莱县属地。1929年设长山岛行政区,1956年5月25日首置长岛县。1985年,全县设长山镇、砣矶镇、北长山乡、庙岛乡、大黑山乡、小黑山乡、大钦岛乡、小钦岛乡、南隍城乡、北隍城乡等2镇8乡,共40个村。总人口38893人,其中农业人口29232人,非农业人口9661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48人。有汉、回、满、朝鲜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共7人。
长岛为全市唯一的海岛县,全县海域宽阔,适合人工养殖的浅水海区3万余亩。渤海海峡为百鱼洄游必经之路,海洋捕捞得天独厚。主要鱼虾类有鲅鱼、鲐鱼、比目鱼、花鱼、鲭鱼、带鱼、鲳鱼、鲈鱼、真鲷、河豚、对虾、鹰爪虾等30种。各种藻类119种,主要有海带、裙带菜、紫菜、牛毛菜等。贝类有皱纹盘鲍、栉孔扇贝、紫海胆、牡蛎、贻贝、泥蚶、红螺等19种,海参资源也极丰富。
长岛有"候鸟旅站"之称,每年春、秋两季南北迁徒经过的候鸟近200种。药材资源也极丰富。陆地有石龙子、酸枣仁、防风、元胡、蝎子、土元、蝮蛇等569种;海洋药物有刺参、石决明、海胆、海马、海龟、玳瑁等154种。此外,砚石、球石、燧石、磨石和盆景石也有一定藏量。
境内主要为渔业生产。旧时虽然渔业资源丰富,在日伪占领和国民党统治时期,渔业生产倍受摧残。1948年比1936的渔船减少40%,网具减少80%。建国后,迅速恢复发展,1957年渔船增至1870只,捕捞总量达14590吨。60年代后,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开始开辟远洋渔场,实行多种作业,捕捞产量逐年提高。1978年捕捞总产量为48270吨,是1949年的8.8倍。进入80年代,渔业生产坚持"以养为主,捕养结合"的方针,1985年总产量38725吨,其中捕捞15955吨,养殖22770吨。仅养殖扇贝产量达697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全年农业总产值4977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7.99%。
工业生产始于30年代,时仅有小型工厂、作坊。70年代起,服务于渔业生产的工厂企业迅速发展。现已有18处船厂,16处水产品加工厂。县船厂可自行设计、制造136千瓦的木壳租110.25千瓦钢壳渔轮。198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5393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2.01%。
交通、邮电均称方便。1982年敷设海底电缆18.8公里,与烟台电网并联相通,邮电海底电缆110公里。境内有大小码头13座,分商港、渔港,可分别停靠500~1000吨级轮船。
岛上有旧石器时代晚期至宋朝期间的古遗址和古墓群等17处。天后宫始建于宋朝宣和四年(1122),现内设博物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境岛礁星罗棋布,处处风光佳丽。月牙湾、宝塔礁、九门洞、罗汉礁尤称绝美。"海市"海滋”时有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