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6&A=1&rec=380&run=13

街道 19世纪50年代,烟台城区以北大街天后宫为中心的商业区基本形成。烟台开埠后,工商业户渐向四周扩展,清末民初已形成弯曲、狭窄街道50条,最窄2米,最宽6米。福山城区已形成基本街道5条,平均宽5米。1923年烟台城区建起第一条柏油马路,即朝阳街,长207米,宽3.5米,面积724.5平方米。1925年建第一条混凝土路,即北马路,长570米,宽6米,面积3420平方米。至1937年,烟台城区共修建柏油路43条(段),全长10公里,面积5.3万平方米;修建混凝土路258条,全长46.2公里,面积16.54万平方米。1948年10月,市区共有街道434条,路面平均宽4米,总长为94.7公里,总面积67.16万平方米,其中主要道路长17.1公里,面积8.64万平方米。1949~1952年,市政建设投资较少,部分道路工程依靠动员群众义务修筑,烟威、烟青、烟潍路市区段路基由2.2万名中学生和郊区群众义务劳动建成。1953~1957年,政府投资324.91万元,拓宽裁直街道5条,铺设沥青路10条,又先后开通火车站东路、毓璜顶西路、环海路和通伸西路、通伸北路及青年路的东、西山口路段。"二五"期间,主要拓宽南大街(即跃进路),并铺设了沥青路面,共耗资188.73万元。1963~1965年,完成城区内西南河加盖工程,使之成为宽12米的沥青路。至1965年底烟台城区道路总长61.92公里,面积55.19万平方米。1966年6月至1973年
旧的居民住宅区所城里小巷(1985年摄)
间,街道建设处于停滞状态,其中1969年和1970年仅投资40万元,致使部分道路失修失养。1 974年城区道路恢复发展,投资215万元改造了海岸路。1975年福山城区南山路经拓宽取直后建成长2000米、宽12米的沥青路面。1976年投资107万元,将南大街延伸至只楚路,福山城区开通福海路,并铺设沥青路面3万平方米。至年底,市区道路总长99.69公里,面积74.34万平方米。1978~1981年福山城区拓宽开通城里街,铺沥青路面11760平方米。1981年投资237万元,将北马路拓宽裁直,并铺设成沥青路面。1982年投资380万元,在南大街两侧增修慢车道和人行道,快、慢道之间设2米宽的绿化隔离带。福山城区拓宽河滨路,铺沥青路面2.64万平方米,河岸一侧设绿化带。1983年芝罘区拓宽裁直解放路。1984年福山城区开通、拓宽南大街,铺沥青路面1.12万平方米。1985年芝罘区建成大庆路,福山城区建成西山路,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干道路基。至年底,市区内有主干道13条,次干道34条,其中福山城区7条;一般街道343条,其中福山城区56条。道路总长度170.48公里,其中高级路150多公里;道路总面积145万平方米,其中高级路面130万平方米。道路总长度比1948年增加9倍,总面积增加15.8倍。
1985年烟台城区主干道路 单位:米
┏━━━━━━┯━━┯━━━━━━━━━━━━┯━━┯━━┯━━━━┓
┃ 道路名称 │走向│ 起止地点 │红线│长度│命名年度┃
┃ │ │ │宽 │ │ ┃
┠──────┼──┼────────────┼──┼──┼────┨
┃南大街(跃进 │东西│ 二马路西段至发电厂门前 │30~│7885│ 1958年 ┃
┃路) │ │ │44 │ │ ┃
┃ │ │ │ │ │ ┃
┠──────┼──┼────────────┼──┼──┼────┨
┃ 北马路 │东西│张裕公司门前至幸福立交桥│ 30 │4933│ 1910年 ┃
┃ │ │ │ 30 │4933│ ┃
┃ │ │ │ │ │ ┃
┠──────┼──┼────────────┼──┼──┼────┨
┃ 环山路 │东西│ 东口顶至西郊菜店 │20~│9500│ 1967年 ┃
┃ │ │ │30 │ │ ┃
┠──────┼──┼────────────┼──┼──┼────┨
┃幸福南路(大 │东西│幸福立交桥花坛至化工路口│ 20 │2372│ 1977年 ┃
┃庆路) │ │ │ │ │ ┃
┠──────┼──┼────────────┼──┼──┼────┨
┃ 解放路 │南北│ 辛庄街至海岸路 │12~│1460│ 1948 ┃
┃ │ │ │30 │ │ ┃
┠──────┼──┼────────────┼──┼──┼────┨
┃ 胜利路 │南北│ 罐头厂门前至北马路 │13.2│1613│ 1966年 ┃
┃ │ │ │8 │ │ ┃
┠──────┼──┼────────────┼──┼──┼────┨
┃ 西南河路 │南北│ 体育场至北马路 │ 25 │1900│ 1957年 ┃
┠──────┼──┼────────────┼──┼──┼────┨
┃ 海港路 │南北│ 消防队门前至港站广场 │ 22 │795 │ 1956年 ┃
┠──────┼──┼────────────┼──┼──┼────┨
┃ 大海阳路 │南北│ 世回尧口子至北马路桥头 │ 30 │3000│ 1960年 ┃
┃ │ │ │ │ │ ┃
┠──────┼──┼────────────┼──┼──┼────┨
┃ 青年路 │南北│ 南山脚下至北马路 │ 30 │1954│ 1956年 ┃
┠──────┼──┼────────────┼──┼──┼────┨
┃ 建设路 │南北│ 白石九街北头至芝罘路口 │ 30 │1399│ 1954年 ┃
┃ │ │ │ │ │ ┃
┠──────┼──┼────────────┼──┼──┼────┨
┃ 化工路 │南北│ 化肥厂至烟岗公路 │ 28 │2850│ 1958年 ┃
┠──────┼──┼────────────┼──┼──┼────┨
┃ 芝罘路 │南北│ 北马路至芝罘大疃 │ 15 │5900│ 1981年 ┃
┗━━━━━━┷━━┷━━━━━━━━━━━━┷━━┷━━┷━━━━┛

桥涵 清末,市区内多为石板桥和木桥。1930~1944年,各商号集资建钢筋混凝土桥27座,全长283.8米,总面积5801平方米。建国后,陆续修建沥青路面和河道加盖工程,桥梁减少,至1963年有桥23座,其中钢筋混凝土桥19座,总长297米,总面积4328平方米;石板桥2座,全长13.2米,面积312平方米;木板桥2座,全长27米,面积143平方米。涵洞28个,全长512米,面积1130平方米。到1985年有钢筋混凝土桥11座,总长494.8米,面积5599.63平方米。其中最大的是福山曾家庄桥,长170米,宽10米;最小的为芝罘区环山路桥,长11.7米,宽7.3米;有涵洞112个,全长2540米。
排水设施 烟台城区排水系统主要由自然流淌形成的16条河道、沟渠组成。19世纪50年代,马路两侧建明渠,雨、污水排入渠道入海。1942年解放河北段加盖成排水暗河。1949年始,对河渠进行综合治理,疏通河道,加固河床,拓宽排洪断面。1976年始,在新建住宅区和新拓宽的街道两侧铺设雨、污分流排水管道。1979年拓宽北马路东段,铺设直径600毫米钢筋混凝土雨、污分流管1380米。至1985年,解放河、西南河、海港河、通伸河、大海阳河、虹口河等,均以钢筋混凝土浇注加盖成路下排水暗河。迟家庄河、竹子沟河、白石沟、环山路东水渠和西水渠、煤场水渠、芝罘屯水渠、迟家水渠等,加盖成暗渠。后七夼河、幸福河、铁路河等经疏通加固成明排水渠。芝罘区建排水河、渠、管道174公里,检查井4161个,雨水井2614个,污水池282个,下水道服务面积17.4平方公里。1982~1985年,福山区铺设排雨、污水管道10.6公里。经济技术开发区从1985年3月开始铺设雨污水管道。
海、河岸壁 1896年烟台山以东、东炮台以西海岸筑建防浪护壁,采用斜坡式浆砌乱石筑成,全长10.24公里。1921年遭、大风浪袭击,东河北桥东段壁身移陷,4月华洋工程局包工修复。1938年8月30日夜,又受台风浪袭击,海岸路、海滨街段多处冲毁,此次修复耗资150919元。1949年7月26日,再次受台风海浪袭击,岸壁全溃,1950年修复。1968年烟台山以东1000多米岸壁有崩溃之险,烟台市革命委员会决定重建。1970年起由西向东逐段修建,采用大块花岗石砌筑(每块重约2.5吨),1978年竣工,全长1244米,西段高3米,东段高2.5米,岸壁上方铺砌5米宽的细作花岗岩边路,并安置细作石凳193个。
河岸壁位于福山城区清洋河段,称清洋河岸壁。1982年10月始建,1985年7月完成清洋河大桥至县府街东端的两岸砌石工程,长2500米,高6.5米,顶宽0.5米。后继续延伸修筑。
堤坝 市区内有堤坝、水闸4处。清乾隆二十四年七月(1759)夹河涨水,福山城区被淹,遂修福山夹河石堤,南起曾家庄东,北至南关村东,长1200米,高2米。清洋河下游至大沽河下游土堤防洪坝建于1957年春,长7.8公里,平均高3米,上顶宽2米。西南河水库坝,始建于1958年,竣工于1959年,东起罐头厂西门,西至市政府门前花坛,全长500米,高16.26米至26.44米,宽9~83米。水库一面为乱石护坡,面积为7406平方米,附设溢洪水闸洞1处。又在虎岩潭上游建老虎岩水库坝,全长107米,高29.99米至39.09米,宽4.5~81.5米。水库一面为乱石护坡,面积为2160平方米,附设溢洪水闸洞1处,溢道长189米。福山区清洋河自控翻板拦水闸,位于清洋河福山城桥北,1984年7月修建,混凝土结构,闸长135米,拦水面积32万平方米,蓄水量27万立方米。
路灯 烟台开埠初期,主要街道上有私人设置的烛灯。1914年改设公共电灯。1953年烟台市城区有白炽灯210盏。1964年政府投资8万余元,新安路灯102盏,修复437盏,共有路灯971盏、52455千瓦。此后开始用钢筋混凝土杆更换木灯杆。1963年始,福山县城西大街、城里街设路灯。1985年底,全市区有路灯3000多盏,地上电缆改为地下电缆,单一的白炽灯更换为对卡灯、双卡灯、装潢灯、高压汞灯、高杆灯等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