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政府保护群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6&A=1&rec=364&run=13

1939年起,胶东人民军队协助地方党组织建立起各级人民抗日政府,并派大批干部到各级政府工作,加强政府建设。1943年春,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部、政治部发出《关于拥护政府爱护人民的决定》,胶东军区部队即开展拥政爱民活动。2月,在中共胶东军区首届党代会上,通过拥政爱民的决议,将十条要求制成拥政爱民公约发到各部队实行。干部战士对照这些公约,定期进行检查,及时纠正违犯群众纪律的现象。2月5日春节这天,各部队干部率战士到驻地各村贺年,征求意见。自此直到80年代,境内人民军队从机关到连队都订有拥政爱民公约。逢"八·一"建军节、春节、新年都到驻地政府报告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部队建设情况,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在战争年代,人民子弟兵不惜牺牲自己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1942年冬,日、伪军对胶东大规模"拉网扫荡"时,将莱阳、栖霞、牟平、海阳等地近3000名群众、地方干部、伤病员包围在马石山地区。11月下旬,处于敌包围圈里的胶东军区零星部队多次穿插破"网",打击敌人,掩护党政机关干部和人民群众突围转移。23日晚,胶东区公安局警卫连唐次(慈)、王殿元等18人,掩护1000名群众突围,次日拂晓他们撤到马石山主峰,直战到全部壮烈牺牲。东海军分区某部一个排,在排长许书礼的带领下,两次冲进敌人包围圈,掩护数百名群众突出、重围。当他们第三次冲进包围圈时因弹尽粮绝相继牺牲。许书礼在敌靠近时,跳崖牺牲。某部通信班10名战士执行任务途经马石山主动带领群众突围。他们多次冲破重围,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先后救出1000多名群众,最后只剩下班长等3人,他们紧紧抱在一起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某部刘指导员率20余名战士与胶东军区文工团史晨、王庆斋和民兵栾忠孔等人连续3次往返封锁线,掩护数百名群众安全突围,自己和大部分战士壮烈牺牲。
12月5日,日、伪军在荣成县滕家集、宁津所一带"拉网合围",群众被围到东海边。胶东军区兵工厂警卫排10名战士,在指导员张君毅带领下与敌激战3小时,群众全部脱险。他们却被敌人包围,子弹打光后,面对凶恶的日伪军,战士们毁枪,高呼着口号集体投海英勇捐躯。
1943年春,日、伪军对根据地进行封锁,抢掠群众耕牛。胶东军区提出"保卫春耕"、"抢耕抢种"的口号,从敌人手中夺回耕畜交还群众。麦黄季节,日、伪军乘机抢粮,部队、民兵不失时机打击劫掠之敌,并帮助群众收割,粉碎敌人抢粮阴谋。
1945年8月解放烟台前夕,攻城部队部署在南山一带苹果园中,时天气炎热,指战员饥渴难忍,林中累累果实伸手可得,无一人摘食。
建国后,人民军队保护人民的传统继续发扬光大。1966年7月13日夜,辽宁省101号货轮和12号驳船,在荣成镆铘岛大庄村西距岸50米处触礁。驻岛一连发现后,在副连长赵树年带领下火速前往抢险。货船已倾斜下沉,指战员冒险抢卸货物。战士们连续8个小时不停歇,把船上的人员、货物全部抢救上岸。
第二十六军某团排长盛习友,入伍5年曾5次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人民生命财产。1969年7月17日,在抢救落水社员时牺牲,中央军委授予他"爱民模范"称号。
1972年3月31日凌晨,烟台织毯厂棉花垛失火,驻军某部195名指战员立即赶赴现场抢救。七连班长卫丕东面部和脖子被烧伤,他抓起一把稀泥往伤处一抹,继续抢运棉花。16时,大火被扑灭,20多万公斤棉花保住了,有11名干部战士烧伤住院。
1973年8月20日骤降暴雨,海阳县丁家夼东北沟容量为10万立方米的水库决口,丁家夼村280户人家1370人受到洪水严重威胁。驻军某部闻讯赶赴现场,帮助群众抗洪救灾,重建家园,部队还捐款5000多元,粮票1500公斤,衣物647件,并赠送25马力拖拉机1台,支援发展生产。
1982年春,莱阳县久旱不雨,庄稼枯萎,5个公社人畜吃水发生困难。驻军先后投入劳动日5万多个,车辆机械25台次,浇灌小麦330多公顷,抢修应急水利工程26项,运水3万吨,并让出水井支援群众抗旱。
1985年4月12日,芝罘区南塔顶东侧山林起火,火势借风急速蔓延,驻军某团火速奔赴现场,指战员冒着生命危险扑打烈火,奋战两小时将山火扑灭,保住133.4公顷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