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6&A=1&rec=34&run=13

栖霞县位于烟台市腹地,地处东经120。33'~121。15',北纬37。05'~37。32'。东临牟平、海阳,南与莱阳毗邻,西接招远、黄县,北与福山、蓬莱接壤,县境东西宽63公里,南北长51公里,总面积为2044.5平方公里。栖霞地处山区丘陵,境内最高海拔814米,平均海拔200米,素有"胶东屋脊"之称。年平均气温11.3℃,年平均降水量750毫米。
金天会九年(1131),置栖霞县。1985年,全县设观里、寺口、蛇窝泊、唐家泊、桃村、亭口、臧家庄、栖霞8镇;苏家店、小庄、官道、杨础、连家庄、大柳家、大庄头、铁口、庙后、占疃、中桥、寨里、松山、金山、刘家河15乡。共985个自然村。总人口651584人,其中农业人口601027人,非农业人口50557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19人。全县共有10个民族,其中满、回、朝鲜、土家、蒙古、维吾尔、苗、畲、锡伯等少数民族人口44人,华籍外国人1人。
境内矿藏资源极富,黄金矿点几乎遍布全县,具"小而富"特点。铅锌矿产量居全省首位。磷矿易采易选。大理石、滑石、花岗岩储量极大。药材资源亦丰,以全蝎、丹参、黄芩、反白草、酸枣仁最多。
栖霞历来以农业为主,俗云"看庄稼、到栖霞"。建国前技术落后,产量很低。1949年亩产仅73公斤。建国后,经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生产条件巨变,1983年全县97.8万亩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47.7万亩,旱涝保收面积30万亩。1984年粮食亩产达615公斤,花生亩产253公斤,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水果生产著名。是"烟台苹果莱阳梨"的主要产地之一。80年代初有果园14.78万亩,总产量达1.35亿多公斤。其中苹果9900万公斤,梨3400多万公斤,均居全省各县首位。栖霞苹果栽培历史已逾百年。近年来已发展有20多个品种,远销日本、加拿大等国家。
蚕业生产历史悠久,建国前即颇具规模,80年代始发展更快。1949年产蚕茧2200担,1983年跃至22000多担,比1949年增长9倍。其中柞茧19900多担,居全省各县之首。
栖霞为烟台市唯一内陆县,旧有"臭鱼烂虾运到栖霞"之说。近年来全县大中小型水库发展到196座,淡水养鱼业大兴,养鱼水面1983年为18500亩,捕捞19万公斤。境内桃村镇大楚留村3亩水面亩产鱼达到944公斤,创全市淡水养鱼最高纪录。
工业生产在建国前极薄弱之基础上发生巨变,1983年仅建材工业产值即达9000多万元。1985年工业总产值达30193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2.6%。所产滑石畅销23个省市和13个国家,年产量近6000吨。花边台布、茶几布、餐布等为省优产品,远销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麻绣挂毯为栖霞首创,自1981年起外销,深受日、美等国消费者欢迎。1985年出口商品收购总值达4300多万元。
兰烟铁路穿越境内东南,烟青公路纵贯境内南北,铁路、公路货运量年达600多万吨。
境内古遗址颇多。杨家圈古遗址为研究新石器时代经济文化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牟二黑"庄园,为省内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地主庄园之一,亦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英灵山革命烈士陵园为胶东最大烈士陵园,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地方,每年来此参观瞻仰者达5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