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池炮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6&A=1&rec=336&run=13

境内城池始建于汉,炮台始建于明,经历代改建,到清代各县城城池多为砖石结构。城墙高10~15米,宽4~6米,城垛高1.5米,方形或圆形居多,周长以居民地大小和地形而异;按东、西、南、北方向辟有城门,有的城门设瓮城,城外有护城河,河宽10~15米,水深1~3米。日军侵占时期,又在护城河外增设鹿砦、铁丝网,在城门和城周围重要位置加筑炮楼。今已无存。
明洪武九年(1376)建蓬莱水城,又名备倭城,为明、清海防要塞,是中国最早的海军基地之一。周长1500米,面积25万平方米,有南北两门,由小海、城墙、水门、炮台、空心台、平浪台、防浪坝等组成。明朝戚继光曾在此操练水师,抵御倭寇。清朝亦在此驻水师,守卫沿海疆域。现有仍完好。
炮台多设于沿海,威海居多。清光绪年间,北洋海军在威海港南北两岸和刘公岛、日岛均筑有炮台。甲午战争爆发后,又在海港南北岸增设摩天岭、莲子顶、东里夼、棉花山、佛爷山、紫峰顶、遥了墩、远遥墩临时炮台;在赵北嘴、鹿角嘴、龙庙嘴、北山嘴、黄泥沟、祭祀台等设海岸炮台;在所城北、杨枫岭、合庆滩、老母顶和刘公岛东泓、迎门洞、旗顶山、南嘴、公所后、黄岛、日岛等设岛屿炮台。烟台炮台有东西两处。西炮台位于市区通伸岗,建于光绪二年(1876)。炮台由围墙、瓮城、演兵场、地下坑道指挥所等组成。东炮台位于市区东侧,光绪十一年(1891)建。地下筑有房舍两栋,高地顶部筑炮台4座,长60米,宽40米,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被迫与英、美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两炮台炮机被拆毁。1938年日军侵占烟台后,炮身、炮座也被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