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6&A=1&rec=160&run=13

1927年12月,在莱阳县前保驾山村(现属青岛市莱西县)建立中共前保驾山支部委员会,为胶东地区最早的基层党组织。由孙文合任支部书记,孙开山任组织委员,林世卿任宣传委员,隶属中共山东省委。1928年2月,中共党员宋海秋在莱阳县石龙沟建立党支部。此后,胶东各地陆续建立基层组织。一般党员5人以上建立一个支部,委员1人数根据支部所辖范围确定。由于当时党员数量很少,且极分散,通常是几个村或单位联合建支部。间隔距离太远的,便二三人建立一个党小组进行活动。其主要任务是:发展党员、扩大队伍;发动群众,开展斗争;组织进步青壮年参加游击运动.力Ⅱ强党的学习和教育,提高党员的政治文化水准。其活动方式是绝密的单线联系。党员和党组织的活动,均以交通站、接头点进行联络,单线垂直,不发生横的关系,党员都掌握秘密工作的技术,严守党的纪律,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女,一般以职业为掩护,进行地下活动。1930年前,胶东只有零星几个支部,且常遭敌人破坏。1931~1935年,全区大部分县建有党的支部。其发展趋势,西部以莱阳为中心向招远、海阳方向发展;东部以昆嵛山为中心,向文登、荣成、威海、牟平、乳山发展。其间,胶东党不仅团结和掌握相当的基本群众,而且有计划地参加地方政权建设,派人参加区长竞选,并设法打进"区公所"、"联庄会"内部掌握武装。1935年"一四"暴动后,反动势力大肆屠杀革命群众,以暴力进行所谓"清乡"、"清党",致使文、荣、牟、乳、威一带党的基层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其他地方的基层组织暂时隐蔽下来,停止活动。
1937年12月,胶东特委组织发动"天福山起义"以后,各地党组织纷纷恢复活动,并得到发展壮大。1938年前由于环境所限,党员数量少,分布不均衡,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比较混乱,有的几个村或几个乡成立一个支部,有的一个村成立一个或几个支部,支部成员由上级指定。1940年后,党员队伍迅速壮大,支部设置逐步正规条理,多数县能按乡成立支部。1941年,胶东区有基层支部2670个。1942年,各地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支部。此后,凡党员3人以上的单位即建立基层支部。支部成员开始民主选举,一般3~7人,设书记、组织、宣传、青年、妇女、职工、军事等委员。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全胶东区有基层党小组17433个,基层支部7021个,基层党委384个。同年,中心区域内的基层组织由秘密转入半公开状态,区干部逐步公开活动(敌占区党组织仍处在秘密状态),支部生活也趋于正规化,支部委员会一般每月召开1~2次,讨论、学习上级指示,研究、部署工作,进行检讨与批评。党小组每月活动2~3次。
1946~1949年,胶东基层组织建设坚持"群众运动到那里,党就发展到那里,支部就建立到那里"的方针。凡有党员3人以上的单位,都建立支部。敌占区采取"栽钉子"(派人打入)的办法,安排一部分同志以一定的社会职业作掩护,秘密开展党的工作。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胶东时,全区有1480个基层党支部受到摧残和破坏,占支部总数的13.8%,其中南海区基层支部20%被破坏,由2411个减为1929个。对此,各地党组织进行了党支部整顿恢复工作。1948年起,党员15人以下,设支委3~5人;15人以上,设支委5~7人。1949年始,支部书记要由县委批准,支部委员由分区委批准,支部成员仍坚持民主选举。是年9月,全区已建立基层支部15601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胶东区于1949年底逐步开始公开党的工作,首先公开机关、学校、工厂、矿山支部,然后公开农村支部。在农村先公开好的支部,造成良好影响,再从一般到较差支部逐步公开。公开支部,先在积极分子中公开,再召开群众大会,公布党员名单。到1950年底,全区各地支部全部公开。在公开党的过程中,对党的基层组织进行全面整顿,主要方法是通过上大课的形式普训党员,提高党员的思想、文化、科学水平,使全党迅速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基层支部建立健全各种适应新形势的规章制度,坚持经常性的组织生活,党的支部大会每半月召开一次,党小组会一般不超过10天一次,每半年对党支部进行一次改选。支部设委员3~11人,分工为书记、组织、宣传、民兵、青年、妇女、行政、公安、武装等。1952年后,区设基层党委,乡设总支,村设分支。1955年,强调农村支部组织形式要同互助合作运动发展相适应,农村党组织遂以合作社为单位设立。大社建党支部,小社建立党小组,支部的选举改为一年一次。是年,参加农业社党员占党员总数90%以上。1956年原有的小乡总支全部撤销,以新划的大乡建立党委,村建支部或总支(党员50人以上的村设总支)。至1957年莱阳地区和烟台市共建党支部11562个。其间,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任务,由服务于战争全面转入经济建设。
1958~1966年,基层组织的设置以基本核算单位为基础,凡有3名以上党员的基本核算单位即建立支部。党小组的设立,在农村以生产小队为单位,工厂以车间班组为单位。党支部委员一般设3~5人(个别可增至9人),分工为:书记、组织、宣传、监察、生产、财贸、文教、福利、治安等。1961年,以自然村建支部,以新划的生产小队建党小组,至1965年底,全区支部已达到14572个。这期间由于受"左"的错误的影响,在党的组织活动中一度有形式主义表现。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基层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在"踢开党委闹革命"错误思潮中,基层党组织普遍受到冲击,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至1967年2月,先后被"革命委员会"的"一元化领导"所取代。到1968年开始整党建党,基层党组织才逐步恢复。70年代,对社队领导班子的建设,强调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到1975年全区社队班子基本达到老中青"三结合"的要求,其时全区11268名生产大队党支部委员中,青年占32.1%,中年占58%,老年占9.3%,到1976年,全区有基层支部19409个。
1976年后,全区基层组织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到1977年底,全区303处公社党委、11111个农村党支部,逐个进行调整充实。对不健全的班子进行改组,清除"打砸抢分子"和帮派思想严重的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乡镇、村制,遂在乡镇设党委,村设支部,党小组根据生产分工或居住地划分。各基层组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活力。在农村着重解决基层领导班子状况与商品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按照干部"四化"的要求,坚持新的用人标准,大胆的从乡镇、村办企业和专业户、联合体中选用懂生产、会管理、有干劲、能够开创新局面的人当基层领导干部,建立一支适应贸工农型生产结构的基层干部队伍,改变"四偏"(职数偏多、年龄偏大、文化偏低、专业技术人员偏少)现象。至1985年,全市农村支部中文盲和50岁以上的成员大多数已退出。平均委员职数由1976年的6.5人减少到3.3人;平均年龄由1984年的40.6岁下降到37.6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55.8%,比1984年提高14.1%。是年,全市共有基层党支部20454个,总支部495个,基层党委457个。1992年底,全市有基层党小组51033个,党支部18526个,总支部675个,基层党委77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