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6&A=1&rec=159&run=13

1924年,郭寿生在烟台海校发展第一个共产党员叶守桢。此后,在外地入党的共产党员宋海艇、徐约之、李伯颜、孙耀臣等陆续回到胶东,以莱阳和烟台为中心开展民运工作,发展党的组织。到1927年共发展党员33名。1928年后,胶东党的发展工作进一步展开,到1932年,境内各县市(除长岛外)都有党员。1937年4月,全胶东已有党员1840人。早期党的发展工作,主要是以各地学校为基地,其对象多为进步教员和学生及少数工人、农民。发展的方式秘密而简单。先从认识的人中物色对象,再单线进行考察,只要不怕牺牲,赞成党的主张,提供活动经费,同意入党,填表就算正式入党(有的不填表,口头上承认也可)。活动方式是秘密单线垂直领导。1937年12月天福山起义后,党的发展工作重点逐步由学校转向农村,由知识分子转向工农群众。
1938年下半年,胶东区党委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精神,发出"为担负起彻底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神圣任务,要成十倍成百倍地发展党员"的号召。到1939年,全区党员猛增到16000名。这期间发展的方法是分配任务,每个党员都有发展新党员的任务;组织工作队在根据地突击发展;办训练班集中训练积极分子,从中吸收优秀分子入党;另有少数集体吸收或农协等群众团体升级等做法(这种做法很快得到纠正)。发展党员的条件,多数地方规定为"能执行党的指示,好好学习,保守秘密,能参加小组会,缴纳党费"。也有个别地方出现简单化的情况,"只要抗日,同情八路军,恨投降派即可入党"。在新发展的党员中,多数只经支部或党小组批准。经过大量发展,党的队伍得到迅速扩大,为全面抗战打下基础。但由于过于强求数量,质量受到影响,出现不少问题。后根据中共中央1939年8月发出的《关于巩固党的决定》精神,胶东区党委重新确定发展党员的方针,坚持"在巩固党中求发展,巩固与发展并重"。对原有的党员要求进行审查、教育、提高;对新发展的党员则要求严格手续,要经过"选择、教育、斗争锻炼"三个阶段,做到发展一个巩固一个。1940年下半年,针对全区出现的偏重巩固、忽视发展的现象,区委又提出要把发展党员当作经常性的工作,不搞突击,但也不能停止,要求基础好的地区以巩固为主,力量薄弱的地区以发展为主。1941年全区共发展党员19722名,成为胶东党员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时期。其间发展对象开始注重以工人、贫雇农、劳动妇女及未参加反动党派的贫苦知识分子、好的中农、抗工烈属等为重点。1941年,区党委针对有的地区对知识分子关门的现象,强调在大量发展工农分子入党的同时,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入党,并要求发展工作由农村到城市,由内地到沿海,由山区到平原,由根据地到敌占区,全面普及平衡。发展手续也逐步完备(对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发展的党员,手续不完备者,都做了补办)。到1945年全胶东有党员88221名。
1945~1948年,大批党员参军、支前离开农村,党员空白村数量增加。其时,胶东开展土改复查,分得土地的贫苦农民衷心拥护共产党,阶级觉悟提高很快,大批积极分子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区党委针对此情况决定:"大量吸收贫雇农入党,大胆地向经过土改复查运动考验的积极分子开门"。提出发展新党员的条件一是根子正,二是立场好,三是无私心。发展方式首先对积极分子登记审查,进行教育,启发其志愿,造成群众性的入党热潮。然后进行群众性的审查,个别秘密吸收。入党仪式比较正规:悬挂领袖像和党旗(没有党旗的挂块红布)进行宣誓,并要有上级党的代表参加。其间,胶东党得到迅猛发展,新增党员192274名,其中贫雇农占80%。1949年0月全区党员总数达302392名,占人口总数的2.82%。
建国初,党的发展工作按照"积极慎重"的方针,"有计划、有准备、有领导"地进行,发展一批巩固一批。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尤其是空白村。发展对象是互助合作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共青团员、工会、农协、妇联等群众团体的领导骨干,公营企业中的生产和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劳动模范等。发展的条件是历史清楚,成份纯洁,作风正派;积极参加与领导互助合作运动,生产积极;阶级立场明确;与群众联系好;要求进步、学习积极。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除由县(后改为区)统一集中培养教育外,支部还确定专人进行经常性培养,分配一定的工作及吸收听党课。支部讨论通过确定接收入党者,要由上级党委组织员个别谈话,进行严格审查,然后交党委讨论审批。1951~1957年,莱阳、文登、烟台三地市共发展新党员22743名。1959年,全区有党员241952名。
1960年6月以后,按党中央提出的"要有领导有控制有重点的接收新党员,要更加慎重严肃,确保新党员的质量"的要求,烟台地区农村一般停止发展新党员的工作,重点转向整顿巩固和提高,对一些空白村及党的力量薄弱的村,经地委批准方可发展。发展的重点放在工业、文教、卫生战线,其对象主要是贫农、下中农出身的经过考验的青年积极分子,先进的老工人和知识分子。1962~1963年。全区只接收278名新党员,主要分布在党的力量很薄弱的单位。1964年地委组织部在招远县调查,发现由于几年来在农村控制发展新党员,出现了老党员多,文盲多,青年党员少,核心骨干少等问题,据此地委决定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中发展一批新党员,重点是贫下中农出身的青年,尤其是知识青年。1961~1965年,全区共接收5557名新党员,是建国后发展党员较少的时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区各级党组织处于瘫痪状态,党员发展工作中断。1968年,全区通过整党建党,恢复发展党员工作。到1969年9月全区有58个党支部恢复组织生活,由地区革命委员会授权,省革委批准,发展387名新党员。至1976年,全区共"纳新"党员97011人。"纳新"的主要做法是:根据"五十字建党纲领"和接班人五项条件,党支部把申请入党的名单公布给"革命群众",以"大民主"的形式酝酿讨论。党支部根据民主讨论的意见最后确定"纳新"对象。对"纳新"对象要进行"三查清"(查清本人的政治历史、查清家庭成份、查清所有社会关系),并由基层党委通过纳新对象学习班进行"三个教育"(阶级斗争教育、路线斗争教育、继续革命教育)。1976年又进行"双突"(突击纳新、突击提干),全区当年突击纳新27174名党员,是建国后发展党员最多的一年(相当于1979~1983年发展总数)。"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组织原则受到严重破坏,致使一批不符合党员标准的人混入党组织。粉碎"四人帮"后,于1977年、1979年先后两次进行全面调查,并根据规定进行处理和纠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级党组织在发展党员中坚持"两个较多注意",即较多注意在工交财贸第一线的职工、青年农民、解放军指战员、各行各业中的知识分子和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中吸收党员;较多注意在妇女和少数民族中吸收党员,重点是解决知识分子入党难的问题。1979~1985年,全市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发展党员15306人,占同期发展党员总数的30.1%。1985年底知识分子中党员所占的比例,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27.1%上升到43%。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党的"家庭出身看本人,社会关系看影响,历史问题着重看现实表现"的一贯政策,积极吸收那些政治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对党贡献大的优秀中青年知识分子入党。同时,各级党组织不断加强对知识分子的培养教育,坚持早发现、早培养、早考察、早发展。在大量吸收优秀知识分子入党工作中,各级党组织坚持党员标准,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认真审查本人在"文化大革命"和三中全会后的表现,既保证新党员的质量,又破除过去"刨老根查三代"的做法,加快发展知识分子入党的速度。1985年全市共发展知识分子党员6478人,占发展党员总数的46.2%。至1985年全市共有党员490366名。1987年,威海市、荣成县、文登县、乳山县析出,到1992年全市共有党员39981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