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公路沿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9&rec=7&run=13

东营市的公路发展较晚。据《广饶县志》记载,清代“广饶县城至牛庄
大道,出广饶北门经司家、石村,过小清河、碑寺、邵家庄桥至牛庄,长80
华里。”这是东营市境内最早的一条公路雏形。
民国11年(1922年),利津县汽车客运首次通车(由周村至利津)。汽
车站设在河东二区小街村(今垦利县境)。民国15年(1926年),山东省实
行官办运输,成立利菏汽车路局。并利用黄河大堤作路基,修成济南至利津
公路,途经台子、青城、道旭、麻湾,长194公里。其它公路大都是循旧有
官道、驿站,平整填补,增高加宽。距官道较远时,则循便道。若无便道可
循,则须取捷径另选新线。所经村庄、村内路一般较窄,土路面,雨雪无法
通车。
民国16年(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公路建设有所发展。按照
南京政府的规定,分国道、省道、县道,但几次所定国道计划均未实施。有
的国道与省道同线,其修筑标准未按国道的规定进行。县道大都连接本县乡
镇村道,以行驶人力、兽力车为主。
南京政府时期的公路施工,路基工程完全是征调民工进行的。当时曾公
布《修筑国道征用民工通则》,规定路线经过的各县及邻县,凡18岁以上、
50岁以下的男壮工均有应征义务。服役期间,自带工具,官方只供伙食,不
给报酬。民国24年(1935年),南京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发《冬令征工服务办
法》,规定自11月1日起至第二年3月止,为民工劳动服务季节,筑路造林亦
在征工服务范围。
山东省根据上述规定进行征工筑路。民国24年(1935年)11月12日公布
《山东省冬令征工筑路治河办法》,规定有关各县普遍征工,各县依照省颁
布办法,大都设立了征工服役事务所,主持其事,结合本县具体情况,各自
制定征工办法、施工程序、施工细则等。这一时期修建的公路,数量较多,
但质量低劣。公路路线弯曲,穿越村镇多,街道狭窄,汽车通行困难,极易
发生事故,遇到集市,通行更难。另外路基低而松软,未经压实,不少地段
在洪水位以下,雨季漫水,易被冲断。当时路基宽度一般规定为6米,但实
际宽窄不一,狭处仅4~5米。最大纵坡一般为0.8%。所修公路几乎全为自然
路面,土壤未加改良,晴天尘土飞扬,雨时泥泞载道,人行亦感不易。那时
仅有济南至利津、潍县至道旭2条土路,途经东营市辖区路段极少。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日本侵略军依靠机械化的运输工具向
山东进行大规模入侵,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
蚕食和封锁。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抗日根据地民兵、游击队为配合八路军
作战,广泛开展破袭公路战,大规模地破坏敌人控制的交通线,钳制其增援
部队,破坏后方供应,粉碎日本侵略者分割、封锁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阴谋。
期间,广饶、利津军民对公路和桥梁的破袭从未间断。特别是广饶至博兴、
广饶至临淄、广饶至寿光、利津至滨县、利津至沾化几条主要道路,进行了
敌修我破、此修彼破、日修夜破的公路破袭战,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有力
地配合了主力部队作战,使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蚕食和封锁遭到严重
挫折。从抗日战争由局部反攻到全面反攻,东营人民一方面破坏公路,截断
敌人交通运输,一方面开展轰轰烈烈的支援前线工作,迅速抢修公路、桥梁,
恢复交通,保证抗日军队的军事运输。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9月),日本投降后到国民党发动大规模内
战前,山东解放区积极抢修公路,恢复通车。国民党军接管一些大城市和部
分公路。全国内战爆发后,国民党随着军事进攻,抢修了一些公路。解放区
军民因解放战争的需要,在历次战役中,破袭公路,阻止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和解放区的不断扩大,解放区军民又修建了一些公
路和桥梁,支援解放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43年,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公路建设十分
重视。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作出关于整修公路的决定,明确规定了
民工修建公路、公路留地、养路、护路等原则和办法。同年4月25日,山东
省人民政府下达指示要求:“公路工作的方针,以养护为主,重点修整已通
车路线,保证通车。”当时公路整修划分为重点路线和一般路线。一般路线
要求整修防碍通车的路基、桥涵,做到路面平整,排水畅通,适当注意路基
的高度与宽度。有的路线,规定过窄处加宽至6米。重点路线要求达到常年
通车,路基平整坚实,做出路拱,修齐路肩与边坡,低洼处加高压实,进行
必要的改线。路基宽度不足5米者在可能范围内加宽至7~9米,附近有沙之
处,加铺沙层。当时惠民专署(东营市尚未成立)发出通令,对全区干、支
线公路用地作出规定,并决定对全区公路本着“先求其通,再求其好”的原
则进行普修。规定干线公路宽24米,支线公路留地宽21米。整修公路的资金、
劳力,一是依靠国家投资,二是严重灾区采用以工代赈办法,每人每日补助
粮食1~4斤,技工8~12斤,协助技工工作的6~8斤,材料运输每吨公里5斤。
到1952年,原有路线基本恢复通车,并增加了新路。
1953年国家进入有计划经济建设时期后,公路工作重点由恢复公路交通
转为“以养好路面为中心,加强全面养护”,重点改建路面,改善路基,提
高公路质量。
1953年11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地方交通工作的
指示》,强调“依靠地方民力、财力,就地取材,加强现有公路的养护,修
建当地迫切需要的简易公路,以适应日益增长的经济建设和广大人民生产生
活的需要。”
1958~1965年,广饶、利津、垦利三县的县乡公路有所发展,但施工质
量很差。有的路段路基未经夯实,靠自然碾压,密实度低,个别级配粒料改
善路段,用粒料不经筛选,级配失控,块石裸露,不修不平,修后仍然不平。
多数公路未经测设、选线、确定标准,施工中不顾工程质量,甚至修路不修
桥或者修了断头路。1965~1983年,随着胜利油田和黄河口三角洲的开发建
设,东营境内的公路建设进入新阶段。
1983年12月12日,根据东营市人民政府东政发[1983]26号文件,成立
了东营市公路管理段。从此开创了东营市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的崭新局面。
建市初期,全市仅有4条干线公路,总里程也不过212.4公里(包括0.6公
里渡口),县乡公路273公里,胜利油田专用路650公里,通车里程1135.4公
里。这些公路大都是60年代胜利油田勘探时期修建的三、四级公路,路面老
化,超负荷运营,养护管理滞后,车速缓慢,事故频繁。自1984年以来,在
历届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胜利油田的大力支持下,东
营市公路管理局按照全面开发和建设黄河三角洲的总体要求,结合东营实际,
果敢地确立了“超常规、大跨度、高起点、快节奏”加快东营公路建设步伐
的指导思想,坚持“一个结合(与油田结合)、两个面向(面向滩涂开发和
经济开发)”的工作原则,发扬“团结拼搏、务实创新、优质高效、争创一
流”的东营公路精神,以高度的革命事业心和历史责任感,与时俱进,开拓
创新,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东营公路史
上的光辉诗篇。 公路建设、 养护、管理等各项工作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1988年12月,河辛路东营至广饶段40.37公里建成通车,成为全市第一条高标
准的一级公路。1992年,广饶县成为全国第一个村村通柏油路的县区。1996
年12月6日,东营市第一条全封闭、全立交的高等级公路——东红路东营港
至胜利黄河大桥段一级汽车专用公路竣工通车。2000年9月16日,东营市另一
条标准更高、设施更全的高速公路——东红路胜利黄河大桥至青州段竣工通
车,标志着东营市的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新阶段。2002年全国第二次公路普
查期间,将2 20国道滨郑路延伸至东营,并更名为东(营)郑(州)路,结
束了东营市无国道的历史。
至2002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4547.1公里,其中干线公路776.7公里,
县乡公路1734.9公里,油田农场专用公路2035.5公里,公路密度为56.9公里/
百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以胜利黄河大桥和利津黄河大桥为枢纽,以东郑路、
东红路、河辛路、新博路等七纵五横12条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油田
农场专用公路纵横交织的公路网络。提前实现了高速公路进入全省网,干线
公路无三级路的目标。干线公路建设实现了由一般公路向高速公路的战略转
移,彻底改变了建市初期公路少、等级低、路况差、分布不合理等与经济发
展不相适应的落后局面。公路建设及管理走在了全省前列,切实为黄河三角
洲及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铺好了路,架好了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