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野生动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8&rec=38&run=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解释,野生动物是指
属于哺乳纲、鸟纲、爬行纲、两栖纲的野生动物。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主管其中陆
生野生动物的管理工作。
一、野生动物资源调查
据记载,早在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韩文琨编撰的《利津县新志》记载鸟类
25种,并对鸟类的形态、鸣声作了描述。
1983年5月惠民地区组织鸟类调查, 垦利县的王克山参加了调查,查出垦利县
鸟类103种。 是年10月,东营市成立后,市林业局又组织市林业局林保站、利津县
林保站、垦利林保站继续进行鸟类调查工作,至1985年5月结束,共查出鸟类182种。
随着黄河三角洲市级、省级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相继建立,黄河三角洲丰富
的野生动物资源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先后有山东大学纪加义、省林业厅
于新建,香港的大卫、美国的阿其博博士、山东师范大学的赛道建等专家教授,多
次到黄河入海口一带考察鸟类。
1997年3月至1999年12月, 根据山东省林业厅鲁林保字[1996]35号《关于开
展全省陆生野生动物调查的通知》 精神,东营市林业局组织市林保站和5个县区林
保站全部人员共26人, 进行外业普查。共设样带(6千米×100米)105条,在不同
季节进行6次调查,53次专项调查;访问专家、农民483人,累计行程7100千米。
到1999年底,已基本查清全市的陆生野生动物资源。东营市共分布各种野生动
物1529种, 其中水生动物641种,陆生无脊椎动物583种,陆生脊椎动物305种(其
中兽类20种, 爬行类9种,两栖类6种,鸟类270种)。鸟类资源尤其丰富,属国家
Ⅰ级保护的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鹤、白鹳、金雕、大鸨、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
等9种; 属国家Ⅱ级保护的有灰鹤、大天鹅、鸳鸯等32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
种国际贸易公约》的有39种,列入《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的152种,
列入《中澳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的50种,属山东省重点保护的有40种,
属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有213种。
二、野生动物重要物种简述
(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8种
1. 黑鹳体长950毫米,上体黑色,具紫色光泽,眼周红色,颈、胸黑色,下体
全部白色。栖于沼泽、河滩,单独活动,以小型动物为食。东营市主要分布于黄河
口、广南水库一带,旅鸟。
2.白鹳体长1200毫米,分布于黄河口大汶流一带,旅鸟。
3.中华秋沙鸭体长600毫米,偶见于广南水库。
4.金雕体长780毫米,偶见于荒原上空,旅鸟。
5.白尾海雕体长900毫米,偶见于沿海一带草原上空,旅鸟。
6.大鸨体长1150毫米,分布于河口、利津、垦利一带的荒原,冬候鸟。过去全
市分布很多。据河口区丁水林讲:“80年代中期,还常见到上百只的大群”,现在
很少见到。
7.丹顶鹤体长1300毫米,分布于沿海一带虾池、农田,旅鸟,部分在本市越冬。
8.白头鹤体长1000毫米,分布于黄河口、一千二林场一带的农田,旅鸟。
(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1种
1.灰鹤体长1100毫米,全市均有分布,主要在自然保护区内,冬候鸟。
2.白枕鹤体长1000毫米,分布于黄河口、大汶流一带的农田、草地,旅鸟。
3.蓑羽鹤体长960毫米,偶见于黄河口一带的麦田、与灰鹤混群,旅鸟。
4.斑嘴鹈鹕体长700毫米,偶见于黄河口沿海,迷鸟。
5.海鸬鹚体长730毫米,分布于黄河口一带,旅鸟。
6.白额雁体长700毫米,分布于黄河口两岸的麦田、豆田,冬候鸟。
7.大天鹅体长1400毫米,分布于小清河以北的河流、水库,以广南水库沿海一
带最多,常见300~500只大群,有逐年增多趋势。
8. 鸳鸯体长450毫米,分布于黄河口一带的沼泽、水库,常与其它鸭类混群,
成对活动。旅鸟。
9.凤头蜂鹰体长650毫米,偶见于开阔地上空或高大乔木上停息。旅鸟。
10.黑鸢体长660毫米,分布全市,数量少。留鸟。
11.苍鹰体长580毫米,见于开阔地上空、林中。旅鸟。
12.雀鹰体长400毫米,见于开阔地、林地。旅鸟。
13.松雀鹰体长350毫米,见于疏林地、灌丛中。旅鸟。
14.大鵟体长880毫米,见于孤岛林场。留鸟。
15.普通鵟体长500毫米,见于草原、农田上空。旅鸟。
16.灰脸鵟鹰体长410毫米,见于林缘、田间上空。旅鸟。
17.白尾鹞体长500毫米,见于草地、农田及林缘。旅鸟。
18.鹊鹞体长510毫米,见于沿黄、沿海一带。旅鸟。
19.燕隼体长300毫米,栖于开阔地附近的林缘、林带。留鸟。
20.红脚隼体长290毫米,栖于森林、草原。夏候鸟。
21.红隼体长360毫米,保护区内较多,其它县区也可见到。夏候鸟。
22.小杓鹬体长310毫米,主要分布于广南水库、河流一带的沼泽、湿地。旅鸟。
23.小青脚鹬体长210毫米,主要分布于黄河口、广利港一带。
24.黑浮鸥体长270毫米,分布于沿海虾池、水库一带旅鸟。
25.红角鸮体长200毫米,分布于军马场、孤岛林场林内。留鸟。
26.领角鸮体长230毫米,分布于军马场、孤岛林场林内。留鸟。
27.雕鸮体长650毫米,分布于军马场、孤岛林场林内。留鸟。
28.纵纹腹小鸮体长230毫米,分布于军马场、孤岛林场林内。留鸟。
29.长耳鸮体长400毫米,20世纪90年代初见于六户、龙居、虎滩,数百只。冬
候鸟。
30.短耳鸮体长370毫米,分布于军马场林内。冬候鸟。
31.鹰鸮体长290毫米,分布于军马场林内。留鸟。
(三)重要经济物种
1.普通燕鸻主要以昆虫为食,为农林益鸟,多集群活动,广泛分布于河流、水
库、沼泽、湿地。夏候鸟。
2.四声杜鹃主要以昆虫为食,农林重要益鸟,分布于全市林内。夏候鸟。
3.大杜鹃以昆虫为食,农林重要益鸟,分布于近水林内。夏候鸟。
4.中杜鹃以昆虫为食,农林重要益鸟,栖于密林内。夏候鸟。
5.楼燕以昆虫为食,农林重要益鸟,常集群栖于旷野。夏候鸟。
6.白腰雨燕以昆虫为食,农林重要益鸟,常集群于农田、草原处。夏候鸟。
7.戴胜以昆虫为食,农林重要益鸟,各县区均有分布,数量较少。留鸟。
8.黑枕绿啄木鸟主要以蛀干害虫为食,林业重要益鸟,各县区均有分布,数量
少。留鸟。
9.大斑啄木鸟主要以蛀干害虫为食,林业重要益鸟,全市分布,数量少。留鸟。
10. 星头啄木鸟主要以蛀干害虫为食,林业重要益鸟,各县区均有分布,数量
少。留鸟。
11.家燕飞捕昆虫为食,分布于农村、城区。夏候鸟。
12.金腰燕飞捕昆虫为食,分布于农村、城区。夏候鸟。
13.白鹡鸰以昆虫为食,分布于全市近水村落。夏候鸟。
14.田鹨以昆虫为食,主要分布于近水的田间、树林。夏候鸟。
15.灰喜鹊主要以昆虫为食,分布四旁林内。留鸟。
16.喜鹊主要以昆虫为食,分布四旁林内及林内高树。留鸟。
17.大山雀主要以昆虫为食,全市林地、四旁林木、庭院常见。留鸟。
18.沼泽山雀主要以昆虫为食,见于全市近水林内。留鸟。
19. 中华大蟾蜍体形大,舌长椭圆形,上颌无齿,皮肤粗糙,头有耳后腺;体
背面密布癞粒,陆栖,繁殖季节入水产卵。耳后腺分泌物为蟾酥,有解毒、消肿、
止痛之功效,是配制六神丸、蟾酥丸等中成药等不可缺少的原料。它以昆虫为食,
有益于农林业。广泛分布于全市农田、草原及水库、河流堤岸。
20.黑斑蛙即青蛙,以昆虫为食,有利于农林业,广泛分布于全市池塘、沟渠、
水田、淡水沼泽等。
21. 虎斑游蛇背面草绿色,躯干前两侧有粗大的黑色斑块,颈部及其后一段距
离的黑斑之间为鲜红色,颈背中央有明显的浅槽,以蛙、鼠、昆虫为食,广泛分布
于全市近水的农田、草原、堤坝等处。
22. 艾鼬俗名艾虎、地狗,体形似黄鼬,但个体较粗大,尾较短而细,背及腰
部的毛尖黑褐色,尾基棕黄,末端黑褐。毛色灰白,毛绒丰足,色泽美观。可驯化,
繁殖能力强,一年一胎,平均一胎10仔,配种期3~9月份。野生艾鼬多以鼠、兔、
鱼、昆虫等为食。各县区均有少量分布。
23. 黄鼬背毛赤褐色,腹淡黄褐色。在肛后附近有臭腺一对,分泌物具恶性草
臊臭味,用以自卫和异性追踪。以鼠、小鸟、昆虫为食,夏季多在田野,冬季迁入
草堆、农舍。各县区均有分布,20世纪70年代以后数量越来越少。
24. 赤狐外形似犬,但四肢较短,颜面狭长,嘴尖,尾粗而长,毛密而蓬松,
介于黄褐色与棕红色之间, 尾尖白色,成年赤狐体长可达900毫米。捕食鼠、兔野
禽,也捕食两栖、爬行类及昆虫,兼食果、菜等。对维护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20
世纪50年代前数量多,现保护区内有较多分布,各县区已极少见到。
(四)东营市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