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主要造林树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8&rec=35&run=13

一、主要造林栽培树种
(一)杨树
主要有毛白杨、欧美杨和小美杨。毛白杨是乡土树种,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
布于小清河以南。由于毛白杨树干高大,树形雄伟,材质好,抗病虫,群众喜植,
多用于四旁植树。毛白杨大发展时期是1991~1995年。建市后,杂交杨广泛种植,
以小美类和欧美类为主,因树质差,生长期短,90年代后逐渐被淘汰。杂交杨主要
用于四旁植树及营造人工林。 1999年后, 全市逐渐引进了三倍体毛白杨、欧美杨
107、 108,中林2001等速生杨树,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到2003年6月底,全市已栽
培速生杨8933.3公顷,主栽品种是欧美杨107、108及三倍体毛白杨,中林系列。
(二)柳树
主要有旱柳、垂柳和钻天柳。较耐盐碱,栽植普遍。旱柳为乡土树种,多植于
房前屋后、路边水旁,因旱柳可做柳杈、柳杆,又可用于防风固沙,一直被群众所
喜爱。20世纪80年代,钻天柳种植居多,具有速生、丰产的特点。垂柳多栽植于街
道、庭院,是城镇绿化的主要树种。柳林最具代表性的是垦利县孤岛林场万亩天然
柳林,是80年代中后期黄河淤积天然下种而成,主要有杞柳、旱柳、垂柳、曲柳及
各种柳的变种及杂交种, 密度每亩5~30株不等,胸径一般在10~15厘米,大者可
达25厘米。柳树因其易繁殖,生长快,耐水湿,是黄河三角洲主要造林树种。1995
年后在全市路域绿化工程中大面积推广J172柳。
(三)白榆
其耐盐碱,材质好,用途广,易繁殖,全市均有栽植。榆树皮、叶、果(榆钱)
可代食充饥。建国后至70年代初,白榆为主要优良、速生造林树种之一,是民用建
筑和农具不可缺少的木材。70年代后,榆兰金花虫危害严重,不少榆树被害致死,
存活者生长缓慢,故植者减少。如今存有的白榆大都是60年代营造的,如六户镇部
分农田林网、黄河农场部分农田林网等。
(四)刺槐
又名洋槐,原产北美。20世纪50年代开始种植,60~80年代形成种植高潮。刺
槐水平根系发达,耐盐碱,生长快,材质好,群众喜植。主要用于营造防风固沙林、
水土保持林及用材林。刺槐是全市最主要的造林树种,面积和蓄积都居首位,其中,
孤岛地区12000公顷人工刺槐林为华东平原地区之最。
(五)泡桐
主要分布于小清河以南。由于泡桐生长快,材质好,是制作家具的理想用材,
20世纪70~80年代被群众广泛栽植于房前屋后, 一般每户5~20株,成为村庄绿化
的主要树种。建市后,大力提倡发展桐粮间作,1988~1992年广饶县石村乡、稻庄
镇、西营乡等大面积发展,但后来由于群众认为此类种植方式效益不好,桐树逐步
被伐掉,桐粮间作今存无几。
(六)绒毛白蜡
原产北美。该树种生长快,材质好,树姿优美,耐盐碱、水湿。20世纪80年代
初,引种该树效果良好,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1990年后,将该树引入大田造林,
道路、水渠、河道绿化也应用较多,生长良好,优于其它造林树种,成为黄河三角
洲大力提倡发展的树种。东营市绒毛白蜡种源多来自天津市,1990~1994年,每年
都调入种子2500公斤左右,近几年因当地白蜡已结种,不再调入种子。但由于绒毛
白蜡还没有选育出优良无性系,靠种子繁育,种子不纯,因此表现类型繁多,既有
种间型,又有品种类型。
(七)枣树
枣树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全市,以黄河以北居多。其中,河口区西部的新户乡、
太平乡最多,主要植于房前屋后。常见有金丝小枣、圆铃枣、长红枣等,以金丝小
枣最多。1990年后,借鉴外地经验,大力发展枣粮间作,1998年开始又积极发展以
冬枣为主的名优枣生产基地,使枣树面积在本市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至2002年
底,全市枣面积达到12586.7公顷。
(八)苹果
苹果是全市经济林首位树种,面积占经济林的75%以上。苹果发展有两个高峰
期,一是20世纪70年代,主要栽培品种有金帅、国光、青香蕉、红香蕉、印度、红
玉、祝光等;二是1987~1992年,引进短枝型苹果,品种有红富士、新红星、乔纳
金等,苹果面积、产量、品质都有大幅度提高。如今全市主栽苹果品种主要是富士
系列。
(九)梨
主要品种有鸭梨、长把梨、酥梨、小白梨、雪花梨等,以鸭梨、长把梨居多。
20世纪末随着育种及引种工作的开展,新培育引进丰水梨、黄金梨、水晶梨等众多
栽培品种,改变了梨品种相对单一的局面。栽培主要区域有广饶县花官乡、利津县
北宋乡、大赵乡等。
(十)桑树
又称家桑、白桑,主要植于房前屋后。桑树耐干旱,耐盐碱,生长快,叶是蚕
的饲料,果实可食用。1994年以来,随着丝绸业发展,东营区龙居乡、西范乡、油
郭乡、牛庄镇等大面积种植,主栽品种主要是湖桑32、选792等品种。至2003年6月
底,桑园面积达4733.3公顷,种桑养蚕已成为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十一)柽柳
俗称红荆条、红柳。主要分布于小清河以北广大地区。柽柳极耐盐碱,为重盐
碱地先锋造林树种。柽柳是蜜源植物,枝条可编筐、篓、篮等,也可做薪材,树桩
可做盆景。20世纪90年代,市政府对柽柳资源的开发利用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措
施,使柽柳资源得到保护和发展,至2002年,全市有天然柽柳林达3.6万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