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用电结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6&rec=49&run=13

第二章 用电结构

一、工业用电
由于历史原因,东营地区的供电关系较为复杂。淄博、惠民等地市电业部门均曾
为东营地区供电,胜利油田内部也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输电网络。
1992年,东营地区供电秩序有所好转。1997年以前,地方工业主要由垦利炼油厂
(1985年)、市化工厂(1990年)、市棉纺厂(1988年)、广饶石油化工厂(1989年)、市人
造板厂(1996年)、东营区氯碱厂(1997年)等几家大型企业支撑。其中,东营市化工厂
年用电量为7500万千瓦时,东营市棉纺厂年用电量为1500万千瓦时,东营市人造板厂
年用电量为1000万千瓦时,氯碱厂年用电量为8000万千瓦时,这些大企业逐步成为地
方工业用电大户。 1990年,东营市工业用电量为15947万千瓦时。1991年,东营市工
业用电量为54507万千瓦时。1992~1995年,东营市工业用电量平均以每年24.6%
的比例增长。 其中,1992年工业用电量为304840万千瓦时,1995年工业用电量为588
097万千瓦时, 1996年工业用电量为539925万千瓦时。自1996年始,国内市场疲软使
市直各大企业用电量大幅减少,胜利油田生产也受到相应影响,特别是1997年的亚洲
金融危机给胜利油田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导致工业电量持续不前。进入2000年以后,
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好转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各大企业生产经营逐步恢复到了1
995年的水平, 以广饶县大王镇为龙头的乡镇工业发展尤为突出,华泰集团、金岭集
团、 万达集团等的崛起, 带动了东营市地方工业用电的发展。2000年,东营市实行
“大开发、大招商、大发展”的战略部署后,一批招商引资项目进入东营地区,带动
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促进了本地区用电量的增长。 1997年,东营市工业用电量为
577 401万千瓦时。 1998年,工业用电量为588521万千瓦时。1999年,工业用电量为
5563 10万千瓦时。 2000年,工业用电量为570243万千瓦时。2001年,工业用电量为
55721 0万千瓦时。2002年,工业用电量为602918万千瓦时。
二、农业用电
东营市内农业用电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各县区农业生产用电;另一部分是胜
利油田农业用电。1992年12月27日,随着垦利县辛安乡曹家村通电,全市实现村村通
电。1994年,全市农村实现户户通电。
1990年, 东营市农业用电量为2850万千瓦时,1991年,东营市农业用电量为374
0万千瓦时。 从1992年起,东营市农业用电量逐年递增。1992年为22339万千瓦时,1
993年为33273万千瓦时,1994年为34901万千瓦时,1995年为34771万千瓦时,1996年
为45553万千瓦时, 1997年为46331万千瓦时,1998年为32520万千瓦时,1999年为36
745万千瓦时,2000年为39432万千瓦时,2001年为39619万千瓦时,2002年为41704万
千瓦时。
三、城市生活用电
建市初期,城市居民生活用电主要是照明用电和电视机、收录机、电熨斗、电风
扇用电等。自1994年起,城市居民生活用电量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空调用电量急剧
增加。特别是1999年以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农网改造的全面实施,
城乡居民用电价格不断下降,“负荷瓶颈”被打破,极大地促进了居民用电量的增长。
1990年,全市生活用电量为5190万千瓦时。1991年,全市生活用电量为6602万千
瓦时,占全市总用电量的10.79%。1992年,全市生活用电量为7529万千瓦时,占
全市总用电量的2.24%, 这主要由于自1992年开始东营电业局逐步接管黄河以北
的胜利油田用电负荷,导致工业电量大幅上升,生活用电比重相对下降。1998年,全
市生活用电量为11399万千瓦时, 占全市总用电量的1.85%。1999年,全市生活用电
量为14305万千瓦时。2000年,全市生活用电量为16667万千瓦时。2001年,全市生活
用电量为18186万千瓦时, 占全市总用电量的2.87%。2002年,全市生活用电量为23
355万千瓦,占全市总用电量的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