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港口用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5&rec=141&run=13

第三节 港口用地

东营港
原称黄河海港。1994年4月,市政府根据国务院“港口以城市命名”的指示精神,
更名为东营港。位于山东半岛北部、黄河入海口北侧、东营市河口区五号桩海域。港
口隔海与大连相望,内陆通过东港一级汽车专用公路与东青、济青高速公路及山东铁
路网相连,是连接中原经济区和东北经济区的最便捷海上通道。
1984年, 胜利油田投资1.2亿元建东营港,至1986年建引堤1840米,建成2个200
0吨级泊位的码头和1个2000吨级泊位客货滚装专用码头,主要通过港口保障油田海上
钻探补给。1992年,东营至旅顺客货滚装运输航线开通。1994年12月,由市政府投资
的东营港一期扩建工程开工; 扩建工程位于原东营港南1.7公里处。1995年12月,国
务院批准东营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至2000年底,东营港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建
成5个3000吨级泊位,2个滚装泊位,1个5000吨级泊位,总吞吐能力260万吨。
广利港
广利河港简称广利港,位于广南水库与海堤形成的三角地带,在广利河南岸沿广
利河呈西北东南走向。 东有水路通渤海,西与市干线公路相接。由胜利油田投资400
0万元兴建, 北海舰队后勤部设计处设计,江苏泰兴县水力挖塘工程公司和水工市政
工程公司联合施工。1985年4月1日开工,1986年7月1日竣工,9月建成通航。
广利港码头长420米,6个泊位,每泊位长70米,宽12米,可停靠2艘800吨级船和
4艘500吨级船。货场面积79200平方米,1987~1990年,年均吞吐量为150万吨,其中
主要是胜利油田生产建设所用的沙石等建材。至1991年,由于航道回淤严重,加之河
口拦门沙影响,较大的货船已无法驶入。1992年,胜利油田将广利港移交东营市转为
渔港使用。
广北港
原称广清港,在广饶县与寿光市交界处的小清河北岸,东去32公里入渤海,西与
市干线公路相接。因受河口拦门沙限制,只宜1000吨级以下驳船乘潮进出。
该港由市交通局投资,山东省航运工程设计室设计,广饶县水利工程公司承建,
分两期进行。 第一期工程,即广北港简易码头建设,1990年2月破土动工,总投资50
万元,当年11月竣工投产。简易码头长40米,宽11米,码头高程+40米,前沿水深-4
米,可靠泊千吨级海驳船。码头结构采用砼桩,简支悬臂布置,上部为钢筋混凝土梁
板结构。同期工程还建成码头生产管理用房,配置装卸设备及水电路等综合配套设施。
广北港的建成投产,使海船可直达青岛、烟台、龙口、大连等地,为东营市发展海上
运输事业奠定了基础。投产仅半年时间,即运进海砂4万余吨,运出原盐1万余吨,并
装卸棉花、化肥等大量物资,吞吐量达6万多吨。
1991年6月7日~11月30日, 投资320万元的广北港扩建工程建成。该工程在广北
港规划区已建成的码头两侧各延长50米, 其延长线与原码头延长线成5°夹角,工程
系砌石砼重力式挡土墙结构, 全长100米,宽12米,墙高8.75米,底宽3.5米,顶宽1
米,码头高程+3米,前沿水深-4米。扩建后,广北港已拥有千吨级海船泊位3个,码
头总长度140米,年货物吞吐能力为40万吨。出口物资以原盐、粮食、石油产品为主,
进口货物多为矿建材料、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进出的船舶物资已抵达全国沿海各地。
至1995年底,广北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8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