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5&rec=1&run=13

综 述

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区。辖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6°55′~
38°10′,东经118°07′~119°10′。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
潍坊两市接壤。 南北长123公里,东西宽74公里,总面积7923平方公里。地处华北坳
陷区之济阳坳陷东端,地势沿黄河走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雨热同季, 四季分明。 全市现行骨干河道31条。 土壤总面积
779.5万亩, 划分为5个土类、9个亚类、15个土属、73个土种。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区。区内无地带性植被类型,植被的分布主要受水分、土壤含盐量、潜水水位与矿化
度和地貌类型的制约及人类活动影响。木本植物很少,以草甸景观为主体。海岸线北
起套尔河口, 南至支脉沟口,全长350.34公里,约占山东省海岸线的1/9。2002年,
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40.3亿元, 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96
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417.37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89.97亿
元, 增长17.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966元,增长10.5%,按现行汇率折算为3740美
元。 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为6.1:77.2:16.7。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实现
地方国内生产总值248.94亿元,比上年增长17%。
2002年底, 东营市土地总面积为11884884.7亩。其中耕地3421177.1亩,占全市
土地总面积的28.79%;园地112159.5亩,占0.94%;林地359797.1亩,占3.03%;牧草
地566694.3亩, 占4.77%;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928088.7亩, 占7.81%; 交通用地2
30914.1亩, 占1.94%;水域3817688.3亩,占32.12%;未利用土地2448365.6亩,占2
0.6%。土地后备资源丰富。据1998年《东营市土地后备资源近期及远景开发规划》,
全市共有土地后备资源525.1万亩,其中:天然灌木林14.4万亩、天然草地56.0万亩、
天然苇地50.1万亩、滩涂152.9万亩、盐荒地251.7万亩。上述土地中,万亩以上成片
土地390.7万亩, 主要分布于新老黄河入海口及沿海一带。矿产资源丰富。包括能源
矿产、 化工原料矿产、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等4大类12个矿种,其中石油、天
然气是东营市优势矿产,境内有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2002年,胜利油田开采
原油2671万吨,天然气7.5亿立方米,工业总产值320.99亿元,年末保有储量35.05亿
吨。东营市地处地热异常区,地下热水储量丰富、热值高,是全市仅次于油、气资源
的第二大能源矿产。
近二十年来,东营市国土资源工作始终以改革为主线,贯穿管理体制和使用制度
两项改革;以服务为宗旨,为全市经济建设服务,为用地大户(主要指胜利油田)服务,
为重点工程服务,为民营经济服务,为招商引资服务;不断强化机构及队伍建设,扎
实推进各项基础业务工作;锻造了一支管理规范、作风过硬的国土资源队伍,开创了
欣欣向荣的国土资源事业。成功实现了土地管理由单纯的土地资源管理到土地资源、
资产并重管理,再到土地“五统一”管理,全面经营城市土地的两大历史性跨越;实
现了矿产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管理的协调发展;测绘行业
管理进一步加强,揭开了国土资源管理的新篇章。
回顾东营市国土资源发展的历史,大体上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 (前3个阶段由于地
矿、测绘方面的内容较少,主要介绍土地管理工作。在第4阶段,将地矿、测绘前3个
阶段的基本情况一并简要介绍)。

第一阶段为1987年6月29日市土地管理局成立前。 这一阶段时间跨度长,土地管
理比较单一。1982年前,境内按《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进行建设用地管理,主要
由民政部门负责。1982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8月,省政
府公布了《关于贯彻〈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若干问题的规定》。10月,根据省农
业厅、省民政厅《关于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管理工作业务移交问题的通知》精神,征用
土地管理工作, 由民政部门移交农林部门。1984年8月16日,市政府办公室批复市农
牧局设立土地管理科, 随即开展了用地管理、土地统计等项工作。是年,共审理100
0多份征用、划拨土地的协议,为国家建设征拨土地15867亩。1985年11月22日,市土
地管理处成立。相继开展了土地资源调查、胜利油田大型项目报批、《土地管理法》
等土地法律、政策的宣传以及非农业用地清查等项工作,土地管理工作初见成效。

第二阶段为1987年6月29日至1992年10月12日全市第一宗土地出让。 这一阶段土
地管理工作以土地资源管理为主,主要以划拨方式供应土地。土地管理工作逐步走上
了依法、统一、全面、科学管理的轨道,顺利地实现了由初创阶段向全面发展阶段的
转变。
(一) 土地管理的新体制已基本建立。市土地管理局于1987年7月正式组建,各县
区土地管理局也相继成立,作为政府依法统一管理土地的职能部门,结束了以前多头、
分散管理的混乱局面。全市59个乡镇、4个办事处都建立了土地管理所,90%以上的行
政村成立了土地管理领导小组,市、县(区)、乡(镇)、村4级土地管理网络已经形成,
全市土地管理队伍由1986年底的17人发展到410人。 各土地管理所的办公设施、交通
工具、办案器材等初步得到解决,土地管理人员的素质逐步提高。1991年起全市实行
土地管理目标责任制,省与市,市与县(区),县(区)与乡(镇)层层签订了土地管理目
标责任书,把土地管理真正提到了基本国策的高度,列入了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二)加强宣传,健全法制,增强国土意识。全市各级土地管理部门采取多种形式,
利用多种渠道,进行了广泛的土地国情、国策、国法宣传教育,做到了“报纸上有名,
喇叭里有声,电视里有影”,宣传教育覆盖面达到90%以上,全市95%以上的中小学开
设了土地国情国策教育课。 在注重常规宣传的同时,结合每年“6·25”土地日主题
突出特色宣传。 宣传中注意突出4个重点。一是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取得领导的支
持和关注。二是面向广大干部群众,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宣传教育。三是面向油田,搞
好用地大户的宣传教育。四是抓好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市、县区政府以《土地管理
法》为依据,结合实际,制定了30多件土地管理配套政策,仅1992年市政府就出台了
《东营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办法》 等4个规范性文件,初步建立起了全
市土地管理的法规体系。
(三)加强建设用地管理,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耕地锐减的势头得到有
效控制, 实现了耕地面积稳中有增。1987年开始对各类建设用地实行计划管理。198
8年, 实行土地统管,承担油田打井的统一征地工作,同时对大型建设项目实行统一
征地。1989年,全市对政府统一征地和征地费统一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了领导、完
善了制度,强化了城乡土地统管的职能。对建设项目用地实行批前、批中、批后全程
管理。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针,搞好土地开发,实现了全市耕地面积稳
中有增。
(四) 业务基础工作全面发展。土地资源调查工作,5个县(区)及市级汇总全部通
过了省级验收, 都取得良好以上成绩。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展开。1
988年11月上旬,开展了土地申报登记工作。1989年3月,全市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申
报登记工作结束。全市共申报3510个单位(户) ,6281宗,共申报土地面积185078.75
公顷。城镇地籍调查、农村地籍调查及登记发证工作进展顺利。垦利县作为东营市全
解析地籍调查试点县,工作全部结束,经省级验收为优秀。全市公路的确权发证已经
完成。水利工程确权工作全面展开。微机应用、档案管理得到加强。其间,处理了大
量的土地纠纷案件。
(五)执法监察体系逐步健全,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市、县(区)级土地管理部门都
设立了土地监察机构,东营区、广饶县还成立土地巡回法庭,全市专职、兼职监察员
发展到121人,市、县、乡3级监察网络初步形成。通过不断加大执法力度,违法占地
案件逐年下降。为减少土地资产的流失,增加政府收入,在全市开展了非农业建设用
地清查和越权批地清查工作。 1990年9月,越权批地清查工作结束并通过省级验收。
全市共清查1987~1990年上半年的建设用地批文31375件, 面积91541.49亩,其中耕
地30745亩。对清查出的越权批地和违法占地案件,全部依法进行处理。
(六)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开始起步。1989年4月下旬,在东营区油郭乡油郭村进行
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工作试点。到1992年,全市共有1710个村的宅基地实行有偿使用,
占全市总行政村数的98%, 收取使用费826万元。1991年7月,在全市开展乡镇企业用
地有偿使用工作,市政府确定首先在大王镇进行乡(镇)企业用地有偿使用试点。

第三阶段为1992年10月12日至2001年4月市国土资源局成立。 这一阶段,大力推
行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并重管理,土地出让方式以协议出让为主。土地管理的各项工
作扎实推进。
(一)大力推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培育规范土地市场。1992年起,东营市探索国
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新路子,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变无偿、无限期、无流动的行政划
拨制度为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市场配置制度。低标准起步,循序渐进,逐步扩大
出让范围,稳步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一是加强国家对土地使用权出让的高度垄断。
坚持政府统一管理,“一支笔”审批土地。二是逐步扩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范围,
规范出让方式, 将用于经营的划拨土地使用权纳入有偿使用。1992年10月6日,市政
府规定了东营市城镇国有土地出让范围和出让金标准。按照经济发展和社会承受能力
状况, 采取以协议出让为主的出让方式,以经营性用地为主进行出让工作。10月1 2
日, 市土地管理局代表市政府办理了全市第一宗土地的出让, 共收取出让金
314409.83元。1993年6月,按照中央减轻农民负担的总要求,根据省土地管理局鲁土
办字[1993] 39号文件, 全市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工作停止。1994年,全市收取乡
(镇)企业用地有偿使用费103.67万元。1994年6月20日,市政府对东营市区(东营区、
河口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标准进行了调整。1995年7月14日,市土地管理局对位
于五台山路两侧、 济南路口黄金地段的4宗土地首次进行公开招标出让,获得成功。
成交3宗土地, 成交额511.2万元。1996年6月20日,将东城商贸城建设用地纳入有偿
使用轨道。1998年,在继续搞好增量建设用地有偿使用的同时,把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的重点转向存量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 1998年9月28日,首次公开拍卖土地使用权获
得成功,2.4公顷的土地以1140万元的价格被胜利油田工益集团竞得,高出底价29.5%。
全年共出让土地1342宗,面积353.2618公顷,政府收益15174.8494万元。1999年,市
土地管理局根据全市不同改制企业的具体情况,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根据有关法律
法规,及时提出相应的土地资产处置意见。1999年全市共办理企业改制用地16项,面
积15公顷, 盘活土地资产3147万元,安置破产企业职工350余人。2000年,东营市将
转让、出租、抵押以及改变用途涉及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全部纳入有偿使用轨道。三是
盘活土地资产,对国有企业占用的土地开展估价工作,建立了基准地价制度。1994年
10月26日, 市土地估价交易所按照规范的估价程序进行了第一宗宗地评估。1995年3
~9月, 广饶县作为全市城镇土地定级估价试点, 开展了城区土地定级估价工作。
1995年4月起, 市土地管理局委托中国地产咨询评估中心组织开展东营市中心城区土
地定级估价工作。 1995年7~10月,东营市开展了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土地清查估价工
作。全市共对191个用地单位进行了清查评估,评估土地385宗,面积724.1119公顷,评
估土地资产总额89495万元。1995~1998年,市土地估价交易所共评估土地325宗,面
积441.11公顷, 评估金额54590.37万元。1999年9~11月,东营市完成境内中石化重
组改制土地评估工作。 共评估土地24844宗,评估面积13860.32公顷,评估土地总价
值129.94亿元。四是利用土地级差收益促进城市旧城区改造。旧城区改造涉及的原划
拨土地使用权由政府收回,一律通过出让方式提供给开发者,防止土地资产流失。五
是建立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审批、公布制度,加强地价管理。有效地控制低价出让土
地和土地交易中的隐价、 瞒价行为。1995年2月,为加强土地估价工作的领导,及时
确认土地估价结果, 市土地管理局成立了地价评估领导小组。1998年2月26日,要求
全面实行土地价格评估立项、 确认制度。2001年2月13日,改革土地估价确认管理,
取消确认审批,建立土地估价报告备案制度。1999~2001年,市土地管理局共确认估
价报告683宗。 六是依法清理整顿土地市场。1993年8月~1994年8月,市政府对东营
区、河口区划拨土地使用权未办理出让手续就擅自转让、出租、抵押的非法交易行为
进行清理整顿。 全市共清理各类用地1326宗,面积104公顷,为政府收取出让金3800
万元。 1995年5~12月,市政府在东城区域进行了清理整顿土地市场工作。共清理49
个单位使用的910.73公顷土地,收取征地费、出让金等费用120万元。
(二)继续突出保护耕地这个中心,连年实现耕地面积稳中有增。一是认真做好基
本农田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市、县区、乡镇、村4级层层签订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
设置了基本农田保护区标志牌,建立健全了基本农田保护档案,制定了基本农田保护
办法,落实了保护措施,全面调整了一、二、三级基本农田的比例。全市共划定基本
农田保护区184524.1公顷, 保护率为81%。实行了基本农田许可证制度、耕地占补抵
偿制度。二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土地管理治本之策,坚决冻结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
1997年4月15日, 中央11号文件下发后,全市停止执行年初下达的建设用地指标,不
受理占用耕地的报件,确保冻结措施的落实,实现了“冻得住”的要求。三是实行土
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
殊保护。 2000年, 全市共办理农用地转用75.3公顷,其中耕地60.7公顷,补充耕地
142.6公顷。 四是狠抓土地开发。市政府颁布实施了《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
发招商引资用地管理办法》和《东营市鼓励中外客商投资开发土地后备资源若干规定》,
为招商引资开发土地后备资源提供了政策依据。五是注重挖潜改造,妥善处理保护耕
地和发展经济的关系。突出抓旧城区改造这一重点,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六是加强建
设用地的计划管理和审批管理,从严控制建设项目占用耕地。
(三)认真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实行土地用途管制提供依据。充分发挥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 作用,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1995年2月27日,省政府以
鲁政字[1995]43号文件对东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予以批复。原则同意东营市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 要求认真组织实施。1994年6月8日~1995年4月13日,市政府分别对
全市5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予以批复。2000年8月22日,省政府对第二轮《东营市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予以批复。2000年10月8日,省政府对全市5县区第二轮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予以批复。 2000年12月18日,市政府批准了广饶县大营乡、东营区六户镇等5
3个乡镇(包括广北农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四)加强以土地产权管理为核心的业务基础工作,完善日常地籍管理制度。一是
全面完成了城镇地籍调查、村庄地籍调查、村集体所有土地调查、线状地物调查及初
始登记发证工作。二是积极开展土地变更登记,实现产权管理职能到位。加大变更登
记工作力度,建立完整的土地登记台账,对符合发证条件的及时进行登记发证。通过
不断规范土地登记行为,实现了土地产权管理到位,保证了土地市场的良性运行。全
面开展中石化上市土地产权界定、 登记发证及变更登记工作。1999年,完成了25405
宗土地,26674个项目,205558.19亩土地产权界定、登记发证工作。到2000年底,全
市办理中石化股份制改造土地变更登记24704宗, 面积21万亩。到2001年底,全市完
成中石化股份制改造土地他项权利登记24704宗, 面积21万亩。三是认真抓好土地证
书年检工作。四是积极稳妥的调处土地纠纷。五是加快建立地籍信息系统步伐,提高
土地管理科学水平。六是认真搞好土地变更调查和土地统计工作。
(五)不断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一是抓好《土地管理法》及其配套法规的宣传,
使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认真抓好规范性文件制定,促进《土
地管理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贯彻实施,坚持依法行政。三是进一步加强土地执法机构
建设, 形成市、县区、乡镇、村4级土地监察网络。四是开展执法培训,提高业务素
质。五是健全保障机制,实行土地巡回检查制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用地案件。六是
进一步做好信访工作。认真执行领导接访日制度,与各县区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七
是积极开展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县”、“土地管理模范乡镇”活动。对推进土地管理
依法行政,促进土地管理规范化起到良好作用。
(六)机关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从抓机关队伍建设入手,大力加强以思想建设
和业务基础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机关建设,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有很大提高。一是精神
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工作服务承诺制和工作人员监督台,
接受社会监督。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二是综合治理工作扎实有效。三是档案工作向
更高水平迈进。 四是加强土地信息系统建设。投资100多万元,建立了局域网,实现
了办公自动化。市、县区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全面建立,农村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开始起
步。
(七)搞好六项服务。一是为领导服务,积极给政府当好参谋。二是为经济发展服
务,积极为大中型企业、为用地户排忧解难。三是为群众服务,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
点、难点问题,积极解决,缓解了工农矛盾。四是为基层服务,积极为基层搞好技术
指导。五是为社会稳定服务,积极调处土地纠纷和信访案件。六是强化中心意识,积
极为全市招商引资服务。全市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打破常规,超前
运作,积极做好基础性和服务性工作,实行政务公开承诺制度,落实项目用地,改善
投资软环境,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阶段, 2001年4月至今。这一阶段,大力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积极推行
土地“五统一”管理,全面经营城市土地,不断改革土地供应方式,以招标、拍卖、
挂牌出让为主供应土地。进一步强化矿产资源管理,保持了良好的管理秩序。测绘行
政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01年4月, 由原市土地管理局、市地质矿产局合并组建市国土资源局,对部分
职能进行了调整,将地下水资源行政管理职能划出,主要承担原市土地管理局、市地
质矿产局和市勘查测绘局测绘方面的行政管理职能,原市计划委员会制定国土规划和
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的职能一并划入。特别强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强
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尤其要加强耕地保护与土地管理,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保障人民生活和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
(一) 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积极推行土地“五统一”管理。2001年6月20日,
为切实加强建设用地管理,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市政府决定对城市规划区
范围内的土地实行统一征用(收回) 、统一储备、统一开发、统一配置、统一管理(简
称土地“五统一”管理) ,有力地推进了国土资源市场化配置进程。一是制定出台了
配套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政策。建立健全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运作机制。建
立土地用途和地价监管制度,有效地防止了国有土地资产的流失。解决了土地储备资
金的来源,实行土地预储备制度。依法解决了征地费用居高不下的问题。二是土地储
备取得明显成效。2001年,东营市对城市规划区和独立工矿区内的城市建设用地,通
过统一征用、 收回,逐步纳入政府土地储备。共储备和预储备土地2512公顷,到200
2年底,全市已储备土地1133.33公顷。三是土地招标、拍卖迈出坚实步伐。对储备的
土地,实行统一配置。新增建设用地,除国家机关、军事、城市基础设施、公益事业、
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可以采取划拨方式
提供用地外,必须采取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等形式实行有偿使用。确需协议
出让的, 全部实行内部会审、集体决策制度,并向社会公布地价结果。2001年4月18
日, 市国土资源局选定河口区3块区位好、有竞争意向的地块推向社会进行招标、拍
卖,3宗土地计8.6公顷,获取出让价款1612万元。2001年全市实收出让金5000多万元。
2002年8月28日, 东营市举行了自实施土地“五统一”管理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国有
土地使用权公开招标拍卖会, 12.85公顷的国有土地总成交价高达9840万元。10月27
日,全市首次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在利津县国土资源局获得成功。挂牌出让土地
0.0571公顷, 成交价22万元,每公顷平均地价385.3万元。2002年全市共招标、拍卖
土地29宗, 面积29.9公顷,获取出让价款8585万元。共出让土地394公顷,实现土地
资产收益3.7亿元。四是积极开展地租征收工作。2001年6月16日,市政府出台《东营
市地租征收暂行办法》。对用于生产经营或出让、转让的存量划拨用地全部实行有偿
使用。 9月23日,市地租征收办公室以胜利油田中心医院、防疫站为试点单位,进行
地租征收工作试点, 征收地租7万元。2002年起,对城市规划区内应实行租赁的存量
划拨土地开始征收地租。2002年,全市共征收地租及催交土地有偿使用费1100多万元。
五是抓好有形市场建设。建立“东营市土地评审交易中心”,实行“窗口”办文,推
行政务公开,为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土地交易秩序奠定了基础。六是充分利用已
储备土地为城市建设融资。 将东西城主要干道两侧各500米范围内的土地进行储备,
利用储备地块抵押贷款1.48亿元。
(二)进一步强化用地管理,积极推进耕地储备制度的实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
衡。继续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实施土地用途管制,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切实保护耕地。 2002年底,全市已争取国家级和省级土地开发整理及易地开垦项目2
3个,项目总规模15.04万亩,新增耕地5.19万亩,预计总投资1.85亿元,实际到位资
金3592.51万元。
(三) 强化矿产资源管理,保持了良好的管理秩序。1990年6月15日,设立东营市
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 与市计划委员会工业交通计划科合署办公。1994年7月26日,
成立东营市矿产资源管理局,为全市地矿行政主管部门,归口市计划委员会,为副处
级机构。 1996年9月17日,市矿产资源管理局改称市地质矿产局,副处级机构,由市
计划委员会管理,主管全市矿产资源、地质环境和地质勘查行业工作。自1990年市矿
产资源管理办公室成立以来,全市地质矿产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完善,步入了科学化、
规范化、 制度化的管理轨道。累计征收矿费14.19亿元,占全省矿费征收额的70%以
上。 1998年8月,东营市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工作通过了省政府的检查验收。1999年全
市所有采矿企业换发了新的采矿许可证,全市矿山企业全部依法持证经营。建市以来,
共组织实施地质勘查项目18个,累计投资977万多元,利用矿产资源勘查与保护基金,
安排市级地勘项目16个,累计投入资金338万元,探明地下卤水储量9.5亿立方米,地
下热水资源量127亿立方米, 贝壳102.9万吨,地下淡水1.6亿立方米,发现优质矿泉
水水源地1处。 建立了黄河三角洲现代沉积河口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区,制定《黄河三
角洲现代沉积河口地质地貌景观保护规划》;出台《东营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
及防灾预案》,保障了东营市近年无重大地质灾害的发生。2001~2002年,认真开展
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秩序清理整顿工作,结合新一轮采矿许可证的换发工作,严把采矿
权授予关, 依法关闭采矿企业9家,注销采矿企业14家,整顿工作全面完成并取得明
显成效。初步实现了矿产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管理的协调
发展。依法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3.6亿元,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者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完成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保障了资源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黄河三角
洲国家地质公园” 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2002年,东热1井钻探成功,标志
着东营市大规模全面开发利用地热这一新型的石油替代能源的开始。
(四)强化测绘行政管理职能。1984年市城乡建设勘察测绘大队成立。1986年成立
市测绘管理处, 为副县级单位,隶属于市城乡建设委员会。1992年6月24日,市测绘
管理处更名为市勘察测绘管理处,同时加挂市勘察测绘院的牌子。1996年,市勘察测
绘管理处改称市勘察测绘局,为市建设委员会管理的副县级事业单位,主管全市勘察
测绘工作。测绘管理机构、测绘队伍在发展壮大的同时,测绘管理也日臻完善。一是
加强测量标志管护工作。1998年市勘察测绘局组织了全市测量标志大普查。检查各种
测量标志384座, 其中三角点290座,水准点94座。三角点完好率89.6%,水准点完好
率95.0%。 这次普查整理编纂了《测量标志登记表》、《测量标志保管人登记表》、
《测量标志地理分布图》等测量标志档案,并落实了管护经费。二是扎实有效地进行
基础测绘更新工作。2002年,为解决中心城区测绘基准不统一等问题,市国土资源局
委托省地质测绘院重新在规划区内测设C级GPS控制网点30个、三等水准网点13个。基
本控制测量纳入统一管理的轨道。是年,将城市基础测绘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投
资30万元,建立中心城区三等控制网,为城市规划建设打下基础。三是加强地图出版
市场的管理。2002年1月7日,市国土资源局联合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成立市整顿
和规范地图市场秩序行政执法联络办公室。 2002年1月20日,市国土资源局联合工商
行政管理局、新闻出版局对全市地图市场进行突击检查,执法人员在长途汽车西站当
场收缴非法地图4000份。四是加强对测绘资质的管理。1987年全市测绘队伍实行测绘
许可证制度,是年全市范围内取得乙级测绘资格的1个,取得丙级测绘资格的3个,取
得丁级测绘资格的6个,取得地图印刷资格的2个。1995年测绘资格证实行年检制度,
省测绘主管部门委托市测绘主管部门对全市持证单位进行年检。 2001年7月,市国土
资源局对全市持有测绘资质证的单位进行测绘资质证的复审换发,经省国土资源厅最
终审查确认,重新认证单位21个。
(五)进一步夯实各项业务基础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日常地籍管理。认真完成土
地变更登记工作。 房改房土地登记发证已基本完成,2002年底,全市已发放子证274
70个,发证率85.5%。二是中心城区土地级别调整和基准地价更新平衡工作基本完成。
三是河口区农用地分等试点工作全面完成,并通过省国土资源厅验收。四是加强国土
资源信息系统建设。 广饶、垦利、河口3县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建库工作达到了预
期标准,通过省国土资源厅预检和验收,获优秀成果。
(六)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国土资源秩序,坚持依法行政。一是狠抓了《土
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测绘法》的宣传,充分发挥电视、报纸、广播等新
闻媒体的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加强法制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制
定出台《东营市土地储备管理暂行办法》、《东营市土地统一征用办法》、《东营市
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管理暂行办法》、《东营市地租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
列规范性文件。三是加强土地执法机构建设,开展执法培训,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
市、县区在已成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构的基础上,结合机构改革,成立执法监察支
队、中队,市国土资源局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同成立行政执法联络办公室。四是健全
保障机制,实行土地巡回检查制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用地案件,全面开展房地产开
发建设用地清理整顿, 共清查515宗,其中违法用地16宗,面积51公顷。五是完善信
访工作责任制,努力做好国土资源信访工作。严格执行领导接访日制度和领导阅批信
访件制度,认真接待和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信访量呈逐年下降趋势,杜绝了进京访和
集体到省访的发生。六是认真做好行风热线的上线工作,当事人对处理结果均表示满
意。
(七)大力推进机关正规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积
极开展规范化服务,收到良好效果。一是全面完善和落实内部会审、集体决策、窗口
办文、政务公开、财务管理、廉政考核等一系列制度。二是精简审批事项,缩短办事
时限,推进政府提速,国土资源审批事项由原来的37项精简到16项,所有具备条件的
审批核准业务的办文时限压缩到5~7个工作日,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三是
落实服务承诺,推行政务公开,除对办文时限全部公开外,还实行限时办结制,并向
社会公布有关政策、规定以及办事程序、结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四是实
行首问责任制,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多方位服务。五是深入开展规范化站所创建
活动。 六是搞好角色定位,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七是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软环境建设年”、“信用东营”等创建活动收效明显。八是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突
出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保证了无重大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发生。
(八)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为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一是选派1名业
务骨干到服务大厅值班,及时提供用地咨询服务。二是对重点建设项目、招商引资项
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用地开辟“绿色通道”。三是积极参加招商办项目联审会议,
先后对830多个招商项目进行联审。 四是对招商工作实行政务公开承诺制度。对进入
实质性阶段的招商项目,派专人组织协调,做好项目的征地、收地和用地手续的报批
工作。五是制定优惠政策,积极联络和吸引外商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六是认真抓好本
部门招商引资任务的落实,超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回顾既往,成绩显著,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国土资源管理事业伴随着新世纪的
脚步和“十五”计划的实施,必将出现新的飞跃,铸就新的辉煌。国土资源工作者团
结一致、齐心协力,不断开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