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科技成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4&rec=98&run=13

第一节 科技成果

一、屋顶接水试验
东营市地处沿海,历史上就是严重缺水地区,人畜吃水十分困难。建国以来,在
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为解决沿海地区人畜吃水问题,建设部分引黄工程和蓄水设施,
使部分缺水村庄的人畜吃水问题得到解决。但是部分沿海村庄距黄河水源远,群众居
住分散,人畜吃水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市水利局借鉴河南省密县屋顶接水的经验, 1986年8月至1988年12月在河口区新
户乡东六扣村进行屋顶接水工程试验,并列入1988年的科研课题,课题由农水科承担,
主要研究人员有生钦玉、白福云、辛广凯。
屋顶接水工程是利用农民居住的房顶面接汇天然降水,通过接水槽、输入管道、
沉淀池、过滤池,流入水仓(水池),经消毒后供人畜饮用的工程。研究人员对屋顶接
水工程中有关的降雨、径流、接雨面积、水仓及水质等进行试验研究。
1989年3月4日市科委对屋顶接水试验项目进行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主任由原打
渔张灌溉管理局韩彬高工担任,副主任委员有杨秀坤、殷存忠。鉴定委员会认为:该
试验选题准确、方法科学、数据可靠、结论正确。利用屋顶接水解决人畜吃水问题,
水质良好,水量有保证。本试验在东营市滨海缺水地区首次试验成功,社会效益和经
济效益显著,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密切党群关系,为加速解决东营市人畜吃水问题,
开辟有效途径,可在远离水源地区全面推广应用。
该成果于1990年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二、曹店灌区综合节水技术研究
该课题1986~1994年由原东营市引黄灌溉管理局完成,1995年获省水利厅科技进
步二等奖。
项目领导小组组长:任思坤;副组长:刘建廷、袁炳泉。主要完成人员:任思坤、
崔新会、刘韶华、吴贵杰。
曹店灌区综合节水技术研究主要内容是:(1)调整干渠比降,支渠变自流为提水;
(2)干渠砼防渗形式及支渠以下田间节水工程试验研究;(3)“量水到村、按方收费”
节水技术研究。
三、引黄灌区机械化清淤新技术试验研究
该课题承担单位是山东省水利厅农水处、东营市水利局灌溉处和山东省水利技工
学校,1988~1996年在东营市胜利灌区进行试验研究,历时八年。主要完成人员:卞
玉山、舒高献、崔新会、赵振林、杨学耕、宫永波。1996年获山东省水利厅科技进步
二等奖。
该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是:(1)国内外多泥沙灌区机械化清淤情况研究;(2)引黄灌
区机械化清淤发展及对策研究;(3)东营市引黄灌区机械清淤发展研究;(4)引黄灌区
清淤机械选型研究;(5) 引黄灌区水力清淤机械性能测试台研制及泥浆泵性能测试;
(6)引黄灌区水力清淤机械持续高浓度造、供浆技术研究;(7)引黄灌区沉沙池、输沙
渠水力清淤机械远距离输沙技术研究;(8) 水力挖塘机组施工中水、电、淤场规划布
局研究;(9)引黄灌区机械清淤效益分析。
四、滨海地区平原水库围坝设计研究
该项目是东营市水利勘测设计院结合东营市河口区四扣水库工程 (现改名为王集
水库) 设计、施工和运行进行的自选科研课题。课题组结合东营和胜利油田平原水库
实际, 反复认真地进行调查研究和对比计算,历时3年多的时间,在水库围坝断面优
化设计和堤坡防风浪、防冻、防渗漏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该研究项目1993年
完成,由耿沛华主持,参加设计研究的有:耿沛华、赵崇文、殷存忠、李昌波、刘军
元等。该成果针对滨海平原地区特点,提出水库围坝的优化设计断面,筑坝土料最优
含水量等参数,通过工程实践和试验,证明利用膨胀砼填充护砌结构缝可以降低砼板
厚,提高衬砌结构防波浪能力,论述水库围坝防冻胀新工艺及计算方法,分析新型衬
砌方案的推广前景及完善改进措施。该成果的主要内容是:(1) 调查滨海平原地区的
地质特征,分析、检测筑坝土料的物理力学指标,以确定围坝最优断面;(2) 围坝防
风浪设计及验证;(3) 围坝防渗设计与验证;(4)围坝防冻胀设计;(5)围坝设计改进
意见。
1995年进行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主任由省水利厅副总工关德斌担任,副主任由
山东工业大学教授徐又建担任。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对我国北方滨
海平原地区平原水库围坝的设计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研究提出
的坝坡结构,整体嵌固能力强,抗风浪稳定性好,节省投资,技术经济指标先进,成
果居国内领先水平。”
该成果1996年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五、东营市城市供水水源规划
该课题是按照山东省水利厅鲁水资字[1993] 第3号文“《山东省城市供水水源
规划工作安排意见》和《规划工作大纲》的通知”要求完成的。市水利局成立《东营
市城市供水水源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史长庆为技术总负责人,魏星明、李宝智
为项目负责人,主要编写人员有魏星明、李宝智、张建华、赵丕界、李德宾、张美英
等。课题组于1993年6月开始工作,同年9月完成规划初稿,10月定稿,11月24日进行
评审验收和成果鉴定工作。水利厅副厅长韩修民,原总工、教授级高工孙贻让参加验
收和成果鉴定工作。鉴定委员会认为:“《东营市城市供水水源规划》成果资料丰富、
数字翔实、图表齐全、理论正确、方法先进,达到部颁和省下达的工作大纲要求,并
且有新发展和创新,可为该市的供水水源建设管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提供科学
依据,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在同类成果中居国内领先水平”。
《东营市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由基本情况、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供水水源
规划、新增水源工程可行性分析和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规划等五章组成。该成果在对近
年来城市供水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分别对“八五”、“九
五”及2001~2020年3个不同期间各部门的需水量、可供水量进行预测。
该成果获山东省水利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六、东营市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该课题是按照省水利厅的统一工作部署安排完成的,整个工作由水资源管理办公
室牵头,魏星明、张美英担任项目负责人,主要完成人员有魏星明、张美英、王继新、
燕英荣、 李宝智、任可杰、宋维华等,该项工作于1995年4月启动,同年10月完成,
该成果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东营市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由社会经济与水资源概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现
状分析,需水量预测,节水规划,现状工程条件下不同水平年供需分析,水资源供水
规划,规划骨干工程可行性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后供需平衡分析与
对策,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等9章组成。该成果在水资源综合评价,水资源供需分析的
基础上,针对水资源供需矛盾,研究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策略,找出解决水资源缺乏的
途径,拟定综合性对策和现实可行的措施,为东营市有计划、有步骤地合理开发和利
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七、东营市地下水资源环境评价及其可持续开采利用规划
该项目是按照省水利厅的统一安排,根据省水利厅《编制全省地下水开发利用规
划工作安排意见》及《编制全省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技术细则》的要求完成的。为顺
利完成该项工作,市水利局成立组织领导小组和课题工作组,兰光明副局长任组织领
导小组组长,李昌波、魏星明任副组长,魏星明、贾延杰任课题工作组组长,工作组
成员有宋维华、李宝智、贾惠颖、刘绍文、隋建华、张美英、任可杰等。整个规划工
作1996年5月启动,12月完成。该成果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东营市地下水资源环境评价及其可持续开采利用规划》由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
概况,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及超采区状况,浅层地下水资源量及
可开采量,中深层及深层地下水资源量、可开采量估算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等
6章组成。 该成果以《东营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
纲要》为依据,在水资源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
题, 以1995年为基准年,预测2000年、2010年2个水平年国民经济各部门需水状况,
遵循供需平衡、持续开采利用的原则,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对地下水开发利用进行
全面规划,为解决供需矛盾,促进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地下水,提出综合性对策
与建议。
八、引黄灌区泥沙处理新技术试验研究
该课题于1998年由东营市水利局灌溉管理处完成,成果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5年9月市水利局向省水利厅申报“引黄灌区泥沙处理新技术试验研究”课题,
省水利厅把该课题列入同年科技计划。市水利局引黄灌溉管理处以胜利灌区和曹店灌
区为试点单位,购置课题研究所需的水利清淤机械测试装置和远距离输沙试验设施,
确定舒高献为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人员有舒高献、崔新会、刘锐、张俊杰等。课题
研究自1995年开始至1998年完成,历时3年。
“引黄灌区泥沙处理新技术试验研究”主要围绕以下6项内容进行:(1)进行引黄
灌区不同条件下,最适应的小型清淤机械品种、机型研究;(2) 几种主要小型清淤机
械性能测试及最佳技术经济运行研究;(3) 引黄灌区沉沙池与输沙渠机械清淤、远距
离输沙技术研究;(4) 清淤机械施工、规划、布局、设备组合配置等优化技术研究;
(5)机械清淤成本分析及效益计算;(6)引黄灌区远距离输沙技术研究。
九、东营资源水利发展研究
1997年下半年,市水利局新的领导班子组建后,为重新审视东营水利,科学研究
治水方略,由局规计科牵头,组织全局十余科、室及下属单位的30多名业务骨干进行
“八大课题的研究”,即引水、蓄水、排水3项研究;节水、人畜吃水、防潮体系3个
规划;水资源和水利投资2个专题调查。后又补充水利执法、水土保持2部分内容,故
又称“十大课题研究”。成书名称《东营资源水利发展研究》,水利部副部长敬正书
题写书名。
编委会组成:主任委员崔兆武;副主任委员刘建廷、兰光明、李永军、殷存忠,
编委委员有王呈祥、刘兆作、刘孟玲、曲洪明、袁炳泉、耿沛华、魏星明。该书由崔
兆武担任主编,殷存忠、耿沛华为副主编,刘相峰为责任编辑。《东营资源水利发展
研究》 涉及内容广泛,参加编写的30多名业务骨干付出艰苦的劳动,至2000年9月编
印成书。该书成为日后工作的重要技术资料。
十、复合纤维布(FRPS)在河口泵站框架加固中的应用研究
该课题由东营市水利勘测设计院结合河口泵站 (原名福祥泵站,2001年改建后更
名为河口泵站)改造工程的实施进行,是东营市2001年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第二批项目。
河口泵站位于东营市王庄灌区二干末端,是河口区的“生命工程”。建于1990年,
1991年春竣工运行, 设计流量20立方米每秒,设计扬程2.15米,安装8台900ZLB-7 0
型轴流泵,配套电机为155千瓦,总装机为1240千瓦。
随着河口区工农业生产用水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显出福祥泵站原设计标准偏低
的弊端。王庄二干衬砌工程实施后,渠道输水能力加大,原泵站设计扬程明显偏低;
且水泵老化严重, 几乎一半水泵已无法正常使用。2000年8月河口区水利局委托东营
市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福祥泵站改造方案。设计院于10月完成设计方案编制。
设计院的设计方案是:对泵站现有工程进行原位改造,对进水池框架利用复合纤
维材料进行弯、剪强度和抗震加固,换用新型机电一体潜水轴流泵,提水流量由原来
的2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22立方米每秒。FRPS纤维材料是国内1997年引进的新材料,在
水工砼结构上应用,国内尚属首次。设计院委托清华大学土木系进行模拟试验,在对
试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科学可靠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工程总投资500
万元(包括沾利河渡槽150万元),较易位新建泵站节约投资200多万元,同时方便了施
工, 缩短了建设工期,保障了冬灌和5月份小麦灌浆期的灌溉,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
该项目2001年2~11月完成,其中2~5月为工程建设阶段,5~11月为数据观测、
实验结果分析阶段。该项目由刘英磊担任项目负责人,参加人员有刁峰、刘军元、隋
秀伟、王福前、樊军,清华大学土木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叶列平教授担任技术顾问。
2002年5月24日市科技局主持召开该课题鉴定会,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研究提
出的复合纤维布缠绕包裹砼结构加固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在水利环境条件下应用的局
限性,节省投资,方便施工,技术经济指标先进,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山东省
水利厅原总工戴同霞任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李龙昌任副主
任委员。
十一、大跨度双向预应力砼双面扇形斜拉渡槽结构应用研究
2001年胜利干渠渠首至辛安泵站34.485千米段进行扩建衬砌,沿途秦家渡槽
需拆除新建。结合渡槽的建设,市水利勘测设计院进行了该课题的研究工作。
秦家渡槽是胜利灌区节水改扩建工程的重要建筑物之一,1966年建,原渡槽长度
远小于此处广利河规划的上口宽度,底板低于广利河行洪水位44厘米;且渡槽局部断
裂,带病运行,漏水严重。胜利灌区改扩建工程指挥部决定废除旧渡槽,原址新建。
新建的秦家枢纽位于干渠桩号11+000处,将秦家节制闸与跨广利河渡槽结合起来。
渡槽总长52米, 分三跨,两端各伸入岸坡6米。因原渡槽桩基为爆破法成孔,桩径粗
且不规则,新桩基无法在原渡槽桩基轴线上施工,新渡槽须一跨跨过原渡槽,并预留
足够施工空间。因此将中跨定为30米,两边跨各为11米,槽身净宽7.5米,侧壁高2.6
米,壁厚20厘米,斜拉杆间距2米,槽底比降为1/825。渡槽采用双面扇形斜拉索结构,
中跨塔、墩、梁固结,门式塔高8米,墩底设钢筋砼灌注桩。桩长26.5米,边跨简支,
采用橡胶钢板支座,以适应温度变形;边跨抗拔桩长20米,桩径均为1000毫米。斜索
采用预应力钢绞线,采用XM系列锚具。渡槽工程投资235万元。
该研究项目2001年5~10月完成, 由刘英磊担任项目负责人,参加人员有刁锋、
赵丕界、樊军、隋秀伟、张龙军,清华大学土木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叶列平教授担任
技术顾问。 2002年5月24日市科技局主持召开课题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
成果对大跨度渡槽进行结构型式研究和设计,所提出的双面扇形斜拉式渡槽适应工程
特点,方便施工,技术经济指标先进,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成果达到国
内领先水平。山东省水利厅原总工戴同霞任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水利科学研究
院总工李龙昌任副主任委员。
十二、黄河三角洲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研究
随着黄河来水量的减少和全市总用水量的不断增加,造成水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左右, 而在农业用水方面,农田灌溉多采用传统的土渠输
水、 大田漫灌的方式,全市灌溉水利用系数低于0.5,浪费严重,灌溉节水的潜力很
大。在当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大力推广节水农业,实施节水灌溉,
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是缓解当前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为此,东营市水利局成立课题组,进行本项目研究。项目2001年3月开始实施,历时9
个月时间, 到11月底全部完成。 经市验收组按国家有关规范标准验收,工程合格率
100%,整体质量达到优良等级。
工程安排的5个项目区是:东营区黄河路街道办事处田间砼U型硬化渠道节水工程
333.33公顷,河口区太平乡低压管灌节水工程133.33公顷,广饶县广饶镇大田喷灌节
水工程533.33公顷,垦利县西宋乡桃园微喷灌节水工程333.33公顷,利津县北岭乡渠
道防渗、管灌、滴灌综合节水工程533.33公顷。5个项目区总面积1866.67公顷,投资
1017.6万元,其中市补助资金220万元,县区配套资金280万元,其余资金由受益乡镇
承担。
该项目列入东营市2001年科技计划。项目主要研究人员有市水利局魏星明、任可
杰、耿沛华,参加人员有广饶县水利局韩连平、东营区水利局段玉胜、垦利县水利局
康新民、 利津县水利局赵军、河口区水利局吕兴林。2002年5月24日市科技局主持进
行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研究成果提高水的利用率,经济技术指标先进,
社会及生态效益明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山东省水利厅原总工戴同霞任鉴定委员会
主任委员,山东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李龙昌任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