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旱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4&rec=27&run=13

第一节 旱灾

旱灾是东营市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发生次数多,影响范围广,而且往往和热风、
飞蝗、瘟疫等相伴,危害特别大。建国前,除有少数土井外,基本没有其他灌溉工程,
遇有较大旱灾,百姓只能背井离乡,四处逃荒。历史上有关大旱年出现“饿殍遍野,
死者无算”、“草根树皮剥食殆尽,人相食”的凄惨记载屡见不鲜;建国后,旱情虽
然频繁发生,但灾害程度较解放前明显减小。旱灾的规律一般是春旱、夏涝、晚秋又
旱。
一、建国前特旱、大旱灾统计
自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 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共发生旱灾107次,平均1.50
年发生一次,其中特大旱或大旱年见表1-22。

东营市建国前特旱、大旱灾年统计表
表1-22
┌──────────┬───────────────────────────────┐
│ 年代 │ │
├──┬───────┤ 灾 情 描 述 │
│公元│ 朝 代 │ │
├──┼───────┼───────────────────────────────┤
│1640│明崇祯十三年 │武定府志:崇祯十三年,济南、诸州邑连岁旱饥。道殣相望,寇贼蜂 │
│ │ │起。 │
│ │ │《〈水旱灾害〉资料统计表》(1991)(以下简称《水旱灾害》): │
│ │ │广饶、垦利:特旱,大饥,人相食,寇贼蜂起。 │
│ │ │利津、河口:寸草不生,斗粟千文,十村九墟,人相食。 │
├──┼───────┼───────────────────────────────┤
│1664│清康熙三年 │利津县志:大旱成灾。 │
├──┼───────┼───────────────────────────────┤
│1665│清康熙四年 │广饶县志:大旱无麦。 │
│ │ │利津县志:大旱成灾,免粮租。 │
├──┼───────┼───────────────────────────────┤
│1666│清康熙五年 │乐安县志:旱,无麦。 │
├──┼───────┼───────────────────────────────┤
│1670│清康熙九年 │山东清代水旱灾情:……利津……乐安……大旱。 │
│ │ │利津县志:大旱。 │
├──┼───────┼───────────────────────────────┤
│1679│清康熙十八年 │广饶县志:旱,大饥。 │
│ │ │利津县志:旱,大饥。 │
├──┼───────┼───────────────────────────────┤
│1704│清康熙四十三年│广饶县志:大饥,大疫。 │
│ │ │武定府志:春,……利津……大饥。 │
├──┼───────┼───────────────────────────────┤
│1721│清康熙六十年 │山东清代水旱灾情:……乐安……旱。 │
│ │ │广饶县志:大旱。 │
├──┼───────┼───────────────────────────────┤
│1722│清康熙六十一年│山东通志:夏山东大旱无麦。 │
│ │ │广饶县志:大旱。 │
├──┼───────┼───────────────────────────────┤
│1723│清康熙六十二年│青州府志:乐安大旱。 │
│ │ │广饶县志:大旱。 │
├──┼───────┼───────────────────────────────┤
│1743│清乾隆八年 │武定府志:武定诸州邑大旱,行人多死,奉旨截漕发帑溥赈饥民,减 │
│ │ │免本年田租。 │
├──┼───────┼───────────────────────────────┤
│1744│清乾隆九年 │武定府志:武定诸州邑大旱,诏免田租十分之六。 │
├──┼───────┼───────────────────────────────┤
│1785│清乾隆五十年 │山东清代水旱灾情:全省特大旱。 │
│ │ │利津县志:春夏不雨,秋稼不登,缓征。 │
├──┼───────┼───────────────────────────────┤
│1786│清乾隆五十一年│广饶县志:夏大旱。 │
│ │ │利津县志:大旱成灾。 │
├──┼───────┼───────────────────────────────┤
│1787│清乾隆五十二年│山东清代水旱灾情:……利津……乐安……等县大旱。 │
├──┼───────┼───────────────────────────────┤
│1794│清乾隆五十九年│山东清代水旱灾情:……利津……乐安……等县大旱。 │
├──┼───────┼───────────────────────────────┤
│1795│清乾隆六十年 │山东清代水旱灾情:……利津……乐安……等县大旱。 │
│ │ │广饶县志:大旱饥。 │
├──┼───────┼───────────────────────────────┤
│1810│清嘉庆十五年 │利津县志:大旱。 │
├──┼───────┼───────────────────────────────┤
│1813│清嘉庆十八年 │山东清代水旱灾情:……利津……乐安……等县春、夏、秋大旱。 │
│ │ │利津县志:大旱。 │
├──┼───────┼───────────────────────────────┤
│1834│清道光十四年 │利津县志:旱(蝗)成大灾。 │
└──┴───────┴───────────────────────────────┘

续表1-22
┌──────────┬───────────────────────────────┐
│ 年 代 │ │
├──┬───────┤ 灾 情 描 述 │
│公元│ 朝 代 │ │
├──┼───────┼───────────────────────────────┤
│1835│清道光十五年 │利津县志:秋大旱(蝗)成大灾,岁大饥。 │
├──┼───────┼───────────────────────────────┤
│1836│清道光十六年 │广饶县志:岁大饥,人相食。 │
│ │ │山东清代水旱灾情:……利津……乐安……等县大旱。 │
├──┼───────┼───────────────────────────────┤
│1846│清道光二十六年│广饶县志:去冬无雪,是年春夏无雨,大旱。 │
├──┼───────┼───────────────────────────────┤
│1847│清道光二十七年│广饶县志:大旱。 │
│ │ │山东清代水旱灾情:……利津……乐安……等县大旱。 │
├──┼───────┼───────────────────────────────┤
│1856│清咸丰六年 │利津县志:大旱(蝗虫)成灾。 │
├──┼───────┼───────────────────────────────┤
│1857│清咸丰七年 │广饶县志:夏旱,秋涝,大凶年。 │
├──┼───────┼───────────────────────────────┤
│1859│清咸丰九年 │广饶县志:旱,无麦禾。 │
├──┼───────┼───────────────────────────────┤
│1863│清同治二年 │广饶县志:旱,秋禾被灾。 │
├──┼───────┼───────────────────────────────┤
│1875│清光绪元年 │广饶县志:旱(中旱年)。 │
│ │ │利津县志:大旱灾重,岁大饥,人相食。 │
├──┼───────┼───────────────────────────────┤
│1876│清光绪二年 │广饶县志:大旱,无麦禾。 │
│ │ │山东清代水旱灾情:……利津……乐安……等县特大旱。 │
├──┼───────┼───────────────────────────────┤
│1877│清光绪三年 │广饶县志:大旱,无麦禾。 │
│ │ │利津县志:春夏不雨,连旱已3年,大灾。 │
├──┼───────┼───────────────────────────────┤
│1878│清光绪四年 │广饶县志:旱(中旱年)。 │
├──┼───────┼───────────────────────────────┤
│1880│清光绪六年 │利津县志:秋旱,农作物减产。 │
├──┼───────┼───────────────────────────────┤
│1886│清光绪十二年 │广饶县志:风、旱、雹、水四灾皆有,秋绝产。 │
├──┼───────┼───────────────────────────────┤
│1908│清光绪三十四年│广饶县志:元旦雨,夏大旱。 │
│ │ │山东清代水旱灾情:……利津……乐安……等县旱。 │
├──┼───────┼───────────────────────────────┤
│1909│清宣统元年 │广饶县志:春大旱,秋,粘虫遍野,大凶年。 │
├──┼───────┼───────────────────────────────┤
│1912│ │利津县志:春夏之交大旱 │
├──┼───────┼───────────────────────────────┤
│1913│ │广饶县志:城北丁家乡一带旱蝗。 │
│ │ │利津县志:春夏之交大旱(蝗虫严重)。 │
├──┼───────┼───────────────────────────────┤
│1918│ │利津县志:大旱(蝗虫严重)。 │
├──┼───────┼───────────────────────────────┤
│1919│ │利津县志:连岁大旱(蝗虫严重)重灾。 │
├──┼───────┼───────────────────────────────┤
│1920│ │利津县志:春夏大旱。 │
├──┼───────┼───────────────────────────────┤
│1928│ │利津县志:秋旱(蝗虫成灾)。 │
├──┼───────┼───────────────────────────────┤
│1935│ │利津县志:春旱。 │
├──┼───────┼───────────────────────────────┤
│1936│ │利津县志:农历三月旱。 │
├──┼───────┼───────────────────────────────┤
│1939│ │广饶县志:旱。 │
├──┼───────┼───────────────────────────────┤
│1940│ │广饶县志:大旱。 │
│ │ │利津县志:上年12月至本年6月连旱。 │
├──┼───────┼───────────────────────────────┤
│1943│ │垦利县志:春大旱,春播作物缺苗断垄严重,至6月初才见降雨。 │
│ │ │利津县志:春大旱,农作物旱死许多。 │
├──┼───────┼───────────────────────────────┤
│1944│ │广饶县志:旱。 │
├──┼───────┼───────────────────────────────┤
│1945│ │广饶县志:春旱。 │
│ │ │垦利县志:上年11月至本年的6月基本无雨,小麦严重歉收,春播作物 │
│ │ │推迟到夏季播种。 │
│ │ │利津县志:上年11月至本年6月旱。 │
├──┼───────┼───────────────────────────────┤
│1946│ │垦利县志:秋大旱,夏播作物基本绝产(7月后,蝗害蔓延全境)。 │
│ │ │利津县志:(7月蝗虫)秋大旱。 │
├──┼───────┼───────────────────────────────┤
│1947│ │垦利县志:自上一年的10月至本年的6月未下透地雨,全县农作物大歉 │
│ │ │收。 │
│ │ │利津县志:上年10月至本年5月旱。 │
├──┼───────┼───────────────────────────────┤
│1948│ │垦利县志:自上一年冬至本年春,基本无雨雪。 │
│ │ │利津县志:上年12月至本年5月旱。 │
└──┴───────┴───────────────────────────────┘

二、建国后至1982年东营建市前旱灾统计
1949~1982年34年间共发生旱灾26次。50年代后,引黄灌溉工程的兴建,有效地
减缓了旱灾的损失。见表1-23。

东营市建国后至建市前旱灾年统计表
表1-23
┌──┬───────────────────────────────────────┐
│年份│ 灾 情 描 述 │
├──┼───────────────────────────────────────┤
│1950│垦利县志:自上一年12月至本年4月无雨雪。 │
│ │利津县志:上年12月至本年4月旱。 │
├──┼───────────────────────────────────────┤
│1951│广饶县志:大旱,受灾4.27万公顷。 │
├──┼───────────────────────────────────────┤
│1952│广饶县志:夏、秋虫旱灾害严重,遭受旱灾3.25万公顷。 │
├──┼───────────────────────────────────────┤
│1953│广饶县志:遭受旱灾1.20万公顷。 │
├──┼───────────────────────────────────────┤
│1954│广饶县志:7月,全县旱情严重,2.67万公顷受灾减产。 │
├──┼───────────────────────────────────────┤
│1955│广饶县志:大旱,受灾3.79万公顷。 │
│ │垦利县志:夏旱,秋季作物减产4~5成。 │
├──┼───────────────────────────────────────┤
│1958│广饶县志:遭受旱灾1.20万公顷。 │
│ │利津县志:春、夏大旱。 │
├──┼───────────────────────────────────────┤
│1959│广饶县志:7月干旱严重,降雨仅83毫米,遭受旱灾3.84万公顷。 │
│ │垦利县志:春旱,小麦严重减产,春播推迟播期。 │
│ │利津县志:春旱,小麦减产。 │
├──┼───────────────────────────────────────┤
│1960│广饶县志:春大旱(1~5月降水36.2毫米),秋又旱(9~10月降水45.1毫米),受灾严 │
│ │重的0.83万公顷。 │
│ │利津县志:夏涝,秋旱,受灾面积4.80万公顷。 │
├──┼───────────────────────────────────────┤
│1961│广饶县志:冬春连旱(12~5月降水36.4毫米),小麦严重减产达0.99万公顷。 │
│ │利津县志:春旱。 │
├──┼───────────────────────────────────────┤
│1962│利津县志:春夏连旱无雨。 │
├──┼───────────────────────────────────────┤
│1963│广饶县志:秋季干旱(9~11月降水仅24毫米),秋播严重困难。 │
│ │利津县志:秋旱,作物减产,小麦播种困难。 │
├──┼───────────────────────────────────────┤
│1965│广饶县志:冬春初夏连旱(12~6月降水仅68.8毫米),小麦受灾减产。 │
│ │垦利县志:全县性大旱,9~10月份降水只有14.5毫米,严重影响秋种和晚秋作物收 │
│ │成。 │
│ │利津县志:春轻旱,秋大旱。 │
├──┼───────────────────────────────────────┤
│1966│广饶县志:秋旱(9~10月降水仅24.7毫米),秋播困难。 │
│ │利津县志:春旱,秋干旱。 │
├──┼───────────────────────────────────────┤
│1967│利津县志:春大旱。 │
├──┼───────────────────────────────────────┤
│1968│广饶县志:夏季、初秋干旱(6~9月降水185毫米),秋粮受灾减产。 │
│ │垦利县志:全县性大旱,7月份降水仅17.7毫米,绝产地占2成以上。 │
│ │利津县志:全年大旱,有绝产地片。 │
├──┼───────────────────────────────────────┤
│1969│广饶县志:初夏旱(6~7月中旬降水仅49.7毫米),夏种严重困难。 │
│ │利津县志:秋旱。 │
├──┼───────────────────────────────────────┤
│1972│利津县志:春大旱,播秋困难。 │
├──┼───────────────────────────────────────┤
│1974│广饶县志:初夏旱(6月降水仅29.7毫米),夏播推迟。 │
├──┼───────────────────────────────────────┤
│1975│广饶县志:晚春、初夏旱(5~7月降水151.6毫米),受旱4.39万公顷,重旱2.50万公 │
│ │顷。 │
│ │利津县志:春大旱,初夏旱,受灾农田1.33万公顷,其中绝产0.43万公顷。 │
└──┴───────────────────────────────────────┘

续表1-23
┌──┬───────────────────────────────────────┐
│年份│ 灾 情 描 述 │
├──┼───────────────────────────────────────┤
│1976│广饶县志:初夏旱(6月仅降水15.4毫米),受旱0.77万公顷。 │
│ │利津县志:春大旱。 │
├──┼───────────────────────────────────────┤
│1977│广饶县志:夏旱,受旱2.00万公顷,马头、南塔、石村、大营、油郭公社受灾较重 │
│ │。 │
│ │利津县志:春大旱。 │
├──┼───────────────────────────────────────┤
│1978│利津县志:春大旱。 │
├──┼───────────────────────────────────────┤
│1979│广饶县志:盛夏干旱(7~8月降水仅82.2毫米),全县受旱,马头、南塔、大营公社 │
│ │旱情尤重。 │
│ │垦利县志:全县性大旱,8月份降水仅16.9毫米,小麦大减产,春播作物缺苗、枯死 │
│ │严重。 │
│ │利津县志:春旱,0.67万公顷沙滩地表层干裂,播种困难。秋旱小麦播种困难。 │
├──┼───────────────────────────────────────┤
│1981│广饶县志:夏秋连旱(6~11月降水315.9毫米),秋粮歉收,小麦播种困难。 │
│ │垦利县志:全县性秋旱,孤岛地区8~12月共降水38.6毫米,最长无雨日数42天,为 │
│ │22年来最严重的秋旱,使小麦播种面积减少50%。 │
│ │利津县志:春轻旱,秋大旱,小麦播种困难。 │
├──┼───────────────────────────────────────┤
│1982│广饶县志:冬、春、夏连旱(三季降水量仅267.8毫米),夏秋歉收,以赵嘴、大码头 │
│ │、南塔、大营公社为甚。 │
│ │垦利县志:全县性大旱,从上一年的8月下旬至本年5月长达9个半月,仅降水62.4毫 │
│ │米,9月4日至11月4日,仅降水12.7毫米,连续无雨日达41天,旱情严重,历史罕见 │
│ │。 │
│ │利津县志:春夏大旱,农作物减产。 │
└──┴───────────────────────────────────────┘

三、建市后旱灾统计
建市后,旱情几乎年年发生。由于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大力发展引黄灌溉、蓄
水工程和节水灌溉,大大缓解了旱情。旱情详见表1-24。

东营市建市后旱灾年统计表
表1-24
┌──┬───────────────────────────────────────┐
│年份│ 灾 情 描 述 │
├──┼───────────────────────────────────────┤
│1983│广饶县志:夏季干旱(降水量仅187.9毫米),秋季歉收,以西刘桥、大码头、赵嘴、 │
│ │大营等公社为甚。 │
│ │利津县志:春旱,棉花减产。 │
├──┼───────────────────────────────────────┤
│1984│市志:春大旱,受灾面积7.59万公顷。 │
│ │广饶县志:夏季干旱(降水量为192.2毫米),秋季歉收,以西刘桥、大码头、丁庄、 │
│ │大营等乡为甚。 │
│ │利津县志:春旱。 │
│ │东营市水利局统计:去冬今春以来,东营市雨雪稀少,自1983年11月至1984年4月6 │
│ │个月,全市平均降水24.58毫米,出现了自1916年以来罕见的冬春大旱,据2月底对 │
│ │土壤含水率的测验,已冬灌的麦田0~10厘米深含水率为14%左右,未冬灌的麦田含 │
│ │水率仅7%;春田0~10厘米深含水率为14%左右,远不能满足小麦返青和适时春播。 │
├──┼───────────────────────────────────────┤
│1985│市志:春旱,受灾面积1.63万公顷。 │
│ │垦利县志:春大旱,小麦大减产,春播困难。 │
│ │利津县志:春大旱,秋作物减产。 │
│ │东营市水利局统计:4月上旬,全市受旱面积达8.19万公顷,其中麦田4.23万公顷, │
│ │春田3.96万公顷。据7月1日统计,全市受旱面积达11.82万公顷,其中玉米受旱 │
│ │2.58万公顷,夏粮因干旱而不能按时播种的达2.85万公顷。 │
└──┴───────────────────────────────────────┘

续表1-24-1
┌──┬───────────────────────────────────────┐
│年份│ 灾 情 描 述 │
├──┼───────────────────────────────────────┤
│1986│市志:大旱,受灾面积5.17万公顷。 │
│ │东营市水利局统计:冬无雪,春无雨,秋大旱。全年降水量较常年少50%以上。 │
├──┼───────────────────────────────────────┤
│1987│市志:春旱,受灾面积3.23万公顷。 │
│ │东营市水利局统计:至4月底,全市降水只有62.3毫米,全市受旱面积达12.90万公 │
│ │顷,黄河流量只有常年的五分之一左右,井灌区水位下降,缺水村庄达144个。 │
├──┼───────────────────────────────────────┤
│1988│市志:大旱,受灾面积6.20万公顷。 │
│ │东营市水利局统计:自去冬11月份至今春4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仅为23.7毫米。全 │
│ │年降水仅364毫米,是历年同期降水量的65%。入春以来黄河来水量比往年偏少3~5 │
│ │成。广饶县南部井灌区地下水平均埋深由上年的16.4米下降到17.42米,最大埋深达 │
│ │24.2米,属历史罕见。全市受旱面积12.45万公顷,其中重旱4.34万公顷,缺水人口 │
│ │29.42万人,因旱不能利用的水库塘坝35座,扬水站57处,机井316眼。 │
├──┼───────────────────────────────────────┤
│1989│市志:春大旱,受灾面积9.91万公顷。 │
│ │东营市水利局统计:全年全市降水量仅335.3毫米。井灌区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平均 │
│ │埋深达到19.64米,较上年下降2.22米,最大埋深达27.2米,较上年下降了3米 │
│ │。受害面积最高达到14.15万公顷,其中,重旱5.12万公顷,2.67万公顷耕地没有适 │
│ │时播种,6.73万公顷农作物成灾。559个村庄33.72万人因旱缺水。因旱不能利 │
│ │用的水库、坑塘53座,扬水站71处,机井1075眼。 │
├──┼───────────────────────────────────────┤
│1991│东营市水利局统计:1~3月份平均降水量只有26.2毫米。5、6月份黄河断流2次,计 │
│ │16天。东营市最大受旱面积达7.01万公顷,0.03万公顷没有适时播种,0.03万公顷 │
│ │农作物受灾,其中绝产0.02万公顷,粮食减产0.80万吨。31个村庄1.4万人缺水。因 │
│ │旱不能利用的水库塘坝50座,扬水站40处,机井200眼,河流2条。 │
├──┼───────────────────────────────────────┤
│1992│市志:大旱,受灾面积12.30万公顷。 │
│ │东营市水利局统计:1~7月份全市累计降水仅149.4毫米,汛期降水225.2毫米。黄 │
│ │河利津水文站断流82天。井灌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水平均埋深19.38米,比 │
│ │上年同期下降2米。全市最大受旱面积25.33万公顷,其中重旱23.33万公顷,农作物 │
│ │成灾面积15.27万公顷,绝产8.00万公顷,15.33万公顷耕地因旱不能播种,3.00万 │
│ │公顷水稻仅插秧0.67万公顷,存活不足0.53万公顷。1289个村庄缺水人口100万人, │
│ │缺水大牲畜12万头,直接经济损失22400万元。 │
├──┼───────────────────────────────────────┤
│1993│市志:旱,受灾面积1.12万公顷。 │
├──┼───────────────────────────────────────┤
│1994│市志:旱,受灾面积2.20万公顷。 │
├──┼───────────────────────────────────────┤
│1995│市志:旱,受灾面积1.20万公顷。 │
│ │东营市水利局统计:1~5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只有55.6毫米,且基本上是无效降 │
│ │水。黄河从2月20日开始断流,累计断流122天。全市最大受旱面积达8.33万公顷, │
│ │72个村庄6.21万人吃水困难。 │
├──┼───────────────────────────────────────┤
│1996│东营市水利局统计:1~5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仅为30.8毫米。黄河利津水文站从2月 │
│ │14日断流到7月18日来水,断流132天,全年断流天数达136天。 │
└──┴───────────────────────────────────────┘

续表1-24-2
┌──┬───────────────────────────────────────┐
│年份│ 灾 情 描 述 │
├──┼───────────────────────────────────────┤
│1997│东营市水利局统计:东营市遭受了自1916年以来的特大夏旱。6、7月份全市平均降 │
│ │水量仅54.6毫米,占历史同期水平的21.0%。黄河自2月7日首次断流,全年共计断流 │
│ │12次,累计226天,全年过境水量18.80亿立方米,仅占常年平均来水量的4.6%。尤 │
│ │其进入6月份,黄河汛期无汛,持续断流。农作物受旱总面积9.92万公顷,其中成灾 │
│ │7.29万公顷,绝收2.64万公顷,6.63万公顷秋作物未播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72 │
│ │亿元,因旱缺水村庄425个,缺水人口63.8万人,大牲畜15.6万头。城镇供水可利用 │
│ │量仅有2.60亿立方米(广饶县除外),农村可利用水量0.75亿立方米,人畜吃水 │
│ │紧张。 │
├──┼───────────────────────────────────────┤
│1998│东营市水利局统计:全年降水609.0毫米,为丰水年。然而,黄河断流时间提前,持 │
│ │续时间较长,断流次数较多,全年共计断流12次142天。给全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 │
│ │活造成严重威胁。 │
├──┼───────────────────────────────────────┤
│1999│东营市水利局统计:全年降水量仅376毫米。其中,1~5月份全市平均降水54毫米, │
│ │6月份到8月8日前出现了较长时间的少雨天气,进入7月份后,旱情加重并发展很快 │
│ │。夏播作物受旱面积高达10.40万公顷,重旱面积达到5.20万公顷。 │
├──┼───────────────────────────────────────┤
│2000│东营市水利局统计:全年降水仅318.0毫米,其中汛期降水235.8毫米。 │
├──┼───────────────────────────────────────┤
│2001│东营市水利局统计:5月份全市平均降水仅13毫米,比历史同期偏少86.9%;进入6月 │
│ │份,平均降水量仅25毫米,基本无有效降雨。5.62万公顷农田严重受旱,5.62万人 │
│ │口、2.986万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