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3&rec=99&run=13

第一节 综述

东营区农村信用联社位于东营市东营区西城西四路409号。 截至2001年底,东营
区农村信用联社下设业务保障部、综合管理部、市场经理部、特种资产部和保卫部等
5个部门, 辖辛店、牛庄、六户、胜利、油郭、西范、史口、西营、现河、海河、龙
居11处信用社,及联社营业部1处,分社16处,储蓄所4处,共33个营业网点。拥有干
部职工310名。 是支持东营区“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和坚实后
盾。
1953年, 在东营区境内成立了第一个农村信用社--辛店信用社,共有工作人员2
名,隶属于广饶县。1985年3月,辛店信用社拆置成海河、现河、西营、辛店等4处信
用社,六户信用社由广饶县划归东营区,并新建立了胜利信用社。东营区和牛庄区合
并后, 牛庄、史口、龙居、西范、油郭5处信用社由牛庄区划归东营区。此时,东营
区境内共有农村信用社11处,由中国农业银行代理人民银行进行监管,形成了农业银
行同农村信用社“两套牌子、一套班子”的历史格局。在农业银行的领导下,东营区
农村信用社实行一人牵头、集体承包的承包责任制。农行每年同农村信用社签订承包
合同,并赋予承包人劳动组合权、经营自主权、财务收支权和报酬分配权,对责、权、
利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充分调动起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注入了生
机和活力。 各项存款从1984年的2841万元,增长到1994年的30252万元,各项贷款从
1984年的277万元,增长到1994年的21051万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994年5月,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指示精神,成立了东营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
社,并租借市供销商场梦溪园宾馆部分房间,作为办公场所,正式与农行分门办公。
1996年10月,东营区农村信用联社与农业银行脱离隶属关系,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领
导和监管。
在成立之初,东营区农村信用联社在巩固和发扬“扎根农村,竭诚为民,民主合
作,负重前进”的农信精神的基础上,树立了“靠改革求开拓,靠人才求发展,靠科
技求飞跃,靠管理求效益,靠服务求信誉”的经营方针,狠抓职工队伍建设,大力强
化规范化服务,切实打好“服务牌”。一是从无到有,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
相继出台了《营业人员岗位服务规范》、《机关工作人员岗位工作规范》、《东营区
农村信用合作系统员工奖惩暂行办法》 、 《主任任期责任制》、《末位淘汰制》、
《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市场经理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了严密的监控体
系,将企业的经营和员工行为有效的置于制度监督之下,切实做到了“有法可依、有
章可循”,形成了以制度管人的良好的管理模式;二是大力强化优质文明服务,实行
统一着装、挂牌服务,大力推行微笑服务,开展评选“最差服务员”和“文明用语、
禁语”活动,实施“首问负责制”,设立监督台、意见箱、举报电话,增加“上门服
务”、“汽车银行”等服务项目方便客户。服务手段日臻完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显著提高,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和好评。三是加强社会形象建设。集中人力、物力,
对陈旧的门头和营业室重新进行了装饰装修,以出动宣传车、悬挂横幅、散发传单、
出黑板报,在繁华市区设置广告灯箱、巨幅广告牌,在市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节目
前加播片头广告、开辟专题报道、增加新闻报道投稿等手段广泛开展宣传。同时,积
极救助贫困失学儿童,资助少先队活动,为受灾地区和贫困地区捐款捐物,并在农村
信用社成立50周年之际,在东城新世纪广场筹办了声势浩大的“农信情”大型文艺晚
会,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知名度,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应。四
是大力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开展计算机知识培训、中间业务培训、礼仪培训、员工职
业道德教育、业务技术大比武等学习教育活动,并积极选派员工外出培训、脱产学习,
使员工的业务技能明显提高,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同时,积极引导员工认真学习江泽
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系列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使员工进一步提高了
思想政治觉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东营区农村信用联社在经营过程中,完善内部管理,强化内部挖潜,找准市场定
位,增强竞争实力,推动了各项业务的飞速发展。截至2001年底,东营区农村信用联
社各项存款余额为104576万元,较1994年增长74324万元,较分门时增长82536万元,
增长率分别达到245.68%和272.83%; 各项贷款余额为94499万元,较1994年增长73
449万元, 较分门时增长76489万元,分别增长了348.93%和363.37%。7年以来,全
社未发生任何经济、刑事案件,企业呈现出了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