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企业文化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3&rec=152&run=13

第十二节 企业文化建设

1994年与农业银行分门办公以来,利津县农村信用社立足改革与发展,坚持“以
人为本”,积极探讨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路子,把工作重点放在企业理念的塑造、企业
行为的规范以及企业形象宣传上,取得较好效果。
一、企业经营理念
自1994年来,利津县农村信用社弘扬“扎根农村,竭诚为民,民主合作,负重奋
进”的农信精神,按照“靠改革求开拓、靠人才求发展、靠科技求飞跃、靠管理求效
益、靠服务求信誉”的经营方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有效地促进了系统内“两个
文明”建设的发展。为逐步改善经营状况,开创信用合作事业的新局面,联社围绕业
务经营,强化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了“存款立社、存款兴社”教育。通过这项教育,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
的效益观念、危机观念,提高竞争意识,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自觉组织存款的积
极性。
二是加强了“以农为本,为农服务”教育。让全体干部职工了解到信用社做好信
贷支农是国家赋予信用社的历史重任,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农村信用社自身
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优势所在。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优先保证农业贷款的发放,坚持
为农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并确保农业贷款的稳定增长。
三是加强“依法经营,依法治社”教育。全县农信社自觉接受人民银行的监管,
加强了对金融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通过观看录像片或聘请有关知名专家授课的方式
进行法律法规教育,从而促进了农信系统“学法、知法、守法”活动的开展,提高了
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水平,增强了依法经营观念。
四是加强了“敬业爱岗、勇于奉献”教育。在系统内深入开展了“假如我是一个
主任”大讨论和“爱我农信”活动,广大职工对照自身岗位认真进行自查自纠,看自
己是否切实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和职责,是否对信用社做出应有的贡献。提高了政治思
想觉悟,提高了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
二、企业行为规范
在企业行为规范上,县联社十分注重加强制度建设,靠科学的制度和严格的管理
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联社先后建立和完善了资金组织、计划统计、信贷管理、财务
管理、机动车辆管理、考勤制度、规范化服务、三防一保、反腐倡廉等各项管理制度
30多个,使信用社的每一项工作都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
职业道德建设,联社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了市办印发的《员工手册》,并结合全县
实际制定《利津县农村信用社职业道德规范》、《营业人员岗位服务规范》、《机关
人员岗位工作规范》等制度,以此来规范信用社职工的思想行为,增强了职业道德的
约束力。联社深入开展了规范化服务活动,全社上下围绕“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
文明人,树立信用社形象”着手工作,在优质服务竞赛活动的力度、深度、广度上狠
下功夫,走出具有利津特色的优质服务竞赛活动的新路子。为促进优质服务活动的开
展,各信用社有机地与系统内争创“青年文明号”、“文明单位”、争当“青年岗位
能手”等活动结合起来,不断强化措施,完善活动内容,确保了活动实效。利津县联
社营业部和利津信用社西关储蓄所,始终坚持把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作为工作目标,以客户满意与否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坚持做到站立服务、微笑服务、
挂牌服务。优美的室内外环境,举止规范、热情周到的服务,给客户一种宾至如归的
感觉,主动为客户兑换残缺零币,坚持为周围的一些重点个体工商户上门服务,帮助
他们解决了不少困难,树立了农信人的良好社会形象,擦亮了农村信用社牌子,成为
全县的典范。 由于成绩突出,这2个单位被市妇联评为市级“巾帼建功示范岗”,被
人民银行授予“青年文明号”。
三、员工教育
农村信用社员工整体素质偏低一直是制约信用社发展的一个大问题。过去,由于
种种原因,利津县农村信用联社员工素质参差不齐。行社“脱钩”以来,利津县农村
信用联社为进一步培养和塑造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强的干部职工队伍,加快发
展步伐,实行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实施“人才系统工程”。
一是制定了学习计划和干部职工教育三年规划
自1994年行社分门以来,利津县农村信用联社分别制定了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
规划,分为3个阶段。即:1994~1996年、1997~1999年、2000~2002年,以县联社为整
体,以专业科室培训为重点,对基层人员进行应知应会的规范化用语教育,对县联社
各科室人员进行现代商业银行知识培训。 2001年9月份聘请东营市知名律师为大家讲
授《担保法》等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增强了职工的法律意识,用法律武器来保护信贷
资产的安全。培训方式分为短期培训、岗前培训、以会代训,鼓励自学成才,另外,
利津县联社每年都制定年度的学习计划,每周一晚为集体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包括思
想政治学习和业务知识的学习。
二是狠抓内部管理,深入挖掘现有人力资源
利津县联社从员工中挑选不同学历,不同层面的人员,通过培训、脱产学习等方
式,有目的地培养一批有真才实学、有发展潜力的后备人才,建立“人才资源储备库”,
建立了科学合理、灵活的用人机制,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原则,
并创造条件,为员工施展才能,发挥特长,提供锻炼机会并为其脱颖而出提供良好的
环境。
三是广开渠道,补充“新鲜血液”。
自1995年开始,利津县联社每年都要招收一批专业知识好、懂法律、会计算机的
大学生入社,为农信社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增强了利津农信的生命力和战斗
力。
四是为员工提供脱产学习机会,加强学历教育,鼓励自学成才。为了弥补利津农
村信用社员工整体素质较低之不足,利津县联社积极为员工创造机会,鼓励其脱产上
学或自学成才。 2001年底,利津县农村信用联社共拥有干部职工140人,其中:有大
学学历者6人,大专学历者66人,中专学历者60人。
五是进行“双考”,建立有效的激励和教育机制,增强人才活力。
双考即岗位业务考试和岗位业绩考试,要求员工按岗位和编制竞聘上岗,优胜劣
汰。利津县联社自实行这一制度以来,成效显著,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
性明显提高,为全社扭亏增盈创造了有利条件。
利津县农村信用联社不断加大员工教育力度,将员工教育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把
培训当成员工最大的福利,同时逐步实现教育形式从以学历教育为主向的岗位技能培
训为主转变。通过培训,真正提高员工的素质,增强人才活力。
四、企业形象宣传
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丰富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陶冶干部职工的道德情操,从而激
发信用社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实际工作中,联社选准载体,开展了丰富多
彩的宣传活动。一是通过在系统内举办各项文艺活动,寓教于文、寓教于乐,丰富职
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二是结合重大庆祝节日,通过组织报告会、座谈会、街头宣传、
知识竞赛等形式,围绕自身业务经营,歌颂党的丰功伟绩,扩大信用社宣传。2001年
6月份, 在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县直机关党委联合举办的“庆七一知识竞赛”中,
县联社代表队以娴熟的答辩取得比赛一等奖。三是积极开展公益活动。2000年8月份,
县联社开展了“送电影下乡”活动,在全县各个乡镇进行巡回放影,在放映地点,信
用社都设置了服务咨询台帮助群众解决疑难问题,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丰富了广大农
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少致富信息。2000年9月份,县联社开展了捐
资助学活动,全县共150余名干部职工捐款2万余元,帮助20名贫困失学儿童恢复学业,
并为他们发放了学习用品。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农村信用社的公众形象和社
会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