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信贷业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3&rec=116&run=13

第四节 信贷业务

1983年至1994年,因河口区自然环境较差,农业生产落后,主要是分散生产,没
有形成规模化农业。这段时期,河口区农村信用社贷款除少量投向农业生产外,主要
投向乡镇企业、村办企业,但由于其缺乏科学管理,经营惨淡,导致信用社资金大多
形成不良贷款。
行社分门后,河口区农村信用社调整信贷结构,立足“三农”,重点支持了传统
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支持了龙头企业、特色产业,促进了
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发展;不断拓宽信贷服务领域,支持胜利油田、济军生产基地
等国有大中型企业、招商引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形成了“雷厉风行,
务实创新,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的河口农信精神,促进了河口区工农业生产的持续、
健康发展。截至2001年末,河口区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为25645万元,较19 94年
增长21492万元。
一、坚持“支农”主题,促进“三农”发展
自1994年行社分门以来,河口区农村信用社的信贷工作始终坚持“立足农业,服
务三农”的指导方针,切实加大贷款营销力度,“树立资金再紧不能紧农业,困难再
大不能难农民”的思想,做到“三早三优一保证”,即做到了市场早调查、计划早安
排、资金早投放,实行农户贷款优先、社员贷款优先、农业贷款优先,保证了农业生
产信贷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较好的支持了“三农”经济的发展。一是支持蔬菜基地建
设。 1994、1995年投资250余万元,支持了六合乡胡家、安家、梅家、上小街、四扣
乡李坨、 福祥、西五村、义和镇东北村、三合、寿光等3乡镇10个村的塑料大棚菜生
产,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缓解了城乡居民吃菜难的问题。二是支持了五大基地建设。
1996年至2001年累计发放贷款1350万元, 支持六合、四扣2乡芦苇业发展,芦苇面积
达2.5万亩,年创收2500万元,居全省第一;发放贷款320万元,支持了义和镇、新户
乡万亩林果业开发建设, 使全区林果面积达1.2万亩,年创收900余万元;投入380余
万元,支持新户、太平、六合3乡畜牧业发展;投放信贷资金280万元,支持新户、仙
河海淡水养殖业,仙河镇的海星村在信用社的支持下,已发展为养殖专业村,人均年
收入达2万元以上; 自2000年始,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支持全区冬枣产业化。三是
支持粮棉油生产和农民抗灾自救。仅1994年就分3次安排粮棉油生产计划贷款976万元,
帮助农民抗灾夺丰收, 实现了大灾之年农业夺得大丰收的可喜成果。2000年全区5个
农业乡镇不同程度地遭受了冰雹之灾,区农村信用社奔赴田间地头,现场办公,发放
小额农业贷款,支持农民生产自救,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2001年累计发放各
项贷款34140万元,其中农业贷款累放12159万元。
二、创新服务机制,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几年来,河口区农信社围绕怎样为农民贷款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最大化的方便,
不断改进服务机制。(一)建立“贷款证”制度。贷款证被农民誉为通向富裕的绿色通
行证。它的主要内容是“一次核定,余额控制,随用随贷,周转使用”。持证户可在
两年使用期限和规定的额度内,直接到农村信用社办理贷款,随到随办,切实简化了
手续,方便了农民。通过大力宣传贷款证办法,绝大部分农户、个体工商户了解了农
村信用社的贷款政策和原则, 为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农业和农民创造了条件。自200
0年初开办贷款证以来, 共办理农户、个体工商户贷款证10686户,贷款金额达21580
万元。(二)建立“联保”制度。主要包括农户“联保”、企业为农户“联保”,企业
“联保” 等3种形式。这一制度的实施既能使信用社贷款担保这一制度严格落实,又
能使贷款“卡壳”的担保问题迎刃而解。(三)建立信用评定制度。近几年,河口区农
村信用社推行了“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等评定制度,对符合条件的
积极授予其称号和匾牌,并享受“贷款优先,利率优惠”及3000元以下的贷款实行信
用贷款制度的政策,优化了信用环境。2001年河口区八吕村被评定为“信用村”,成
为河口区第一个获此荣誉的行政村。
三、强化制度建设,规范信贷行为
河口区农村信用社结合有关的制度、 政策, 不断制定修改信贷管理规定,做到
“三个从严”,即一是贷款审批小组严格把关,实行审贷分离,坚决杜绝越权放款。
二是在贷款投放上严格筛选,把贷款重点投向产品适销对路、经济效益好、有发展前
景、信誉高的企业和重点项目。三是严格贷后管理,做好贷款的跟踪检查,确保贷款
按规定用途使用。1998年4月1日实施了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明确了责、权、利关系,
强化了岗位职责,克服了信贷管理工作中责任不清,权责分离的问题。新增贷款本息
收回率连年达99%以上,信贷资产质量显著提高。
四、多法并举,全力清收盘活不良贷款
几年来,河口区农村信用社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全力清收盘活不良贷
款。一是建立内部考核机制,奖勤罚劣。二是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取得领导的支持。
三是协调好与法院等执法部门的关系,利用法律手段积极清收。四是利用宣传媒体,
加强攻势。 至2001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仅为1862万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7.26%,
远低于15%的国际通用标准,较行社分门时下降了2.68个百分点。

河口区农村信用社历年发放贷款情况表
表4-23
┌──────┬─────┬─────┐
│ 时 期 │ 年度 │余额(万元)│
├──────┼─────┼─────┤
│“六五”时期│1984 │86 │
│ ├─────┼─────┤
│ │1985 │139 │
├──────┼─────┬─────┤
│ │1986 │386 │
│ ├─────┼─────┤
│ │1987 │571 │
│ “七五” ├─────┼─────┤
│ 时期 │1988 │680 │
│ ├─────┬─────┤
│ │1989 │753 │
│ ├─────┼─────┤
│ │1990 │1353 │
├──────┼─────┼─────┤
│ │1991 │1903 │
│ ├─────┬─────┤
│ │1992 │2092 │
│ “八五” ├─────┼─────┤
│ 时期 │1993 │3103 │
│ ├─────┼─────┤
│ │1994 │4153 │
│ ├─────┬─────┤
│ │1995 │6652 │
├──────┼─────┼─────┤
│ │1996 │7719 │
│ ├─────┼─────┤
│ │1997 │7515 │
│ “九五” ├─────┬─────┤
│ 时期 │1998 │10448 │
│ ├─────┼─────┤
│ │1999 │13202 │
│ ├─────┼─────┤
│ │2000 │17781 │
├──────┼─────┬─────┤
│ │2001 │25645 │
└──────┴─────┴─────┘

河口区农村信用社贷款累计发放收回情况表
表4-24
┌───┬────┬────┬────┐
│ 年度 │ 累放 │ 累收 │ 收回率 │
│ │ (万元) │ (万元) │ (%) │
├───┼────┼────┼────┤
│1994 │6379 │5329 │99.60 │
├───┼────┼────┼────┤
│1995 │8702 │6203 │99.10 │
├───┼────┼────┼────┤
│1996 │8287 │8190 │99.00 │
├───┼────┼────┼────┤
│1997 │9221 │11437 │99.32 │
├───┼────┼────┼────┤
│1998 │13099 │12270 │99.19 │
├───┼────┼────┼────┤
│1999 │16057 │14665 │99.22 │
├───┼────┼────┼────┤
│2000 │21226 │19006 │99.03 │
├───┼────┼────┼────┤
│2001 │34140 │29276 │99.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