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基层残联组织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8&rec=97&run=13

基层残疾人联合会是指县及县级以下的残疾人联合会。广大残疾人生活在基
层,残疾人事业的基础在基层。基层残联是开展残疾人工作的关键环节,是联系
广大残疾人的重要纽带,肩负着直接听取残疾人意见,反映残疾人需求,为残疾
人服务的责任,是残疾人联合会赖以生存的土壤,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根基。市
残联成立后,以“健全组织,完善体系,推动工作”为指导思想,利用两年的时
间,督促县区、乡镇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残疾人组织。
县区残联组织建设
残疾人分散在基层,县区残联是残疾人组织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起着承上启
下的作用。市残联成立后,县区残联的组建成为当务之急。为适应全市残疾人事
业发展的需要,尽快建立残疾人工作的组织体系,根据中残联和省残联关于加快
地方残联组建步伐的要求, 1990年2月,市残联向市政府呈报《关于组建县区残
联和乡镇残联的请示》 ,3月12日,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民政局市残联关于组
建县区残联和乡镇残联的请示的通知》,《通知》明确了县区、乡镇残联的规格、
编制和组建时间。县区残联常设机构执行理事会为县区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编
制5~10人,实行计划、编制、财务单列,由民政部门代管。按照《通知》精神,
市残联把县区残联组建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成立了基层残联筹备小组;市民政局、
市残联和县区民政局都把县区残联筹备组建列入重要议事议程,积极向党委、政
府汇报工作,与编委、计委、财政等部门进行协调,争取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理解和支持, 通过多方面的积极努力,全市5个县区残联于1990年12月31日前全
部组建完毕。 1990年6月29日至30日,广饶县残疾人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
饶宾馆会议中心召开,推举王重新为理事长,提名选举李占庆为副理事长。12月
5日, 东营区残疾人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东营区民政局福利公司召开,推举
刘光松为理事长,提名选举徐清水为副理事长。12月7日至8日,垦利县残疾人联
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县政府四楼会议室召开,推举陈永明为理事长,提名选举
郭炳勋为副理事长。12月26日至27日,河口区残疾人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区
招待所二楼会议室召开,推举王少飞为理事长,提名选举刘文田为副理事长。12
月31日,利津县残疾人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利津宾馆召开,推举崔宪章为理
事长,提名选举刘希才为副理事长。至此,全市5个县区残疾人联合会全部成立,
残疾人工作组织体系初步形成。1991、1992年,县区残联经费和办公场所得到落
实,并配备了工作用车,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开展了相关的业务工作。广饶
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于1992年3月交付使用。
1993年4月28日至5月14日,按照市残联统一部署,县区残联相继召开第二次
代表大会, 圆满完成了换届工作。4月28日,河口区残疾人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
会在区招待所二楼会议室召开,推举刘文田为理事长,提名选举陈景先为副理事
长。 4月30日,广饶县残疾人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广饶宾馆会议中心召开,
推举王重新为理事长,提名选举李占庆为副理事长。5月6日,东营区残疾人联合
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胜利石油管理局通讯公司电影院召开,推举宋国庆为理事长,
提名选举袁尚增为副理事长。 5月14日,垦利县残疾人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
县政府招待所二楼会议室召开,推举陈永明为理事长,提名选举郭炳勋为副理事
长。在换届过程中,市残联加强协调指导,县区成立县区残联第二次代表大会筹
备领导小组,召开政府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在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为县区残联完成换届任务创造了条件。会议期间,县区主要领导都亲自出席,充
分肯定了县区残联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会议开得隆重热烈,规格高、效果好。
通过换届,县区残联关系进一步理顺,普遍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为加快残疾人
事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1993年7月6日,为尽快健全全市残疾人组织网络建设,保证《残疾人保障法》
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贯彻落实,市残联下发《关于建立基层
残疾人组织的通知》,各县区残联按照《通知》要求,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加
强指导,督促落实,截至1993年底,6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均建立残联组织,
748个残疾人比较集中的企事业单位、 1036个村全部建立了残疾人协会或小组。
市县乡三级残联共配备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250余名。 随着基层残联组织建设的
加强,全市已建立起一支热爱残疾人工作,具有奉献开拓精神的残疾人工作者队
伍。
1993年下半年,垦利、利津两县残联在县乡机构改革中被撤销,其职能、业
务合并于县民政局,残联撤销后两县的残疾人工作受到影响,处于半瘫痪状态,
上级拨付的专项经费被停止。为了使工作不受损失,尽快将两县残联机构恢复理
顺, 省、 市残联高度重视,积极协调,多次向市领导及有关部门反映、请示,
1994年4月7日,市残联向市政府呈报《关于恢复理顺垦利利津两县残联机构的请
示》,恳请市领导给予协调,尽快将垦利、利津两县残联组织机构恢复理顺。经
市政府领导协调, 使这一问题得到较快解决。1994年5月25日,市编委专门下发
《关于转发关于垦利利津两县残联机构问题的建议的通知》(东编发〔1994〕14
号),要求两县编委会将残联机构尽快恢复理顺,可为县残联核定事业编制2至3
人,实行全额预算管理,计划、编制、财务仍实行单列。1994年12月12日,垦利
县编委会以垦编发〔1994〕9号文件批复:恢复垦利县残联,为正科级事业单位,
编制3名, 经费列支渠道为财政拨款。1995年,利津县残联恢复,实行计划、编
制、财务单列。
市政府残工委成立后,为适应工作需要,要求县区尽快将残疾人工作协调委
员会建立起来,市残联将此项工作列入1994年度考核内容。河口区人民政府残疾
人工作协调委员会于5月26日率先成立, 之后广饶县、东营区于6月、7月相继成
立,至1994年底,各县区均建立县区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从建立情
况看,县区政府残工委成员单位齐全、职责分工明确、符合规范要求。县区残联
作为县区政府残工委的日常办事机构,积极主动做好工作,充分发挥了综合、咨
询、服务和协调作用,初步形成以县区政府残工委为中心,县乡残联为骨干,村
残协为基础的残疾人组织工作网络。
1995年6月12日至20日, 中残联赴东营调研组组长臧建国、调研组成员、省
残联群工部副主任王传耀,对广饶、垦利、利津三县和河口区的残疾人工作进行
为期9天的调研,共促成召开市政府专题会议1次,县区政府专题会议4次,形成5
个政府专题会议纪要。为理顺县区残联关系,改善办公条件等作出积极努力,协
商解决了县区残联组织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县级残联均定为正科级单位,进一步
理顺了残联管理体制;根据工作需要,增加了工作人员编制,垦利县、利津县、
河口区残联编制分别由原来的3人、2人、2人增至5人;建立县区残疾人劳动就业
服务部,为隶属县区残联的副科级事业单位;乡镇残联设立专职工作人员或明确
1名做残疾人工作的人员;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增加残疾人事业活动经费;
除利津县外,广饶、垦利两县、河口区均由财政拨款2至4万元购置交通工具;各
县区加强对残疾人事业的领导,及时解决残疾人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996年,市残联本着“健全组织,完善体系,推动工作”的指导思想,着重
抓了县区残联的组织建设和关系理顺工作。广饶县、东营区被省政府残工委表彰
为“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区”。1997年,通过机构改革,县区残联管理体制进
一步理顺,定岗增编,机构更加完善,工作活力和效能大幅提高,“代表、服务、
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1998年3月11日, 市残联召开县区残联第三次代表大会筹备工作会议,县区
残联理事长及市残联各部室主任参加。会议要求,各县区要抓紧做好会议筹备工
作, 确保4月15日前召开县区残联第三次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县区残联换届选举
任务。4月至5月,市残联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精心指导,县区残联顺利完成换
届选举任务。 4月17日,东营区残疾人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西城宾馆大礼堂
召开, 推举郭立安为理事长,提名选举袁尚增为副理事长。5月15日,河口区残
疾人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区委礼堂召开,推举刘文田为理事长,提名选举陈
景先、 侯昭霞为副理事长。4月22日,广饶县残疾人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广
饶宾馆会议中心召开, 推举燕钦军为理事长,提名选举任洪儒为副理事长。4月
17日,垦利县残疾人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县政府招待所二楼会议室召开,推
举单安全为理事长, 提名选举程庆田、王云楼为副理事长。4月14日,利津县残
疾人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县劳动服务大楼召开,推举赵光明为理事长,提名
选举胡希光为副理事长。6月9日,根据省残联要求,市残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办
公室成立,主任:杨同德,副主任:韩秀兰、齐云明,成员由部室主任组成。基
层组织建设工作办公室成立后,狠抓了基层残联组织关系理顺、工作机构和服务
载体建设,县区残联“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
有力的组织保障。利津县在机构精简机关工作人员分流的情况下,积极争取县编
委支持, 批准新增了残疾人康复指导站、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部2个全额拨款的
事业单位和残疾人用品用具服务站1个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 核编12人,对全县
12个乡镇残联按照“三位一体”和理事长专职的要求,由县人事局行文任命或聘
任理事长,为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创出了经验,受到省残联的好评,并在全省推
广。
1998年9月16日至19日, 省残联基层工作办公室对东营市基层组织建设等情
况进行调研,在形成的反馈意见中指出,通过调研,看到东营市和垦利、利津两
县残疾人工作深入贯彻执行国务院残工委《关于加强基层残联建设的决定》和第
十二次全国残联工作会议精神,残疾人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思路正确,方法得当,
措施有力,成效显著。其中基层残联组织建设有了坚实基础,垦利、利津两县残
联理顺了工作关系,配备了专职理事长和强有力的班子,解决了办公用房、交通
和通讯工具,乡镇残联理事长由县人事局正式下文任命或聘任,均为专职,这在
全省乡镇残联组织建设中是第一家,走在全省前列,值得其他地市、县级残联学
习借鉴。
1999年,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理顺县区残联党组织管理关系的通知》(东
组普发〔1999〕 1号)要求,县区残联全部单列,不再由民政部门代管,成立党
组,理顺了工作关系,逐步完善运行机制。2000、2001年,县区残联加强自身建
设,改善了办公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东营区残联自筹资金购置了服务用车和
微机。
2002年,在县区机构改革中,市残联加大协管力度,理顺了县区残联管理关
系。 垦利县残联成立党组,副科级以上干部达到5人,工作人员达到10人;广饶
县残联成立党组,从内部提拔副理事长1名;河口区残联新增事业编制6人;利津
县、东营区残联在机构改革期间,人员力量也得到加强。组织关系理顺后,县区
残联决心大、思路清、劲头足,许多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2003年3月12日至4月29日,县区残联第四次代表大会相继召开,圆满完成换
届选举任务。 4月23日,河口区残疾人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区委礼堂召开,
推举邵朝秋为理事长, 提名选举侯昭霞为副理事长。4月23日,广饶县残疾人联
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广饶宾馆会议中心召开,推举燕钦军为理事长,提名选举
刘新梅、 任志为副理事长。4月24日,东营区残疾人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在新
悦大酒店八楼会议室召开,推举王国选为理事长,提名选举王新江为副理事长。
4月26日, 垦利县残疾人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垦利宾馆第一会议室召开,推
举金玉岭为理事长, 提名选举王云楼为副理事长。4月28日,利津县残疾人联合
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利津宾馆召开,推举赵光明为理事长,提名选举张其峻为副
理事长。通过换届,县区残联配齐了领导班子,成立残疾人专门协会,干部队伍
得到进一步加强。结合换届选举,加大了对基层残联的协管力度,进一步理顺了
工作关系,县区残联基本达到规范化建设的要求。
2005年5月, 广饶县被确定为“全国基层残疾人工作试点县”。为做好试点
工作,市残联加大对广饶县残联组织建设的指导力度,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中残联、省残联先后前往调研,烟台等地市残联前来参观学习。12月6日至7日,
省残联在广饶县召开全省基层残疾人组织工作现场会,17个地市残联理事长、组
联部主任及部分特邀代表共80人参加会议,省残联理事长陈希悦、纪检组长郭旭
光、市政府副市长田振玉出席会议。广饶县政府作经验介绍,与会代表参观了西
苑社区居委会、广饶镇西十里堡村残疾人扶贫基地、稻庄镇残联、大王镇残联等
7处残疾人组织建设情况, 会议推广了广饶县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经验。12月,
广饶县残联被表彰为“山东省残联系统先进集体”。
2006年3月16日, 市政府残工委印发《关于加强全市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
意见》。市残联高度重视,明确标准,落实责任,加强督导调度,县区残联组织
规范化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县区残联基本实现了规范化建设达标。在此基础上,
市残联于10月18日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争创达标
县区的通知》,对创建全国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达标县区进行安排部署。
2006年5月,广饶县被表彰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7月18日,利津县被省
政府残工委表彰为“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县”,东营、河口两区被表彰为“全省
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
2007年6月7日,中残联确定东营区、河口区、广饶县、垦利县、利津县为第
一批全国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达标县区。各县区把基层残联组织建设作为
残疾人事业的首要工作来抓,围绕基层组织建设标准查漏补缺,加强软件和硬件
建设,建立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完善了残疾人优惠政策规定,为残疾人排忧
解难,办了一些实事、好事。为乡镇残联购置了办公用品,改善了办公条件。垦
利县、河口区残联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残联配备了微机、档案橱、打印机等
办公设备。各县区残联指导各乡镇残联制作了残疾人组织网络、工作职责、办证
指南、残疾人基本情况图板并上墙公示。各乡镇也以此为契机改善办公条件,为
开展工作打下良好基础。8月2日,市残联为检验基层达标工作的效果,进一步提
高全市达标水平,全市残联系统开展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互检互查活动。
上午开展互检互查,下午在东营区残联会议室座谈交流,查找了不足,交流了工
作经验。通过随机抽查的方式,对每个县区基层残联组织建设,按照中残联下发
的达标标准从严进行百分制考核。通过检查考核,各县区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
了充分认识,同时也明确了努力方向,促进了全市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全面落
实。2008年顺利通过达标验收,东营市成为全省第一个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达
标市。
2006、2007年,按照省、市残联要求,县区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更名
为县区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进一步明确成员单位职责,为凝聚各方力量共同
做好残疾人工作创造了条件。东营区、河口区、广饶县、垦利县、利津县分别于
2007年4月10日、 2007年1月22日、2006年12月14日、2007年5月9日、2007年5月
15日,将“县区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更名为“县区人民政府残疾人
工作委员会”,并对残工委组成人员进行调整,明确成员单位职责。
2007年起,全市三级残联集中换届。市残联以此为契机,着力加强基层残联
组织规范化建设,重点配强残联领导班子、配齐残疾人专职干部、理顺残联工作
机制、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2007年10月至2008年4月,县区残联相继召开第五次
代表大会,圆满完成换届选举任务。2007年10月24日,东营区残疾人联合会第五
次代表大会在新悦大酒店八楼会议室召开,推举隋湘明为理事长,提名选举王新
江、 耿沛光为副理事长。2007年11月3日,垦利县残疾人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
在蓝海汇洲大酒店召开,推举刘永民为理事长,提名选举张文泽、苏鲁惠为副理
事长。2007年11月10日,河口区残疾人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区委礼堂召开,
推举邵朝秋为理事长,提名选举侯昭霞、孙曙光为副理事长。2008年1月7日,广
饶县残疾人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广饶宾馆会议中心召开,推举燕钦军为理事
长, 提名选举刘新梅、任志、徐民信为副理事长。2008年4月18日,利津县残疾
人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利津宾馆召开,推举赵光明为理事长,提名选举张其
峻、张金生为副理事长。在换届选举中,市残联积极协助县区党委、政府对残联
班子进行考察配备,调整充实加强了残联领导班子,一批政治素质高、年富力强
的干部充实到领导班子中,干部队伍得到充实加强。残联系统干部队伍的年龄结
构、知识层次日趋合理,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乡镇(街道)、村(居)残疾人组织建设
1990年11月15日,市政府下发《关于抓紧组建县乡两级残联的通知》,市政
府要求,各县区力争在年底前把乡镇残联组建完毕。在组建乡镇残联中,广饶县
由于领导重视, 措施得力,12月8日,广饶县丁庄乡残联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乡政
府会议室召开, 代表110名,是全市第一个召开代表大会成立残联的乡镇。丁庄
乡残联成立后,广饶县残联深入乡镇指导残联组建工作,加快了乡镇残联的组建
进程, 截至12月30日, 广饶县15个乡镇残联全部建成。广饶县被省残联表彰为
“全省四个县乡镇残联组建先进单位”。
1991年,继广饶县组建乡镇残联之后,其他县区迅速行动,市、县区民政部
门积极协调,争取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至12月25日,全市57个乡镇残
联组建完毕。垦利县采取分片包干的办法,乡镇残联在较短时间内组建完毕。东
营区明确乡镇残联的规格、编制、干部配备和组织形式,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度
快、质量高,干部配备齐全。利津县在成立乡镇残联时,乡镇分管领导参与试点,
加快进度,组建工作上半年全部完毕。在抓乡镇残联组建的同时,注重抓自身建
设, 各乡镇残联还结合各自实际, 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普遍开展
“人道、廉洁”的职业道德教育,干部队伍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一支
热爱残疾人事业、勇于吃苦、乐于奉献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逐步发展壮大。
1992年,市、县残联发挥乡镇残联组织作用,帮助选配好干部。着力抓好残
疾人较多的行政村和残疾人比较集中的社区、 企事业单位的残疾人协会建设。
1993年7月6日, 市残联下发《关于建立基层残疾人组织的通知》,组建工作7月
底结束, 历时25天,748个残疾人协会、1036个残疾人小组全部组建完毕。在组
建过程中,各县区残联及有关单位负责人高度重视,严格按照《通知》要求,进
行人员配备,协会主席或小组组长一律由单位主要领导担任,并保证了一定比例
的残疾人参加。
1993年4月14日至30日, 全市乡镇、街道、办事处残联先后召开第二次代表
大会,圆满完成换届选举任务。在换届过程中,各级残联广泛宣传,充分准备,
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确保质量。在换届工作中,各乡镇、街道、办事处都把年
富力强、热爱残疾人事业的同志充实到残联中来,并配备了专职委员。
1994年,全市乡镇、街道、办事处相继成立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在
乡镇机构改革中,乡镇残联工作人员变动较大,为使乡镇残联工作不受影响,上
半年市残联专门下发通知,要求残联工作人员变动较大的乡镇,及时召开会议进
行补缺,通过市、县残联共同努力,使乡镇残联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加强,做到了
组织落实、 机构健全、人员稳定、发挥作用。东营区残联针对所辖6个乡镇残联
缺员情况, 通过积极争取,以区政府办公室名义下发文件,使6个乡镇残联及时
得到补缺加强。
1995、1996、1997年,本着“健全组织,完善体系,推动工作”的指导思想,
着重抓了乡镇残疾人组织建设和关系理顺工作,乡镇残疾人组织得到进一步加强,
配备了专职或兼职残联干部,直接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得到加强。
1998年4月至5月,全市乡镇、街道、办事处残联先后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
圆满完成换届选举任务。乡镇、街道、办事处残联理事长由县区组织部或人事局
行文公布。设立残疾人服务社、志愿者助残联络站,在村居选定联络员。1999、
2000年,全市乡镇残联学习借鉴莱州市做法,均建立“三位一体”的工作体制,
配备了工作人员。2001年,在市、县残联的指导下,乡镇、街道、办事处残联制
订完善规章制度,明确目标任务,同时将近年来的资料整理归档,基层残联规范
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2002年,市、县残联加大协管力度,理顺乡镇残联的管理关系,基层组织建
设得到加强。县区组织人事部门任命或聘任乡镇残联理事长,明确了工作人员和
职责,使乡镇残联真正做到有人抓、有人管。
2003年,按照市残联统一部署,县乡残联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先后召开乡
镇、 街道、办事处残联第四次代表大会,顺利完成换届选举任务,截6月底,乡
镇、街道、办事处残联换届工作全部结束,选举产生新一届残联领导班子,干部
队伍得到充实加强,进一步理顺工作管理关系,乡镇、街道、办事处残联全部做
到由组织人事部门或同级党委任命或聘任,做到有场所、有机构、有职责,使残
疾人事业在新时期持续健康发展有了良好基础。 9月12日,市残联印发《关于加
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乡镇、街道、办事处残联、村残协达到“三
统一”标准,即组织建设统一、职责标准统一、标牌建档统一。2003、2004年,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残联和村残协按照“三统一”标准进行建设,统一制作标
牌,统一乡镇、街道、办事处残联职责,在村居选定残疾人联络员,村居残疾人
协会(小组)全部建立残疾人档案。在经济条件较好的村,设立“残疾人之家”,
活跃了残疾人的文化生活。
2005年3月14日, 为适应工作需要,更好地将残疾人就业与残疾人基层组织
建设相结合,经市残联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协商,在全市范围内设立残疾人就
业示范岗,在乡镇和残疾人比较集中的社区开展基层残疾人工作。市残联、市劳
动和社会保障局印发《关于在全市基层残联设立残疾人就业服务岗的实施方案》,
《方案》规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统一考核录用残疾人就业服务岗。明确了岗
位设置、 职责、招聘条件和办法,要求县区在2005年4月底前完成残疾人就业示
范岗的聘任。但由于种种原因,此项工作未能落实,致使部分残疾人意见较大。
鉴于此,市残联向市政府呈报《关于对残疾人就业示范岗工作进行专项督查的请
示》 ,市政府将其纳入专项政务督查考核范围。4月22日,市残联下发《关于加
大工作力度尽快落实残疾人就业示范岗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市政
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 已将其列入本年度政务督查考核内容。 各县区要按照
《通知》要求及时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按时设立就业示范岗。2005
年下半年,县区残联在乡镇、街道、办事处残联配备了74名专职干事。县区残联
对专职干事进行培训,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将专职干事分配到所在乡镇、街道、
办事处,在乡镇、街道、办事处残联理事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增强了残疾人工
作的代表性。通过工作实践证明,残疾人专职干事在残疾人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
用,在开展残疾人生活保障、教育、就业、扶贫、康复、维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
作,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2005年6月27日, 市残联《转发省残联关于加强乡镇残联规范化建设的通知
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县区残联要结合各自实际,在省残联规范化建设的
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制订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具体办法。要高度重视,搞好
试点,总结推广,全面铺开,迎接省市验收。为进一步加快乡镇、街道、办事处
残联规范化建设,副理事长韩秀兰带领组宣部有关人员对三县两区进行调研,从
调研情况看,县区残联对基层残联规范化建设比较重视,结合各自实际进行安排
部署,有的县区针对规范化建设标准进行量化、细化,制订切实可行、便于操作
的实施意见,基本情况较好。针对存在的问题,要求县区制订切实可行方案,加
强指导,搞好试点,逐步推开,县区可制定统一的规章制度,配备必要的办公用
品,确保2007年乡镇、街道、办事处残联规范化达标全面完成。同年,广饶县被
确定为“全国乡镇残疾人工作试点县”。
2006年3月, 市政府残工委制订出台《关于加强全市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
意见》、《乡镇残联规范化建设标准》等文件,市、县区残联高度重视,成立工
作领导小组,加强调度指导,逐条对照中残联下发的规范化建设验收标准和市残
联下发的达标标准,找准薄弱环节,进行查漏补缺,通过工作部署、现场指导、
检查考核,扎实推进各项达标工作。更名并调整残工委成员,统一制作了展板,
展板上直观体现残联职责、辖区内残疾人基本状况、服务内容等,将残联资料整
理归档,做到有分管领导、有专职人员、有办公场所、有活动经费。通过市、县
区残联齐抓共管,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规范。7月18日,东营区辛店街道办、
垦利县垦利镇、 广饶县大王镇、 丁庄镇、河口区义和镇被省政府残工委表彰为
“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乡镇”。
2007年8月10日, 市残联制定印发《关于在全市建设残疾人服务代表室实施
方案的通知》。在广饶县大王镇、丁庄镇首批建设“残疾人服务代表室”10个。
5月16日, 市委常委、广饶县委书记赵豪志,市残联理事长魏玉玲为丁庄镇残疾
人服务代表室揭牌。残疾人服务代表室设有独立的办公场所,配备了办公设施,
设置了无障碍坡道,与村残协合署办公,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工作程序等版面
上墙,由残疾人工作联络员负责残疾人服务代表室的工作,主要负责提供政策咨
询、关系协调、代理服务,及时反映残疾人就医、就业、教育、维权等方面的情
况,提出合理化建议等工作,真正成为政府与残疾人联系的桥梁与纽带。试点工
作进展顺利,收到良好效果,为在全市范围内创建残疾人服务室工作积累了经验,
奠定了基础。创建残疾人服务代表室是市残联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为残疾人服务
质量和水平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创新性工作。
8月2日,全市残联系统开展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互查互学活动,交流了工作经验,
各自查摆不足,限期整改。全市各级残联按照法定程序,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采取自下而上逐级进行,10月底前,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残联召开第五次代表
大会,圆满完成了乡镇、街道、办事处残联换届选举任务。
2008年,乡镇、街道、办事处残联组织规范化建设全部达标,成为全省第一
个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规范化达标的市。 建设“残疾人服务代表室”112个,代
表室联络员由优秀残疾人或残疾人亲友担任,残疾人联络员具有一定的社会工作
能力和业务水平,能够密切联系和团结残疾人,深得残疾人的信任和拥护,直接、
快捷、便利地为残疾人服务。经过工作实践,探索出经验,残疾人服务代表室解
决了村级有人管理、有人办事的问题,起到反映残疾人诉求,宣传残疾人优惠政
策,就近方便解决残疾人实际困难和问题的作用。
基层残联规范化建设
市残联按照“城市抓社区、农村抓乡镇”的工作思路,狠抓基层残联规范化
建设。县级残联按照“一体化的机构、一专多能的队伍、有机结合的业务、统筹
安排的经费、综合利用的场所”的原则进行建设,乡镇残联普遍配备了专职干部,
做到“有专职干部、有办公场所、有服务载体、有联系网络”,完成“一体化”
建设任务。按照中残联《基层残联规范化建设标准》,2008年,县区和乡镇残联
组织规范化建设全部达标,成为全省第一个基层残联组织规范化达标的市。
市残联大力加强基层残联规范化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一是
加强干部管理。严格落实干部双重管理规定,年终对县区残联工作进行考核,考
核结果向县区党委、政府反馈。同时,将残疾人工作纳入县区政府年度目标任务,
调动了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积极性。县区残联理事长届内原则上不予调整,因工
作需要或其他原因需进行调整的,报经市残联协商同意后按规定程序办理。二是
创新用人机制。通过公开选拔,录用74名有一定文化和工作能力的残疾人专职干
事,充实县区、乡镇残联和部分残疾人比较集中的社区,专门负责残疾人工作,
增强了基层工作力量,不断提高残疾人参政议政能力。三是健全机构网络。加大
资金投入,对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残联安排专项资金,配备微机和档案橱等办
公设备,改善基层残联的工作条件,形成以残工委为中心、县乡残联为骨干、村
残协为基础、残疾人工作联络员为载体的上下贯通的基层残疾人工作网络。四是
加强制度建设。市残联指导县区残联开展了思想、作风、纪律整顿和教育活动,
制定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推进了县区残联机关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每年,市残联与各县区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责任联动机制,推动了各项工作任
务的完成。五是规范培训管理。每年定期采取理论授课、业务考试、外出考察、
工作调研等方式,加强对基层残联理事长的培训,使其真正成为残疾人心目中的
带头人,业务工作的明白人。六是典型示范带动。把扶残助残纳入残疾人工作典
型示范村创建内容,并以此作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切入点,在村(居)设立
残疾人活动室、科技图书室,配置健身器材,成立文艺宣传队,张贴助残标语等,
示范带动基层残疾人工作的深入开展。 七是创造性地建设残疾人服务代表室112
个,实现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全方位有效覆盖,解决了村级残疾人工作有人管、
有人办的问题,起到就近、方便解决残疾人实际困难的作用。八是建立健全各类
残疾人组织和专门协会,全部配齐专职或兼职委员。专门协会积极发挥作用,广
泛听取残疾人的意见和需求,结合自身特点和助残日等节日开展活动,活跃了残
疾人文化生活,提高了参与意识,扩大了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