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专项扶贫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8&rec=52&run=13

东营市残疾人专项扶贫,又称开发式扶贫,是指通过资金、政策、技术等方
面的投入,帮助残疾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实现持久稳定脱贫的方式。主要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
康复扶贫贷款扶贫
东营市残疾人康复扶贫贷款项目,是指借助中国农业银行发放的康复扶贫贴
息贷款和当地政府的配套资金,支持贫困残疾人户发展种植、养殖业,解决温饱,
进而致富的扶贫项目。这项工作主要以两种方式开展,早期主要以小额贷款的方
式发放到贫困残疾人户,后期主要以大额贷款的方式发放到一些大型福利企业,
带动残疾人脱贫致富,具体由各地残疾人服务社运作执行。2008年,两种方式并
用。
小额扶贫贷款
根据残疾人贫困状况调查反映出来的问题,1995年,市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
委员会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解决贫困残疾人生活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决定增加康
复扶贫贴息贷款,在使用好省里安排的20万元贷款的基础上,市财政局再在年内
安排20万元,每个县区财政安排10万元,使用期为5年,帮助残疾人尽快脱贫。
为帮助贫困残疾人借助当地农业产业调整,发展生产摆脱贫困,1996年下半
年,省残联投放康复扶贫贴息贷款40万元,支持利津县贫困残疾人发展芦笋种植
项目。利津县明集乡作为康复扶贫试点乡,乡政府匹配20万元,大力支持残疾人
康复扶贫项目。各级残联与当地政府精心组织,建立“三制”:二级合同制,乡
政府与县残联、贷款户与乡政府签订贷款合同;二级担保,党员干部为本村贷款
户担保;监护人签收制,坚持残疾人监护人签字收款。实行“一免四优先”政策:
免收农业特产税、优先为残疾种植户调整土地、优先安排贷款和生产物资、优先
提供技术服务、优先销售产品。通过典型带动,开展技术培训,搞好“一条龙”
服务。 到1998年,贷款支持的25个村的379名残疾人种植的芦笋喜获丰收,亩产
400公斤,总产80万公斤,总产值480万元,纯收入420万元。
为落实省残联《关于推荐1998年康复扶贫项目的通知》(鲁残联群〔1997〕
11号) 精神,根据东营市区、油田消费水平高对猪肉需求量大的情况,1997年9
月24日,市残联以东残联〔1997〕15号文件《关于推荐扶贫项目申请安排专项贷
款的报告》 要求省残联帮助解决150万元专项贷款,支持东营区油郭乡农牧综合
开发示范场养猪扩建扶贫项目以安置一批残疾人就业,同时带动残疾人发展家庭
养殖,实现脱贫致富。
1997年, 河口区自筹资金9万元,实施专项扶贫,建立养殖基地,辐射带动
95户残疾人通过养殖小尾寒羊脱贫。
为落实鲁残联〔1998〕 7号文件《关于推荐1998年度康复扶贫贷款县(市)
的通知》和鲁残联〔1998〕42号文件《关于转发中国残联〈关于认真做好小额信
贷扶贫到户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 》要求,1998年4月10日,市残联以《关于我
市小额信贷扶贫到户前期准备工作情况的汇报》(东残联〔1998〕13号)推荐垦
利县为1998年度康复扶贫贷款县,要求省残联解决100万元康复扶贫贴息贷款。6
月5日,省残联《关于下达1998年度康复扶贫贷款计划的通知》(鲁残联〔1998〕
73号),公布垦利县为98年度康复扶贫贷款县,给予100万元康复扶贫贴息贷款,
7月29日, 《关于调整1998年度康复扶贫贷款计划的通知》(鲁残联〔1998〕96
号)对此予以确认。
根据鲁残联教就字〔1998〕 5号文件《关于摸清需要安排康复扶贫贷款的市
辖区的通知》要求,做好1999年度康复扶贫贷款计划安排工作,1998年8月28日,
《东营市残联关于申请安排康复扶贫贷款县区基本情况的报告》(东残联〔1998〕
39号)将广饶县、利津县、东营区、河口区情况上报省残联,请求支持。10月30
日, 省残联下发《关于做好1999年度康复扶贫贷款申报工作的通知》 (鲁残联
〔1998〕149号),11月12日,市残联以东残联〔1998〕4 9号文件予以转发。经
过严密考察论证,12月21日,东残联〔1998〕55号文件《东营市残联关于1999年
度康复扶贫贴息贷款申报工作情况的汇报》将利津县列为99年度康复扶贫贷款县,
请求省残联予以审核。 为加大残疾人扶贫攻坚力度, 根据鲁残联教就部办字
〔1999〕 18号文件精神,7月15日,东残联〔1999〕23号文件《关于做好99年度
国家新增康复扶贫贷款县(区)争取工作的通知》下发各县区残联,要求及时做
好申报工作。 当年, 为利津县、广饶县争取贴息扶贫贷款80万元。广饶县制定
《扶贫资金八不投》,与县农行联合考察论证,将40万元贷款发放到52户残疾人
手中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家庭手工业。利津县40万元扶贫贷款落实到户,重点
扶持明集乡鞠家村两户残疾人发展养殖,年收入超过2万元。
为切实管好、用好康复扶贫贷款,防范贷款风险,防止不正之风,更好地做
好残疾人专项扶贫工作, 1999年5月27日,东残联〔1999〕14号文件《关于转发
鲁残联教就字〔1999〕51号文件的通知》要求有关县残联,结合各自实际,健全
制度,规范运作,不断提高防范风险意识,尽快制定当地“加强康复扶贫贷款管
理,防范贷款风险和干部廉洁自律”的具体措施和管理办法。根据省、市文件精
神,广饶县、利津县、垦利县残联召开理事长会议,县乡残疾人服务总社、分社
座谈会,认真学习通知精神,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康复扶贫贷款管理,防范
贷款风险和干部廉洁自律的实施细则。 6月11日,市残联将有关情况以《东营市
关于加强康复扶贫贷款管理工作的报告》 向省残联作了汇报。6月25日,市残联
下发《关于对康复扶贫贷款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按季度汇报残疾人扶贫工作
进展情况的通知》(东残联〔1999〕20号)要求有关县残联按照省残联教就部要
求认真填报《康复扶贫贷款使用情况统计表》和《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季度工作
统计表》,按时上报,以便全面、准确掌握康复扶贫贷款的分布及运转情况,做
好监控工作。
为落实1999年全省残疾人扶贫工作会议精神,2000年,召开全市残疾人扶贫
工作会议,加大扶贫力度,努力实现由救济型扶贫向开发型扶贫的转变。河口区
残联为落实好市、区残联争取的50万元康复扶贫贷款,与区农行联合考察论证扶
持项目,及时将贷款发放到残疾人手中。
2008年,省残联、省财政厅鲁残联发〔2008〕45号文件《关于认真做好2008
年康复扶贫贴息贷款工作的通知》分配东营市2008年康复扶贫贴息贷款到户贷款
100万元,贴息资金5万元。
支持大型企业扶持贫困残疾人
2001年争取国家康复扶贫贷款160万元。
2005年2月23日, 市农行、市残联对山东胜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利津石油
化工厂有限公司的审核评估表明, 两企业信用等级均为AAA企业,且经营情况良
好,扶持大量残疾人,符合申请康复扶贫贷款的条件。为支持企业发展,鼓励企
业继续扶持残疾人,市农行、市残联联合出台《关于申请2005年康复扶贫贷款的
报告》 (东残联〔2005〕12号)为两企业申请康复扶贫贷款各500万元,共1000
万元。实际落实860万元。
经过审核评估, 2006年1月12日,市农行、市残联联合行文省残联、省农行
请求给予山东胜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富海集团有限公司、三洋纺织有限公司、
山东东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家企业各300万元的康复扶贫贷款, 支持层状结晶
二硅酸钠等项目,对181名残疾人进行扶持。
2007年,经市残联和市农行对东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永泰化工集团有
限公司、山东凤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胜利油田富邦实业有限公司四家企业的审
核评估, 四个企业信用等级均为AAA,且经营状况良好,扶持大量残疾人,符合
申请康复扶贫贷款条件。 为支持企业发展,鼓励企业继续扶持残疾人,为4企业
申请康复扶贫贷款各300万元,共计1200万元。
2008年,省残联、省财政厅鲁残联发〔2008〕45号文件《关于认真做好2008
年康复扶贫贴息贷款工作的通知》 分配东营市2008年康复扶贫贷款项目贷款125
万元,贴息资金3.75万元。
贫困残疾人帮扶工程
2000年是“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全市扶贫攻坚最关键的一年。为加
大残疾人扶贫工作力度, 加快残疾人脱贫致富步伐,6月13日,市残联出台《关
于对贫困残疾人实施“帮扶工程”的通知》(东残联〔2000〕19号),决定从助
残募捐款中拿出部分资金, 对全市贫困残疾人实施重点帮扶。全市帮扶100户,
每户1000元,广饶县、垦利县、利津县、东营区、河口区各20户。由县区残联与
被扶持人签订合同,乡镇财政担保,资金采取无息发放的办法,直接到户,发展
致富项目。 使用期限1年,到期后归还本金,由乡镇残联选择新的扶持对象,滚
动使用。县区、乡镇残联要为被扶持人提供项目指导和生产服务。在充分调查摸
底的基础上, 8月16日,市残联在垦利县建林乡举行帮扶资金发放仪式,全市贫
困残疾人“帮扶工程”正式启动,县区、乡镇残联互相配合,严格把关,认真筛
选扶持对象,并在选择短、平、快致富项目上为残疾人出主意、想办法。共确定
养殖项目52个、蔬菜大棚项目15个,维修服务和个体经营项目33个。资金到位后,
各级残联经常深入到残疾人家庭了解情况,及时提供项目指导和生产服务,解决
有关问题和困难,邀请技术能手和专业户举办肉食鸡养殖技术培训班和食用菌、
大棚蔬菜技术培训班, 使残疾人掌握了致富本领。县区残联还自筹资金5万元,
根据贫困户项目发展的不同情况, 给予一定金额支持。到2001年,受扶持的100
户特困残疾人中,有75户摆脱贫困,另外25户收入也有增加。
基地扶贫
东营市残疾人基地扶贫主要扶助农村贫困残疾人,是指根据当地农业产业结
构特点,投入资金,建设扶贫基地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种植、养殖业或者其他生
产项目,帮助残疾人脱贫致富。根据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可以划
分为3个阶段:
起步阶段。建立首批全市残疾人扶贫基地和残疾人扶贫培训基地,探索基地
建设的方法。
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
利津县北宋镇从1998年开始,通过创建扶贫基地帮助残疾人脱贫,发展政府
型、集体型、企业型三种基地,充分动员政府、企业、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带动残
疾人劳动致富,形成“对外招股,以劳代股,留红增股”的方式募集资金,安置
残疾人就业; 采用赊销豆粕的方式带动残疾人发展养鸡场, 形成西村模式,在
2001年的全市残疾人工作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
2001年,市、县区残联积极筹措资金68万元,建立扶贫基地,开展专项扶贫。
建立残疾人扶贫培训基地
为做好全市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2002年9月2日,市残联下发《关于建立残
疾人扶贫培训基地的通知》(东残联〔2002〕36号),要求各县区残联根据当地
资源和市场需要,因地制宜,确定有龙头带动作用的残疾人脱贫致富基地,每个
县区要选好3处。 经过积极筹备,认真审核,12月19日,市残联下发《关于成立
广饶县李鹊镇等两处扶贫培训基地的通知》(东残联〔2002〕50号),公布广饶
县李鹊镇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基地、河口区义和镇残疾人冬枣技术培训基地作为
首批残疾人实用技术扶贫培训基地。
公布首批残疾人扶贫基地
为进一步加快全市残疾人脱贫致富步伐, 2003年7月14日,市政府残工委下
发《关于建设首批残疾人扶贫基地的通知》 (东残工委〔2003〕8号),决定实
施“残疾人基地扶贫工程”,以扶贫基地为载体,组织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共
同致富。
按照自筹与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市残联调剂资金作为各县区残疾人扶贫周转
金使用,根据各县区扶贫基地的情况予以划拨。经过建设,扶贫基地必须具备下
列条件:每处扶贫基地残疾人应不少于10人;扶贫基地要设在水、电、通讯等设
施完备,交通方便,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要有适合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好的优
质项目;进入基地内的残疾人具有促进项目发展的
能力; 有1~2名懂管理、善经营、威信高的残疾人技术能手为负责人,实行
经营责任制;有严格的制度及奖惩细则,体现责权利对等的原则。首批公布建设
利津县虎滩乡残疾人蔬菜大棚等19处扶贫基地。
2003年,全市共投入60万元,建设19处畜牧养殖、食用菌生产、养蚕等残疾
人扶贫基地, 扶持带动200户残疾人进基地发展生产项目,产品全部实现订单化
销售,形成“企业连基地,基地带残户”的一体化生产格局,残疾人户均收入超
过6000元。
发展阶段。推广基地建设经验,探讨多种发展模式,推广“公司带基地,基
地带农户”的残疾人扶贫新模式。
为总结交流基地扶贫的经验,加快残疾人扶贫基地的发展步伐,2003年11月
5日~6日, 东营市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利津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
是总结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工作,研究2004年的工作思路,推广“公司带基地,
基地带农户”的残疾人扶贫新模式。市残联、市财政局、市扶贫办、市农行等单
位有关负责人与县区、乡镇残联理事长、基地扶持的残疾人代表共50多人出席会
议。尹方奎、魏玉玲先后主持会议。
会议共有3方面日程:5日,与会人员参观广饶县、利津县残疾人扶贫基地。
6日上午, 大会发言交流:利津县残联、广饶县残联介绍典型经验,有关乡镇、
村、单位交流各自的具体做法,利津县残疾人鞠金祥、广饶县残疾人冯磊汇报在
基地的扶持下脱贫致富的经历与体会,市扶贫办、市财政局、市农行发言表态。
6日下午, 召开了县区残联理事长会议。会议期间,广饶县司家村残疾人扶贫基
地与山东凯银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市残联理事长魏玉玲发表讲话。
魏玉玲在讲话中指出,必须进一步增强残疾人扶贫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大力发展残疾人扶贫基地,各县区要认真履行职责,齐心协力,确保基地建设任
务的顺利完成。对辖区内扶贫基地的建设发展要做到心中有数,对重点、难点问
题,要靠上去解决,切实抓在手上,放在心上,确保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
三年上水平,争取在“十五”期间做到每个乡镇处处有基地,进而覆盖有条件的
村庄,吸纳更多的贫困残疾人入基地脱贫致富奔小康。
在这次会议的推动下,东营市残疾人从业扶贫基地建设再上新台阶。2004年
11月4日, 市残联以东残联〔2004〕68号文件《关于申请拨付残疾人扶贫基地资
金的报告》 请求市财政局拨付60万元资金新建15处残疾人扶贫基地。11月8日,
市领导批示同意。 全年新建基地20个,总数达到39个,扶持残疾人家庭400户,
户均收入达到8000元。
成熟阶段。扶贫基地建设逐渐规范,数量大大增加,涌现出一批省级优秀基
地。由于扶贫基地建设成绩显著,2005年11月,全省残疾人从业扶贫开发工作现
场经验交流会在利津县召开,全省17个地级市残联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教育就
业部主任出席,与会人员观看了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专题片,参观了北宋镇北朱
村畜牧养殖基地等5个残疾人从业扶贫基地。
2005年基地建设
新建基地
在对全市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市残联根据基地建设中出
现的新情况, 于2005年5月23日,下发《关于下达2005年全市残疾人扶贫基地建
设任务的通知》(东残联〔2005〕36号),决定新建20处残疾人扶贫基地,东营
区3处,河口区4处,广饶县4处,垦利县3处,利津县6处,从4个方面进行规范:
1.扶贫基地必须坚持以扶持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进基地生产劳动为主,基地
内安排一定的残疾人困难户,必须是低于本村平均生活水平的贫困残疾人户。
2.对以残疾人为业主,吸纳残疾人集体就业及以残疾人入股兴办的残疾人扶
贫从业基地, 基地要与残疾人签订不少于5年的劳动合同,基地安排的残疾人,
工资不低于全市最低工资,有条件的企业要给残疾人缴纳养老保险,中途不得辞
退残疾人。
3.以扶持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进驻基地为主的基地控制在10户左右,残疾人
为主及乡镇(街道) 兴办的残疾人扶贫从业基地一律按5万元的标准安排扶持资
金,该扶持资金应作为进基地残疾人的股份。使用残疾人不得低于10人,基地内
应建有适合残疾人生产生活的环境。
4.资金使用情况要公开、透明,如挪用,市残联将收回全部资金,并追究县
区残联的责任。
至此,全市共有残疾人扶贫基地54处。
争创优秀残疾人扶贫从业基地
为进一步规范残疾人扶贫从业基地建设,加强管理,推广基地扶贫工作经验,
2005年8月5日, 市残联下发 《关于开展争创优秀残疾人扶贫从业基地的意见》
(东残联〔2005〕65号),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争创优秀残疾人扶贫从业基地
活动。
争创范围。市残联投资建立的残疾人扶贫从业基地;县区、乡镇残联投资建
立的残疾人扶贫从业基地;村、企业扶持残疾人建立的残疾人扶贫从业基地;残
疾人自动组织起来集中从业型或分散发展型的残疾人扶贫从业基地。
争创条件。参加评选的残疾人扶贫从业基地,必须得到乡镇以上残联的确认,
并冠以“××县(区)、××乡镇或××村残疾人扶贫基地”的牌子,且得到村、
乡镇、县区及市的优扶政策支持。扶贫从业基地的经营项目要以科技为动力,以
市场为导向,突出科技性,在种植、养殖、水产、副业加工等方面形成一定的经
济实力,年产值达到10万元以上。扶贫从业基地具备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每处扶贫从业基地安排残疾人在10人以上,人均年收益不低于8000元。扶贫从业
基地要具有为残疾人提供技术、信息、良种、工具及资金扶持方面的功能。扶贫
从业基地必须符合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具备订单化生产经营的条件。
组织实施。争创全市优秀残疾人扶贫从业基地活动由市残联具体组织实施,
县乡残联给予积极配合,采取乡镇残联推荐、县区残联初审的方式进行。每年10
月底前,乡镇和县区残联在认真筛选的基础上,逐一填写《东营市优秀残疾人扶
贫从业基地申报表》,按资金投向分别注明市级投入或县、乡投入,向市残联申
报。各级切实加强基地档案建设,尽快完善申报备案、收入产出等基地档案资料,
将资料归档立卷后报市残联审核,以此作为认定优秀残疾人扶贫从业基地的依据。
市残联年终根据各县区的申报情况,采取资料审查、现场勘察、调查走访的形式
组织验收,确定10个残疾人扶贫从业基地进行表彰,授予“东营市优秀残疾人扶
贫从业基地”称号。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优秀残疾人扶贫从业基地的,给予奖励。
对确定为全市优秀残疾人扶贫从业基地内的优秀残疾人,授予“残疾人致富标兵”
荣誉称号,对所在村的村党支部书记或村主任授予“爱心助残先进个人”荣誉称
号。 1个乡镇有两个残疾人扶贫从业基地受到表彰的, 授予该乡镇残联理事长
“先进乡镇残联理事长”荣誉称号。
争创活动主要从3个方面促进残疾人扶贫基地规范化建设: 各级成立活动领
导小组,定期研究争创措施,及时帮助解决基地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
题;各级切实加强残疾人扶贫的技术信息交流和专业培训,及时组织科技专家进
行讲解辅导,有的地方开始探讨研究成立残疾人扶贫从业基地协会,在产供销方
面更好地为残疾人提供技术交流、信息服务;各级以争创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
强和规范基地建设,不定期对扶贫从业基地特别是市和县级投资建立的残疾人扶
贫基地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扶贫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活动开展后,各级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各级残联组织和社会各界广泛发动,
层层落实任务,精心组织实施,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期间产生了部分科技含量
高、经济效益好、有一定发展前景的残疾人扶贫从业基地,既安排了大量残疾人
就业,解决了他们的生产生活问题,又为今后残疾人扶贫工作提供了经验和做法。
2006年2月8日,市残联下发《关于表彰2005年度全市优秀残疾人扶贫从业基地及
爱心助残先进个人和残疾人致富标兵的通报》 (东残联〔2006〕8号)授予东营
区胜利街道韩家村广来奶牛养殖扶贫基地等10处基地为优秀残疾人扶贫从业基地、
授予郭利霞等10人为爱心助残先进个人、授予韩文峰等10名残疾人为残疾人致富
标兵。
胜利街道韩家村广来奶牛养殖扶贫基地
胜利街道韩家村广来奶牛养殖扶贫基地,安置15名残疾人就业,占地20亩,
投资80万元, 建有高标准牛舍30间,先进奶处理设备一套,存栏奶牛150头,年
产奶牛110头,年经济收入20万元,每名残疾人年收入可达6000元。
2006年,东残联〔2006〕40号文件下发,全市新建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20处,
吸纳扶持残疾人220户, 户均增收超过6000元。至此,全市已建设残疾人扶贫基
地74处,扶持残疾人760户。
2007年基地建设
2007年在“科普助残进万家”活动的推动下,立足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依托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加基地,基地带残户”的方式,新建残疾人扶贫
基地14处。12月20日,鲁残联教就字〔2007〕64号文件《关于表彰“两基”建设
先进单位及优秀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就业扶贫基地的通报》,授予东营市
利津县绿野菇业残疾人食用菌培训基地“优秀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荣誉称
号,授予东营市残联“‘两基’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授予东营市鑫马残疾
人种养就业扶贫基地、广饶县黄河全蝎养殖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广饶县西刘桥
乡美加好布艺制作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广饶县丰泰绿色蔬菜加工残疾人就业扶
贫基地、垦利县纺织品来料加工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垦利县黄河口残疾人加工
制造扶贫基地、利津县北岭乡北岭村残疾人蔬菜低温棚种植就业扶贫基地、利津
县利津镇城北植桑养蚕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东营区龙居镇残疾人养鸭就业扶贫
基地“优秀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荣誉称号,东营市利津县绿野菇业残疾人食用
菌培训基地被确定为省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
2008年基地建设
投资100万元,建设18处残疾人扶贫基地。
科普助残进万家活动
为构建和谐东营,促进残疾人就业扶贫工作深入开展,加快残疾人脱贫致富
奔小康的步伐,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残联、市科协等单位联手开展
科普助残进万家活动。
2007年活动
2007年3月13日, 市残联、市科协和市财政局印发《“科普助残进万家”活
动实施方案》,决定在“十一五”期间,按照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原则和“一村
一品、一户一策”的工作思路,以“科普助残进万家”活动为载体,加大残疾人
扶贫开发工作力度,不断缩小残疾人与健全人收入水平的差距,力争“十一五”
期间, 通过帮助残疾人学科学、用科学,掌握一技之长,帮助15000户残疾人家
庭脱贫致富,使受益残疾人家庭年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为使活动顺利开展,成立科普助残进万家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
室, 由市残联、市科协抽出专人组成,办公室设在市残联。2007年活动分4个阶
段:
调查摸底阶段(3月1日~3月20日)
县区残联牵头,各乡镇(街道办)紧密配合,对所辖村居贫困残疾人户进行
了摸底调查。
宣传发动阶段(3月21日~4月3日)
市里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宣传活动的意义和具体实施方
案。各县区、乡镇(街道办)宣传发动,为开展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凝聚
社会各界的共识,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普遍关注和支持。
学习推广科技知识阶段(4月4日~11月20日)
市残联积极组织,综合调度,制定扶持政策,采取针对性扶持措施;各级残
联、科协开展科技进村入户、专家讲解培训、巡回指导和跟踪服务活动,帮助残
疾人家庭学技术、上项目。
4月4日,市残联和市科协联合在广饶县召开“科普助残进万家”活动现场调
度会。市残联、科协有关领导以及县区残联、科协的分管领导参加会议。市残联
党组副书记、调研员尹方奎和市科协副主席任建全到会讲话,推广广饶县西刘桥
乡科普助残的做法。 5月19日上午,市残联和市妇联在垦利县郝家镇联合举行了
全市扶持残疾妇女发展庭院经济启动仪式,宣读《关于扶持残疾妇女发展庭院经
济的意见》,将其纳入“科普助残进万家”活动。市残联多次印发文件,下达任
务,保证活动有序进行。
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科普助残进万家”活动扶持残疾人家庭3000户,
帮助残疾人发展庭院经济100个, 建残疾人从业扶贫基地20处,扶持残疾人个体
经营300户, 帮扶600户残疾人实现脱贫,辐射带动3000户残疾人家庭年增收10%
以上。
检查验收阶段(11月21日~12月20日)
“科普助残进万家”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科普助残进万家”活动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总结,解决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对活动开展好的单位和
个人进行表彰奖励。2007年11月22日,全市科普助残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利津县召
开。市委副书记刘曙光、省残联教育就业部主任杨忠民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
田振玉主持会议。 会议公布当日印发的市残联、 市科协印发《关于表彰东营市
“科普助残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先进示范基地及“十大残疾人致富能手”的
通报》(东残联〔2007〕68号),授予市财政局社会保障科、利津县残联、广饶
县残联、利津县科协、垦利县科协、广饶县妇联、垦利县妇联东营市“科普助残
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授予垦利县纺织品来料加工残疾人从业扶贫基
地等6个基地为东营市“科普助残进万家” 活动先进示范基地荣誉称号,授予东
营区辛店办前进村王春花等10人为东营市“十大残疾人致富能手”荣誉称号。
2008年活动
2008年活动分两批进行。6月5日,市残联、市科协印发《关于下达2008年第
一批“科普助残进万家活动”建设项目的通知》(东残联〔2008〕26号),决定
根据项目规模大小、市场前景、扶持带动残疾人户数多少投放100万元扶持资金,
建设18处残疾人扶贫基地; 按照每户3000元的标准,投放30万元资金,扶持100
户残疾人发展庭院经济;投入20万元资金,扶持40户残疾人个体从业。9月23日,
市残联出台《关于下达2008年第二批“科普助残进万家”活动建设项目的通知》
(东残联〔2008〕40号),决定按照每户5000元的标准,扶持40户残疾人从事个
体从业项目。截至2008年底,项目全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