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聋儿语训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8&rec=37&run=13

聋儿语言训练是采用医学、教育、社会工程等多种康复手段,充分发挥助听、
学语设备的作用,开展科学的康复训练,以减轻耳聋给聋儿造成的听觉、言语障
碍及其他不良影响,使聋儿能听会说,与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达到回归主流
社会的目的。1990年6月,全市三项康复调查统计,全市14周岁以下聋儿382名,
经筛查, 226名聋儿可进行听力语言训练,7周岁以下可训聋儿109名。市残联成
立以来,开展聋儿语训的方式是机构语训和家庭语训。
机构语训
一、市级语训
市残联成立初期,根据国家、省关于成立聋儿语训机构,尽快开展聋儿听力
语言训练的要求,市残联边筹建,向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申请成立机构,边摸底调
查, 培训教师,为工作开展做好准备。1990年11月7日,市民政局、市残联向市
政府呈报《关于建立市聋儿语训学校的请示》,申请成立市聋儿语训学校,开展
聋儿语训工作。 为尽快开展工作,1992年7月28日,市残联印发《关于市聋儿语
训学校招生的通知》,面向市直、东营区、河口区招生,采取市办区助的办法,
凡东营区、河口区每招收一名学员由区代资1000元。凡农村户口的聋儿配戴助听
器和耳模费用由个人和学校各承担50%; 城镇户口聋儿的一切费用由父母所在单
位或个人承担。8月8日,学校正式开学,当时学校设在市民政局福利院内,共借
用50型住宅2套, 由2名临时教师任教,招收聋儿8名,聋儿由家长陪护,这期间
学校条件十分简陋。
1992年12月3日, 经市编委批准,市聋儿语训学校成立。该校为市残联下属
的正科级事业单位,编制13人,学校继续设在市民政局福利院内,学校用房面积
有所增加,共有教室2间、办公室3间、库房1间,教师、学生宿舍为2套50型住宅
楼。 8岁聋儿闫秋霞,6岁聋儿高强,经过4个月的训练,不仅能发音说话,而且
还能进行诗歌朗诵,在全市首届残疾人文艺会演中分获二等奖和优秀表演奖。闫
秋霞在两年语训的基础上直接进入小学二年级就读。
1993年7月,学校新进特教教师3名,教职员工达到8名,设教务处、总务处、
办公室,分2个教学班,先后投入资金6万元,购置了桌椅、教具、床铺、被褥、
炉具和日常生活用品。 11月1日,为加强对学校的领导,进一步搞好教学管理,
市残联理事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建立市聋儿语训学校校委会,学校实行校委会领
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教学管理上,制订了管理制度,使用全国统编教材,授课
内容有语训、 听力、计算、美工和律动5门课程。为尽快提高聋儿语训水平,还
陆续购置了收录机、壁镜,添置了办公家具、用品,组织教师到寿光、广饶等地
考察学习。 为搞好与家长的配合,规定教师每月走访1次,征求家长意见,并向
家长传授语训知识。
1994年至1996年,市聋儿语训学校教职员工9名,分2个教学班,每年在校聋
儿约12名左右。为搞好聋儿招生工作,市聋儿语训学校教师深入县区、乡镇,对
全市聋儿情况进行调查摸底,联系车辆及时组织聋儿到济宁进行听力测试和制作
耳模。
1996年11月, 市聋儿语训学校迁至东城辽河路127号市残联康复培训中心院
内,占用房屋11间,学校搬迁后校舍环境有较大改善。教学采取全封闭式教学,
公寓化管理。
1997年,在教学上采取抓典型重点培养,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教学等有效方
法,总结出“充分利用聋儿听力和发音条件,借助聋儿的视觉、触觉,结合聋儿
的性格、心理特点,对聋儿进行不同频率的声音刺激,诱使聋儿听力兴奋,逐步
恢复语言功能”的教法。学校运用图片、实物教学,加深聋儿对事物的感官印象,
通过编排一些趣味游戏,激发聋儿开口说话的主观能动性。另外,还针对不同聋
儿的情况,实施分类教学、重点辅导。这些教法的运用,使聋儿语言功能得到有
效恢复和显著提高。通过语训,聋儿的口头表达能力有较大提高,聋儿语训有效
率达到93%,显效率达到83%。
1998年6月1日,市聋儿语训学校举行庆“六一”座谈会,市残联各部室、部
分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与学校教职工、在校聋儿及家长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儿童节。
座谈会上,聋儿表演了诗朗诵、舞蹈等节目。经全国聋儿康复工作委员会检查验
收,学校语训质量全部达标,市聋儿语训学校被评为“国家级达标单位”。
1999年,市聋儿语训学校负责人张玉刚撰写的《浅谈聋儿听力语言训练》在
国家聋儿康复研究中心《聋儿康复训练》一书中发表,并在深圳召开的全国聋儿
康复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2000年,市聋儿语训学校购置听力检测器材,更换课桌椅和床铺等设施,改
善了康复训练条件。在教学上,积极探索有效的训练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聋儿
的听力语言潜能, 主要抓了3个重点环节:一是课前因人而宜订方案;二是课中
认真训练重实效;三是课后分析评估多总结,促进了语训效果的提高。6月1日,
市聋儿语训学校在市残联机关会议室举行庆“六一”座谈会,市残联领导崔金山、
齐云明、韩秀兰及市残联各部室负责人及聋儿家长参加。市聋儿语训学校负责人
张玉刚介绍了近年来办学情况及今后工作打算,之后聋儿表演了诗歌和舞蹈。
2001年,市残联投入3.5万元,更换学校门窗、课桌椅,购置VCD机,改善了
办学条件。 暑假期间,学校3名语训教师还分别深入22个聋儿家庭,细心指导家
长,充分发挥市聋儿语训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语训受益面。
2002年1月1日,根据物价上涨和聋儿家庭实际情况,市残联印发《关于解决
市聋儿语训学校在校学生学杂费和生活补助费的通知》,在校生每人每月补助生
活费60元,每月按实际就餐学生人数计算,由市残联直接补贴到学校。学杂费标
准每生每月补助30元,用于学校购买学生、办公用品,由市残联机关财务据实报
销。为减轻聋儿家庭负担,12月30日,市残联印发《关于免收市聋儿语训学校在
校学生一切费用的通知》,对市聋儿培训学校学生,自20 03年1月起全部实行免
费,按实际就餐学生人数计算,由市残联按每生每月生活费100元拨到语训学校,
由学校从严掌握使用。学杂费每生每月50元,由学校提出用款计划,由学校统一
掌握使用。
2003年至2008年,随着聋儿的逐年减少,在校聋儿人数逐年下降,每年在校
聋儿约8名左右。2007年上半年,学校迁至市残疾人康复培训中心西侧二层楼上。
二、县区语训
根据省残联每个县区至少建一处语训点的要求, 广饶县聋儿语训班1992年8
月成立,招收聋儿10名,语训教师2名,保育员2名。语训班设在县康复中心三楼,
语训采取“听、看、摸”的教学方法,实行集体教学与个别辅导、学校语训与家
庭语训、普通教学与电教实物相结合,收到良好的语训效果。办班期间,大部分
聋儿都能开口说话, 并转入普通小学就读, 成为“全国聋儿语训班达标县”。
1994年5月24日至26日, 全省聋儿听力语言训练观摩会在广饶县召开。中国聋儿
康复研究中心业务管理处副处长付蓉、科长黄鸿雁,省残联副理事长孔繁臣、康
复部主任刘德才、省聋儿康复中心副主任戴景杰、教授王燕如以及各市地康复部
主任、19名聋儿语训教师与会。24日上午,会议举行开幕式,省残联康复部主任
刘德才主持,省残联副理事长孔繁臣、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业务管理处副处长
付蓉讲话。观摩会上,广饶县残联聋儿语训教师李文芳做了经验介绍,与会人员
对广饶县聋儿语训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1994年8月, 语训班二期招收聋儿6名,
1997年因生源少而停办。
河口区语训班。 1995年5月开班,语训班设在河口区太平乡幸福院内,招收
聋儿4名,9月因师资力量缺乏而停办。
垦利县语训班。 1995年11月开班,招收聋儿6名。办班期间,聋儿所有费用
全部免收,后因师资问题而停办。
家庭语训
开展家庭语言训练的优势在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就地取材,训练刺激
量大,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聋儿听说潜能。市残联成立以来,在重点抓好机构语
训的同时, 将家庭语训纳入全市聋儿康复工作计划,市、县区先后6次集中举办
聋儿家长培训班。
1992年12月8日至12日, 东营市首期聋儿语训家长培训班在油城宾馆举行,
38名聋儿家长及语训教师参加。市残联副理事长田春生主持了开班典礼,市残联
理事长杨同德讲话,省残联、省三康办专门发来贺电表示祝贺。培训班聘请油田
中心医院专家张芳园、油田聋哑学校语训教师王加文、市聋童学校教师韩卫华和
市残联李琛授课,他们先后讲授了我国聋儿康复现状、发展方向、听力测试、语
训教学管理、聋儿心理、助听器的选配使用、耳模制作及早期干预等内容,组织
聋儿家长到市聋童学校观摩学习,座谈交流。通过培训,聋儿家长提高了认识,
掌握了聋儿康复的基本知识,增强了做好聋儿康复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1993年3月,广饶县残联举办聋儿家长培训班,大营乡等4个乡镇的14名聋儿
家长参加培训。 5月,广饶县举办第二期聋儿家长培训班,51名聋儿家长参加培
训。
1994年12月14日至15日,东营市聋儿家长培训班在市人事局军转培训中心举
办,35名聋儿家长和10名聋儿康复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班上,市聋儿语训教师讲
解了聋儿致残原因、听觉训练、发音训练方法、助听器使用及维护、语训工作中
应注意事项等。此次培训时间虽短,但准备充分,教师讲解认真,方法得当,效
果明显,提高了聋儿家长语训水平,受到聋儿家长的一致好评。
1995年5月9日至10日,垦利县残联举办聋儿家长培训班,10名聋儿家长参加
培训,市聋儿语训学校的教师系统地介绍了聋儿语训的基本知识,聋儿家长实地
观摩了市聋儿语训学校教学过程。通过参加培训,聋儿家长学到了聋儿语训的基
本知识,增强了聋儿康复的信心。
1998年11月4日至6日,全市智残、聋儿家长培训班在利津县委党校举办,共
有58名智残聋儿家长参加培训,其中聋儿家长21名。办班期间,市残联理事长杨
同德,副理事长韩秀兰、齐云明,利津县副县长王吉能出席。此次培训,在教学
上,采取两班合办,统一动员,分别授课,摒弃了原来“教师讲、家长听”的单
一教学模式,代之以“听、看、议、解”的新方法。“听”就是听取特教教师系
统地讲解康复训练理论、科学的训练方法;“看”就是集中收看康复知名专家讲
解录像;“议”就是结合各自家庭实际, 座谈交流;“解”就是授课结束之后,
现场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
1999年后,随着聋儿数量的逐年减少,所有聋儿都能够在语训机构中进行训
练,家长集中培训也随之减少,家长培训转为以发放教材、观看录像和家庭联系
点等方式进行,培训数量每年都超额完成省残联分配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