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心城绿地系统规划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6&rec=78&run=13

一、东城绿地系统规划
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1993年10月完成;主要内容为:
根据中心城总体规划和风貌规划,东城绿地系统空间布局为:
一城三区,绿地分隔,森林水系环抱,形成林中有城,城中有林的城市格局。
六大公园、五个广场、三处带状游园、两条滨河绿带,内容、风格各具特色。
六大公园是:友谊公园、清风湖公园、植物园、体育公园、碧潭公园、青芳园。
五个广场:西广场、中央广场、东广场、水上广场、胜利路广场。其中胜利路广
场由松林广场、人民广场、政法广场组成。三处带状游园:黄河路街心花园、青
州路游园、胜利路带状游园。两条滨河绿带:中央滨河绿带、登州路滨河绿带。
环城防护林带:沿广利河与机场路之间的大片用地,规划作为防护与生产双
重功能兼顾的附带, 布置苗圃、 果园和防护林。城区其他面外围道路外侧布置
400米宽的防护林带。
近郊二水库: 沿广利河100米宽林荫带向西可达耿井水库,沿莱州路80米宽
林荫带向北可达辛安水库。二水库作为城市居民近郊旅游点,外围大量植树造林
恢复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改善局部小气候,与黄河防护林、黄河三角洲自然保
护区共同形成区域游览体系和绿地系统。
二、西城绿地系统规划
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 1998年9月完成。规划期限:近期1998~
2000年;远期2001~2010年。
规划范围:东自城东游乐园,西至天山路,北起潍坊路,南至机厂南。
规划西城绿地结构:一环、一带、六纵、六横、九园。一环:即环城生态绿
地;一带:即广利河绿化带;六纵:即六条南北向城市主干道;六横:即六条东
西向城市主干道;九园:即九个市区级公园。
2002年,《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第二次调整,强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重点加强“一绿心、二区段、五轴线、八节点”和中心城四个主要出入口的景观
建设。“一绿心”,城市中心揽翠湖森林公园,重点加强各种耐盐碱的乔木种植,
积极引进鹿、鸟、鱼等动物,形成浓荫遮碧水,“红掌拨清波”的恬静优美的森
林公园景象;“二区段”,加强西部以商业服务中心、石油管理局、文教中心、
文体中心、东营区政府为主的重要景观区段和东部以行政中心、商务中心、文教
中心、公园、绿地组成的重要景观区段的景观建设;“五轴线”,加强以府前街、
北一路为基础的两条东西向景观轴线和以西四路、庐山路、胜利大街为基础的三
条南北向景观轴线的建设,形成良好的街道景观和丰富的城市轮廓线;“八节点”,
加强张东火车站节点、德东烟火车站节点、石油大学科技广场、胜利工业园管理
中心和府前路与西五路交叉口节点、北一路与东二路交叉口节点、南二路与胜利
大街交叉口节点、北一路与黄山路交叉口节点的建设,形成城市景观的点睛之处。
中心城主要出入口,规划确定西六路与南二路交叉口、东青高速公路与南二路交
叉口、东青高速公路与北二路交叉口、永青路与府前路交叉口为出入东营中心城
的四个重点出入口,应结合出入口的整体环境与交通工程设计,设置良好的园艺
绿化,并可设置有东营特色的标志性雕塑,对出入东营中心城的交通流起引导性、
标志性的作用。
三、中心城规划区(2005~2020年)总体绿地系统格局和主体绿地系统布局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06年11月编制完成。规划期限:2005~2020年。
(一)中心城总体绿地系统格局
规划至2020年,中心城规划区形成“六带、五片、三轴、十七块、九点”的
总体绿地系统格局。
“六带”,由西向东依次指黄河河漫滩牧场带、黄河防护林带、井渠结合粮
草轮作、滨海防护林—芦苇湿地—牧场混合带、滨海养殖带、堤外沿海泥质滩涂。
通过六带体现从黄河到渤海的景观变化,同时筑起城市的防护屏障,保证城市的
安全,构成规划区的生态基质。“五片”,指广蒲河以南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广
南水库沉沙池以西的盐田保留区、永安镇西北部的蓄滞洪区、三排沟东北部的牧
场片区、胜北社区西北部石油开采露天矿植被恢复区,这些构成规划区的生态斑
块。“三轴”,第一轴指穿越城市建成区,连接东西城和中心区的广利河,构成
城市集生态、休闲、历史文化功能为一身的重要轴线,是位于城市建成区内部的
核心区域,也是体现城市特色的窗口。第二轴指位于“品”字型城市中间的六干
河廊道。它连接了中央湿地公园、湿地研究基地、渔村等郊野公园和城市水生苗
圃,构成了城市的新的轴线。第三轴指位于城郊的溢洪河轴线,连接了重要的郊
野公园,集防洪排涝、休闲、生物栖息地、教育、文化等功能为一身,构成东营
市的城郊“翡翠项链”。“十七块”,指分布于以上绿地系统内部或沿线的郊野
公园,构成城市新的休闲游憩结点,这是未来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所需。“九点”,
指分布于城郊8个中心城镇的文化公园和垦利卫星城中心公园, 旨在改善居民休
闲生活的同时记忆和体现当地历史文化。
(二)中心城主体绿地系统总体布局
规划至2020年,中心城区形成“四片、九横十八纵、十二园”的主体绿地系
统总体布局。
“四片”,第一片指对接区北部六干沿线由中央湿地公园、渔村和农业体验
公园、六干水生苗圃等组成的综合湿地片区,构成城市的北入口景区;第二片指
由辛安水库、湿地研究基地和盐生植物园组成的城市东北部湿地和盐碱地入口景
观;第三片指由广利水库郊野公园、盐田保留区、石油开采露天矿植被恢复区和
基本农田保护斑块组成的综合景观特色区,构成城市的东南入口景区;第四片指
由森林公园、耿井水库、枣园和苗圃组成的林地——水库景观特色区,构成城市
的南入口景观。“九横”,指贯穿城市东西向的河流廊道,具体指广利河河流廊
道、五六干合排与东营河河流廊道、五干渠河流廊道、老广蒲沟河流廊道、黄河
口通海河流廊道、北一路河流廊道、六干渠及六干排河流廊道、广蒲河河流廊道、
南二路河流廊道。这些河流廊道连接城市重要的公园绿地、生产绿地及建成区外
围的郊野公园。“十八纵”,指贯穿城市南北向的河流廊道,具体由西向东依次
指西六路河流廊道、西五路西侧河流廊道、西一路河流廊道、沂山路河流廊道、
奥林匹克公园—中央公园河流廊道、东青高速路西河流廊道、东青高速路东河流
廊道、华山路河流廊道、东一路河流廊道、兰州路河流廊道、郑州路河流廊道、
东三路河流廊道、卫生隔离带河流廊道、东四路河流廊道、东五路河流廊道、东
六路河流廊道、 东七路河流廊道、东八路河流廊道。“十二园”,指5个城市性
综合公园和7个体现城市特色的大型专类公园。5个城市性综合公园指清风湖、明
月湖组成的东城区湿地公园、明潭公园、八分场公园、西城南部的世纪公园和西
城北部的广利河公园;7个大型专类公园指蟹园、油田地质公园、奥林匹克公园、
花卉世界、水生植物园、盐生植物园、石油文化公园。另外,结合居住区建成情
况, 选取3个服务半径等级配设31处居住区公园;结合河流廊道及道路防护绿地
建设带状公园,将临居区及商业文化公共设施用地的河流廊道和道路防护绿地建
设为带状公园,通过河流廊道及道路廊道的连接,总体形成“带状联系,点状分
布”的格局。
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06年12月编制完成。
(一)规划期限
本次绿地系统规划综合考虑《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所确定的规
划期限以及绿地系统建设在东营市具体实施的实际情况,将东营市绿地系统专项
规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近期2006~2015年; 远期2016~2020年;远景考虑至
2050年。其中,规划期末(2020年)人口规模为8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1.07万
公顷;远景人口规模为1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1.8万公顷。
(二)规划范围与规模
本次绿地系统规划的范围与《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中的城市规
划区范围一致,总面积20万公顷。为了保证黄河廊道的完整性,实际研究和战略
规划范围拓展为西至黄河廊道西侧新规划公路。
(三)市域景观生态系统协调规划
东营市产业结构中工业地位突出,是山东省确定的加工制造业基地之一。本
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总结上版绿地系统规划的经验教训基础上,结合本次总体
规划中所确定的城市性质,提出以下市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规划目标和布局结构。
1.规划目标
防御并减少自然灾害;保护生物多样性;预先保护市域历史文化及乡土景观;
提前预防快速城市化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建立突出东营市湿地、油田、
黄河廊道以及渤海滩涂四大特色景观的生态基础设施网络。
2.布局结构
规划至2020年,市域形成“一核、三带、四片”的“湿地—油田”景观生态
安全格局。
“一核”指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规划以该区为市域生态核心。
“三带”指东营市域内的黄河河流廊道生态控制带、渤海滩涂生态控制带以
及处于市域中部贯穿南北的明清时期形成的历史走廊带。
“四片”指西南部基本农田保护片区、中部胜坨油田—东辛油田石油景观休
闲片区、中部农业生产景观休闲片区、东北部孤岛油田—孤东油田—埕岛油田石
油生产片区。
在东营市域的“一核、三带、四片”景观生态格局中,主体部分构成“湿地
—油田”景观,在远期将发挥重要的旅游和历史文化价值,也体现和突出了东营
市城市特色。
(四)中心城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
中心城规划区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中所指的中心城规划区范围一致。本次绿
地系统规划中的“中心城规划区绿地”是指2000平方千米范围内的不计入城市建
设用地的绿地,即《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的其它绿地。
五、中心城生态基础设施规划
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4年12月编制完成。
(一)规划目标
东营市自然条件较恶劣、已有的城市开放空间大部分景观单一、缺乏地方特
色、生态价值低、可参与性低,而作为未来城市开放空间的城郊开放用地正不断
的被城市建设所吞噬,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规划确定目标如下:连接黄
河—中心城区生态系统—渤海,预先构筑市域完整的生态网络;解决水源单一问
题,建立蓄水湿地收集利用雨水,建立净水湿地和温室,利用生物技术净化水体;
建立淡水与盐碱水河道分离的水循环系统,实现水体再利用;以生态化的措施提
高防洪排涝及防海潮的能力;利用地方风能为水循环提供动力支持;建立城市防
风林网络;提炼城市特色,建设湿地之城;将水际景观进行生态设计,提高其生
态、审美和游憩价值;建立城市非机动车道网络。
(二)规划原则
保留东营市中心城区内的自然斑块,包括高产农田、天然湖泊、沿海滩涂、
沼泽地、林地等;恢复和重建广利河、东营河等城市主干河流沿岸的自然斑块,
提高河流廊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提高滨水区的公共性;改善提高东营市中心城
区现有的开放空间的生态价值和休闲价值,提高其可达性和可参与性;培育东营
市中心城区具有生态、休闲及地方特色的斑块和廊道。
(三)规划结构
东营市中心城区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结构包括四个层次:基质分级布局、斑块
分级布局、廊道分级布局以及城市入口位置定位。
东营的生态基质包括森林公园,耿井、辛安、广南等大型水库,沿海滩涂,
黄河生态廊道等,这些生态基质具有面积大、生态或休闲价值高等特点,应该作
为城市的重要开放空间进行维护和建设,并且通过廊道将它们连接起来。规划生
态斑块包括城市级、社区级、邻里级开放空间,这些开放空间按最小服务半径进
行配置,其中邻里级开放空间服务半径为350米即5分钟步行距离;社区级开放空
间按照最小服务半径1400米即骑车7分钟进行配置。 生态廊道则包括主要生态廊
道和次要的居民生活廊道两类。主要生态廊道连接了主要的生态基质和斑块,次
要居民生活廊道则连接了各级城市开放空间斑块,例如公园、广场、历史文化场
所等。规划城市入口包括东南西北四个,西入口位于广利河生态廊道西城区合口
段、东入口位于广利河生态廊道入海口处、北入口位于东青高速公路绿色廊道城
区北段、南入口位于东青高速公路绿色廊道与森林公园交叉处。四个入口各具特
色,也构成了东营市新的绿色入口系统。
六、规划实施
至2009年12月, 中心城建成区绿地面积2301.27公顷,绿地率29.45%,人均
绿地面积45.3平方米,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70平方米; 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
4558.45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