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西城规划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6&rec=41&run=13

由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 1999年12月完成。 规划期限:近期至
2005年,远期至2010年。
一、西城风貌规划
西城风貌内涵定位为:西城是“胜利精神”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上塑造的独
特生态形象的现代石油城。
西城城市总体艺术形象为:“绿洲油城耸立——依稀会战塔影;花树楼台层
叠——幻映黄河波光。”
西城空间形象感受层次形成三层圈:从西城城市外围进城之前感受第一层圈
——“荒原绿洲”(广阔的盐碱荒地上密集的树林围绕托起的城市);从城市边
缘几个方向进出城市时跨越环绕城市的河渠,感受第二层圈——广利河、广蒲沟、
干渠形成的生态绿化景带,构成“过河进城”特征的入口空间;泰山路、泰安路、
海河路、胜华路形成的现代石油城建设风貌,构成感受城市景观的第三层圈。
西城风貌规划结构:依托城市总体规划及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形成五个风貌分
区并贯以不同风貌主题发展轴。五个风貌分区为:(一)胜利油田基地中心风貌
区;(二)商贸民俗风貌区;(三)石油科技风貌区;(四)生态型居民生活风
貌区;(五)特色生态风貌区。风貌发展轴依次为:沿泰山路发展的“胜利精神”
风貌轴,沿胜华路、海河路发展的时代风貌发展轴,沿济南路发展的现代商贸风
貌轴,沿广利河、广蒲沟发展的生态水系景观风貌轴。风貌轴交叉点又形成系列
风貌节点。
城市色彩:以“荒原绿洲、温暖家园”为色彩主题,以淡雅、明快的暖色系
为城市主色调,以凝重的褐红、砖红、中灰等为辅助色。
城市轮廓线:西城城市轮廓依从城市形象三层圈感受结构。城市外围以环城
绿带树木尺度为轮廓基高;第二层圈轮廓呈起伏波浪生态型轮廓,高度以三层建
筑为主体,以10米为控制高度;第三层圈过渡空间以五六层建筑高度为主,第三
层圈内可设高层,宜以12~15层为主,高层建筑集中带定在济南路和泰山路两侧,
核心区4条干路的交叉口区域点缀部分高层建筑, 以50米为控制高度;以油田电
视塔(170米高)为城市制高点,城市整体呈出“塔”形轮郭线。
城市重点景观区:能集中反映城市特色的几个区片为重点景观区。一是西三
路、 青岛路、胜华路、淄博路4条城市干道所围合的区域;二是以石油大学为主
体的石油科技风貌区;三是正在建设中的耿井生活区;四是以首站为中心的油库
区。
重点街道景观区:能反映城市风貌特色的几条道路的沿街区域为重点街道景
观区。它们是西三路、泰山路、五台山路、胜华路、太行山路、淄博路、济南路、
青岛路、海河路、日照路。其中西三路、太行山路、日照路两侧街区在今后的改
造和建设中以突出民俗特色为主。
主要景观轴:(一)泰山路主要景观轴,泰山路是“胜利精神”风貌的集中
表现地段。规划由南到北通过布置“胜利门”雕塑、“胜利人”雕塑、采油雕塑、
建城纪念桩、 华8井钻塔纪念碑等一系列雕塑作品,并结合一些大型建筑物、油
田电视塔等来形成这一路段的景观特色。(二)济南路主要景观轴,济南路是西
城商贸民俗风貌和现代建设面貌的代表性街道。规划将济南路两侧作为城市的高
层建筑集中发展带之一,通过富有时代感和本地特点的大型建筑及其精心设计的
室外环境,与道路交叉口处的节点广场相结合来形成这一街区的景观特色。(三)
海河路主要景观轴,海河路是连接东城和西城的交通性综合干道,道路两侧以绿
化及大型交通设施为景观特色。(四)胜华路主要景观轴,胜华路是以商住为主
的交通性干道,以建筑物的立体绿化为景观特色,重点表现南端的火车站广场、
与广蒲沟相交处的黄河母亲雕像、汽车站广场、体育公园沿街景观。
城市出入口:(一)南出入口(泰山路与广蒲沟、干渠交汇处),设“胜利门”,
用建筑雕塑表现手法,体现进入石油基地从创业时期跨进现代,从现代的胜利走
向新的胜利。(二)北出入口(以泰山路向北跨过广利河至华八井纪念塔段),重
点表现胜利油田开发纪念性题材与东营北部自然生态保护区的形象题材 (广利河
处的群鸟雕塑为主题景观) 。(三)东出入口(海河路与广利河交汇处),为西城
东部的分界点,由此向东通向东城,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跨越点。在此处设一处时
代广场,建一以“跨越”为主题的现代雕塑,高约20米左右,形成东西城之间的
标识性景观。(四)东北出入口(由东红公路至崂山路进入西城处),以视觉引导
为主,在石油大学东侧建石油塔架及飞鸟意象的城塔(高30米左右),体现现代石
油城风采。(五)东南出入口(由火车站至胜华路),结合火车站广场建一座以抽
油机为造型题材抽象金属动感雕塑,成为城标性标志物。
城市标志点:主要有体现胜利精神的“胜利门”、油田基地中心“石油管理
局”办公楼、石油大学附近的“城塔”、荟萃园里的“水上钻井平台”造型建筑、
海河路东端西城出口的“跨越”现代雕塑、火车站广场的石油开采立意金属城标、
西北出城处的纪念塔、城北长途汽车站钻塔形建筑。
城市广场:(一)胜利广场,位于石油管理局南面至商河路商业街。东侧建
议拓展至百货大楼。胜利广场为“胜利精神”的重点表现空间。(二)创业广场,
位于济南路与泰山路交叉口的东南侧,将汽车站迁出,广场延至新建商场边缘。
广场主题以黄河三角洲垦荒的历史和城市初创的历史为表现重点。(三)文化广
场,位于广利河西侧文化活动中心处,配合文化馆、图书馆等建筑形成浓郁的文
化氛围。广场以吕剧发源地为纪念题材。(四)时代广场,位于海河路与广利河
交汇处的三角地带,体现东营城市的发展建设由西城的旧城改造发展到向东城的
新城建设时代空间“跨越”。(五)火车站站前广场,位于城南火车站站前,在
广场上建一座以石油开采为立意的金属城标。
二、西城生态景观风貌规划
充分保护、开发广利河、广蒲沟、五干渠、五六干合排及城西新开挖南北连
河渠,连同形成环绕城区的生态水系,与东城水系风貌相呼应。规划生态水系蓝
线控制范围为100米, 广种滨水植物,形成西城各个方向入城时独特的“过河进
城”生态景观风貌。广利河滨河绿带体现“春、夏、秋、冬”四季植物景观,设
计详见《西城绿地系统规划》。利用抗盐碱植物,突出本地植物以抗争、适应、
改造盐碱形成的独特园林绿地特征及结构形态。建议选择凤尾兰为市树、市花。
树种选择为:白蜡、石榴、桂柳、刺槐、国槐、香椿、枣树、桑树、沙枣、月季、
蔷薇、无花果、枸杞、紫穗槐、爬山虎、葡萄、蜀葵、马莲草、红白三叶、丝兰、
凤尾兰等。
西城绿化发展不应只强调绿地率,更重要的是绿视率。大力发展立体绿化,
建筑形式相应强调构架层叠、建筑退台、底层架廊等。规划沿泰山路、胜华路形
成屋面平台立体绿化发展带,沿泰安路、海河路形成街道建筑底层构架发展带,
以泰山路、 海河路、胜华路、泰安路4条道路的围合区域形成立体绿化重点发展
区。
三、建筑风貌规划
建筑风格: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力求艺术表现,简洁大方,朴实沉稳,
充分反映石油工业的威力和胜利人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在茫茫荒原
上建设家园的生活风貌以及黄河三角洲融合的民俗风貌。
建筑形式控制导向:(一)建筑造型挺拔有力,稳重坚实。建筑立面应强调
虚实对比,突出光影效果,增加建筑物的体积感。(二)屋顶形式应多样化,丰
富建筑的第五立面。(三)适应生态的需要,建筑设计应便于植物的立体种植,
如增设可供植物攀援的构架、抬高建筑物基座等。(四)在建筑物细部装饰处理
上,应体现胜利人的生产和生活风貌。如用黑色的磨光石材装饰建筑的基座,用
椿红色装饰檐口等,还可以从井架、采油机、钻头等生产工具中提炼一批富有特
色的装饰构件和环境小品。(五)建筑外部空间处理应体现交融、开放、进取的
风格。(六)处理好建筑立面与广告牌匾的关系,建议拆除城市中心建筑顶部的
大型广告,在新建大型商业建筑的立面设计应留有广告牌的位置,建议城市应有
统一的广告布点设计。
色彩应以暖色系中的土黄、浅褐类为主调,以凝重的砖红、中灰为辅助色。
居住、教育科研、医疗卫生、行政办公建筑,宜采用高明度、低彩度的调和性色
彩;商业、金融等公共建筑,以高明度、高彩度的色彩为主;工业建筑以中明度、
低彩度的色彩为主,并在局部点缀亮丽的颜色。
建筑高度控制导向:(一)高层建筑区:在泰山路、海河路、胜华路、泰安
路两侧及其围合的区域内,集中了现有的大部分高层建筑,已形成较好的建筑景
观。规划将这一区域作为城市的高层建筑密集区,集中反映现代石油城市的建设
风貌。(二)多层建筑区:多层建筑分布于城市大部分地区,建筑高度在10~18
米左右,以住宅及中小型公共建筑为主。(三)低层建筑区:该区分布在城市边
缘地带,邻近环城绿带,以低层住宅为主,建筑高度控制在10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