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城市绿化规划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6&rec=370&run=13

一、绿地系统规划
总体结构:由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态绿地组成以“一环、一廊、两带”
为骨架的城市绿地网络。其中“一环”界定了城市在规划期内的主要发展空间;
“一廊”和“两带”是城市4个功能区之间的分隔与联系纽带。
一环:与城市对外交通通道组成的一环相对应,即由东青高速公路、东营市
北外环、利河路、复兴路围合组成,是外围生态背景与城区之间的绿色过渡圈层。
一廊:以溢洪河作为统领城区生态全局的绿色廊道,它既是外部生态背景渗
透到城区的重要廊道,也是城市功能片区的生态隔离空间。
两带:城市生活功能区与产业功能区之间的隔离通道,也是重要的生态渗透
通道。
绿色网络:在“一环、一廊、两带”组成的生态骨架基础上,通过水系和道
路绿化的组织,形成覆盖整个城区的绿色网络。
城市绿地规模及构成:规划城市绿地236.30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9.87
%,人均绿地11.82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150.97公顷,人均公共绿地7.55平方米;
防护绿地69.13公顷;此外,还包含油田社区公共绿地16.20公顷。
(一)公共绿地:主要按城市公园和街头绿地两大类进行布局。
城市公园:结合现状建设,规划南部城市滨湖(民丰湖)公园,成为市民休
闲和举办大型活动的场所;结合溢洪河整治、美化,规划城市中部带形滨水公园,
成为南北两大生活功能区的休闲和景观纽带,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建设;结合城
市生活服务中心和疏通后的城市水系, 规划小型城市公园4处,便于附近居民健
身、休闲。
街头绿地:结合道路建设,在天然水网基础上疏通城市景观水系,将城市绿
化串联成网,并塑造“北方水城”特色,改善城市局部生态环境。
油田社区公共绿地:与油田公共服务设施结合配置,形成锦霞小区、景苑小
区、景安小区的公共活动中心。
(二)防护绿地:分为生产防护绿地和公路防护绿地。
生产防护绿地:规划东、西两大生产防护绿带,即总体结构中的“两带”,
用于城市生活功能区和产业功能区的合理分隔,保障城市环境,呼应“风车结构”。
公路防护绿地:东青高速公路防护绿地,应保证其与城市的合理距离,根据
总体用地布局, 控制80~150米的防护绿带;东营市北外环、利河路和规划复兴
路沿线,控制30~60米的防护绿带,以降低交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三)生态隔离绿地:根据垦利的生态背景和总体布局结构设置,位于溢洪
河沿岸,分为两段。利河路与黄河新路之间、胜利路与高速辅路之间,其面积未
计入城市绿地统计。生态隔离绿地主要承担两方面功能:一是保障城市周边必要
的生态空间;二是分隔城市功能区,并将生态景观背景渗透到城市内部。
二、城市景观系统规划
通过构筑鲜明的文化主题、丰富的景观序列和标志性节点,塑造和展示垦利
的黄河文化内涵与生态湿地景观,建设富于人文气息的魅力之城。
垦利城区的景观要素,由景观廊道和景观节点构成。廊道指线性要素,包括
“生态绿楔”、“带状绿廊”、“蓝色水网”和“都市风景线”;节点包括自然
景观节点、生活景观节点以及主要的城市入口标识。景观要素的叠加和组织,形
成自然环境与人文特征相映生辉的城市景观构架。
(一)景观廊道
生态绿楔(4片) :分别从四个方向,实现外围生态景观背景向城市内容的
渗透。其中,西、北部是黄河滩涂生态公园;东部是东营总规确定的重要的生态
涵养湿地;南部是“一城三区”格局中重要的生态绿心。
带状绿廊(1环+2纵):由防护绿地组成,公路防护绿地形成1环,生产防护
绿地形成2纵。
蓝色水网(1轴+2环) :以溢洪河为滨水景观主轴,并作为南北部生活片区
的景观纽带。以溢洪河为主体疏通水网,与之相连形成南北2环,北部沿兴隆路、
振兴路、胜利路开辟,南部沿黄河新路、东营市北外环、开发区路开辟。以民丰
湖为城区“绿肺”,周边沿育才路、民丰湖路等开辟若干休闲水系。保证城区水
网与生态背景中的水网相连通,西部、北部通向黄河,南部连至生态公园水网,
东部接到生态涵养湿地。
都市风景线(2带) :结合城市公共服务轴民丰路和新兴路,重点塑造两条
城市现代生活景观轴。联系城市主要的生活功能区,并对接东营市区。
(二)景观节点
自然景观节点,以生态背景、水系和城市公园等为依托,如民丰湖公园。
生活景观节点,以重要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如市民广场、商业文化中心等)
为载体,在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时,要加强城市设计要素的控制和建筑的表现力。
城市入口景观标识,突出进入垦利时的景观感染力,强调城市形象与景观特
质的塑造,如黄河大桥(规划立交入口)、民丰路跨东营市北外环的入口、高速
公路入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