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突出特点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6&rec=200&run=13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和城镇发展方针的调整,全市城镇
化进程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超常发展阶段(1978~1990年),城镇化率从
1977年的12.41%跃升至40.23%, 年均提高2.14个百分点; 二是平稳发展阶段
(1991~2000年),城镇化率达到48.27%,年均提高0.81个百分点;三是加速发
展阶段(2000~2009年) ,城镇化率达到58.5%,年均提高1.14个百分点。目前
全市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城镇化进程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正在向
比较成熟的城市社会迈进。
一、城镇化要素
2009年全市城镇化率列全省第五位。从全省城镇化发展监测综合评价看,东
营城镇化质量指数为70.74%,列全省第四位;从人口就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
社会发展、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六大要素指数在全省的排名看,各要素发展优势
均较为明显,特别是居民生活指数居全省首位;从六大要素发展的均衡性看,居
民生活和生态环境要素的发展水平高于其他要素。
二、城镇数量和城镇人口
2000年以来,全市城乡建设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镇数量迅速增加。各县区
积极整合资源,对人口规模较小、区位优势不明显的乡镇进行撤并,撤乡改镇或
乡镇合并,以充分发挥中心城镇对区域发展的积聚和引领作用。2009年,全市乡
镇总数从2000年的58个减至29个,其中乡数量由31个减至10个,减少21个,而镇、
街道数量由27个增至32个,增加了5个。
随着城镇数量的增长,近年来全市城镇人口增长的绝对规模超过了总人口增
长的绝对规模,人口向城市集聚的速度加快,城镇人口总量不断扩大。2000年以
来,全市城镇人口年均增加3.87万人,而乡村人口年均减少1.05万人。
三、中心城和小城镇建设
2000年以来,东营市加大区划调整力度,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发展空间,使中
心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中心城镇以占全市14.59%的土地面积和33.62%的人口,创
造了全市69.78%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和64.51%的地方财政收入。 中心城面积由原
5800公顷扩大到近7500公顷。全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逐年加大,自2000年起
累计投资562.81亿元, 年均增长27.9%。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县城和中心镇
建设成效显著,镇区面积不断扩大,人口集聚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实施“三集中”
战略,2008年全市小城镇镇区人口达到28.43万人,镇区人口比全省平均多215人,
镇区面积比全省平均多57公顷。在全市城镇化水平中,小城镇部分的占比逐年提
高。
四、产业规模
2000年以来,全市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聚集程度提高,聚集效应进
一步显现,城镇化进程依靠二、三产业双轮驱动。从2008年起,全市人均地区生
产总值突破10万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02741元,全市非农产
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93.5%提高到96.34%, 上升2.84个百
分点。 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81.6%下降到76.5%,减少5.1
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11.9%提高到19.8%,上升7.9个
百分点。 同时, 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由2000年的55.22%提高至69.80%, 上升
14.58个百分点。 其中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2000年的23.53%提高至33.4%, 上升
9.87个百分点。
五、城乡社会事业
2000年以来,全市城乡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镇登
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城乡低保达到全省较高的水平,全市农村基本
实现了“三免五通五保五救助”。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
性质、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结束了传
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户籍管理制度,实现了公民身份平等,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和
人口合理有序流动。 2009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4.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5.97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7%。完善了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在校大学生全
部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范围,提高了农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和企业养老保
险、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建立了物价上涨与提高保障标准联动机制,实行城乡
低保人员生活补贴,增加了困难群体冬季供暖补贴,提高了城乡低保、农村五保
集中供养、残疾人救助等补助标准。扎实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黄河南展区房
台拓展工程全部完成,建设了一批保障性住房,实行了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货币
化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