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引黄灌溉规划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6&rec=170&run=13

境内自20世纪50年代兴建打渔张灌区开始,便开创了人民引黄事业。打渔张
灌区开发前,除广饶县南部几个镇有地下淡水可浇地外,其余地区农民均靠天吃
饭。境内东北部地广人稀,人们在盐碱地上广种薄收。从当地群众流传的顺口溜
“播种一大片,收割颗粒不见”,“走的光板道,听的鸭兰叫,吃的黄须菜,喝
的牛马尿”可以想象当时的荒凉景象。引黄工程不仅为地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
活解决了水源问题,而且还为胜利油田工农业生产和职工生活用水提供了保障。
山东省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工程,是采用当时
苏联的先进水利科学经验和方法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的大型引黄灌区。该灌
区曾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在一定意义上讲,黄河三角洲是随着打渔张灌
区的兴建而兴旺起来的,同时打渔张灌区又是随着黄河三角洲的兴旺而发展起来
的。
打渔张引黄灌区位于黄河三角洲黄河以南地区,地理位置东经118°53',北
纬36°00'~37°55'。 灌区名称是因规划时渠首引水口选在原蒲台县打渔张村
(现属东营区龙居镇)而命名为打渔张灌区。兴建时渠首引黄闸位置改设在王旺庄
黄河右岸险工段,但灌区名称未改。原灌区北起黄河,南至广饶小清河南及寿光
清水泊一带;西起张(张店)北(北镇)公路,东至防潮堤。
原灌区覆盖原惠民专区博兴、广饶、利津(指原区划)及昌潍专区寿光县北部。
1956年国家建设委员会批准的《山东省打渔引黄灌溉工程初步设计》中设计灌溉
面积为21.6万公顷,1958年工程竣工时由于二干、五干延长和新增部分干渠工程,
设计灌溉面积扩大到34.13万公顷。灌区1961年有效灌溉面积10.69万公顷,实灌
面积7.53万公顷; 1962~1964年停灌; 1965年复灌后设计灌溉面积调整缩小为
11.27公顷,有效灌溉面积5.65万公顷。
1965年打渔张灌区复灌后,一干灌区由博兴县管理。1966年六干灌区新建胜
利引黄闸,灌区改名为胜利引黄灌区,从打渔张引黄灌区分离,由垦利县管理。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到2002年,全市有灌溉面积万亩以上的引黄灌区17
处, 其中灌溉面积3.33万公顷以上的大型灌区3处,灌溉面积0.33~3.33万公顷
的中型灌区7处,灌溉面积0.07~0.33万公顷的小型灌区7处。设计引黄灌溉面积
21.75万公顷,2009年有效灌溉面积14.76万公顷,实灌面积11.78万公顷。
自20世纪90年代始,东营市各灌区引进先进技术对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
改造,节约了水源,提高了灌溉效益。
2000年,胜利灌区、曹店灌区和宫家灌区被列入全省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
水改造规划。2001年11月21日,水利部批复了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规划,东营市王庄灌区、麻湾灌区和双河灌区被正式列入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
与节水改造规划。
至2009年底,全市大中型灌区骨干渠道衬砌长度220余千米,年均节水1.7亿
立方米,年均节约清淤费用19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