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技术引进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5&A=15&rec=29&run=13

东营市的技术引进主要用于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大体采用三种形式:
一、雇用外国专业技术队伍。
1.地震勘探方面:胜利油田于1983年11月与美国地球物理服务公司签订服务
合同。其内容是,在胜利油田建立2个野外地震队、1个地震资料处理中心。目标
是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和填补浅海区域的地震资料空白,发现新油区,并力争在
地震勘探设备、技术及生产管理上接近80年代国际水平。陆地高分辨率合作地震
队: 合同期为1985年1月2日至1987年12月20日,24个工作月分3年完成。美国技
术人员9人。 地震队的管理、生产的产量与质量、设备维修等均由美方负责。在
合作期间共完成30次、 60次覆盖二维地震剖面采集860.8千米,三维地震资料采
集8361炮,超额完成合同规定的产量指标,达到预期质量标准。技术上建立一套
较完整的高分辨率资料采集方法,小偏移距、小道距、多井、浅井小炸药量组合
激发的实施, 使地震波频谱提高8周。在牛庄凹陷圈定出21个砂岩体,提供42口
探井井位;在三维地区准确地划分很多上断层断块,使打井成功率大大提高。海
滩合作地震队:合同期为1985年4月12日至1987年11月20日,24个工作月分3年完
成。 后于1988年9月28日又续订合同22个月,工作到1991年11月。有外国技术人
员11—14人在队工作。1985年到1989年底,共完成30次、60次覆盖二维地震剖面
1128千米,超额完成合同规定的产量指标;配合孤东油田的开发,在黄河入海口
地区和水深0—2米的水域工作(实际可达到7米水深),使海滩测线向海里推进3千
米—5千米,填补了地震资料空白,扩大勘探面积150多平方千米。地震资料合作
处理中心:合同期为1984年12月24日至1986年12月24日。美方来工作的专家和技
术人员10人。 执行合同期间共处理高分辨率水平迭加剖面18069.5千米,迭偏剖
面7829.5千米,速度谱8628个。在野外资料高分辨率采集基础上,建立一套高分
辨率的资料处理流程和地震资料信息提取流程,为岩性油气藏解释和含油气预测
提供了条件,使胜利油田的地震资料处理水平提高很大。1989—1991年,胜利油
田海滩—极浅海地区地震勘探队1个, 雇用外方技术人员13人, 每年平均费用
137.7万美元。1991年,在物探公司服务的美国HGS滩海地震合作队完成海滩测线
277.4千米剖面,放炮4548炮,优良率52.5%,合格率100%。
2.钻井方面:胜利油田钻井工程公司从美国帕克钻井公司雇用了一个定向井
钻井队,有外国技术人员9人。合同期为1985年2月28日至1987年6月2日。先后合
作打了2口定向井:孤北1-1井,井深4970米,最大井斜41°45′,水平位移1596
米; 孤东1—2井,井深4929米,最大井斜32°45′,水平位移1538米,这2口井
取得很好的经济技术指标。通过合作,中方人员学到管理经验,提高了打定向井
的技术水平, 锻炼了队伍。1987年6月28日,中方又同帕克钻井公司签订合同,
打2口多底井。1987年12月至1989年5月,合作打了2口井:桩古21—多1井,井深
4636米;桩古40—多3井,井深5050米。这两口井均因“开窗”不成功而放弃。
3. 测井方面:从1984年起,胜利油田测井公司雇用法国斯伦贝谢公司的1个
测井队,有外国技术人员6人。从1984年2月15日开始执行合同,至1989年底共测
井182口。 这对解决油田测井特别是深井、定向井测井力量不足的困难和提高复
杂岩性、 复杂储层的测井评价起了重要作用。中国石油测井-德莱赛阿特拉斯合
作服务公司的2个测井队,共有美国技术人员9人。合同期为1985年9月6日至1986
年9月6日,共测井448口。1989—1990年,胜利油田与外方建立测井服务队1个,
外方人员6人,每年平均测井30口,费用350万美元。1991—1995年,胜利油田雇
用法国斯伦贝谢公司1个测井服务队,服务队正常保持5人和1套成像测井设备(包
括地面仪器和多种井下仪器) 。5年共支付其测井费1715万美元。续延合同3年,
至1998年2月24日。 1991年,该队共完成测井40口、56井次,其中有25口探井、
15口生产井(含3口水平井),测井资料合格率为100%。到1995年底,该队在油田
测水平井20井次。其测井信息齐全、质量高,不仅满足了油田水平井测井的急需,
也为油田钻井、地质部门提供了可靠的工程设计和施工咨询意见,提高了地层评
价的可信度,为油田增储上产起到较大作用。临南油田的夏50井,通过斯伦贝谢
测井队测井,在目的层外无任何录井显示的河30地层发现了两层油层,油层厚度
8.6米,增加了该区的含油层系;在史100井,成功解决了低阻油层,增加了该区
油气储量; 利用斯伦贝谢公司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对坨128断块进行详细的构造、
沉积研究,准确落实了断层位置,指出了沉积的古水流方向,对储集层的特征进
行了综合研究,修改了原来的构造图,对该块的勘探开发方案设计提供了建设性
意见。
4. 地震资料合作处理:胜利油田计算中心雇用美国HGS公司的一个资料处理
站,属于服务性质。正常在计算中心工作的美方人员8—17人。从1987年2月开始
执行合同至1989年12月, 共处理各种地震剖面232606千米、速度谱39420个、三
瞬680千米、亮点3159千米、三维地震剖面978平方千米等。由于部分设备的监控
和计算中心的实际需要, 1990—1994年逐年度签订延期合同,引进IBM—3083、
IBM—4381硬件设备、TIPEX应用软件等,由外国专家进行服务指导,提高了胜利
油田地震勘探资料处理水平,结束了胜利油田地震资料处理外送的历史,培养了
一批掌握先进技术的队伍。 同时,吸收美国HGS公司的科学管理办法,形成一套
具有胜利油田特色的管理体系,使引进设备和系统发挥了最大经济效益。
二、技术合作
1.山东临邑盆地含油、气潜力的研究项目:该项目是中国和联邦德国两国政
府间的科技合作项目,由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和联邦德国尤利希核能研究中
心的石油和有机地球化学研究所合作进行。合作项目的费用,包括双方人员在对
方国境内的食宿、交通费用,根据两国政府的协议均由所在国负担,国际飞机票
各自负担。该研究项目通过计算机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流体力学等各
种信息结合在一起进行模拟,重塑石油生成、运移和聚集的全过程,借以总体评
价油、 气潜力。该项目从1981年1月开始,到1983年12月结束,取得双方比较满
意的研究成果。
2.油井防砂中心项目:该项目是中国与联合国间的科技合作项目,由联合国
开发计划署资助, 共投资60.36万美元。用此款从美国购置了范氏黏度计、声波
振筛机等试验设备和油井防砂模拟装置等仪器、设备7台套。聘请3名外国专家到
胜利油田讲学。同时,胜利油田先后派出14名技术人员前往美国考察和接受油井
防砂技术的培训,为建立油井防砂中心创造条件。该项目于1982年4月开始运作,
1983年中国同联合国在胜利油田建立油井防砂中心,由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
配有先进的仪器设备,采用新的工艺技术,面向全国各油田开展防砂服务工作。
防砂中心在引进的绕丝筛管砾石充填防砂新工艺的基础上, 还研制成3种砾石充
填工具和铅封隔器,比国外同类型工具简单灵活,操作方便。该合作项目于1986
年9月结束。
3.单家寺油田稠油注蒸汽开发可行性研究项目:该项目是中国和美国两国政
府间的科技合作项目。1984年5月9日,中美两国政府签订协议,由美国资助28万
美元用于该项目。具体由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和美国贸易发展规划办公室 (TDY)
组织美国国际科学应用公司、科学软件公司和美国国际公司等单位实施。内容包
括油藏地质和工程研究、 热采工艺及地面设备和单家寺油田东块年产100万吨原
油的规划指标以及经济分析等。该项目于1985年10月开始运作。胜利油田于1986
年上半年先后派出5名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赴美国参加项目研究。通过合作研究,
明确了国外开展可行性研究的程序、工作内容和方法,对单家寺油田将进行注蒸
汽开采的全过程有了初步了解,对注蒸汽开采所需的全套工艺进行全面考察。在
此基础上优选适用于单家寺油田的工艺,其中部分工艺还进行了试验。经过室内
试验确定钻井泥浆参数,根据砂样分析提出防砂砾石衬管的砾石粒径以及原油热
化学脱水的工艺参数。研究证明,单家寺油田东块进行蒸汽吞吐可获得较高的采
收率,经济效益也很可观。同时,在提高管理水平和设备利用率的前提下,还可
减少蒸汽发生器的数量,取得更大的效益。此项目于1986年10月结束。
4.胜利油田浅海地区勘探开发项目:该项目是胜利石油管理局和美国阿莫科
东方石油公司、美国能源企业集团之间的合作项目,开始于1993年。合作双方多
次磋商、研究,共同选定勘探开发的合作区域为浅海的埕岛西地区。1995年2月,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正式批准胜利油田就该地区的合作进行资料出售和技术交
流。在总公司合作局的主持下,该项目进入正式合同谈判阶段,双方同意在埕岛
西地区149平方千米的范围内进行勘探开发合作, 合作方式为国际上通行的产品
分成合同,并参照中国陆上石油对外合作的方式进行。
5.胜利石油管理局与加拿大法玛斯特公司合作开发小营油田:1993年10月,
双方签订在小营油田进行压裂合作的协议。 加方投入价值960万美元的设备和材
料。至1995年底,完成5口井的压裂试验,共增产原油1.5万吨。法玛斯特公司提
出进一步合作的意向, 计划在10年的合作期内提供2.5亿美元的资金及技术,在
管理与施工中雇用胜利油田的部分人员和设备,双方从增产原油中分利。通过多
次谈判,合同的主要条款已取得一致意见。
6.胜利油田与美国阿科公司中国有限公司合作研究孤岛油田提高采收率项目:
1994年11月9日,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阿科中国有限公司签订了关于“孤岛
油田提高原油采收率和开发前景综合评价研究协议”。研究的总目的是对孤岛油
田的生产现状和开发潜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提出最佳方案,以增加可采储量、提高
原油采收率、 改善开发效果。胜利油田于1995年4月初派出专家赴美国运用阿科
公司先进的油藏描述技术,对孤岛油田的注水开发及剩余潜力进行研究。总公司
组织专家组赴美对该项目的研究结果进行审查,为双方进一步合作打下基础。
7.胜利石油管理局与美国西方石油公司合作研究开发桩西古潜山油田:1995
年2月, 双方签订桩西古潜山油田联合研究协议书。目的是对桩西古潜山油田进
行开发可行性研究, 提出可供实施的最佳开发方案。双方于6月开始联合研究。
中方派出8名专家赴美国西方石油公司, 到年底已对桩西古潜山油田近3000米岩
芯进行观察与描述,对80平方千米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重新处理解释。美国西方
石油公司将视研究结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签订开发该油田的长期合同。此
外,经国家计委批准,由胜利油田与中国香港国泰国际集团按中外合作方式进行
胜利油田自备电厂二期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规模为60万千瓦,总投资达40亿人
民币,中方占51%,外方占49%。1995年12月,油田召开胜利电厂二期工程可行
性评估会。计划1999年和2000年各投产1台30万千瓦机组。
2007年,胜利油田还有3个合作项目正在执行。(1)埕岛西石油合同:埕岛
西区块石油合同于1996年7月签订, 1997年开始执行,合同期最长不超过30年,
勘探期为5年, 生产期最长不超过15年。勘探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两个
合同年,在此阶段,A区块为开发评价期,B区块为第一勘探阶段。第一阶段结束
后外方可以选择进入第二阶段, 即A区块进行评价并制定开发方案,若有商业性
开采价值, 经批准可进入开发和商业性生产,生产期外方参股比例为57%,中方
为43%。 (2) 桩西古潜山提高采收率石油合同:该合同于1999年7月2日签订,
1999年10月1日起开始执行。合同期最长不超过25年,其中评价期为2.5年,生产
期为提高石油采收率评价期之后的20个合同年, 生产期延长不超过2.5年。云顶
公司从2000年1月1日起作为作业者正式接管油田。 合同评价期原定为2.5年,后
延期半年至2002年9月30日结束。2008年,该项目进入生产期。(3)单井增产改
造项目: 该合同于1996年5月签订,1997年4月开始生效。合同到2007年4月25日
结束。在10年合同期和6年作业期内,合作完成720口井的增产改造或侧钻任务。
最低义务工作量为增产措施井380口,侧钻井160口。双方于2000年11月协商采用
技术服务方式。 该合同已于2007年4月25日终止, 双方在原合作的基础上, 于
2006年12月签订为期5年的《石油技术服务协议》。
三、引进设备与技术协助
胜利油田的技术设备引进始于1975年。是年引进一套发电机组和几套测井仪
器,尔后为加快油田勘探开发和解决石油生产中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技术设备
的引进随之增加。1981—1985年,经石油工业部批准,胜利油田共对外签订合同
348个,合同金额折合人民币总额为10.84亿元。1986—1990年,共对外签订合同
295个, 合同金额为27235.82万美元。在地震勘探方面引进数字地震仪、垂直地
震设备、测量仪器以及海滩运输设备等;在钻井方面引进钻机、浅海钻井设备、
泥浆泵、打斜井工具、仪器、水泥车及金刚石钻头生产测试仪等;在测井方面引
进3600测井仪、3700数控测井仪、碳氧比测井仪和资料处理设备等;在采油工程
方面引进试井、修井、防砂设备、电动潜油泵、热采设备和天然气发动机等。还
引进海滩施工机具、筑路设备等,并租用IBM-3083大型计算机。
“八五”期间,胜利油田结合生产实际,主要引进“高、精、尖”器械设备。
先后从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瑞典、芬兰、俄罗斯、日本、
新加坡、 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引进勘探、开发、科研、公用等急需设备190台套,
签订进口订货合同115个,总金额8260.1万美元。在勘探方面引进5套多道数字地
震仪、 4台履带式车装地震钻机、6套GPS卫星定位系统设备、1台IBMSP-2大型并
行计算机、 1台可打6000米的深井钻机、多套水平井钻井和测井仪器等。在开发
方面,引进了海上打桩机、钻井平台、钻井平台顶部驱动装置、海上原油运输船
舶、海上发电设备、海上无线电通信设备、稠油开发高压氮气泡沫注入系统、侧
钻工具及三次采油聚合物注入装置等。在科研方面,引进包括计算机、室内研究、
实验及现场实验设备在内的700万美元的科研设备。 在公用设备方面,引进程控
交换机、特种消防车等。1996—2002年,胜利油田引进高新技术和设备,特别是
三次采油和海上采油所需设备,包括数字地震仪、7000米和5000米电动钻机、顶
驱、 海上钻井平台和采油平台等,合同金额3.6亿美元。2003—2006年引进科研
设备和技术服务合同金额2200万美元。
通过技术设备的引进和技术服务与协助,解决了生产、科研中一些急需解决
的难题,提高了技术水平,增加了经济效益。引进先进地震设备,使地震完成工
作量大幅度增加,1985年与1981年相比,相当于增加80个地震队。测斜仪器和造
斜工具的引进,初步解决了打定向井、丛式井的工艺技术问题。进口的电动潜油
泵, 平均每口井年增油近1万吨。蒸汽热采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为稠油开发提供了
条件, 到1995年已形成年产稠油230万吨的生产规模。海上生产设备的引进,加
快了海上油田开发步伐,使海上原油生产出现一年前进一大步的局面。先进信息
网络设备的引进,为实现油田范围内信息共享、信息高速传输以及生产管理计算
机化创造了条件。
东营市地方技术引进,主要采取3种形式:
(1)通过国际无偿援助项目获得先进技术和设备。①1983年8月,国家农牧
渔业部与联邦德国达成协议,确定无偿援助东营奶牛合作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
东营市先后有5人赴西德学习有关技术, 并获得91万马克的相关设备,中方人员
还掌握了人工授精、奶牛饲养和盐碱地改造等技术。②比利时援助东营市城建规
划项目。 比利时派1名计算机专家来东营指导培训东营市规划建筑设计人员应用
计算机进行设计; 1989年4—7月,东营市计算机工作人员刘向军、刘新宏2人赴
比利时, 进行为期3个月的“应用计算机辅助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技术培训。③
自1994年4月至2001年4月,德国政府分三期实施援助东营市环境保护项目。帮助
东营市环保局建设了环境监测站、 科研所、实验室等。引进VDI系统的大气检测
仪器和污水检测的关键设备。德方派专家来东营进行监测站、科研所和实验室的
技术指导。双方共同商定了试验设备清单,按清单德方向中方提供先进检测设备,
完成实验室质量管理培训,并提报国家实验室认可,使东营市的环境监测能力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
(2) 通过与外商合作经营获得先进管理技术和生产工艺。自1989年,东营
市批准成立首家合资企业以来,共设立合资经营企业504家,合作经营企业38家,
其中包括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 这些企业从事制造业的最多,达到156个。2003
年以来,东营市审批外商投资项目更加注重科技含量。其中,斯道勒恩索华泰纸
业、山东帝纱纺织、东营光伏太阳能和华锐钢管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
的合资企业陆续建成投产,进一步提升了东营市的技术引进工作。
(3) 通过引进先进设备获得技术服务与协助。1992年,市邮电局利用比利
时政府贴息贷款(125万美元) ,引进程控交换系统设备。此后,东营市水产供
销公司、利津县水产养殖公司和河口区水产养殖公司分别利用丹麦政府贷款引进
水产品加工设备;东营市第一、二人民医院利用以色列政府贷款引进先进医疗设
备;东营市棉纺织厂利用西班牙政府贷款引进纺织设备;东营市信息中心利用日
本海外协力基金引进信息设备等, 极大的提高了有关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近3
年,东营市主要企业引进设备总值达7亿美元,主要用于造纸、纺织和橡胶轮胎3
大产业。引进的设备全部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这些企业坚持走引进、消化、吸收
和再创新的路子,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东营科英
激光电子有限公司自2000年与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合作以来,在逐步掌握关键
生产工艺和制造技术的基础上, 对DVD、DS型激光头生产线进行了改进和创新,
研制出DS11型激光头,被山东省科技厅认定为具有先进工艺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的高科技产品。山东信义集团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自主设计了
为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主机配套的研发通用平台系统。2008年,又与美国福特
和通用两大企业进行2个系列6个产品同步研发。胜利高原公司在引进国外皮带抽
油机和螺杆泵技术的基础上, 通过再创新,使皮带抽油机由原来的1个品种发展
到8个品种,螺杆泵由单一系列7种泵型发展到10多个系列40多种泵型,不仅大大
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还自主研发了钢结构连续抽油杆和电动潜油螺杆泵,该
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